编者按
6月27日上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介绍河南省高考综合改革有关情况。为帮助大家全面学习、系统了解和准确把握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政策措施、程序规则等,本刊对《河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所涉及的有关问题,以问答形式进行解读,供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参阅。
我省作为全国第五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个省(区)之一,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到2025年建立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简称“两依据、一参考”)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模式,即2025年开始“新高考”。
一、改革后,我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基本模式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后,普通高校考试招生主要包括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的招生院校为在我省具有招生资质的省内外普通高校,包括本科、专科层次。分类考试招生院校以省内高职院校为主,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方式。
问:改革前后,我省的高考政策主要有哪些变化?
答:我省新高考与改革前相比,在考试和录取方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变化:
问:普通高考实施“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
答:新高考“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模式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结合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择机会;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
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1+2”模式下,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二、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以下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以下简称考生总成绩)。
问:合格考如何组织考试?合格考成绩如何呈现和运用?
答:合格考科目中的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由省级统一组织考试,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由省级统一制定考试要求,各地负责组织,学校实施考查。合格考内容范围为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考试安排在相应学科必修模块课程结束后进行。
全省统一组织的合格考科目成绩分ABCDE五个等级,以“合格/不合格”呈现,ABCD为合格等次,E等为不合格等次。合格考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同时也是普通高中学校课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测的重要参考依据。
问:选择考包括哪些科目?内容范围是什么?
答:选择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普通高校招生要求,选择3门参加考试。其中,物理、历史为首选科目,考生须选择1门参加考试;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为再选科目,考生从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选择考科目考试命题以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范围为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问:选择考科目选择组合有哪些?选择考科目什么时候确定?
答:选择考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考生须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普通高校招生要求进行选择。具体组合如下:
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合格考结束后选择,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前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
问:选择考如何组织考试?选择考科目的成绩如何呈现和运用?
答:从2025年起,选择考每年组织1次,与当年全国统一高考同期进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公布成绩,考试成绩当年有效。
选择考科目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以原始分呈现,并计入考生总成绩;再选科目成绩按照转换办法以等级转换分呈现,并计入考生总成绩。
三、健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主要包含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爱国情怀、遵纪守法、创新思维、体质达标、审美能力、劳动实践等。
问:通过什么方式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
答:采用真实记录方式,客观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各方面情况。普通高中学校通过省级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个人成长电子档案。高中毕业时,根据评价系统原始记录中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生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其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分和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由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单位统一导入。
问: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如何应用?
答:一是由普通高中学校用于学生教育。普通高中学校利用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分析把握学生成长过程,全面优化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做好自我成长规划。二是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普通高校按照教育部规定,制定综合素质档案评价使用办法,把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
四、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制度
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后,高校进一步增加了考生的选择性,以招促考,以考促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问: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后,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方面有什么变化?
答:改革后的招生录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
招生计划方面:在豫招生院校按照首选科目物理、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并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置选考科目要求,省教育考试院将各在豫招生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汇总整理,及时为考生提供参考。考生在确定选考科目时,要结合个人学业、兴趣、特长和专业志向,学其所好、考其所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避免盲目性、功利性地选考、选专业。
志愿设置方面:实行“院校专业组”志愿模式。“院校专业组”是指某一高校对考生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的组合。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实行“院校专业组”的模式后,以一所学校加一个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将每一个志愿细化到了专业或专业组,不再进行专业调剂。考生在选考科目与专业组相符的前提下,可以先选择院校专业组,再在专业组下选择自己喜爱的若干专业。考生既可选择同一所高校不同专业组,也可选择不同高校的相同专业组,更好地滿足其专业选择和职业规划需要;学校录取的考生因其专业意愿表达明确、充分,选拔满意度和培养契合度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促进高校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批次设置方面: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取批次,进一步扩大考生的选择范围,不以批次把学校分层、把学生分类,体现了教育公平,代表了高考综合改革的方向。
投档录取方面:在“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下,按照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分别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五、高中教育教学实施选课走班
实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举措之一,是一项旨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举措。
问:在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学管理是否也面临着新的调整?具体有哪些方面的改变?
答:实行高考综合改革后,普通高中教育教学主要面临三个变化:
一是实行选课走班教学。新高考模式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学校将根据学生选课需求,分类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加大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套等方面统筹力度,为走班教学提供保障。探索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强化任课教师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自主管理作用。
二是实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新高考后学生面临选课、选考,这对学校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将开设覆盖三个年级的学生发展指导课程,并将之纳入必修内容。建立专兼结合的指导教师队伍,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指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学业发展、选课选考、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学会选择、做好自我成长规划,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是实行综合素质评价。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制度。普通高中学校利用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对学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师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