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字在陶瓷雕刻中的设计内涵

2022-07-09 01:38张幸荣byZhangXingrong
雕塑 2022年3期
关键词:坯体字体雕刻

文/张幸荣 by Zhang Xingrong

(武夷学院艺术学院)

书法文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发展阶段,是“形”与“神”相结合的产物,它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了书法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美学法则,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上多见图案化的陶符,皆是原始先民生活所见的自然现象,如电闪、雷鸣、雨水等符号化的图案,它们多见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之上。这些图腾的形体是象形文字的前身,它的线条变化稚拙、淳朴、极具节奏韵律感。秦汉时期瓦当上所雕刻装饰的书法文字有质朴与厚重之感,常随瓦当的方与圆,呈现出很强的形式感,装饰意味浓郁。唐代越窑瓷器常见有刻划文字的器物,但多作为盘、碗器物底面的款识铭文,也有单独的文字出现,多以行书或楷书为主。元明清时期,文人画家喜好题词题诗、落款印章刻画于主体装饰图案侧边,作为辅助装饰于器皿表面,至后期,书法所占据的画面空间更胜图案。书法文字所延伸的传统文化内涵以雕刻工艺在陶瓷器物中得到传承、吸收、兼容,发扬光大。同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符号象征的陶瓷和书法文字,呈现出和谐共生的诗性审美,引领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审美向度。

一、技艺之美

民族的技艺由于时代传承和历史沉淀,赋予了这个民族独特而鲜明的艺术气质。从手工技艺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带着诗意美学,不仅赋予了陶瓷器物独特的文化形态,也让人们回归文化的觉醒与认知,亦是传统文化符号的象征。“只有通过手才能施行的技能,传统工艺因传统的造型语言和手工性质,唤起人们无比的亲切感”[1]。

从陶瓷装饰工艺发展史看,有雕刻、青花、红彩、金彩、新彩等多种技法。[2]与彩绘装饰不同,陶瓷雕刻装饰工艺更具难度,这需要艺术家掌握每种陶瓷材料特性和装饰工艺流程,才能驾轻就熟地控制雕刻时刀的角度和力度。

在陶瓷坯体表面雕刻创作时,由于坯体厚度薄,运刀力度过重将直接导致坯体破损,但力度轻又难以表现出字体笔画转折之间的行云流水、气势韵度,因此运刀需与坯体保持45-60度斜角,以缓和刻刀对坯体的冲击强度。由于坯体不同于平面的纸张,在带有弧度的坯体上雕刻书法文字,加大了技法难度。艺术家运刀的手是悬空而刻,重心平衡都落在运刀的手腕上,此时需要手工者化笔为刀,雕刻手法和书写功底俱佳,这种工艺称之为陶瓷雕刻刻划工艺,分为阴刻和阳刻,其工艺手法有“划花、蓖花、半刀泥”。图1紫砂器采用陶瓷雕刻中的阴刻工艺,器物中雕刻的文字的点、线凹陷于坯体,与壶体的面形成协调的装饰关系,刻刀在起承转合、抑扬顿挫之间一气呵成,雕刻文字与陶瓷器型的风格特征、整体空间和谐统一,文字“形与意”与器的“饰与美”达成技与艺的和谐之美,再现古朴与淡泊之感,给人素净、淡泊、含蓄、雅致的审美感受。[3]

二、设计之美

书法文字在陶瓷装饰中的设计形式之美,主要从两个层面来解读。首先是纯装饰的角度,是把书法文字按照形式美法则以图案组织结构来进行设计。其次是多种装饰形式相结合,通过不同装饰艺术提升了器物的审美意趣 。

陶瓷装饰工艺与书法文字相结合的陶瓷作品不仅具有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形式之美,材料、色彩之美,利用传统元素与现代的点、线、面等构成形式的结合,更能体现书法文化的兼容并蓄。图2,宋代磁州窑剔花梅瓶,弱化了通体满画的装饰手法,转向字画结合的设计布局与构图,契合简洁大气,留白生境的审美倾向。梅瓶造型布局的权衡和设计,皆是精心的巧思安排,绘画与雕刻文字形成虚实有序、疏朗有致的构图之美,雕刻文字与图案在陶瓷装饰中达成节奏美感的秩序性,器、画、字形成“饰简重意”的和谐布局。图3,清道光刻字方井壶,使用阳刻的手法将诗词雕刻在壶壁,使文字装饰更为凸显,利用层次的对比,章法的疏密,运笔的节奏,大小字体均衡有序,凝聚了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也深深影响中国现代设计。因此,设计中多重“物我合一”的境界,象征着文化艺术高度的至高境界,画面空间布局上虚实相生、错落有致的设计美学,既有横纵经纬的错落有致,又不失权衡整个画面的整体平稳,既有视觉冲击力,又稳重、严谨、端庄、大气。

图2 宋磁州窑剔花梅瓶

图3 清道光刻字方井壶

三、字体之美

陶瓷雕刻装饰中的书法文字不仅是一种题材,同时也具备了独立的形式特征。它同时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审美规范和工艺秩序。陶瓷雕刻装饰中的书法文字字体有篆书、楷书、隶书、行书等,这些字体在陶瓷器型上不仅要体现出手工艺者的握刀有序、运刀有力、书写有韵,在与器型的配合之上也要讲究空间结构的布局,字体疏密有致,字体的选择要与器型精神气质相协调。如宋代陶瓷器型普遍呈现理性、雅致、均衡之美,雕刻书法字体多选用小楷样式,字体安排均衡对称,清秀娟丽;而大型器皿上,由于观赏性需求,在画面装饰上多见大篆、行书等苍劲有力的字体样式,洒脱自由的字体与大气浑然的器型和谐统一。

其次,字体要与搭配的装饰画面相适宜,如具有中国工笔画韵味的装饰画面,其构图工整、刀法细致,故雕刻字体样式通常是小楷、隶书等,陶瓷器整体装饰体现出清秀柔和的风格特质。如装饰画面为大写意山水,风格浑厚、自由洒脱、气势恢宏,其雕刻文字通常用行书、篆书等沉稳大气、厚重拙朴的字体。字体之美充分烘托了陶瓷雕刻装饰的审美之韵,美在形式、美在意境,汉字笔法与装饰刀法在工艺制度间的切换是匠人对陶瓷形态与画面意境的表达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性格和工艺美学。[4]

四、文化之意

书法是古老又高雅的艺术形式,是社会文明发展史的见证,也体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生活趣味、艺术风格,陶瓷装饰中的书法文字是艺术与功能的诗意融合、文化传达。从彩陶刻划、青瓷雕刻、长沙窑褐绘雕刻、磁州窑铁绘雕刻到明清时期的综合雕刻等历代名窑的代表瓷器可以看出,陶瓷发展史上始终伴随着书法文字雕刻的痕迹。丰富多样的器物雕刻,反映出我国传统工艺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审美向度。书法文字记录了人们理想化的生活方式,以一种独特的艺术载体呈现在陶瓷器物上。陶瓷雕刻与书法艺术同是传统国粹,乃国人骄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象征。书法文字装饰的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记录了民族传统遗产的文学内涵,书法在陶瓷装饰中的诗词达意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撷取样式,是文化遗产的显现方式,是文脉之根。每个历史时期的陶瓷装饰书法字体都突显了时代的特征,明代永宣字体流畅、飘逸又刚劲有力;嘉靖时期的字体端庄、稳重;清康熙时期字体工整,严谨有序;雍正年间字体劲中有秀,布局工整;而后乾隆、嘉庆、道光书法字体多为篆体,与画面装饰紧密衔接,书画一体。这种以陶瓷作为载体的书法装饰艺术,体现了时代性,民族特色,将传统元素结合陶瓷装饰理念,延伸文化形态的鲜明特色与诗意美学。正如杭间先生在《手艺的思想》中所描述的“物是人非,但造物中蕴含的文化和智慧,却远远没有过时”[5]。

结语

陶瓷雕刻的书法文字,在外化表现上装饰美化了器物,在精神内核中,凝聚了传统手工艺技法的文化形态,折射出手工艺者的设计智慧,陶瓷雕刻的传统技法顺理成章的被守护传承下去。传统文化意识在此唤醒,延伸,重新赋予陶瓷东方审美的美学范式,引导人们对传统文化形态的认知与回归。随着雕刻技法在陶瓷装饰中的成熟应用,烧制技术亦不断趋于稳定,激活了陶瓷雕刻的工艺性、文化性,陶瓷雕刻在现代陶瓷装饰设计中,呈现出博采众长、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

猜你喜欢
坯体字体雕刻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字体的产生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On art
雕刻树叶
陶瓷坯体预干燥方法
雕刻时光
组合字体
字体安装步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