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梦薇 by Li Mengwei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信息化、数据化已经影响并渗透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对我国现代教育方式(包括艺术教育)的影响和改变之大相当于一次教育领域的“工业革命”。在新形势下,国家需要培养跟上时代快速发展步伐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而美术教育在这方面所起到的独当一面的作用凸显出来,于是美术这种特有功能越来越被社会青睐与重视。雕塑艺术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门类,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和谐共生中对人类自身的充实、完善和进步有着极大的催化作用,在青年正确世界观、道德观的建立与创造力拓展方面同样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推动作用。
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左传》中就已出现对于美术功用的文字记叙,“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1]曾经夏朝将远方各地各种奇异东西画成图象,铸在鼎上,以鼎上的这些图像,用以教化民众辨识神灵和鬼怪。当人们在进入山林湖泽时,就可以远离和避开对自己有危害的事物,不会遇见妖魔鬼怪和凶恶的猛兽。图绘的教化和记叙作用则一脉传承下去,汉晋时期,历史典故、孝子列女等成为墓室、祠堂内等大肆盛行的图像,训诫人们孝顺亲长,廉能正直,“其于忠臣孝子、贤愚美恶,莫不图之屋壁,以训将来。”[2]在南朝梁《画品》中也明确提出“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3]到唐代《历代名画记》以“成教化,助人伦”为原则,[4]及至宋代《图画见闻志》:“指鉴贤愚,发明治乱”的规谏,[5]这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比比皆是,贯穿了古代中国和世界的艺术史。由此可见,艺术对“完善人格”及整个人类的文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
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为滋养人类的心灵和丰富、美化人类生活而存在,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向人们传达着深邃而广阔的思想内涵,人们在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也收获了审美之外人生的启迪,并深深感受到艺术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雕塑艺术在我国有着7000年的悠久历史(自仰韶文化起),其独有的三维立体造型呈现出的体量关系、空间比例、材料特性、技能语言,向人们展示传播美术文化,如山西王家大院的石雕“五子登魁图”(图1),图像以孩童、灯笼、蟠桃、长枪、如意等元素寓意生命、光明、长寿、勇敢、如意等美好的祈愿。用浮雕的语言,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把华夏民族热爱憧憬美好事物的审美取向,与生活中人们对光明健康勇敢如意的向往和追求完美结合在一起,潜移默化地培养着人们的审美,活跃振奋着人们的精神并陶冶着人们的情操。
摄于河南省巩义市石窟寺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艺术在表现内容上一定程度反映的是现实中的生活经验与种种物象。当我们在亲身体验历代雕塑造像的表现内容与形式的过程中,在感受雕塑艺术魅力的同时,自然也会了解到作者当时“情之所至,文之所之”之下的社会情况,还有打上鲜明时代烙印的作者的内心世界。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提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表现创作主体的情感,使自己的情感对观众显得清晰”,[6]人类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必定、也必然会把情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艺术语言转嫁到其作品中反映出来,由此引发出观赏者的共鸣、互动,进而产生情感上的交流。雕塑艺术因其立体造型的视觉呈现效果使它和周围环境形成能动的有机体,观赏者更容易被带到作品所营造的语境中去,将自己融化其中,成为语境中的当事者——交织、交融、碰撞,观赏者不仅深味了开阔的情感,而且也富有了精神思想境界,所以在教育思想、洗涤心灵、怡心养性等等的功效上,较之其它美术门类就更加直接、更加具有感染力与亲和力,藉此以筑建人们更加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
艺术是一门有着独特性格的语言,这种语言因为特殊的思考方法可为创造力插上翅膀。雕塑创作就是应用这种特别语言对经验和知识先进行思考,后经过过滤、提炼——这样的思考可以说是培养创造力的土壤。雕塑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雕塑,掌握记忆相关知识以转化成对美的迅速敏锐的感受、认识能力,是思维的转化过程,而人的任何行动必须在大脑的指挥下来完成,物理学家劳厄说:“学习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雕塑创作正是在动手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培育和发展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形象思维训练是雕塑课程需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借助形象——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式加工、概括来塑造艺术形象以此表达作者的思想,阐明观点,抒写胸臆。形象思维通过直观形象和表现方式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艺术创造的基础。
要创造首先必须要有想象力,艺术家从客观事物中汲取创作素材和原料,要在清晰认知审美客体的基础上对所表现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在头脑中加工改造,这是完整的创作过程和艺术创作规律认识的深化,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种艺术的加工和提炼就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以河南巩义石窟寺第三窟飞天为例(图2),它运用的雕塑语言高深超脱,技巧高超,塑造出的飞天形象与其它常见到的飞天形象迥异,服饰雍容华美,其衣裙飞动,倚带当风,形态优美生动,富于神韵,这种婀娜飘舞所彰显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人叹服。雕塑艺术的创造力分为“创造灵感”和“创造的实施”两部分,创造实施是完成创造活动的重要部分,[7]是雕塑创作中制作能力的体现,制作能力又融汇于创造力之中。因而雕塑专业要求训练准确的观察力,训练对形体的构成、比例与形状的倾向性的判断,练就眼睛对形体判断甚至扫描的精确性,练就手的灵活性与操作性,强化思维能力、记忆力和良好的组织能力,通过观察、临摹、写生等诸多方法,并客观入主观——濡染与共,实现再创造,这种针对性极强的操练为开拓创造力奠定了基础,是实现创造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
摄于河南省巩义市石窟寺
我们知道“术业有专攻”,艺术的发展规律有其自身的特点,艺术的特点就是艺术的个性化,个性化使得艺术具有魅力和生命力,百花齐放才使得满园春色、姹紫嫣红。笔者从社会的调查中发现有部分高校,或许出于管理的方便,将理工科和艺术学科制定了统一的考核标准,如此艺术专业的特性优势很难得到好的发挥。艺术发展与生俱来的规律决定了无法有统一公式和固定精确的答案。艺术创作之难、之妙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判断能力存在很大差距和差别,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模式可以框定人的思路,它不可能有像是1+1只能等于2的定格答案。雕塑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掌握一门技术作为生计手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雕塑学习与雕塑制作的过程锻造出思维能力与想象力、审美认知与判断力,开发出创造力,从而能够自由地描景状物、抒发襟怀、彰显个性、怡养性情……,如此,于个人、于社会皆有裨益。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内因与外因,雕塑艺术教学发展除了乘国家提高美育政策之东风外,也要依托专业造型能力与动手能力强的特点,结合地方、行业人才需求情况,顺应时代创新而调整培养方向与教学结构,以利于更加优化和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比如现在大众艺术品市场的状况普遍反映出市场对高质量艺术作品的渴求,而高质量艺术品的产生更需要有敬业、专业和高尚创新思想的年轻人作为中坚后蓄力量,厚积而薄发。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大批的科学技术人员,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而落实国家提倡的“大国工匠”精神,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雕塑专业则更占有优势。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普遍都进入了劳动第一线,成为新一代的劳动主力群体,为社会的健康与和谐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大国工匠”型人才的储备补充了雄厚资源。而在雕塑教育中获得的对美的感知能力也助力于学生尊重社会主义优越制度,崇尚优良风气和增强道德信仰,他们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国家创新型人才市场的基石。近些年,各地教育系统也先后掀起崇尚“工匠精神”的活动,这给雕塑专业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雕塑专业的发展前景送来了春风。唐代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院校是否能实事求是地结合当地文化产业,建立一个有助于本院校雕塑专业发展的合理、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否鼓励雕塑教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教学质量;是否以正确、精准、切实理念的施教,使学生所悟、所学,真正做到“明道致用”。这关系到雕塑艺术教育会不会在我国经济建设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更强的作用!关系到雕塑艺术教育能不能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振翅搏击、增光添彩!
纵观古今,若是把人类文化比作浩瀚奥妙的苍穹,那么艺术就宛如光彩夺目的繁星,它们相互辉映,共同在人类文明史中散射着神光异彩,共同谱写出一曲光照千秋的神妙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