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学生的科普赛事活动的思考

2022-07-09 15:08张彩霞唐剑波
科技视界 2022年15期
关键词:赛事科普大赛

杨 洋 张彩霞 唐剑波

(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 100012)

0 引言

随着国家对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越来越重视,科学普及相关活动日益增多, 而青少年是科普的重要对象,科普赛事也成为激励学生开展科普创作和科学传播的重要形式。 同时,国家提出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政策,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学生校内外活动的管理,尤其是针对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管理。 这些都对面向全国学生开展的科普赛事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以“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为例,分析在当前国家社会需求和要求的背景下,如何策划和开展类似科普赛事工作,希望为同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学生赛事活动现状

1.1 国内科普教育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科普普及也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实现路径。 国家自2002年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后, 又分别发布了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0年和2020—2035年内容。 2020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56%;科学教育与培训体系持续完善,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的各阶段。 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的目标是到2025年超过15%,到2035年达到25%。

针对青年学生的科普教育不同于一般学科教育,和STEM 教育有诸多不谋而合之处,强调多学科融合和综合实践,强调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培育,从而提升受众的科学素质。 科普赛事活动是促进科普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

1.2 国内外科技竞赛活动

1.2.1 中学生竞赛活动

2022年3 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教监管厅函〔2022〕4 号)。自2018年发布试行办法以来, 加强了面向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的规范管理,每年根据竞赛活动申报后审核确定公布名单, 并对竞赛活动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做到“零收费”;秉持自愿参与、平等开放的原则;强调比赛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

截至目前,教育部共公布了三次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其中,2019年度分为科技创新类12 项、学科类13 项、艺术体育类4 项;2020—2021学年分为自然科学素养类21 项、 人文综合素养类9项、 艺术体育类5 项;2021—2022 学年分为自然科学素养类20 项、 人文综合素养类10 项、 艺术体育类6项。 整体而言,自然科学素养类的竞赛活动占比较大。从2021—2022 学年名单来看,20 项自然科学素养类竞赛活动中,8 项为学科类竞赛;12 项为科技创新类竞赛,其中6 项与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电子、无人机等内容相关。

1.2.2 大学生竞赛活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学赛结合”的理念在高校深入人心。 各高校十分重视全国性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校内营造竞赛氛围,构建激励引导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上,融入竞赛考查知识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涌现出项目导向学习、多学科融合协作、阶梯式培养模式等创新做法。

面向大学生开展的竞赛活动数量较多,大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定期发布的高校竞赛名单就有56项。 这些竞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下国家、社会、企业和学校对高校大学生特定素质或技能的引导,培养和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1.2.3 科普赛事活动

面向青年学生开展的科技类竞赛活动,越来越受到学校的关注。 “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鉴别模式”一文从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选拔模式的角度,对比分析了中美主要科技类竞赛的面向对象、目的和主要内容等,美国自1942年开始逐渐形成了科学天才奖、美国数学竞赛、再生元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科学奥林匹克竞赛等科技竞赛体系,成为比较成熟的创新人才发掘和供给模式。 中国自20 世纪80年代,逐渐构建起以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为代表的科技竞赛体系。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简称:科普创新大赛)作为一项后起的科普类竞赛,自2013年举办以来,旨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动员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参与科普创作和实践,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第八届大赛继续入选教育部公布的“2021—2022 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表1 为历届科普创新大赛情况。

表1 历届科普创新大赛参赛情况

本文重点以科普创新大赛为例,就全国性科普赛事活动展开思考。

2 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情况简介

2.1 大赛概况

科普创新大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由中国科学技术馆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 第八届大赛全国设28 个赛区,面向大学生和中学生开展。

2.1.1 大赛命题

大赛命题分为科普实验单元和创意作品单元。 其中科普实验单元突出任务驱动型活动,将竞赛与科普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在设定的背景下,利用半开放范围的材料,自行设计符合要求的装置,并在指定区域特定条件下完成预设的任务。 赛事评比以客观竞技为准,例如,历届赛事以速度、重量、高度等作为成绩评定依据。

创意作品单元突出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在设定环境下关注身边问题,并利用一定技术手段提出解决方案,设计和创作作品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作品传递一定的科学内涵。 赛事以作品实物作品现场演示展示的评比为主。

2.1.2 组织模式

大赛在全国设置若干赛区,各赛区由一家主要承办单位负责赛区赛事组织。 大赛进程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其中初复赛由赛区组织选拔,决赛由大赛承办单位组织实施。

各赛区在其参赛区域的初赛组织和推广模式不尽相同,大体分为几类:一是赛区发布通知文件,通过公文、网站、自媒体等渠道发布参赛信息,学生自主联系报名参赛。 二是通过承担单位向地市级相关单位推广,设置地市县赛点组织比赛;有科普场馆的赛点可以常态化开展赛事活动,丰富场馆日常教育项目。 三是通过馆校合作、进校园等学校渠道,设置学校赛点组织比赛, 将赛事活动做成科学实践课资源引进学校,以赛促学、丰富学生生活、助力“双减”课后服务、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第七届以来,大赛赛事规模呈阶梯式增长,全国累计参赛人数超过26 万人次;赛区数量也逐渐扩大,从5 个到15 个再到28 个;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2.2 科普赛事特点与成效

2.2.1 科普赛事内容成为科学教育的重要载体

科普赛事不是单一学科或者知识类竞赛,而是引导参赛者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明确任务导向、思考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 赛事考查内容有明显的跨学科性, 与科学教育、STEAM 教育理念一样,需要参赛学生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论以及工程、技术实践融合去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最终完成活动任务。

“风能利用”“火星探索”“生物环境” 等历届科普实验赛事以教育活动形式纷纷走进各赛区场馆,成为常态化活动对参观场馆的观众开放。 山西科技馆依托第六届大赛的“生物细菌画”内容,开展针对中学生的生物科学场馆学习项目,探索了馆校结合背景下中学生场馆学习新模式。 安徽科技馆和安庆师范大学于2021年联合推出融合科学与艺术的 “微生物画的奥秘”主题展览,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赛事活动不仅通过场馆和学校得到广泛开展,还促进了科学教育在全国各地普及和传播。

2.2.2 赛事活动成为科普活动资源,走进学校、助力双减

大赛科普实验单元命题与科普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并将命题解读内容整合梳理为活动教案、视频、材料清单,形成科学实践课程资源包,成为深受各地学生欢迎的科学实践课程,走进各赛区学校。 小学新课标也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技竞赛活动可以作为科学课的课外延伸,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思维、探究科学习惯。

科普创新大赛,尤其是第五届赛事以来,各赛区将科普赛事活动带进学校开展实践课程,发展为学校科学课、第二课堂、科技节活动等,还在赛区范围内设置学校赛点,极大地丰富了学校的课程服务。 广东省一中学将第八届“未来太空车”赛事内容作为科普资源引入校内科技活动,开展“双减”课后服务。 2022年3 月“天宫课堂”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中,山西省临县一中附属崇文学校站作为“中国流动科技馆”代表展示了学校的“未来太空车”的特色科学活动。 科普赛事内容已经成为集科学性、趣味性和竞技性于一体的科普活动资源, 陆续被各赛区引进为校内课程活动,助力“双减”工作。

2.2.3 大赛注重联系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科普创新大赛不是某一学科的竞赛或者某一领域科研能力的比拼,创意作品单元赛事限定主题,鼓励学生以身边生活为切入点,尝试观察生活中的问题,注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第五届“未来出行”命题,以江西、贵州、广西三处实地建桥需求为背景, 引导学生全面考虑实际环境和条件,鼓励大家现场考察、综合思考设计,最终,以学生作品设计元素为基础实地建桥。其中,广西方桂桥以张龙龙团队的参赛作品为基础,于2018年12 月落成。第七届大赛以“智能·安全·环保”为主题,学生作品涵盖地下车库防倒灌、生活垃圾分类、丛林巡视灭火、导航帽子、智能头盔、防疫门禁、消杀机器人等,作品贴合生活实际问题,具有很好的改进潜力和应用前景。

2.2.4 赛事活动参与范围广、公平普惠共享

作为普及型赛事, 科普创新大赛不仅注重选拔“高精尖”人才,也注重面向中西部等偏远地区、特殊群体等各类学生团队的科学普及。 赛事参与门槛不高,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贵州山区人口多,该赛区通过在毕节等地设置赛点,将赛事实践活动送到科普资源和师资力量都比较匮乏的地区;黑龙江科技馆将赛事活动带进了农村地区的永源中学等,将科普送到基层,解决了科普最后一公里问题。 “复杂场景下中国手语实时翻译系统”出自天津聋人团队, 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各地承办单位也都通过科普下乡、科普进校园进社区等业务工作形式,将科普活动送至各类人群,践行了公平普惠的初衷,为更多青少年提供体验科学、创新创作的机会。

2.2.5 应对疫情常态化新形势、借势新媒体提高社会影响力

历届大赛得到社会及媒体广泛关注,第七届大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下,大赛组织方积极应变, 各赛区纷纷借势互联网线上线下同步开展赛事,极大地推动了大赛宣传,提高了社会影响力。 其中,江西赛区现场复赛同步公开线上直播,5 个赛题组关注度均达50 万人次以上,最高达62.7 万人次参与,复赛累计超300 万人次线上关注。 各赛区省(区、市)级以上级别电视广播媒体100 多家、平面媒体50 多家,纷纷报道大赛活动。 大赛逐渐形成国家和地方共同发力发声的多维宣传矩阵。

2.2.6 赛事促进全国科普行业联合协作

大赛参与人数、赛区设置数量都不断扩大,赛事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重视,由最初的地方科协主办发展到各省(区、市)教育、科技、共青团等部门共同主办;赛事承办单位从科技馆发展到各地青少年中心、青辅协、科普事业发展中心等科普单位共同参与。 主办部门、科普机构和学校共同推动科学教育实施,大赛也逐渐成为全国各省(市、区)多部门多单位联合向青年学子开展的全国性科普赛事活动,助力国家科普和科技教育事业。

3 对科普赛事策划组织的思考

科普赛事在各地逐渐走进学校、走向基层,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体验科学、探究实验、展示自我的平台,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笔者根据科普赛事策划和组织情况,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思考:

3.1 形成赛事周期规律

学生有学业任务,在校学习按学年开展,学年结束会面临升班或者升校,因此,面向学生的赛事应以学年为周期,避免学生毕业时面临赛事任务未完成而带来不便。 教育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近两年也均已学年为周期发布。 科普赛事策划应按照教育部相关管理规定,结合学校情况,形成学年周期性规律,也便于赛事组织者、参赛学校和学生根据学生时间提前筹备。

3.2 优化科普资源、推进科学教育、助力学校双减

科普赛事将科学教育理念融入赛事内容设计,将赛事活动和科学教育活动结合,形成科学实践课或者科普活动资源,推进科学教育以多样化形式在各科普场馆和机构广泛开展,凸显大赛普及性,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同时,还可以结合国家和地方政策,在“双减”工作背景下,根据学校实际教学工作,将科普活动资源引入到有意愿参与的学校,丰富学校课后服务以及科技活动;也可以加大科技教师赛事交流,助力学校科技教师队伍建设。

3.3 加强赛事命题研究

赛事命题和规则是赛事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区别其他赛事的关键。 赛事命题内容关乎赛事本身是否对参赛者有吸引力、参赛过程是否可以有序开展、比赛结果是否有公信力等。

科普赛事的命题,突出赛事自身特点,区别同质化项目内容,首先是要强化普及性。 将科普实验内容与学校科学实践、场馆教育活动结合,降低活动准入门槛,设置常见、灵活、开放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让赛事内容作为科普活动资源走进学校课后服务,走进基层以及欠发达地区,普及更多学生。 其次要注重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关注身边实际生活,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如智慧生活、公共安全、生命健康等方向。 也要注意科学性与科普性并重。 邀请多学科及科普专家团队研发和论证命题,认真把关创意作品单元的内容方向引导和评审维度, 严格制定科普实验单元命题竞技细则,同时要引入科学教育理念,考查大赛作品的科学传播特性和科普性。 还要注意创新性和延续性并重。 命题不断创新的同时, 兼顾原有较好命题的完善升级,便于各参赛团队在持续参赛的基础上相互交流学习和进一步提升完善,保持参赛团队的持续黏度,引导学生持续提升和进步。

3.4 做好人才引导和培养、加强作品培育和孵化

科普赛事作为一种重要的科普教育实践,主要目的之一是促进人的发展。 要做好人才跟踪培养,引导青年学生保持科学好奇心、在科学探索道路上长足发展。 因此,要注意发现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和他们的创意想法,并给予支持。

中学生和大学生在科普赛事中的表现不尽相同,引导偏重方向也不一样。 中学生,处于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要减轻负担、自愿参与,重在兴趣驱动、启发创新思维、开展实践探究、引导培养培育。 大学生,大都处于细分领域的专业学习中,目前高校主要做法是加强竞赛氛围营造、优化鼓励激励措施、建立阶梯培养渠道,组织者还可以强化大学生作品综合应用和科学传播属性,提升作品的社会价值。

参赛作品是大赛的重要成果之一,凝聚了参赛者的创意,也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大赛导向。 鼓励作品更加聚焦实际问题,培育具有潜在价值的作品,做好优秀作品培育和孵化,并提供必要的帮扶机制,推动其进一步落地应用,不仅是对参赛者的深度支持和培养,也有利于大赛社会效益和影响力的提升。

3.5 做好赛事保障工作

作为一项赛事,最重要的是保障公平公正。 科普赛事不仅考查学生的多学科知识,还考查科学传播、实际应用、动手实操等,那么如何公平、合理、科学地平衡各方面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科普赛事从命题到评比,除了邀请各相关学科专家参与外,还需要科普教育类专家参与, 并合理设置各因素权重比例。 各类专家在赛事评比过程中遵循利益相关回避原则。 同时,竞技赛事要加强裁判团队专业性和实操性,作品评价机制中可以引入公众参与、考查作品的科学传播性。

此外,赛事过程尤其是决赛现场评比阶段,要制定应急机制,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的区域散发、地方突发地质或气象灾害、现场突发情况等,要及时识变应变,保障赛事有序开展。

3.6 指导学生理性参赛

参赛者是各竞赛活动的参与对象。 目前面向大学生和中学生的赛事项目众多,赛事组织者和教师要指导学生理性参赛、避免盲目参赛。 首先是归纳梳理各比赛项目,并结合学生自身优势弱势和兴趣点,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 其次是组建参赛团队。 科普赛事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特点,学生组建团队时,可以考虑不同学科、不同特长甚至不同年级的队员,各成员各自发挥所长,跨界融合,分工合作。 接着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 指导学生研究赛题要求、分析实际问题,用理论指导实践创作从而解决问题。

4 结语

整体而言,目前面向学生的赛事活动众多,科普赛事不同于学科竞赛,具有科普活动的普及性,入门难度不高,广大师生甚至偏远地区或者特殊群体均可以参与赛事活动;具有科技活动的跨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 考查学生的多学科知识及其动手应用能力;形成科学课程的特有教育属性,走进学校、服务双减工作,走进场馆、形成常态活动;同时具有竞赛活动激励和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参与科普活动、传播科学思想。

科普赛事的策划与组织,应结合学生学年周期形成赛事周期;加强赛事命题研究,突出赛事特点;优化科普资源、推进科学教育、助力学校双减;还要做好人才引导和培养,加强作品培育和孵化;也要做好赛事公平公正、应急机制等保障工作;同时指导学生理性参赛。

青年学生是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重要储备力量。要实现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目标,“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也被列为首位。 科普赛事作为重要的科学教育途径,旨在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培育人才。

猜你喜欢
赛事科普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本月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科普达人养成记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赛事赞助沟通对感知匹配的影响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