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梓恒,卜 也,岳萌萌,柴金宝,陈 阳,孙 芳*
(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畜牧研究所,哈尔滨 150086;3.黑龙江省动物检疫中心,哈尔滨 150006)
2012年以来,国内牛肉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进口量逐年攀升,2021年进口量已经达到全年消费量的24%(引自《2021年度肉牛牦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品种是肉牛养殖环节中影响养殖生产效果和养殖效益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引进高产优质肉牛品种改良地方品种,可以快速提高我国肉牛的生长性能和产肉性能。比利时蓝白花牛被称为“健美肉牛”,产于比利时,为世界上最强壮的牛,最初被作为乳肉兼用的品种进行培育,目前被用作专门的肉用品种,被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引种。文章通过对该品种肉牛选育过程、品种特性及应用前景进行总结,以期充分发挥其品种优势,加快该品种肉牛的利用,满足市场对高端肉牛养殖的需求。
比利时蓝白花牛并非比利时原种牛,19世纪比利时为发展本国的肉牛养殖业,引进了英国短角牛和法国夏洛莱牛与本土牛进行杂交。据资料记载,比利时本土牛与英国短角牛杂交,后代又与法国夏洛莱牛发生进一步杂交,产生了如今的比利时蓝白花牛的始祖。周丽东等报道,比利时蓝白花牛在20世纪初由黑格隆·奥古斯丁选育成功,目前是比利时肉牛的当家品种,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量推广。比利时蓝白花牛的育种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00年以奶用为主,毛色近乎荷斯坦(黑白花)奶牛;1950年前的牛已经向乳肉兼用型方向发展,此后与优良肉牛品种杂交产生的后代具有典型肉牛特征;20世纪70年代后成为肌肉发达的典型肉牛品种。河南省在1997年曾经引进比利时蓝白花牛用于杂交改良。
目前比利时蓝白花牛集团(BBG)公司在从事比利时蓝白花牛的选种选育及商业运营。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份,目前主要经营比利时蓝白花牛精液、胚胎的销售以及牛犊的培育等工作。我国也有种公牛站通过引进比利时蓝白花牛胚胎培育比利时蓝白花种公牛,为国内肉牛产业提供比利时蓝白花牛冻精。
比利时蓝白花牛毛色分为以白色为主、身躯中有蓝色或黑色斑点、通体白色和通体黑色三种毛色;体型大,外型丰满,肩、背、腰和大腿处肌肉发达,呈重褶,肌束明显;背部平直,皮薄,蹄肢结实,行动灵活,有明显的双肌现象,如图1所示。比利时蓝白花成年公牛体重可达1 250 kg,体高150 cm;成年母牛体重可达750 kg,体高134 cm。而且该品种犊牛初生重与体长也高于普通牛,I.Kolkman等对147头新生纯种比利时蓝白花犊牛出生时体重、体长、头部长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平均体重为(49.2±7.1)kg,平均体长为(56.4±4.5)cm,平均头部长为(24.4±2.3)cm。
图1 比利时蓝白花牛Fig.1 Belgian Blue-and-White cattle
比利时蓝白花牛生长发育潜力大,育肥效果显著,7~13个月的公牛平均日增重达到1.6 kg;育肥期公牛平均日增重为1.2 kg。比利时蓝白花牛饲料消耗少,饲料转化率更高。据L.Istasse等报道,荷斯坦公牛平均日增重(1.36 kg)显著高于比利时蓝白花牛(1.24 kg,P<0.05),但比利时蓝白花牛饲料转化率高于荷斯坦公牛。饲料转化率高是由于比利时蓝白花牛具有双肌性状,导致其肌肉快速增长,脂肪沉积较慢,从而在没有过多脂肪的沉积下获得更高的体重,18~19个月龄公牛体重约650 kg。双肌是一种遗传特征,该品种牛出生时肌纤维含量几乎是正常牛的两倍。研究表明,双肌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肌肉生长抑制素(mysatatin,MSTN)缺失或突变导致肌肉过度生长或肥大。MSTN基因能够抑制骨骼肌生长、增加最长肌的长度和产量、减少外部和肌内脂肪沉积。
根据BBG公司介绍,比利时蓝白花牛在1.5岁左右初配,雌性比其他品种雌性肉牛早熟,第一次产犊平均年龄为29~30个月。比利时蓝白花牛属于妊娠期相对较短的品种,雄性胎儿妊娠期为282.6 d,雌性胎儿为281.6 d,双胞胎的平均发生率为2.8%。雄性犊牛平均初生重为47 kg,雌性为44 kg,平均产犊间隔为14个月,出生时死亡率较低,平均为5%。在比利时农场中,大约50%的母畜是通过人工授精繁殖的,人工授精成功率为70%。但由于新生犊牛体型和初生重较大,在产犊时常选择剖腹产,以显著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在比利时农场监测中发现,利用比利时蓝白花公牛作为终端父本与荷斯坦奶牛杂交,可降低难产率,剖腹产率仅为4%,与一般的地方品种肉牛难产率相近。
比利时蓝白花牛屠宰时体重可达到600 kg以上,屠宰率为70%,胴体瘦肉率约为75%,比相同体重的其他类型肉牛可多生产肉100 kg,优质肉块占比显著增加。根据欧洲牛肉胴体分类表,双肌动物的胴体大多被归为优质胴体,比利时蓝白花牛70%的肉牛胴体属于E类(欧洲胴体评价标准)。K.Raes等报道,比利时蓝白花牛肉的亮度值较高,红度值较低,颜色浅;与利木赞牛相比,比利时蓝白花牛肉的胶原蛋白含量低,半膜肌的剪切力小,背腰最长肌更多汁。比利时蓝白花牛肌肉中肌红蛋白集中于牛的臀部与后腿部,与非双肌肉牛相比肉质颜色较浅,其余肌肉中含量较低。由于其应激反应强且肌细胞糖原含量低,屠宰后容易导致排酸不彻底,使肌肉pH偏高,更易形成黑干肉(DFD肉)。因此在屠宰工艺上,比利时蓝白花牛常采用先分割后排酸的方法。
比利时蓝白花牛肌肉具有肌纤维细、肉质嫩、蛋白含量高、胆固醇少、热量低等优点。比利时蓝白花牛肌肉肌内脂肪含量低,有的甚至不足1%,肉中平均含有5%脂肪,且肉中富含大量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B、铁和锌。据报道,比利时蓝白花牛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含量少,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含量多,导致PUFA/SFA提高,使得肉质营养价值较高,通过对比比利时蓝白花牛、利木赞牛、爱尔兰牛和阿根廷牛肉中脂肪酸组成发现,比利时蓝白花牛和利木赞牛肉的PUFA/SFA值高,接近0.7这一优质标准。
比利时蓝白花牛因携带双肌基因,具有比正常牛更高的出肉率、瘦肉率和较好的肉质;因此,虽然其在繁殖性能上还存在许多缺点,但是近年来比利时蓝白花牛在肉牛养殖生产实践中仍然得到了广泛应用。
使用比利时蓝白花牛冻精作为第一父本与荷斯坦母牛杂交,引入第二父本安格斯牛无角基因性状,选育所得后裔可用于生产精肉型优质肉牛,提升产肉率,通过选择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目标性状,建立核心育种群,最终形成大型无角蓝白花肉牛新品种,方案见图2。
图2 无角蓝白花牛选育方案Fig.2 Breeding scheme of hornless Blue-and-White cattle
用比利时蓝白花牛与荷斯坦牛进行杂交改良,后代牛的初生重与屠宰性能有很大提升。G.Domingo等研究发现,3种不同品种牛分别与荷斯坦牛进行杂交试验,比利时蓝白花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后有较好的屠宰参数(包括活体重、胴体重、屠宰率),但并不影响肉质pH值、色泽、嫩度等肉质性状。L.Praharani等报道,比利时蓝白花牛与荷斯坦牛进行杂交,其后裔出生重为42.86 kg,体高为76.35 cm,体长为66.33 cm。在我国使用比利时蓝白花牛改良我国地方黄牛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利时蓝白花牛改良本地黄牛F1代初生重达到32.1 kg,比本地黄牛(25.6 kg)多6.5 kg,提高了25.4%;日增重达到0.81 kg,比本地黄牛(0.59 kg)多0.22 kg,提高了37.3%;屠宰率、净肉率达到69.2%、58.5%,均高于本地黄牛(56.2%、50.4%)。
比利时蓝白花牛为定向繁育产物,早在20世纪末,河南省为改良本地黄牛,购进比利时蓝白花牛细管冻精26万剂、冷配15万头,推广辐射到20多个县市。后来河南省在郑州市河南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牧场繁育比利时蓝白花牛,并向市场供应种牛、冻精和胚胎。由于当时技术发展的局限,使得比利时蓝白花牛没有能够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近年来,在比利时专家的帮助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了纯种繁育基地(新疆法布瑞卡牧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该基地主要开展比利时蓝白花牛的冲胚、胚胎冷冻、胚胎移植等专业技术服务,通过安格斯母牛的代孕技术繁育蓝白花牛,切实增加了蓝白花牛种群数量。目前在河北、青海、黑龙江等多地,研究人员利用比利时蓝白花牛冻精作为终端父本,正在不断提高杂交后代的增重效果。
比利时蓝白花牛具有较高的瘦肉率和较好的肉质,广受屠宰厂和育种场的赞誉。在目前我国肉牛产业牛源紧张、牛肉供需紧张的情况下,利用比利时蓝白花牛冻精,通过杂交改良提高我国肉牛生产性能和产肉性能,同时在我国优质肉牛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导入比利时蓝白花牛MSTN基因、选育高产优质肉牛新品种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