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孟华
一家企业的商业成功,总有营销、技术和服务的因素。而新势力作为非特定的一类企业的代表,他们突然崛起,一定有着更基本的要素在起作用。汽车作为大工业时代系统综合的表现,何时变成科技的载体了呢?就是因为新势力的加入。因此,科技成了新势力最值得炫耀的羽毛。
新势力带来了互联网思维、带来了IT设计理念。近一年来,“新四化”已经不再是时髦概念,但其内核都与新势力崛起相关。其中,“智能化”与新势力关联最为密切。在这个领域,新势力也明里暗里,认为传统车企在这方面“不行”。
从公众的角度看,量产的无非就是L2,无论冠以什么后缀,L2+、L2.5、L2.99,都属于“辅助驾驶”的范畴。但这个看起来很窄的级别,实际上由众多的细分功能组成。
在基础功能层面,传统主机厂和新势力不存在能力差异。自适应巡航(ACC)、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偏离预警(LDW)、自动车道保持(LKA),在新势力崛起之前就已经有完善的解决方案。几乎所有车企,都可以借助Tier1部署上述技术方案。这里面实际上已经包含了感知、计算(预测),但仍处于“前人工智能”阶段。
新势力加入到汽车行业之后,他们更多依赖自研而非供应商,很快就有了些微小但重要的突破。譬如高速和城市道路的领航功能。和自动跟车能力不一样,依靠基础的动力学控制+简单计算,已经无法实现。需要更丰富的感知硬件和复杂的算法,了解到附近多方位其他车辆的位置、速度、姿态,结合相对精确的地图和惯性导航,形成对自身相对位置的认知,从而实现行为预测。
这就是当前人工智能在量产汽车上面的应用前沿水平。靠着这些能力,实现自动上下匝道、并道、超车规划和控制。
在城市中,因为对其他交通参与者很难预测,没有量产的领航功能。但是有少数厂家正在接近量产,他们都是新势力(或者国企孵化新势力)。这部分功能更加依赖高精度地图(尚未商业化)和激光雷达(尚未完善)。在这一领域,新势力走在前面,这是特斯拉、“蔚小理”,以及试图成为新Tier 1的科技企业(华为、魔门塔、小马智行等)所聚焦的功能。而传统Tier1还没有突破性尝试的迹象。
这导致了新势力距离部署领航技术,看起来非常近。而传统车企毫无动静,原因是供应商技术未到位。一旦多家新势力实现商业部署,而传统车企原地踏步,而这一能力又能有效减轻市区驾驶的压力,那么消费者就会有明显的体会:传统车企在技术上落后了。
这一天,将在一两年内到来。
这是新势力相对传统车企心理优势的主要来源。这是人力资源的问题,也是IT技术开发的基因问题,也是钱的问题。技术研发越来越费钱,需要的技术人力越来越多,产生的边界效益却不明显。但是技术差异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代差。这是新势力前景被看好的最大理由,而不是现实销量或者财务状况。
传统车企的反应,是组建大规模的软件团队,并将他们独立出来,试图以互联网的方式打败互联网基因的新势力。此举本身,就相当于承认了新势力在这方面有竞争优势。
不仅是自动驾驶,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浪潮中,智能座舱用户生态建设、云端建设、V2X应用等,都急需车企自建代码能力。
从HR的角度看,新势力不缺软件工程师,传统车企不缺产品工程师。单方面强调新势力的人力优势并不客观,但软件自研能力和迭代能力,就注定能够更灵活地面对变化的用户市场。
传统车企砸钱,可能让软件研发人数追上了(实际上并没有),但迭代能力并未追上。从用户角度看,传统车企表现为对用户的声音置若罔闻或者反应迟缓。大家以为是服务态度问题,或者是组织架构问题,其实是技术能力问题。
从硬件的角度,传统车企也落后于新势力,不过前者正在赶上来,因为后者已经触及“三电”的工程瓶颈。
“三电”是电动车的核心技术。如果用一句话表达如今的行业格局,那就是特斯拉仍然领先,但领先幅度大为缩小。
从电池角度,特斯拉一开始并不优秀,反而受限于供应商的选择,被迫采用18650电池。但它很快走出自己的路,21700、4680电池,每隔几年就有结构上的创新。而且是工程创新,不是嘴炮创新。
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在电池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供应商),塑造了供应商本身,中美同时完成了供应链的垂直整合。
在2012年的时候,特斯拉Model S续航达到了483公里(NEDC)。那时无论跨国车企还是国内车企,包括比亚迪,还在100多公里的档次上。而“蔚小理”距离诞生还有两年多。
可以看出,电池技术竞争的核心是能密的竞争,当然是在安全和高循环次数的前提下。在2019年的时候,其他厂家才追上这一成绩。现在大家都瞄准400Wh/kg(单体能密),目前从主机厂到供应商都在画饼。无论用什么技术,谁先触线,谁就将胜出,就这么简单。但是,就算画饼,也是新势力玩命画,传统车企躺得很平,仿佛与己无关。
有人讽刺说,有些企业技术不行,拼着“玩命对你好”,打差异化竞争。贬低服务带来的体验,当然失之偏颇。玩服务有个前提,就是技术不能有代差。这和ADAS上竞争的道理是相似的。
与电池技术日新月异不同,电机竞争居于很次要的位置。因为电机技术成熟,可玩的花活儿不多。大家都是直接采购供应商的产品,不同的是,电控部分是否自己做。碳化硅模组是为数不多的技术亮点之一。比亚迪、特斯拉走在前面。
而电控则是消费者很难察觉的技术部分。但其技术优劣在专业人士看起来一望便知。举个例子,关门锁车下电后,断不断高压,是一个技术分野点。
特斯拉从Model S开始,延续到Model 3一直都不断高压,即便是在锁车的情况下。这依赖于它出色的电源管理和抗干扰(EMC)能力。其他品牌也不是不能跟,但在技术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表现为胆量不足。
不断高压好处很多,车机反应快,打开车门后出动车辆前,无须做烦琐的内部上电自检,减少误操作和事故的可能,也允许直接使用空调。而且,锁车后不会中断对电池的监测(即所谓的“哨兵模式”)。
缺点当然也是明显的,锁车后电耗每90分钟下降0.4%,电池Soc(充电状态)标定也有偏差。但是,如果不断高压,很多企业根本做不到控制电耗,搞不好停一晚上把电池耗光了。多数厂家往往采取延时下电、定时唤醒的方式,平衡停车监测和电耗的矛盾。从这个小细节上,可以看出技术水平的差异。
这就是一些新势力的优势,胆子大,敢于上传统车企不敢上的技术。前提是对自研技术有信心。如果依赖供应商,则会偏于保守,不敢改供应商提供的功能包。消费者会有感觉,在充电策略上,往往是传统车企做的方案保守。充到90%之后,就采取涓流充电了,甚至直接锁电。
不过,“三电”供应的竞争,诞生了一个戏剧性效果,就是从供应商位置起步的、不那么传统的OEM商脱颖而出,出人意料地成为阶段性胜利者。但其领先另有原因。对,我们说的就是比亚迪。
不管从任何角度看,比亚迪都不算新势力。但它也不是典型的传统车企,它由供应商角度切入,整车靠逆向起家(有争议),但在电化学和物理的长期投入下,构建了供应链关键产能和大量应用技术。新世纪以来,比亚迪是垂直整合最为成功的车企,这与其自身特殊性有关。非正式消息称,3月份前两周,比亚迪新能源(PHEV、EV)车型就超过5万辆,全月再度环比上涨,应无疑问。而2月份比亚迪销量达到8.9万辆,排名第二,新能源排名第一。而且同比增长达到令人瞠目的340%(有2021年2月基数偏低的原因)。这是其长期积累的垂直整合能力的变现。
从这个角度,似乎又得出技术不如供应链整合能力重要的结论。但是不要忘了,比亚迪的“三电”技术专利总量是非常夸张的,其2019年的专利申请数量,就超过新势力的总和。当然,申请不等于授权,实用技术和外观设计等“花瓶专利”也应扣除。即便如此,比亚迪实现了技术与工程能力的整合,这是其在2021年开始销量爆发的深层次根源。比亚迪月度数据乃至全年数据登顶,只是时间问题。
新势力进入汽车行业的最大贡献,并不在于提供生态多样化,而是引进了IT技术和设计思想,促使汽车工程技术与IT技术融合。在这一贡献影响力存续期内,头部新势力的“新人红利”就不会消失。他们可以利用窗口期向传统OEM实现转型,也可以做出新的技术贡献,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如果这两个方向都没抓住,具体的新势力企业生存将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