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娟:伴“你”成长,倾听生命拔节的声响

2022-07-09 13:53:43米娜
教育家 2022年25期
关键词:园长孩子教育

米娜

谈到孩子嘴角就会不自觉地上扬,对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从未止步。30多年来,薛娟从一名一线教师走上区教研员岗位,再到北京市大兴区第十一幼儿园履职园长兼书记,教育理想也在与孩子相伴成长的路上,从萌芽到绽放。

总结多年教育经验,薛娟提炼出“兴趣启迪心灵,探究增长智慧,自主习得能力”的教育理念,努力为孩子们的未来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基。在她看来,兴趣是探索世界的内在动力,探究是获得智慧的途径,自主是未来发展的根基。她还不遗余力地为教师发展搭建多种平台,积极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每一次成长,都是生命的拔节。薛娟倾听着拔节的声响,那是生命的欢愉和成长,属于孩子,属于教师,也属于她自己。一段段关乎成长的陪伴,无论何时回望,都显得温暖而有力量。

打造一方启迪童心的乐土

教师职业既是平凡的,也蕴藏着非凡的力量。薛娟深谙此道,围绕“我和你一起成长”的办园理念,打造一方启迪童心的乐土。简单而温暖的话语,传递的是情怀、责任和使命,“这里的‘你’包含多层含义,可以是可爱的孩子、可敬的教师、可亲的家长,也可以是一棵小草、一朵小花、一只小兔子……成长是生命永恒的主题,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在如此充满爱的环境里,让每个人与自己、与他人、与园所内所能接触到的事物一同成长。”她将这种感悟和巧思带入幼儿园,希望通过自己的创意与努力将教育做得更好,并在追求梦想与创意的过程中,享受着辛勤付出带来的欣喜与欢乐。

阅读是孩子的心灵池塘。薛娟从环创入手,打破阅读屋的界限,打造出一个无明显分界的共同阅读环境,让阅读随时发生。孩子们不再因担心弄乱书屋而不敢翻阅想看的绘本,而是随手就能拿起想看的书,享受阅读的快乐。薛娟还与多方合作,为每一个孩子定制了免费的阅读漂流书包,保证孩子在毕业离园前的阅读量达到200本左右。由于书处于“漂流”状态,孩子为了在“失去”心爱的书本前看完故事,格外重视“漂”到自己手里的书。培养对阅读的热爱从幼儿园蔓延到家庭,薛娟成立家园研习社,坚持举办线上交流活动,持续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让亲子共同成长。

心灵栖息的环境愈发完善,如何让孩子们徜徉在游戏的海洋、沐浴着春风茁壮成长,成了薛娟关注的问题之一。幼儿园人均空间并不充足,有效开发与利用立体空间来满足孩子们室内外游戏的需求便化作充满挑战的课题。创新要为教育赋能,薛娟决定设计一款“儿童多功能游戏床”——游戏床改善了传统推拉床利用率不高、占空间、增加教师工作量等弊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重点开发了爬网、吊环、滑梯、翻越、钻爬等运动功能,满足平时及恶劣天气下幼儿运动游戏的需求。这些游戏床不仅深受园内幼儿喜爱,还于2017年获得了8项国家专利,并被很多幼儿园借鉴和运用。截至目前,已有11款游戏床投入使用。

薛娟继续在空间利用上下功夫,在全园创设了13个大小不一、风格不同的舞台。十一幼的舞台,不是“众星捧月”而是“群星闪耀”。孩子们可以无差别地登上舞台,随时以歌唱、舞蹈、朗诵、情景剧、项目展示等形式表达成长的快乐。

捕捉兴趣,启迪童心。每周一早晨的“大嗨课”,承载着孩子们对新一周的期待。完成升旗仪式后孩子们集体向后转,围绕设计好的主题,与全园教职工一起“嗨”。有一次,保健室的教师站上舞台带着大家了解牙齿保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超大图片,给孩子们讲述了一段关于蛀虫的故事。夸张的讲述和趣味的情节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有的孩子迫不及待地跑上舞台与教师互动,拿起话筒呼吁台下的“小卫士们”一起做牙齿保健,一场极具童心的“赶走蛀虫小革命”自然生发。

寻找合适的机遇,让智慧生发

教育注重“知”,更注重“行”。在大量的“行”的背后,是孩子能力的提升、情感的丰富、心境的升华。薛娟非常推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也认为教、学、做应是一体化的,而不是彼此区分的三件事。在她看来,如今很多孩子所接触到的事物和环境还不够丰富,只有更多地向生活学习,丰富孩子所接触到的事物与环境,才能使孩子不断生长新的智慧。她提出在园内开展生活实践课程,想要以项目教学理念,有效支持孩子的探究活动,寻找生发智慧的合适机遇。

项目教学不是完全由幼儿主导的游戏,也并非以学业导向为目标的教学,而是以探究为根本,让孩子们就自己或与教师共同提出的问题,或就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寻求答案。项目教学更强调儿童与真实世界的人、事、物进行互动与对话。2001年,薛娟参加了加拿大儿童教育家查德博士在北京举办的关于“项目教学法”的培训,了解到项目教学对孩子成长的益处,便在自己带的实验班开展项目教学活动。从以教师的角度考虑孩子的需求,到真正“看见”孩子,薛娟意识到原来孩子不需要被成人猜测,他们是“会”学习的。在十一幼,孩子们可以走出幼儿园,走进超市、理发店、餐厅、博物馆、种植园等进行实地考察,与专业人士交谈,让学习随时随地发生。她曾遇到一个开展绘画活动就耍赖的小男孩,男孩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孩子,于是大家以为他是因为不会画画才拒绝拿起画笔。但当她开展汽车项目主题活动时,小男孩竟主动画出汽车和站在安全岛上指挥的警察。薛娟甚是惊喜,原来任何一种智慧都包含着天性的呼唤,只要激发出内心的探究欲望,也许便能遇见一种处在原始状态的闪光。

初任园长时,薛娟注意到园里井盖较多,其中一些不常使用,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就在那些井盖上放置了可移动的大瓦缸,供孩子们养水生动植物。虽然园所里有专人养鱼,但最喜欢围绕鱼缸的,还是孩子们。每天早晨入园后,就会有一群孩子跑到鱼缸跟前观察、讨论,以愉快的心情开启园里的一天。园里养过的水生植物有20多种,还有48种鱼,那些在阳光下光彩斑斓的片片鱼鳞,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成为他们深度开展項目学习的资源之一。孩子的智慧源于大自然,他们在观察水生动植物的同时,捕捉到鱼缸的新亮点——从不同角度看鱼缸,会出现不同的彩虹。一有阳光照射在鱼缸上,孩子们便乐此不疲围着开始探究:“你看!双彩彩虹。”“这边可以看到三彩彩虹。”……就这样,孩子们有了新的收获,对大自然的奇妙现象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

为了继续丰富孩子们的世界,让生活实践课程全面落地,薛娟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恩惠,在园内种植花卉和果树,为幼儿开展自主探究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园内的11种果树,可以满足孩子们从“6月大杏月”至“12月黑枣月”每个月吃果子的愿望。他们对这些果树和果实充满好奇,一边摘一边讨论手里的果子是什么、果树是如何长成现在这样的,在探究中掌握事物的变化。在薛娟看来,无论是环创方面的用心,还是各类活动的设计,都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营造出有爱且有趣的成长氛围。

从生活出发,让陪伴更有温度

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园所给孩子们提供无伤害力的水果刀和修剪树叶的小剪刀,适合孩子使用的清扫工具,让他们修剪自己够得到的树叶、清扫自己的教室、给自己制作果盘等。薛娟坚信“孩子的好习惯和能力培养源于生活技能的习得”,只有“习以为常”,才能让孩子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并获得更高级别的能力。

比如,在教孩子数学知识时,薛娟明白脱离生活的数学是无法走进孩子内心的,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寻常中的契机,便在教孩子切水果的过程中,融入整体与部分关系的主题认知;孩子们喝酸奶,就趁分酸奶的机会教他们数字和数量;孩子们下楼梯,薛娟用台阶侧面的圆点组合让孩子对序列形成初步认知,还有每周小组超市购物活动、每日两次加餐环节……都在活动中“植入”渗透数学概念。“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办法教一群面向未来的孩子,也不能将他们的学习仅停留在教室里。”薛娟说道。

生活中不仅有培养孩子认知能力的契机,还有更多促进他们社会性发展的机遇。薛娟带着园所教师做幼儿情绪管理方面的研究课题,使教师和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她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认为秘密是孩子自我意识的一部分,除了开放性的活动外,孩子们在生活中也需要有独处的机会和平复情绪的空间,于是从情绪、情感和心理需求出发,创设了温馨且有安全感的环境。园里每个角落都有孩子独享的“家”,心灵小屋、小帐篷等“家”给孩子们提供了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这些空间里还投放了情绪棋、友谊桥、解压玩具等材料,以便他们更好地释放情绪、安静思考。她继续将课题内涵引入园所的一日生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并学会管理情绪,更好地建立自我认知及与他人的关系,也让教师从不同的“窗口”,观察和了解孩子内心需要,并以身作则,让孩子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让陪伴变得更有温度。

走向教育的更深处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学前教师队伍,是促进学前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因素。当前,学前教育教师编制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建设。在薛娟看来,编制并不是能力的证明,园所里许多非在编教职工也非常优秀,能做到积极进取、自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教师都是有能力的核心人物。但凡教师队伍里有人提出好的想法、创意,只要助益成长,薛娟都会提供支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十一幼人一直在坚持的事情。薛娟期待十一幼人能够永葆好奇心,勇敢地去探索未知世界,肩负社会责任,用收获的成就消解职业倦怠。每年寒暑假,她会给园所教师布置特别的“小任务”:看书和旅行。她希望通过阅读和旅行这两件人生乐事,引领教师的价值追求。教师会在返校第一天开展分享会,交流阅读心得,共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这种有意义的分享不仅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成长的需要。

理想信念是基础。薛娟清楚地知道,对青年教师进行理论说教,见效必定甚微,便选择创新形式,以对话研讨、竞赛答题、园内集体观影等形式,从文化角度影响他们,浸润他们的心灵,做正确的价值引领。集体观影时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画面与感人肺腑的故事,对坚定教师理想信念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渐渐地,当薛娟再次问起“我们的生命是谁给的”,教师不再是异口同声地回答“父母”,而是有了更为深刻的答案。

教科研是助推器。“青年教师理论知识已足够丰富,缺乏的是实践经验,我坚信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只要调动他们的内驱力,一定会有所收获。”青年教师观察与分析儿童的能力较弱,薛娟便尽全力为他们搭建成长平台,通过教科研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比如,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联系名家为教师做研究、写论文提供指导与帮助等,逐渐培养出多名青年干部和市区骨干教师。

一生唯择一事,一事可终一生。薛娟醉心于学前教育事业,追求与她的“大孩子”和“小孩子”在一起的幸福。一路走来,她那些充满智慧的教育创意与实践故事熠熠生辉。2021年12月28日,“薛娟园长办学实践研讨会”召开,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成果受到大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仲伟功和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周玉玲等人的高度肯定,认为其展示出名园长办学的优秀成果,促进了优秀园长向教育家型园长的转变。“向教育家型园长转型应具备什么樣的能力?”薛娟的答案是十四个字——会发现好的教育,会创造好的教育。“知之非难,行之惟艰。”从教三十余年,用心观察孩子的真实需要,在实践中研究儿童,用好的教育成就师生人生的精彩,薛娟始终力行。不为掌声的诠释,只为倾听生命拔节的声响,与他们一同成长。

猜你喜欢
园长孩子教育
你很好,唯独你自己不知道
青年文摘(2023年17期)2023-11-16 00:17:06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幼儿100(2023年35期)2023-09-22 07:28:44
等你好久啦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