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付月 图/王贺臣
编制自然资源清单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工作)中一项基础性任务。只有通过编制自然资源清单,才能明确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内容以及管理依据;各地才能以自然资源清单为依据,开展委托代理机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不断完善清单,试出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最终实现“建立统一行使、分类实施、分级代理、权责对等的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的目标。
试点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同样,编制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清单也没有成功的经验或者案例可以借鉴参考。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专班的工作人员介绍,针对这一项工作,他们经过了反复深入的讨论研究,最终创造性地提出了辽宁省自然资源清单的编制思路。
面对一项全新的工作必须要抓住其要领才能有的放矢。工作专班明确了编制自然资源清单的核心内容——清单范围、履职主体和所有者职责,明确了核心内容,工作就有了正明确的方向与工作重点,同时这也是编制自然资源清单工作的难点和重点所在。要编制省自然资源清单。清单包括资源类别、清单范围、履职主体、所有者职责、清单范围确立依据和所有者职责确立依据六项内容,以Excel表格形式呈现。
在此次的试点工作提出的所有者职责,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此次试点方案是首次以正式下发的国家文件中予以定义、明确。通过对国家方案中关于“所有者职责”的界定,工作专班反复研究、学习,创造性地梳理出“所有者职责提纲”。那么为什么称之为“提纲”呢?是因为在具体编制省市清单时,要结合不同资源类别的特点和省市不同层级的工作侧重点,予以完善。而这个所有者职责提纲在省市清单编制过程中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而在反复研究讨论中,工作专班发现,清单范围和所有者职责之间存在二维对应关系。即,一定的所有者职责对应一定的清单范围,而所有者职责具有点和面之分,相应的清单范围也具有点和面之分。有些职能是面向全省的,在全省范围有效,即面对面;有些职能是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的,只在问题对应的范围内有效,即点对点。
自然资源清单三大核心内容之一的履职主体,在国家试点方案已经明确,履职主体是省市人民政府,即省市人民政府是全民所有自然资源的管理主体。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八类自然资源的职能分散在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林草部门)、水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于是,工作专班又分别与各相关部门充分沟通达成共识,将相关内容列入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