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蓉
摘 要:文化发展不能脱离于社会经济环境而独立发展,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是以文化发展和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现象,要以经济改革的思维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文化经济,体现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要求,是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加速器,并能最终达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目的。文化经济,将是文化建设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而文化投融资政策是文化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文化经济;文化投融资政策;核心内容
中图分类号:F124;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172-0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受计划经济体制和文化非经济化思维的长期影响和制约,文化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程缓慢,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目前,文化发展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化发展不能脱离于社会经济环境而独立发展,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是以文化发展和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经济现象,要以经济改革的思维来进行分析和研究。文化经济,体现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要求,是实现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加速器,并能最终达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的目的。文化经济,将是文化建设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和趋势。
一、文化经济的基本分析
(一)文化经济的基本内涵
文化经济,主要指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的生产资料,通过对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进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从文化市场中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可指在非文化类的传统物质产品与品牌中不断加入文化内涵和价值观,提升品牌形象和影响力,从而增加产品的市场价值和增值潜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经济活动中文化力的作用日益显现出来,生产中的文化附加值正在快速增长。经济与文化呈现出彼此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客观趋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和加速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技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了具有崭新功能的文化经济力或文化生产力。这种文化经济力成为了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成为了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起飞的强力驱动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在新世纪中要占据主动,争创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这种社会永续发展的深层次动力——文化经济力的挖掘、利用和建构。
(二)文化工作呈现经济化特点
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我国文化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整体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文化经济的客观规律也在逐步丰富和改变着文化工作的思路和战略。
一是资源配置市场化。资源只有在市场配置中才能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文化资源正在实现逐步市场化配置,一些文化资源逐步流向国有体制外。文化工作涉及的资源配置,目前主要局限于国有资源,对国有体制外的民营、私营、中外合资和外资背景的各项资源涉及较少,应当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的建设,充分利用好国有体制外的各种文化资源;二是主体逐步企业化。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工作主体是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市场经济体制下,主体将更多的是文化企业。文化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文化事业单位也在注重引进商业化运作模式。政府和文化事业虽也依然是主体,但由于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文化项目将通过政府公共采购,以招、竞标的形式交由企业来经营,文化企业将发挥出更加活跃和重要的作用;三是载体逐步商品化。文化工作的载体,也在逐步由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来承担。这些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不能违背供求规律,遵从商品生产规律的每个环节,适销对路,追求低成本、高产出和高效益。我们的文化产品如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没有市场号召力,它也就完全失去了宣传教育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四是运作逐步商业化。文化项目的运作不再是只重投入、不重产出的政府行为,而将逐步转变为符合市场需求的商业化运作行为。商业化运作可以在制度上有效地杜绝以权谋私和腐败现象的产生,有效地节约和充分利用国家的文化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追求最大的产出。
二、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制约
(一)我国文化经济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也越加凸显其潜力无限的商品属性。首先,市场机制逐步成为文化资源的主要配置方式。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文化资源通过行政手段来配置,文化产品靠指令来生产和分配,文化单位不能创造出经济效益,也就不能形成文化经济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下对文化资源的计划和指令调配正在淡化影响,市场机制将逐步替代计划体制而成为文化资源的主要配置方式;其次,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贸易的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产品的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现实,普遍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具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第三,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将越来越高,文化产品与服务贸易传播的力度将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发挥。第四,以文化为主的内容产业不断兴起,企业比以往更加重视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内容生产,注重品牌战略和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开拓企业和产品的新的价值增长点。
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必将极大地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推动现行文化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经济还处在起步阶段,很难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我国的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市场广阔,但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很低,文化产品供应短缺,文化生产方式落后,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和艺术精致程度也很低,科技含量不高,文化产品与服务贸易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的比例小。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离国际上目前主流的文化产品与文化企业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我国文化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
我国存在大量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从事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服务事业形成的所谓“国家事业单位”。据统计,几十年来,我国利用财政拨款,兴办了大量既非政府部门,也非国有企业,由政府所有并管理,运营脱离市场,从事社会服务的“事业单位”,现有规模约为131万个,人员近3000万,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1/3以上。
我国国有事业单位有着共同的弊病:发展不足,资源大量闲置;事业费增长速度快,大量用于人头费,徒然增加公共财政负担;产权关系单一(公有事业单位占到90%以上),社会资本无法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管制后,又挟政府之权力进入市场,“权力寻租”现象严重,行业行政垄断加剧,反而增加了交易成本和社会负担;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机构重叠、人浮于事。
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发展的要求,我国已经开始了事业单位改革,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的改革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是文化事业发展与改革明显滞后。计划经济下,文化工作的投入来源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预算。由于文化单位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化和文化活动的非经济化,从制度上排除了私人和其他社会团体兴办文化的可能性。一方面,这种财政供给制抑制了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带来了文化事业单位只重经费投入,而不管产出效果的弊端。
我国优良的文化资源大量集中于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由于长期实行计划体制下的部门、单位所有,文化资产运作水平和效率低下,大量闲置。因此,许多应该办、需要办、也有人可以办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却办不起来。
三、完善文化投融资机制是文化经济的核心内容
1.重新确定国有资本的投资范围,推动国有资本投资机制的改革和转变。国有资本对文化领域的投资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行业,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和研究单位、国家基础性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等;二是涉及国家文化和信息安全的文化行业和基础设施,如党报、党刊、国家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国家广播电视和通讯的骨干网络设施等;三是代表国家水准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院团。对于上述第一类,即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行业,国家财政应保证经费投入,并逐年加大投资扶持的力度;第二和第三类,即涉及国家文化信息安全的文化行业和基础设施、代表国家水准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院团,国家无疑要继续在资金上给予积极支持。鉴于这类行业和单位既具有准公益性的特点,同时一些行业和单位又能够面向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因而,国家在资金支持方面要更多地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来实现,使国有资本的投资机制逐步从事业性投资、全额拨款向项目投资、差额拨款转变,并以此推动事业单位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与此同时,还要鼓励这类单位依托国有资本和国有文化资源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的项目合作、项目融资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2.结合文化领域国有资本管理和运营体制的改革,构造一批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文化投融资运营主体。建立新型文化投融资体制的关键是要塑造市场化的投融资主体,使之承担文化市场投资和融资的风险,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市场运营主体,从而使政府逐步从文化投融资主体的地位中退出,让市场在文化资源和要素的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鉴于目前国有文化企业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因而,当务之急是构造一批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文化投融资运营主体,促使其在文化市场的投融资,跨地区、跨行业的结构调整和文化资源整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3.进一步拓宽文化投融资渠道,降低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行投资经营。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拓宽文化投融资渠道,使非公有文化企业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政府应进一步改革审批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对非公有文化企业予以更多的扶持,鼓励非公有资本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项目融资、兼并收购、租赁、承包等形式进入一般竞争性文化行业,对中小型国有文化单位进行嫁接改造,在文化产业中形成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混合经济结构和各类投资主体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4.加大直接融资比例,强化资本市场对文化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尽管近几年来我国已经有少数文化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但总体来看,一是文化企业上市的数量比例和直接融资的规模仍然较少;二是上市企业的结构还不尽合理。由于种种原因,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和民营文化企业至今尚未实现上市。为此,应积极推动文化企业的上市融资,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一批市场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国有和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混合经济的大型文化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可转换债券或企业债券,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各类中小型文化企业在即将开设的创业板的申请上市也应给予积极支持。
5.鼓励国内外社会法人和各界人士捐资兴建各类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形成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捐赠的多元资金筹措机制。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无疑应当是国有资本的主要投资领域。然而,国有资本对这一领域进行重点投资,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社会资本的投入。从国际经验和我国近几年来的实践看,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往往也是社会资本感兴趣并能够有所作为的一个领域,因为捐资兴建各类公益性文化项目,既是社会资本回馈社会、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其扩大社会影响、增加企业或个人知名度的一种重要方式。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非盈利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建设,可以考虑参照国际惯例,进一步提高对捐赠者应纳税所得额的扣除比例,形成国家、地方和社区的非盈利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捐赠的多元资金筹措机制。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2]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花建.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4]王晨.文化企业管理[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