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荣
广东地区的青铜器出土主要在西江地区,而西江支流南江流经的罗定,是西江地区青铜器的重要集中点。据《罗定出土青铜墓葬的十个未解之谜》载:考古发现,随葬青铜器物超过100件的大墓,在岭南只有3座,其中1座在西江流域的肇庆,2座在南江流域的罗定。
云浮南江流域出土的青铜器不少,但作为乐器的铜鼓,出土并不多:广东省博物馆藏云安区出土铜鼓1面;云浮市博物馆馆藏铜鼓1面;罗定市馆藏铜鼓2面;郁南县馆藏铜鼓1面;据康熙二十六年(1687)《罗定州志》载,罗定州城隍庙有铜鼓1面;据民国26年(1937)《西宁县志》载,光绪十八九年间,桂河木蔃村出土铜鼓1面。
笔者试对广东云浮地区南江流域出土的铜鼓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以窥战国秦汉时期云浮地区的历史、军事、文化、艺术等概况。
云浮古属百越地,秦代后,汉、壮、瑶等民族长期在此繁衍生息。唐天宝元年(742)设立云浮郡,明万历五年(1577)建置东安县,民国3年(1914)改称云浮县。1958年11月与新兴县合并称新云县,1961年4月恢复云浮县建制。1992年9月,撤销云浮县建制,设立云浮市(县级)。1994年4月,设立地级云浮市。
南江全长200多公里,是珠江水系重要河流,发源于茂名市的鸡笼顶,流经信宜市、云浮罗定市和郁南县,在郁南县河口镇汇入流经云安区的镇安河,最后在郁南县南江口镇注入西江。
南江流域河口磨刀山遗址出土了距今60—80万年前的旧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广东人类起源因此由13万年前的马坝人前推了数十万年。
南江流域是百越文化的聚集地。唐宋之问《过蛮洞》诗称南江为“蛮溪”。其《入泷水》一诗中有“泣向文身国,悲看凿齿氓”句,表明至唐代,南江流域还生活着百越中的纹身、凿齿部族。凿齿是将门牙凿掉,作用是在染上瘴疫后,牙关僵硬,可以通过凿掉的门牙灌药治疗。
铜鼓分滇系、粤系两大流派。滇系铜鼓多为小体型,粤系铜鼓多为大体型。云浮出土的战国、秦汉铜鼓属于粤系铜鼓。
郁南县馆藏的铜鼓,是1975年出土于东坝龙塘村的战国铜鼓。鼓身高46厘米,鼓面、底面直径均为79厘米,腹围217.5厘米。中部空。鼓面北东南西四方铸有通体镂空的青蛙4只,2逆2顺,两两相对。自边至中央有9重圆晕;中央为击鼓点,以点为轴心,附铸有8条射线,分布均匀,每条直径5厘米,高1厘米。鼓腰两侧各有耳环2只。全鼓呈铜绿色。
图一:汉雷纹四蛙铜鼓 (郁南县博物馆藏)
省博物馆藏的云安六都南乡南胜村出土的汉代铜鼓,鼓身高43厘米,面径74.4厘米,胸径70.4厘米,腰径66.2厘米,足径74.5厘米,重量34.4公斤。鼓面中心饰太阳纹,光体凸起,八光芒短小,相间四芒顶端分三叉。三线弦纹分9晕,全部饰雷纹。鼓面边沿铸4蛙,两两相对,蛙四足各有三爪,前足分开较阔,后足分开窄。
图二:汉雷纹四蛙铜鼓 (广东省博物馆藏)
市博物馆所藏铜鼓,是1995年1月在云安镇安镇河东杠两千背岭村戈岗山(村民陈亚灿、陈广芬、陈大生挖树头时发现)出土的汉代铜鼓。鼓身高48厘米,面直径89厘米,腹围236厘米,重36公斤。鼓面饰4伏蛙,中心饰太阳放射图案,鼓身饰雷纹。
图三:汉雷纹四蛙铜鼓(云浮市博物馆藏)
罗定市博物馆藏铜鼓2面。一面是1980年3月在罗定罗镜镇水摆三窑坑山腰出土的汉代铜鼓。鼓身高55厘米,面直径97厘米,重65公斤。鼓心太阳纹八光芒,三弦线分晕,共10晕,有裙边。鼓间4蛙,两两相对。鼓身四环耳,遍体饰精细的云雷纹。
图四:汉代铜鼓(罗定市博物馆藏)
另一面是1985年5月在罗定船步镇垌心村委白石坑猫地脊出土的晋代铜鼓。鼓重约25公斤,鼓面直径68厘米,各晕之间有排列有序的半边重圈雷云纹饰,状若鱼鳞。鼓面边缘饰立体小青蛙4只,两两相对。鼓身高37厘米,三弦分晕,共26晕,晕距相等面密窄,饰有梭形几何雷云纹。鼓胸最大处偏下束腰,腰与足之间的分界处有突起的折棱。腰和足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残,足部仅有10厘米左右较为完好。
图五:晋代铜鼓(罗定市博物馆藏)
罗定州城隍庙铜鼓,已佚。据康熙二十六年(1687)《罗定州志·卷十·古迹》载:
城隍庙旧有铜鼓,高二尺五寸,径二尺,制作精巧,不知始于何代,在本庙座隅,邑人争讼不平及被诬,欲白者击之,则祸有归,无事而击则祸系者,其能警世如此。后失之。明怀宗崇祯年间,州东南十里许地中,每遇风雨即有钟磐之音,里人发之,得一铜器,击之有声,制作甚古,高、径俱合,疑即此物,时献兵宪,遂留之。
清光绪十八九年间,桂河木蔃村出土的铜鼓已佚。民国26年(1937)年《西宁县志·卷二十九·金石·铜鼓(附)》载:
右铜鼓藏都城华帝庙,光绪十八九年间,桂河木蔃村农掘地所得,邑绅梁夔笙、廖尽臣、吴阳秋醵资购置庙中。鼓身高一尺二寸七分,而圆径六尺一寸,腰围径五尺一寸,底大如其面而空;……重五十一斤,铜色苍绿斑斓,两旁有耳环,可用两人舁行击之,其声鼕鼕然。盖未建县前古瑶人所用之物也。
一般认为,铜鼓是由铜釜演化而来。对云浮铜鼓的来历,民国26年(1937)《西宁县志·卷三十四·前闻志(四)》认为:
铜鼓,古蛮人所用,南边土中时有掘得者。相传为马伏波所遗。(《桂海虞衡志》)或云诸葛忠武征蛮时所作。(按:《赤雅》云:伏波铜鼓夷俗赛神宴客时时击之,重资求购,多至千牛,小过半者,诸葛鼓也,价差别矣)而《岭表录异》云:唐时有牧童闻田中蛤鸣,往捕之,跳入深穴,乃蛮酋冢,掘之,得铜鼓。其旁多镈,鼂黾之状。据此,则当时蛮俗原有此体制。今铜鼓两粤、滇、黔皆有之,或以为作于伏波、诸葛者,不必尽然也。又《岑溪县志·杂记》(何梦瑶撰):铜鼓,南蛮所制乐器,粤西所在皆有。
这段记载得知:(1)传说铜鼓为伏波将军马援遗留(其实不一定);(2)南方少数民族在设祭酬神宴请客人时经常敲起铜鼓;(3)铜鼓十分贵重,必须重金求购,贵的要1000条耕牛,小的也要500条耕牛;(4)铜鼓也是南越少数民族部落首领的陪葬品;(5)郁南县(古称西宁)与广西毗连,也是古代瑶族人聚居的地方,经常会发现铜鼓。
学界认为,岭南铜鼓是从云南传入,时间约为春秋战国之际,岭南越人对传入的滇系铜鼓加以创新,形成了粤系铜鼓。云浮南江流域的铜鼓,也应当是如此。
云浮出土的铜鼓属于粤系铜鼓,因此体型普遍较大。(晋)裴渊《广州记》说:“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云浮南江流域郁南桂河木蔃村出土的铜鼓,鼓面直径也有6尺1寸(约203.33厘米)。最小的也有2尺(约66.67厘米)。器物重量最重的65公斤,最轻的也有25.5公斤。
1.立体青蛙饰
蛙纹最早出现在马家窑彩陶文化中。蛙纹的寓意众说纷纭:一是图腾崇拜说;二是生殖崇拜说;三是蛙神崇拜说;四是自然说。结合南江流域的地理环境,当归蛙神崇拜说。由于地处西江流域和南江流域,水患严重,人们只能在精神上期盼神灵的庇佑,而水陆两栖动物青蛙不怕水,有强大的生殖力,自然就成为神灵的载体,所以云浮出土的铜鼓多有立体青蛙饰。
广东省博物馆藏的云安区出土汉代雷纹四蛙铜鼓、云浮市博物馆所藏汉代雷纹四蛙铜鼓、罗定市博物馆藏的汉代和晋代各一面铜鼓、郁南县博物馆藏的战国雷纹四蛙铜鼓均有4个青蛙。
2.云雷纹
云雷纹是云浮铜鼓的主体纹饰,分布在鼓面和鼓身上。云纹的图案由中心逐渐向外一圈一圈展开,即“如螺丝形”。雷纹的图案几层菱形相套叠成回形或回形的变体。云纹和雷纹交融使用,常被合称为云雷纹。云雷纹是对云雷自然现象的描摹,一方面是因为古人对自然现象的崇尚,另方面也是因为云雷纹富有韵律感、神秘感、美观感,所以运用历史最久、范围最广。
南江流域的铜鼓功能主要三个:一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二是战鼓;三是乐器。
民国26年(1937)《西宁县志·卷三十四·前闻志(四)》载:
(铜鼓)重资求购,多至千牛,小过半者。
《明史·刘显传》也说:
鼓声宏者,可易千牛,次者七八百。
拥有如此贵重的铜鼓,可以显示拥有者的财富,可以说,拥有雄厚的财富者才可能拥有铜鼓。
拥有铜鼓,就拥有了社会地位。《隋书·志·第二十六地理(下)》载:
(诸僚)铸铜为大鼓,初成,悬于庭中,置酒以招同类。
裴渊《广州记》也说:
俚僚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面阔丈余。初成,悬于庭,尅晨置酒,招致同类,来者盈门。豪富子女以金银为大钗,执以叩鼓,叩竟,留遗主人也。
拥有铜鼓,不但拥有社会地位,更拥有权力。《明史·刘显传》说:
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击鼓山岭,群蛮毕集。
(晋)裴渊《广州记》中说:
鸣以鼓集众,到者如云,有是鼓者,极为豪强。
《隋书·地理志汇释》说:
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
所以,铜鼓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1.乐器
铜鼓最基本的功能是音乐演奏。《太平御览》载:
《风土记》曰:越俗饮宴,即鼓伴以乐。……乐器凤首、箜篌、琵琶、五弦、笛、铜鼓、毛圆、都县、同锣钹具等九种为一部,二十二人,歌曲有沙沙疆,舞曲有文曲。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六·器语》载:
粤之俗,凡遇嘉礼,必用铜鼓以节乐。
铜鼓则是禾楼舞的主要乐器。
2.战鼓
铜鼓声大,传得远,凡遇战事,掌权者击打铜鼓召集部族人马应战。《隋书·地理志》载:
诸蛮铸大铜鼓,俗好相杀,多构仇怨,相攻则鸣此鼓,到者如云,有鼓者号为都老。
《宋史·蛮夷传(三)·抚水州》:
其族铸铜为大鼓……相攻击,鸣鼓以集众。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载:
铜鼓南蛮至今用之于战阵、祭享。
铜鼓既是西瓯国的战鼓,也是瑶族人的战鼓。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三·山语·锦石山》载:
藤弦响绝对,铜鼓声死。
是说南江流域罗旁瑶乱平定后,砍断大藤峡的大藤,瑶区从此不乱,瑶人的铜鼓,不会再作为战鼓被敲响。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西宁县志》卷十二·诗中,西宁知县张溶《武岫晴烟》有诗:
敢云花雨销铜鼓,喜见晴烟澹玉岑。
也说瑶人作为战鼓的铜鼓被销毁了。
西瓯又称西越。《逸周书·王会解》附书《伊尹朝献》佚文中,商王朝开国君主成汤王命伊尹作《四方献令》说:
臣请诸侯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
由此可知西瓯在商代已出现。而列瓯人为第一,显示出西瓯为南方的主要民族。赵佗在《报文帝书》中说:
蛮夷中西有西瓯,其众半赢,南面称王。
指在南越没有立国之前,西瓯已是一个有人称王的“国”了!先秦时期,西瓯文化比较发达,普遍使用青铜器。在西瓯国家范围内,考古学家先后发现了大量上至周、下至秦青铜器时代大墓遗址,罗定南门垌、背夫山就是其中的两处墓址。
从西瓯国范围内出土的铜器品种判断,西瓯国已有家的组织和社会生活,贵族阶层过着“钟鸣鼎食”的生活,把编钟作为“明器”,掌握了金银冶炼技术,美术工艺有玉器、漆器、陶器,且有定型的花纹。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朝,开始发动南征。但秦军遇到以西瓯为首的百越人的顽强抵抗。当时的西瓯国已进入奴隶制阶段,社会生产力和武器制造都高于其他小国,战斗力强。《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载:
(秦军)以与越人战,杀西瓯君‘译吁宋’。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
西瓯军队充分利用当地的环境打游击战,最后大破秦军,“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秦军进攻南越不利,旷日持久,粮食绝乏。秦始皇于是命令“以卒凿渠,以通粮道”,历史上有名的人工运河——灵渠由此诞生,从根本上解决了秦军的军需运输问题。秦始皇还迫使中原地区的百姓“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这样才使得被围困在岭南的秦军得到源源不断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援,逐步在战场上掌握了主动。秦始皇还征集“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有近10万人之多,加上原先剩下的20万秦军部队,此时的秦军兵力已达到30万。秦军以绝对优势向西瓯在内的百越军队发动最后的总攻,最终一举统一了岭南,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以加强秦政权。
南江流域的西瓯人参与了秦瓯之战。陈大远在《西江青铜文化与岭南部族文化的探讨》中说:
西瓯是岭南生产水平最先进的部族。首先,手工业有了重要的进展,青铜器铸造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南门垌墓葬中出土的43件铜钺,背夫山墓出土的52件箭镞,铸造精良,有相当先进的三叶矛和三翼箭镞,有的还铸有血槽。
南江流域的南门垌和背夫山都在罗定。出土的青铜兵器,是秦瓯战争中的遗物;而在这场历史大战中,作为军事战鼓的西瓯铜鼓,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郁南东坝出土的战国铜鼓,应该就是参与秦瓯战争的铜鼓之一。
禾楼舞是古代南江流域的舞蹈。相传源于先秦乌浒人的巫舞。乌浒人在农事结束的岁末报赛中,常常为庆祝丰收,祈求兴旺而跳起这种舞蹈。
南江流域是乌浒人聚居地。禾楼舞,源于乌浒人。禾楼舞的服饰为黑色,其实是乌浒人对黑色崇尚的印记。舞蹈中女巫师高举牛头,是乌浒人崇拜耕牛体现。
至隋唐时期,瑶人开始南下,云浮南江流域逐步成为瑶人聚居之地,形成了汉瑶杂居的局面。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西宁县志》卷一·风俗载:
按往时,瑶壮窃据,俗皆侏离。
清康熙十一年(1672)《东安县志》卷二·舆地·风俗载:
县治初辟,民瑶杂处。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罗定州志》卷三十·古迹·附外志也有详细记载。
明万历五年(1577),朝廷平定了罗旁“瑶乱”,设立罗定州、东安县、西宁县,南江流域的汉人逐渐成为禾楼舞的继承主体,云浮地方史志文献都有记载。
民国24年(1935)《罗定县志》地理志·第一:风俗载:
十月田功既毕,架木为棚,上叠禾稿,中高而四垂,牛息其下,仰首啮稿,以代刍养。村落报赛,田租各建小棚,坛击社鼓延巫者饰为女装,名曰禾花夫人,置之高座,手舞足蹈,唱丰年歌,观者互相赠答,以为乐,唱毕,以禾穗分赠,俗为之跳‘禾楼’。
关于近世禾楼舞的表演,张富文《南江文化纵横》有比较具体的描述:
身披红袍的女巫师头戴黑凉帽,左手执牛头锡杖,右手执铜铃。在铃声号召下,众女巫依次出场,男扮女妆,身穿黑裙起舞,过火门,拜女巫师,双手将稻穗举过头顶,庆祝五谷丰登,祈求上天赐福。随后,伴着牛角淳朴而雄浑的声调,禾楼舞者迎火起舞。
禾楼舞的乐器以唢呐、鼓、锣、铙为主,同时也配以牛角号、铜铃。历史上,乌浒人以及之后很长一个历史时期的禾楼舞,所用的鼓都是铜鼓,是乌浒人的主要乐器。《南州异物志》有“击铜鼓歌舞”的记载。
据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整理者叶旭明先生介绍,如今南江第一湾禾楼舞表演场地,舞台布景是一个大铜鼓,但因为不知道如何雕塑铜鼓,改为皮鼓。
云浮市各博物馆馆藏青铜器约107件,铜鼓4件,仅占0.37 %,但均属于青铜重器。其实,云浮南江流域出土的青铜器远远不止文中所列的数量。民国26年(1937)出版的《西宁县志》卷二十九·金石·铜鼓(附)载:
近代邑地间有发见铜鼓,大小不一,但以无文字款识,非世所珍,故罕有收藏者。
省博物馆张维在《广东罗定县船步区垌心乡发现铜鼓》一文中说:
罗定是广东地区出土铜鼓较为密集的县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解放后先后已经出土了十余面铜鼓,但由于保护不力,大部分已经散失,现仅存二三面而已。
云浮南江流域出土的铜鼓历史文化丰富,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对南江流域铜鼓的研究,挖掘南江流域古代史、少数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陈大远:《罗定出土青铜墓葬的十个未解之谜》[J]。《广东文物》千年特刊,2008年8月 。
[2]刘锁强:《广东郁南县磨刀山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17年第5期,第13页。
[3][27]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罗定州志》卷三十·古迹,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四三][M]。岭南美术出版社,第211、212页,2008。
[4][31]民国26年(1937)《西宁县志》卷二十九·金石·铜鼓附,见《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辑(51)》[M]。上海书店、巴蜀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第290、1159页,2013。
[5][6][7]民国26年《西宁县志》卷三十四·前闻(四),见《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四九][M],第1158—1159、1391页,2013。
[8][11][明]张廷玉:《明史》卷二百十二《列传一百·刘显》[M]。中华书局,第162、164页,1984。
[9][16][唐]魏征等:《隋书》第二十六《地理志》[M]。中华书局,第127、342页,1973。
[10][12][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编:《广州记》卷七百八十五《太平御览》[M]。台湾商务印书馆,第79、283页,1935。
[13]谭其骧主编:《隋书·地理志汇释》[M]。安徽教育出版社,第182页,2019。
[14][宋]李昉:《太平御览》[M]。中华书局,第163页,1985。
[15]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六·器语·铜鼓[M]。中华书局,第435页,1985。
[17][元]脱脱等:《宋史·列传》下第二百五十四卷《蛮夷三》[M]。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编二十五史之八,第1609页,1986。
[18]陆游:《老学庵笔记》[M]。三秦出版社,第149页,2003。
[19]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三·山语·锦石山[M]。中华书局,第102页,1985。
[20]康熙二十六年(1687)《西宁县志》卷十二·诗,见《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四四](民国)罗定志(一)[M],第421页。
[21][汉]作者不详:《逸周书·王会解》附书《伊尹朝献》[M]。台湾中华书局,第75页,1970。
[22]王宁点校:《前汉书》卷九五傅五[M]。商务印书局,第392页,2020。
[23]陈广忠:《淮南子全书全注全译丛书》(上册)[M]。中华书局,第96页,2020。
[24]陈大远:《西江青铜文化与岭南部族文化的探讨》[J]。《东南文化》1993年1期。
[25]宋德云:万历二十二年(1594)《西宁县志》译注本[M]。中国文史出版社,第38页,2020。
[26]清康熙十一年(1672)《东安县志》卷之二·舆地•风俗,见《广东历代方志集成》肇庆府部[一六][M],第24页,2008。
[28]民国24年(1935)《罗定县志》地理志·卷一·风俗[M],广东人民出版社,卷一第3、4页,1994。
[29]张富文:珠江文化丛书之《南江文化纵横》[M]。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第64页,2008。
[30]江平主编、陈直夫校释:《南州异物志辑稿》[M]。出版社不详,第72页,1987。
[32]张维:《广东罗定县船步区垌心乡发现铜鼓》。《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专题资料汇编)[J](第五期),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