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

2022-07-08 13:33蒋文文王鹏程
中国市场 2022年16期
关键词:生态补偿绿色农业

蒋文文 王鹏程

摘 要:新疆棉花产量、面积在全国位居第一,新疆棉花生产发展在国际棉花可持续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文中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基于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及棉花生產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依据生态补偿理论,在分析新疆棉花产业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做出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应对策。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促进新疆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励棉农运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弱棉花生产的环境影响,提高新疆棉花产业水平。

关键词:新疆棉花生产;生态补偿;绿色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2)16-0020-03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6.020

1 引言

生态补偿含义来源于生态学理论,当前主要以保护生态系统为目标,属于社会经济活动。在所有生态系统中,农业生态系统对人的生活环境和当地经济发展影响至关重要。棉花生产中,生态补偿机制对棉花产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态补偿机制探索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对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所有人的共识,深印在心里。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市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棉花作为新疆农业产业的重要作物之一,全新疆有61个县,110个兵团团场种植棉花,农村地区以棉花为主要收入的约占农村户口的50%,在新疆南疆地区,棉花生产大县有65% 的农户依靠棉花经营获得主要的经济来源,但是,南疆区域盐碱严重,土壤重金属农药废旧地膜破坏盐碱,土壤质量下降带来棉花生产种植的产量、质量下降,随之带来经济效益的缩减。棉花从种植到加工,尤其在种植过程中,棉花具有生态服务功能,产生正外部性,指人们免费享受棉花生态服务,也指在污染地种植棉花的植棉者,没有受到激励。同时,新疆棉花通过化肥、农药等途径提高产量,此过程中,植棉者生产行为对环境造成污染,具有负外部性。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扩大农产品生产,由于生产者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不需要承担责任,所以植棉者有时候会只注重短期利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增加植棉过程中的投入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造成资源的浪费,利用效率也随之降低,久而久之,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加重,使得生态环境失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植棉过程中产生的正、负外部性,尤其负外部性,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使得棉花产业发展受到重要影响。当前,新疆棉花产业发展对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环境问题需要解决,绿色发展理念需要落实。探索新疆棉花生态机制,对完善新疆生态补偿机制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棉花质量,加快棉花产业现代化步伐,保障棉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新疆棉花生态补偿的现实意义

2.1 生态补偿促进新疆棉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在新时代发展中至关重要。绿色农业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对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棉花生产生态补偿作为减少环境污染的鼓励途径,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新疆棉区经济发展。新疆南疆地区盐碱地制约农业发展的土地质量,棉花种植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还需改善土壤质量。若对盐碱地不管不顾,会对耕地资源造成破坏,使得土地质量下降,打破生态环境的稳定,而且对新疆南疆农业经济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环境需求越来越高。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激励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合理利用当前的土地资源,通过棉花生产改善耕地土壤质量,重视生态价值,合理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的不可再生的耕地,转变生产方式,节约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农地良性循环和高质量发展。

2.2 生态补偿有利于平衡利益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时会产生很多利益冲突,如何缓解这些冲突、平衡利益显得至关重要。农业生产包括棉花生产等具有较大的外部性作用,农业生产改善环境质量,正外部性效益的生态补偿对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保护作用,能够平衡农户生产的个人利益、经济利益、社会发展和居民生存的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冲突。棉花种植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对棉花生产环境的保护,在利于耕地的保护,进一步化解对各个环节、各方面的利益冲突。也引导农户认识棉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负外部性,了解种植棉花的生态资源成本,认识生态资源价值,提高资源高效利用意识,并对生态破坏行为负责。让植棉者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益处得到激励,让生态环境受益者支付补偿费用,使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共同发展。

2.3 棉花生产生态补偿推动农业发展

在提倡绿色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探索生态补偿机制至关重要。棉花产业将人、生态、技术、资源联系起来,生态的保护是棉花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更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前提。棉花生产生态补偿的惩罚和激励方法,促进农村、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发展农业的前提是保护环境,不能为了发展农业不顾环境污染。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提高植棉者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农民将思想意识中的绿色发展理念付诸实践,提高农民收益,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农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新疆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

3 新疆棉花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3.1 生态补偿重视度不够,宣传不到位

植棉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需要经过探索、设计、落实等,是一项渐进式的、长期的工程。

虽然目前国家鼓励绿色农业、生态发展有了一定的效率,但是与一路走来的传统农业相比,绿色农业实施的时间相对短,生态文明理念在广大农民心中还没有形成。同时,生态补偿政策宣传力度不大,政府对生态补偿方式单调,政策实施效率不明显。棉农只获得农田对应亩数的补偿款。棉农对生态补偿的理解不够,对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对绿色发展重视程度不够,对生态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了解度不深,未建立基于生态发展意识的植棉生态补偿氛围,使得生态补偿对绿色植棉的促进力度不强,还一定程度上阻碍植棉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

3.2 生态补偿法律体系不健全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政府不仅在实践方面规范、引导第一产业发展,而且在法律方面保障和规范第一产业发展。当前,国家针对农业生态保护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农业法》《农业清洁生产法》等。《农业法》属于第一产业领域的基本法,被用来调解农业生活和生产关系。这些相关法律法规一定层面上表明了生态补偿的至关重要性,但是并未明确对生态补偿落实的内容进行具体规定。当前针对农业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相对笼统,缺乏明确的可操性和务实性。生态补偿法律法规未明确规定生态补偿对象、监管主体、补偿范围、责任主体、补偿标准等的具体内容。很多有关第一产业生态补偿的法律法规在执法过程中缺乏强制性措施,导致增加了执法难度,使得执法效果难以受益于农民本身。

3.3 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单一、补偿形式不丰富

目前,财政支持是新疆生态补偿的主要资金来源,跟很多发达国家的多元化补偿模式相比,我国生态补偿模式不丰富,不能满足生态发展的需求。政府财政补偿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乡村振兴的资金支持压力大,政府对生态补偿力度相对有限,久而久之,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棉农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会降低。目前在农业生态补偿过程中,未借助公众力量,缺乏组织、企业、资金雄厚的个人的赞助等使得植棉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单一。从绿色植棉长期发展来看,经济补偿、政策补偿、教育补偿、技术补偿等是不能缺少的生态补偿模式。

4 新疆棉花生产的生态补偿机制

4.1 加强对生态价值和生态补偿的宣传

棉农作为生态补偿的对象,棉农对补偿政策、补偿项目的认识影响生态补偿项目实施,影响生态补偿政策的持续性,棉农对生态价值的理解决定棉农的生产行为,况且大部分棉农对生态价值、生态补偿不完全了解,因此加强对生态价值和生态补偿的宣传,提高棉农对其的理解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少数民族农户较低的文化水平,对生态补偿认识不清,对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破坏的行为进行批评、惩罚,寻找一切有效的途径加强对生态价值的宣传,加大相关保护生态的教育力度,提倡棉农主动了解生态价值相关理论知识,增强棉农的生态价值意识。

4.2 拓展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

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补偿资金投入渠道宽泛,资金充足对植棉生态补偿持续开展有较大的保护作用。中央财政对生态补偿的力度有限,且地方经济水平的高低会严重影响地方政府经济条件,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财政对生态补偿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种情况下可以设立种植棉花生态补偿的专项基金,让棉农有资金保障,心甘情愿地在盐碱地种棉花。借助大众的社会力量,通过政府引导收纳社会资金,倡导公益组织、企业公司、经济基础雄厚的个人对农业生态补偿资金进行赞助,对生态补偿进行资金赞助的组织、企业、个人政府要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并激励更多的志愿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付出,多途径筹集生态补偿资金,保障生态补偿顺利开展。筹建生态交易补偿机制,借助市场途径改变生态产品的需求、供给和价格。

4.3 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模式

只靠经济补偿开展植棉生态补偿是不行的,打破传统的经济补偿模式,针对不同环境、不同区域,创造多种生态补偿模式。要明确政府、农民、市场和企业在植棉生态补偿中的角色和重要程度,借助市场力量,让生态补偿市场化调节中有企业的参与。要思考教育、政策、人力资源、技术等多领域在农业生态补偿中的作用。对于从事环境友好型的组织进行物质补偿,对于使用生态农业技术的地区进行政策补偿和技术补偿。不同区域实施补偿方法时,要与当地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综合应用多种补偿方式,在落实生态补偿过程中,掌握补偿环境的变化,提高生态补偿的效果。

4.4 落实奖惩制度,调动人们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奖惩制度,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要采取惩罚措施,制止该类现象的发生;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情况,要采取措施予以奖励,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加大监督生态补偿资金运用状况的力度,定期考察生态补偿实施状况,完善生态补偿奖惩机制。政府相关工作人员要认识到在生态建设过程中科技人才的重要性,采取相應措施引进人才、吸引人才,技术人才也要不断努力,确保科研人员和专业棉花种植人员能够开展土壤质量改善等工作。还可以采取税收优惠的方法,倡导环境正外部性行为,激励人们主动保护生态。

参考文献:

[1]阮熹晟,李坦,张藕香,等.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长江经济带耕地生态补偿量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1):68-76.

[2]李圣喆,彭秀丽.基于演化博弈的矿区生态补偿市场运行机理研究[J].生态经济,2021,37(5):179-184,221.

[3]倪萌.河北省农业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21.

[4]张贺轩,徐爱武.新疆棉花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棉花加工,2020(5):18-20.

[5]高瑛,熊淑华.江苏省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政策绩效评价与空间差异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2):115-122.

[6]申进忠.运用生态补偿推动南疆四地州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思考[J].经营与管理,2019(11):97-100.

[7]马恒运.山东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支持战略——《山东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书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1):148.

[8]王艺璇.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棉花种植生态价值评估及补偿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9.

[9]郑巨云,王俊铎,梁亚军,等.新疆棉花种业现状及展望[J].中国棉花,2020,47(6):1-8.

[10]王永慧,孙艳茹,陈建平,等.滩涂盐碱地不同种植方式的生态效应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5):137-140.

[作者简介]蒋文文(1988—),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方向:棉花产业经济;通讯作者:王鹏程(1975—),甘肃天水人,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生态补偿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创新模式探析
国内外生态补偿制度对比研究
生态补偿概念的理论辨析
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理论研究
从生态转移支付角度谈完善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的建议
论中国绿色产业的发展
我国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