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双双 徐金虎
[摘 要] 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新常态”,实践中的混合式教学存在媒体技术导向、侧重过程记录、无法摆脱教学场域的限制、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脱节等问题。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解构认知、情感、价值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资源、教学场域、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评价手段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行动能力与职业能力,推动课程思政及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度实施。
[关 键 词] 目标分类理论;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市场营销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4-0079-03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混合式教学,特别是2020年,以在线教学为主的混合式教学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文件,对信息化教学提出相关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在混合式教学加速推进的同时,实践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对于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的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混合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1999年,美国学者柯蒂斯·邦克在《混合式学习手册:全球视野和本土化设计》一书中首次提出混合式教学。我国学者何克抗在21世纪初引入混合式教学的概念,他认为混合式教学“就是将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和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发挥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通过混合式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通信设备,构建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广泛收集、分析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留下的学习数据,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目标。
二、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困境
作为一种新技术、新方法,当前混合式教学研究热点更多的是聚焦于技术应用方面,围绕“混合式教学资源使用、教学方法优化、学生学习兴趣研究”等展开,呈现出技术导向、工具思维、过程管理的特点,弱化了混合式教学在知识传授、价值塑造、效果评价方面的作用。具体来看:
(一)执着于媒体形式的混合
受媒体应用主义的影响,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基于现代信息化媒体技术支持的混合式教学效果一定比传统媒体教育更先进。学生不仅要课前学习网络平台的课程内容,还需要完成规定课时的线下学习,实际上延长了学习时间,增加了学生负担,同时降低了学习效果。混合式教学也因此被部分教学工作者诟病为“穿新鞋走老路”。
(二)侧重于学习过程的记录
实践中的混合式教学主要体现为教师利用移动平台开展学生考勤、发布学习任务、完成在线测试、记录学生在线学习时长,而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的数据和研究十分匮乏。混合式教学在部分学校和教师群体中呈现出“为了混合”而混合的形式主义现象。
(三)无法摆脱教学场域的限制
传统教学主要在教室或实训室展开,混合式教学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对教学场域的软硬件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网络速度、接入平台建设、教学资源配备等。一些需要走出校园、走进企业车间的现场教学项目,因为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教师对教学场域的依赖性反而变强[2]。
(四)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脱节
目前,在混合式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为了迎合课程思政,一般会在课前5分钟以时政热点的形式讲授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脱节,缺乏课程思政个性化设计,导致学生不愿听。
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混合式教学,抓住关键环节和领域。教学设计在混合式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混合式教学能否成功开展的关键,通过混合式教学设计可以达到教学目标与手段的一致性[3]。
三、混合式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教学应该是有着明确目标的过程,混合式教学绝不是“為了混合而混合”,混合式教学的初衷是利用新技术实现旧方法难以实现的功能,应该助推学生超越知识记忆、知识理解等低阶目标,达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提升思维能力、形成价值观等高阶目标[4]。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目标分类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其中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等人提出的目标分类理论最具代表性,该理论将教育目标体系解构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5]。课程教学的认知目标主要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领会、分析、评价等,包括学生对具体的知识、处理事务的基本方法、普遍原理等的掌握;对事物的意义的解释和推断。情感目标指学生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等,具体体现为学生有选择的注意,对感兴趣知识的主动反应——排斥、认同、满意等反应倾向,并形成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体系。动作目标包括反射动作、基本——基础动作、技巧动作等,其中反射动作体现为学生个体神经系统对学习环境刺激的应答,基本——基础动作指学生实训、实践中的操作动作,技巧动作指学生对工作任务的简单适应、复合适应、复杂适应。
布鲁姆目标分类体系十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能够使教师系统地梳理课堂教学目标,进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安排,提高了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6],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下文将以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构建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框架体系。
四、混合式教学设计的实施路径
基于目标分类理论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线上与线下的混合,而是对课程目标进行解构与重构,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在“教学资源、教学场域、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每一个模块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
(一)市场营销学教学目标的解构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Z校市场营销专业基础课及民航类专业拓展课,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且知识固化于书本,难以培育出企业需要的人才[7]。因此选择这门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十分必要。本课程总体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市场营销,掌握消费者的行为特征,理解市场分析、确定市场战略、制定营销策略等模块内容,帮助学生提升市场营销技能。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将市场营销学课程总体目标解构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认知目标是重点,情感目标体现为一种价值观体系,可以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技能目标是教学难点。以部分课程章节为例,对内容进行目标解构,具体如下表。
(二)市场营销学混合式教学设计
对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解构后,以市场营销实践中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定价策略与促销策略内容为例,在教学资源准备、教学场域安排、教学方式选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设计,其中教学场域主要指授课教师为教学活动构建的教学网络和学习环境,包括但不限于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资源主要有网络课程资源库,包括微课、PPT课件、测试题、讨论题、作业、教材等。教学场域包括网络课程平台、教室、实训室、企业车间、商场等校内外适合教学活动开展的环境场所。教学方式是录播视频、线下课堂、企业实践的多元混合。教学方法主要有微课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小组讨论法,以及为情感目标和课程思政融合开展而设定的穿插法、重复法、演述法,其中穿插法指将课程思政素材穿插入课程教学章节中;重复法是将重复出现的情感目标与思政元素穿插入不同的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中;演述法指引导学生情感的表达,加深其对思政元素的印象[8]。教学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指标有学生网络平台视频观看时长、发帖回帖数量、在线作业成绩、章节练习成绩、课程网络资源贡献情况、课堂讨论参与度、企业模拟实战业绩等。终结性评价包括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企业导师评价等指标。以价格策略章节内容为例,具体(见文末表格)。
(三)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成效
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混合式教学设计,实验组班级学生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网络平台访问量是改革前的1.3倍。通过网络自学,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加了课堂参与的自信,学生线下课堂参与度提高。
2.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比较分析,课程组随机抽取了4次平时作业成绩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分析,实验组课程平时作业成绩平均分均超过80分,最低为80.8分,对照组课程平时作业成绩平均分78.18,比实验组低2.62分,混合式教学改革有显著的成效。
3.推动课程思政的实施。课程思政是教学实施的重要工作与难点工作,基于情感目标的分析,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情感目标中,通过视频、文档等多种形式嵌入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典型案例的形式引入课堂任务单中,混合使用穿插法、重复法、演述法,在全过程中将专业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使课程思政更接地气,摆脱枯燥乏味的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学生为友,引导学生重塑价值观念。
4.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校企合作单位的真实项目,以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实战练习,企业导师、校内教师共同参与评价,达成技能目标训练的同时,为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解决了学校教学的实践场地与条件不足困境,互利共赢,强化了双方对校企合作价值的认同。
从全球信息技术革命趋势以及各类风险事件对教育的影响来看,混合式教学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的重要模式。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围绕认知学习、技能训练、情感塑造三大教学目标,系统地开展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从而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6.
[2]李敏辉,李琼.场域视角下“融合交互”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现代教育技术,2021,31(9):120-126.
[3]郑兰琴,杨开城.为什么要研究一致性而不是有效性[J].中国电化教育,2014(9):20-23.
[4]冯晓英,王瑞雪.“互联网+”时代核心目标导向的混合式学习设计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9(7):19-26.
[5]冯晓英,王瑞雪,吴怡君.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述评: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分析框架[J].远程教育杂志,2018,36(3):13-24.
[6]张天宝,孙华丽.当代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冶金教育,2005(1):80-84.
[7]余远坤.基于SPOC的《市场营销》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8,27(5):25-29.
[8]叶雨薇.三全育人视域下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刍议[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21,30(2):6-9.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