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袤集考略*

2022-07-07 12:58朱光立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2年3期

朱光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学院,上海 201602)

“谁把尤杨语同日? 不教李杜独齐名”[1]。 当时文坛,尤袤原与杨万里并驾齐驱;后世传播,尤袤集却湮没不存。 今本一百三十三卷之《诚斋集》,先由杨万里长子杨长孺于嘉定元年(1208)二月编定,后经杨万里门人罗茂良于端平元年(1234)校勘,次年六月刊行。 相对地,尤袤集刻印之时间、散佚之始末、辑佚之详略却史无成文;而其作品之编纂和流传,又与其诗词之特色和评价息息相关,且直接关乎其后世之声名、影响以及在文学史上之地位。 如唐圭璋先生《全宋词·尤袤小传》里的论述——“袤以诗名,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尤杨范陆。 又以藏书名,有《遂初堂书目》传世”[2],足以代表目前学术界对尤袤其人的评价。 本文即就此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个人看法。

1 宋代刻本

宋孝宗淳熙末年,尤袤官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之时①根据宋人何异《中兴东宫官寮题名》的记载,尤袤是除最早在淳熙十二年(1185)八月。,赵蕃即于“季秋过庐陵,客有示新录。 尤杨两诗翁,间以严州陆”②《淳熙稿》卷一《赠尤检正四首·其四》,该诗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今据“尤检正”之提法,系于淳熙十二年(1185)八月以后。[3]。 由此可知,尤袤生前,其诗篇已然与杨万里、陆游等人的作品一道,为时所重且有钞本流传,即如赵氏所见之江西钞本。 在他突然辞世之际,诗作已达千首,诗名称于当世,此从友人楼钥之挽诗“风月吟千首,雷霆寄一名”亦可见一斑[4]。 身后十余年,已有“诗集传世”③《诚斋集》卷一一四《诚斋诗话》,该诗话乃杨氏退休后所作,完成于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5]。 然而到了宝庆初年(1225),遂初堂大火,尤袤所藏、所著皆付之一炬,故全部之“家集”难以问世④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三三《答客山张监茶伯酉书》,该函书写的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今据魏氏生卒(1178-1237),系于宋理宗朝前期(即公元1237 年前)。[6],后经“尤氏子孙”的不懈努力方终有所成:先出《梁溪集》五十卷行于世,理宗朝后期(1262 前)陈振孙曾经收藏⑤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别集类,据《直斋书录解题》“别集类”“诗集类”之区分,是书乃合编诗文之别集。[7];后有《遂初小集》六十卷、《内外制》三十卷藏于家,咸淳四年(1268)史能之当寓目[8]。 又据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所述,“尤、杨、范、陆,特擅名天下,三家全集板行,遂初先生尚书文简公厥后□□□,独未暇及此”[9],则上述各集当均为钞本而未及刊刻。 但是由于原稿已烬于火,因此所集阙漏、讹误不在少数。 咸淳九年(1273),尤袤曾孙尤藻通判徽州,恰逢因监华州西岳庙而奉祠归乡的方回拜见,遂延请方氏襄助是正,以便印行。 根据方回的表述,明年即“先以公诗二十卷锓诸梓”[10]。 至于其全集是否随后板行,史籍记载阙如;清人朱彝尊《〈梁溪遗稿〉序》言之凿凿,“尤公《梁溪集》五十卷,公之孙藻锓木新安”[11],恐出臆测!

2 元代刊本

尤袤诗作刻印两年后临安陷落,又三年南宋灭亡。 理宗朝的大火吞噬了尤袤著作之原本,而宋末元初的兵燹又焚毁了尤藻付梓的尤袤诗集。 万幸的是,方回尚存有校勘时得自“其家所钞副本”[12],虽“颇有讹缺”,但是尤袤的诗作却因之而传。 至元二十年(1283),方氏撰成《瀛奎律髓》一书,其中收录尤袤作品达二十四题四十七首,实际著录文本三十一首①其中《梅》《次韵渭叟〈蜡梅〉》均为二首取一,《甲午春前得雪》十五首取三,《送提举杨大监解组西归》三首取一。,占清初《梁溪遗稿》“诗钞”部分的近三分之二,也超过了笔者新辑诗篇的四分之一。 尽管方回声称其“未有别本”,但是不能因之而臆断尤袤集此时已成孤本。 事实上,散见于史籍、方志的诸多作品,正可以说明其流传尚有一定的广度。 又过了数载,到了大德年间,五十卷本《梁溪集》 终于刊印——根据清人陈征芝《带经堂书目》卷四“集部·别集类”的记载,该书前有曾几序及“杭州聚德堂锓梓”一条②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人,徙居河南府。 事迹具《宋史》卷三八二本传。 其为尤袤前辈,则该序可疑:或出后人伪撰,或为误题作者。,递为明人杨荣、吴岫等收藏③杨荣(1371-1440),字勉仁,建安人。 建文二年(1400)进士,历官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 卒谥文敏。事迹具《明史》本传。 吴岫,字方山,号濠南居士,吴县人。嘉靖诸生。 家多贮书,前后收书逾万卷,有藏书楼曰“尘外轩”。,或即大德十一年(1307)马端临《文献通考》所著录者④光立案:因《文献通考》为辑录体目录,故不排除其直接沿袭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相关条目的可能。。 又据吴师道《吴礼部诗话》所述,尤袤、杨万里、楼钥等三人曾题诗于李伯时《飞骑习射图》之上,因为当时“尤、杨、楼有集”,遂不录三人诗作之原文。 由此可知,尤袤集在至正年间(1344 前)尚有传本。⑤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 至治三年(1323)进士,官至礼部郎中。 其诗话创作的具体时间难以确定,今据其生平姑系于此时。而成书于至正五年(1345)的《宋史》则在《尤袤传》中记载了“《遂初小稿》六十卷、《内外制》三十卷”,但是所谓的“《遂初小稿》”或为因袭《咸淳毗陵志》中“《遂初小集》”的提法⑥此从《宋史·艺文志》“别集类”并未著录尤袤作品亦可见一斑。;而旧本题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的《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二三著录的“《遂初小稿》”,吴洪泽先生在《尤袤诗名及其生卒年解析》一文中已详加辨伪[13]。 今笔者再献可疑之处——《听莺阁》一诗,又见明人唐顺之《荆川集》卷三,其自注为“系后家居时作”。 则《遂初小稿》一书,或曾经流布,但今世传本颇多可疑之处!

3 明代传本

据清人沈佳《明儒言行录》卷一之记载,尤袤十世从孙尤文,弱冠曾读“《遂初先生集》”,永乐中(1403-1424)征聘不就。 则该书当成于元末明初。永乐六年(1408),《永乐大典》成书,尤袤诗文于其中“各韵,时时遇之”[14];仅以今存《永乐大典》残本证之,亦可见此言不虚——“《大暑留召伯埭》”一诗,或因原次于汪藻《泊召伯埭》诗之后,故被四库馆臣误辑入今本《浮溪集》中;“《二贤堂记》”一文,见于《永乐大典》卷七二三六。 则当时编纂《永乐大典》所依据者,或即尤文所读之本欤。 此后尤袤集罕传,与《永乐大典》同时而稍晚出的《诗渊》已只字未提,正统六年(1441)编成的《文渊阁书目》亦未见登载,而万历十四年(1586)王圻《续文献通考》所著录的“《尤学士内外制》三十卷”,或仅因袭《咸淳毗陵志》之说;至于焦竑《国史经籍志》卷五所载的“《梁溪集》五十卷”,或亦为钞录旧目,或指由杨荣、吴岫递藏之元刊孤本!

4 清代辑本

元刊五十卷本《梁溪集》入清以后,曾于康熙、雍正年间为吴焯所见⑦吴焯(1676-1733),字尺凫,号绣谷,钱塘(一说安徽歙县)人。 史称焯喜聚书,有藏书楼名“瓶花斋”,收藏有许多珍本秘籍,尤其是不少宋元刊本更为宝贵。,其有七绝一首,“我曾把读《梁溪集》,五世三公乔木材。 此日君臣咏鱼藻,湖园亲驾翠龙来”,自注“《梁溪集》,尤袤延之著,凡五十卷”[15]。 则此孤本当时或为其所藏。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又归福建人陈征芝所有⑧陈征芝,嘉庆七年(1802)进士,曾知绍兴县。 喜藏书,所得八万余卷,命其楼为“带经堂”。,其《带经堂书目》卷四详细描述了该书。 其后朱学勤语焉不详,既称“尚存”,又说“已不可得见”[16];莫伯骥[17]、刘声木[18]等人虽引述而均未能亲见矣!

传世之《梁溪遗稿》二卷,乃康熙三十九年(1700)自称尤袤十八世孙的尤侗据朱彝尊所辑钞本刻印。 国家图书馆藏本一册(索书号04336),书名页后,依次为《宋史本传》《家谱本传》及朱彝尊《序》,无目录。 凡《诗钞》一卷⑨今上海图书馆藏劳格批《诗钞》一卷零本,或即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所谓“辑删本二卷”之一。、《文钞》一卷,末有吴梅跋语。 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小字双行同,黑口,左右双边。 尤侗《跋》称:“古今诗四十三首,杂文二十五首,汇成二卷,手钞示予。”[19]今笔者依次检之(详见下表之分析),凡诗三十六题四十三 首①原本五十九首,其中《梅》《次韵渭叟〈蜡梅〉》均为二首取一,《甲午春前得雪》十五首取三,《送提举杨大监解组西归》三首取一。 又《拄杖》一首,实非尤袤所作;《瀛奎律髓》引此诗于尤袤《海棠盛开》《玉簪花一名鹭鸶》两诗之后,署名“滕甫”(《宋诗纪事》《全宋诗》均作“滕岑”,《御定分类字锦》则称其字“滕元秀”),《梁溪遗稿》或因位置接近而误辑。,文十五题二十五篇。

《诗钞》篇目统计

《文钞》篇目统计

乾隆十一年(1746),厉鹗撰《宋诗纪事》,其中的卷四七收录了尤袤诗作,凡九题十首,又残句三联,详见下表。

?

厉氏别摭数书,进行增补;然《庚子岁除前一日游茅山》《游张公洞》两首已见于康熙刻本。 较之《梁溪遗稿》,实际新增三题四首又残句两联,岂其所据《梁溪遗稿》之版本有所阙漏欤?

乾隆四十六年(1781)十二月,四库馆臣据两淮马裕家藏本《梁溪遗稿》钞入《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的责任馆臣分别为总校官编修王燕绪、校对官中书王天禄、誊录监生徐豫吉。 是钞正文同康熙本,惟前无《宋史本传》《家谱本传》两篇,后无尤侗跋语。 今南京图书馆藏有一蓝格钞本③据首页钤“四库著录”“江苏省立第一图书馆”“八千卷楼藏书之记”三印可知,该本源自丁丙旧藏。,卷首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相关文字,无目录。 所钞诗文数目与文渊阁本同,然顺序为先文后诗。 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四周单边,白口,单鱼尾。

道光元年(1821),尤袤二十三世孙尤兴诗延月舫重刊本④尤兴诗(1760-?),字肄三,号春樊,一号月舫,长洲人。 乾隆五十一年(1786)举人,官至内阁侍读。 事迹具《皇清书史》卷二〇。。 该刻本虽然声称根据康熙本“重授梨枣”,实际上已经“改头换面”——题作《梁溪遗稿诗钞文钞》⑤此据上海图书馆藏本著录:是本前无封面,后有两印,其一为“吴兴伯子”,则曾为钱东垣所藏。 另外,中国国家图书馆(索书号101067)、中国科学院、苏州大学与日本京都大学等处亦有收藏(详见《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的相关论述)。,依次为朱彝尊《序》与《宋史本传》,无目录。 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黑口,四周双边。 版心上题书名,下标页数。 后为《家谱本传》及尤侗、尤兴诗二跋。 诗文顺序一如康熙本,惟《诗钞》后增“《米敷文〈潇湘图〉》二首”“《重登斗野亭诗》二首”等二题四首⑥其称并据“《扬州府志》”,然《题米元晖〈潇湘图〉二首》一题二首实出自明赵琦美《赵氏铁网珊瑚》。,《文钞》后补《米敷文潇湘跋》一题一篇;较之厉鹗,尤兴诗补齐了《重登斗野亭诗》。 但其并未于跋语中具体说明这一变动,而仅曰“重镌”,并将尤侗《跋》改作“得古今诗四十七首,杂文二十六首”,以符合其实际著录的诗文数目。 此举致使盛宣怀、尤桐以及后世大多数研究者均误将其视作康熙原本的收录总数!⑦如《宋集珍本丛刊书目提要》(中)第四十六册《梁溪遗稿》叙录。

道光十年(1830),尤袤二十二世孙尤堃刻本。是本刊于惠山祠堂;较之前人,其又新增《〈吕氏家塾读诗记〉序》《五贤祠记》《定业院新铸铜钟记》《祭李白文》《轮藏记》等五题五篇文章⑧《祭李白文》乃尤袤出守当涂时,拜谒青山李白墓所写的一首歌行杂体诗。 故笔者新辑本改入诗集内。,《浮远堂》《送赵成都》等二题四首诗歌。 然而所谓《送赵成都二首》的实际作者乃赵蕃,原题共五首,此二首为其一、其二;《瀛奎律髓》引之,置于尤袤《别李德翁》诗作之后,《遂初小稿》因位置接近而误辑,该本亦沿其误矣!

道光二十七年(1847),劳格校补钞本一卷。 该本书名页题“《钦定四库全书梁溪遗稿》(两淮马裕家藏本)”,则当源自《四库全书》本。 每半叶八行,行二十一字。 所钞诗文数目与《四库全书》本同,然顺序为先文后诗。 《补遗》部分,首题“道光丁未(1847)九月丁丑朔重九日季言检校并录补遗”①劳格(1819-1864),字季言,仁和人。,依次著录《参云亭》《双岩堂》《玉霄亭》《清平阁》《霞起堂》《台州四诗》(四首)《寄林景思》《题米元晖〈潇湘图卷〉》(二首)《瑞鹧鸪·海棠》②实即《诗钞》中“《海棠盛开》”一首。《淮民谣》(二首)《大暑留召伯埭》《重登斗野亭》(二首)等十三题十八首诗歌,《赠故太师王公神道碑》《龙图阁学士钱周林志铭》《〈说文系传〉跋》《〈独醒杂志〉跋》《〈山海经〉跋》《〈申鉴〉题辞》《〈文选〉跋》《题米元晖〈潇湘图卷〉》《范文正与尹师鲁二帖跋》《答杨客亭启》等十题十篇文章。 末附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一篇。 另外,书名页背面有小字数行:“梁叔子丞相生日,孝宗赐酒物。 是时梁母太夫人在,尤延之代作谢表云:‘小人有母,虽喜君羹之尝;大烹养贤,每虞公之覆。’《诚斋集》八十六《诗话》。”③该篇出《诚斋集》卷一一四,此作“八十六”,恐误。或为《补遗》成卷之后,劳氏又从《诚斋集》中辑出,未及拟题,故未正式编入《补遗》之内。 是本后归丁丙所有④封面钤“八千卷楼珍藏善本”朱印,并丁氏题识:“尤侗辑一卷,凡文二十四首(光立案:当作二十五),诗四十三首,仁和劳季言从《相山集》《景定建康志》《铁网珊瑚》《客亭书启编》《三朝北盟会编》《扬州府志》《赤城志》《天台续集》《万柳溪边旧话》诸书增辑,较原书几及半矣。”,现藏于南京图书馆。

光绪二十三年(1897),盛宣怀《常州先哲遗书》本。 该版称用尤兴诗本“重雕”,实际上改动之处亦在不少——卷首朱彝尊《序》前添《四库提要》文字一篇,后增“《梁溪遗稿》目录”三叶,落款为“光绪丙申(1896)武进盛氏思惠斋刊,临桂况周仪、阳湖吴文郁、江宁马长儒仝校”。 每半叶十四行,行二十五字,四周单边,上下黑口,单鱼尾。 版心上题书名简称“梁集”,下标页数。 诗文二卷后有《补遗》一卷⑤《郘亭知见传本书目》误作“《补编》”,《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宋人别集叙录》等书均沿其讹。,著录《淮民谣》《台州郡圃杂咏》(五首)《台州四诗》《寄林景思》等四题十一首诗歌,残句二联;《〈昭明文选〉跋》一题一篇文章。 其后为《附录》一卷,收录《宋史本传》《家谱本传》两篇。 末尾分别为盛宣怀、尤侗、尤兴诗三跋。 和《遂初堂书目》一样,是书亦先有单行朱文印本(今藏南京图书馆):首列朱彝尊《序》,后为《四库提要》文字;其余款式,则与丛书本(《常州先哲遗书》第一集第二十八册)同。是本流传较广,如民国二十四年(1935)《丛书集成续编》(第一〇四册)即据之排印。

在上述众多的《梁溪遗稿》本之外,尚有一《永乐大典》辑本——自乾隆三十八年(1773)《四库全书》开馆纂修始,四库馆臣即根据《永乐大典》辑录前代逸书。 然而,由于马裕已将朱彝尊辑本进呈,馆臣便不再另起炉灶,利用《永乐大典》裒辑尤袤的诗文遗篇。 至嘉庆年间,蒙古族学者法式善翻检《永乐大典》,发现尤袤作品散见各韵,遂摘录成帙。 是本后归翰林编修孙尔准⑥孙尔准,字平叔,无锡人。 嘉庆十年(1805)进士,以翰林院编修出守汀州,擢安徽巡抚、浙闽总督,卒谥文靖。,据法式善的描述,孙氏是因为该书乃其乡贤之作而意欲付梓;但最终结果如何,文献阙载。⑦今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索书号09300)法氏存素堂《宋元人诗集》钞本,有《梁溪遗稿诗钞》一卷、《文钞》一卷。每半叶十行,行二十余字不等,白口,四周单边,版心下镌“存素堂钞本”。 或即是本。现存《永乐大典》业已寥若晨星,据之补录,无甚收获矣——除已辑出之《二贤堂记》一篇外,旧有《永乐大典》残帙及笔者于英国获赠之苏格兰阿伯丁大学所藏一卷的扫描件,皆无尤氏文字。

5 近世诸本

民国二十一年(1932),学者高燮跋其亡友李之鼎所钞《梁溪遗稿》时称⑧高燮(1878-1958),字吹万,别号葩翁,以字行,江苏金山(今属上海)人。 李之鼎(1865-1925),字振唐,号宜秋馆主人,江西豫章道南城县人。,是本录自《四库全书》而未及刻入李氏所辑《宜秋馆汇刻宋人集》中。 该丛刊之整理始于民国三年(1914),历时十年,最终完成了甲、乙、丙、丁四编;则是钞当成于民国十三年、十四年间。 卷末有三位责任馆臣结衔:“总校官编修臣吴裕德、检讨臣徐鉴、校对生员臣刘坚”,又有“道光丁未(1847)九月丁丑朔重九日季言检校并录补遗”;则此先文后诗之本,实际乃据劳格校补本转钞,而非直接录自《四库全书》本。

民国二十四年(1935),尤桐《锡山尤氏丛刊》本。 是刊以宜秋馆所钞为底本,以《常州先哲遗书》本、尤兴诗刻本、尤堃刻本及各种选集为校本⑨然据其跋语“西堂原跋已言得古今体诗四十七首”可知,其亦未曾亲见康熙原刻本。,可谓集旧本之大成。 总成一千部,一半订入《尤氏宗谱》,在尤氏族群中保存;另一半编入《尤氏丛刊甲集》,送存各处图书馆。 笔者所据即为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锡山尤氏铅印本,凡《梁溪遗稿》二卷、《补编》二卷。①《现存宋人别集版本目录》误作“补遗”,《宋人别集叙录》误作“外编”。版心题“《梁溪遗稿》”,小字注明具体类别。 每半叶十二行,行三十四字,小字双行,行三十五字,黑口,四周双边,单鱼尾。 卷首依次为《直斋书录解题》《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简明目录》等相关提要文字以及朱彝尊《序》。 正文部分,先文后诗,先目录后本文②《文钞目录》漏《〈山海经〉跋》一篇;《诗钞目录》衍《霞起堂[记]》之“记”字,漏注《浮远堂》有“二首”。,先原钞后补编——《文钞》十五题二十五篇,《补编》二十一题二十一篇③其中《与曾[侍郎]无玷书》《缓定配享疏》两篇,乃尤桐新辑。;《诗钞》三十六题四十三首④如前所述,《拄杖》非尤袤所作。,又残句四条⑤《目录》作“三联”,乃漏计《淮民谣》内一句。,《补编》十三题二十一首⑥如前所述,《送赵成都二首》亦非尤袤所作。。 凡文四十六篇、诗六十首。 卷末分别收录方回《跋遂初尤先生尚书诗》及尤侗、尤兴诗、高燮(署名“葩翁”)、盛宣怀、尤桐、尤寅照等人跋语。 较之前辑,是本著录最丰;然以旧本所有,虽明知误收之作,亦未加删削,而代之校语说明。

综上所述,《梁溪遗稿》的传世各本关系如下图所示:

今人整理古籍,尤袤作品分为四卷——诗一卷,见吴鸥先生整理的《全宋诗》卷二三三六;文三卷,见吴洪泽先生整理的《全宋文》卷四九九九至五〇〇一。 《全宋诗》按辑录所依文献之成书年代编次,参考前人成果,又有所增删:如补入《诚斋集》卷二四所附《蒙杨廷秀送〈西归〉〈朝天〉二集赠以七言》七律一首、清习全史《顺治泾县志》卷一一《艺文》所收《题秋霜阁后山泉》七绝一首以及《瀛奎律髓》评注所引逸句八联等。 因成于众手,《全宋诗》卷二三九六又别出所谓尤懋《石井泉次沈太守韵》七绝三首,整理者为孟宪忠先生;然而宋代并无“尤懋”其人,当即尤袤之讹。 《全宋文》则以文体编排,新辑校录遗文数篇:如《东莱集》所附《祭直阁大著郎中吕公文》,《西山公集》所附《荐蔡元定》等。

笔者新辑,打破现存各旧本之序次,重加排比,具体工作包括了:编年、系地、校证、笺注、补遗,对已知尤袤文字都进行了分类、分体、分韵。 全集共分为正文、附录两个部分:正文凡四卷,卷一为编年诗,凡收诗六十四题,一百零五首,其中包括存目三十四首,残句十一条;卷二为未编年诗,凡收诗七题⑦如前所述,《送赵成都二首》《拄杖》乃旧辑本所误辑者,非尤袤所作,今特标出,附于卷末,未列入统计。,十首,其中包括存目一首,残句一条;卷三为编年文,凡收文一百四十一题,一百四十五篇,其中包括存目五十篇,残句八条;卷四为未编年文,凡收文十题,十五篇,其中包括存目三篇,残句五条。 合计收诗七十一题一百一十五首,文一百五十题一百六十篇。 附录部分,乃与尤袤集相关的资料汇编,今特按其成书时间顺序胪列,凡十一篇。 较之旧本,笔者新增凡诗歌十四题、二十七首,其中包括存目二十五首,残句二条;文章八十六题、八十八篇,其中包括存目五十三篇,残句十四条。 尤袤集,原本久佚,今采掇众书而成者,虽未能顿还旧观,然已得十之一二;此吉光片羽,犹可见其崖略矣。 故谨以作品年代编次,分辑成卷,以备考证之资焉。 囿于条件,笔者难以窥见数种“善本”之庐山真面,故而期待进一步深入补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