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双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2-07-07 03:33王春明吴忠良穆春雨王洪芳
中国兽医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师畜牧校企

焦 莉 , 王春明 , 吴忠良 , 穆春雨 , 王洪芳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 , 河北 沧州 061001)

为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教学能力好、科研水平强、创新能力优的双师教学创新团队,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畜牧兽医专业与当地大型畜牧生产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把课堂办在企业生产一线,校企合作联办产业学院,在服务社会中打造专业团队,探索并践行“企业课堂+产业学院+社会服务”三轮驱动双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

1 背景与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三个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职业教育面临着从“合格制造”到“优质制造”、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新发展时代,产业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必然随之转型升级。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必须紧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强素质、练技能、崇创新,以适应职业教育的新发展理念,更好地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同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双师教学创新团队健康快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快“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尤其是将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考核指标后,“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更加凸显重要。

我院畜牧兽医专业是河北省“双高”计划中畜牧兽医高水平专业群(2019—2022年)的核心专业。因此在专业群建设中必须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有效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在进行校企深度合作、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同时,不断加强双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以锻造一支适应新时代职教特征的教师队伍。

2 实践与做法

2.1 企业课堂:“一企一课一案例”工程 坚持专业对接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我们首先选择当地大型现代化畜牧养殖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北农集团是京津冀地区集饲料加工、生猪养殖于一体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河北省南皮、河间两县市就建有4个年出栏10万头规模的现代化养猪场。君乐宝乳业集团是集牧草种植、奶牛养殖、奶品加工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全资子公司河北乐源牧业有限公司,有石家庄鹿泉、邢台威县等10个大型现代化奶牛养殖基地。以上2个大型现代化畜牧养殖企业集团,都急需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畜牧兽医专门人才,校企合作意愿强烈,就为我们进行校企对接全方位合作打下良好基础。

2019年下半年,我们与以上2个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以公司冠名分别组建了2个现代学徒制班,即“大北农现代化养猪精英班”和“君乐宝智慧牧业精英班”,每班20人,为企业进行个性化订制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和职业技能。第1学年:学生在校内学习公共课程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第2学年:学生以校内学习为主,并穿插到企业进行认知学习,或由企业技师通过线上讲授部分订制课程;第3学年:学生全部入驻企业,前半年是订制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并进行轮岗和跟岗实习,后半年是学生顶岗实习阶段,边学习、边生产、边创业创收。

在学生入驻企业的前半年,我们选派专业教师一同入驻企业,把课堂建在企业生产一线,实施“一企一课一案例”工程,要求相关教师轮流入驻企业进行现场授课,把企业真实生产过程特别是新工艺、新技术写进教案,进行案例教学,即教师带着任务下企业,带着案例回课堂。每次分别派驻2名专业教师,每月一轮换。在1个月的企业课堂授课过程中,专业教师体验了真实生产过程,熟悉了职业工作岗位,提高了专业技术技能,他们与企业技师协同备课,形成一课一案例,既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学生学习有兴趣有目标,又倒逼专业教师长技能长本事,把最真实的企业生产案例带回学校,为双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增添了丰富内涵。

2.2 产业学院:“一院一站一项目”工程 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位于肃宁县梁村镇,是一家集饲料生产、肉鸭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是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沧州综合试验站依托单位。2020年10月,以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为依托,成立了由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烹饪学会等单位组成的“河北省肉鸭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校企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模式开展联合技术攻关。

我院作为共建单位之一,派出10名专业教师组成项目组,实施“一院一站一项目”工程,充分利用研究院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利用企业肉鸭养殖基地和我校专业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协同开展了肉鸭良种繁育技术研究、肉鸭饲料配制和养殖技术研究、肉鸭先进加工技术研究等。其中项目组有3名专业教师,常年不间断地利用周六日和寒暑假带领学生到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中协同进行研发和科技攻关,畜牧兽医专业先后有12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校企产学研创合作、研究成果共享,在破解企业发展瓶颈与技术难题的同时,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了校企双赢。

结合河北省及周边地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在企业设置“教师工作站”,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发挥其联系校方和行业企业的桥梁作用,这是实施“一院一站一项目”工程的又一重要途径。近几年来,我们分别在沧州市黑大夫宠物医院、沧州市骏豪宠物医院、沧州市庞博小动物医疗服务中心、青县惠土黑猪养殖场、天津腾源畜牧有限公司、盐山温氏养猪有限公司、沧县兽医院、河北鲲鹏饲料有限公司等十几家畜牧兽医企业建立了教师工作站,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假期入驻工作站,参与到企业生产过程,同时借助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和企业保持实时联系,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既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又锻造了一批下得去、用得上、手上有土、脚下有泥的双师教学创新团队。

2.3 社会服务:“一师一徒一技能”工程 2015年以来,实施了“一师一徒一技能”工程,即教师带着学生下企业进社区,带着技能和成果回学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提升专业技能和育人能力。形成了“双元、双师、双创、双育”的“四双”专业社会服务特色。

一是:寒暑假教师与学生共同创业,风险教师自担,利润师生共享。寒暑假期间,由专业教师出资带领学生成立“创业小分队”。从购买种蛋、饲料、兽药到种蛋孵化、肉鸡饲养、疾病防治、肉鸡销售等各工作过程,均由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负责经营管理,教师全程跟踪进行技术指导。创业风险由教师自担,创业利润师生按比例分成。这种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同时,也极大地考验了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是否过硬。

二是:成立“专业服务团”,对口服务相关企业。畜牧兽医专业教师每人都有1~2个对口服务企业,根据服务企业性质不同,由师生共同组建若干“专业服务团”,如:“养猪服务团”“养牛服务团”“养羊服务团”“蛋鸡服务团”“肉鸡服务团”“宠物服务团”“饲料服务团”“兽药服务团”等,他们利用节假日、周末等业余时间带领学生到对口畜牧兽医企业和村庄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乡村振兴。这种模式在服务地方、服务行业、服务社会中,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双赢、教师和学生双赢。

三是: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服务。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为12个家庭农场提供网上技术咨询服务和生产资料信息服务。师生共同开发了“智猪宝”手机应用,开启“互联网+”智慧养猪新模式,被多家大型养殖场、养殖户应用,收到良好的效果。开发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智能化资源培训包,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形式,目前已培训新型农民2 800人次,培训校企合作企业员工464人次。这种模式把专业技能和信息化处理能力结合起来,极大提升了师生的信息化水平。

四是:三区服务,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根据中央组织部、国家科技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落实2020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院9名专 业教师被选派到南皮县、盐山县、孟村县、海兴县4个贫困县开展现代畜禽养殖技术指导、现代农业技术指导工作,通过改良饲料配方、规范畜禽生产过程、提高养殖水平、改变种植方式等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 特色与创新

3.1 创新培养理念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坚持走出去的原则,在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过程中培养人,在三教改革、创新创业的过程中煅炼人,在企业、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塑造人。并把思想政治素质建设放在首位,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始终,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确保教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全面落实。

3.2 创新培养体系 教学名师培养体系:把课堂设在企业生产一线,实施“一企一课一案例”工程。教师在企业生产实践过程中,既能以企业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为目标进行科技研发,又能把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直接现场教授给学生,解决了教学与生产脱节的问题,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真正对接,同时还可把生产一线的教学案例带回到学校,使专业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不断提升,逐渐实现课堂讲师向教学名师迈进。

科研创新大师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共建“产业研究院”和在企业设置“教师工作站”,实施“一院一站一项目”工程。利用这些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以及校内的资源,校企共同进行科技研发和项目攻关,师生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大大加强,专业教师逐渐实现由课堂讲师向科研创新大师的转变。

技能大师培养体系:提升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实施“一师一徒一技能”工程。要求1名教师带领1名 或1批学生/徒弟,利用擅长的某一方向专业技能为企业、社区进行技术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实现师生的共同进步与提升,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缩短学生毕业后就业的试用期与不适期,又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逐渐实现课堂讲师向技能大师的转变。

3.3 创新培养模式 通过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多层面培植双师教学创新团队。积极探索校企深度融合机制并勇于实践,如“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共建“产业研究院”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置“教师工作站”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等。通过以上培养模式,把“教学研训创”融为一体,使“校企师生民”成为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多方共赢。

4 成效与展望

4.1 建设成效 实施“企业课堂+产业学院+社会服务”三轮驱动双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改革以来,我院畜牧兽医专业双师教学创新团队已进入省级教学创新团队系列,畜牧兽医专业也已建设成为国家级骨干专业;有2名教师被推荐遴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3人, 沧州市拔尖人才2人;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国赛一等奖1项、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省赛一等奖2项、全国“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3项。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均显著提升。

4.2 前景展望 “企业课堂+产业学院+社会服务”三轮驱动双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已经在我院实践多年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颁布后,教育部等九部委又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都强调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这就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勇于改革实践,打造优秀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肩负起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更多更好地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管花肉苁蓉醇提物抗小鼠运动性疲劳的效果》图版

(作者: 祖木热提汗·买买提 , 姚 刚 , 郝智慧 等 , 正文见第49~55页)

图5 第9阶段小鼠运动参数变化

图6 第9阶段小鼠运动性疲劳相关指标

图7 第10阶段小鼠运动参数

猜你喜欢
双师畜牧校企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农村小规模学校“双师教学”美术教育模式探究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队伍共同体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