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星星
摘要:现行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标准(2017年版)强调,审美素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四项关键能力之一,语文教学被明确作为促进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对于外国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却被忽视,影响了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审美素养;高中语文;文学教学
引言: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的形成环节,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但要了解世界的多元性,还必须拥有较好的审美素养。在我国普通高中选读的外国文学作品是提高青少年审美目标的主要对象,而这些外国文学作品是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和人格美的和谐统一,具备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对于审美教育的特有优势。因而,普通高中外国文化审美教学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了解不同的文化,也能提高她们的审美观念和素养。依据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学生的审美素质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一、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中的问题
1. 教师教学意愿不足
教师缺乏外国文学素养 。教师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后,基本不再阅读外国文学、西方美学、哲学、西方文学和艺术等作品。缺乏外国文学知识和教师所知的外国文学知识范围有限,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容易完全解读外国文学的原因。
缺乏教学技能 。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老教师无法与时俱进,因为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不断发展。而拥有丰富理论知识,但教学经验有限的年轻教师可能无法正确理解教科书和驾驭学生,也无法充分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研组没有及时有效地交流教学经验,导致外语文学教学能力的整体发展出现滞后。
评估体系不完善 。在高中的语文知识评估体系中,外国文学所占比例不大。外国文学作品经常出现在高等教育考试题的常识和素养基础中。再加上高考当中每隔一段时间的阅读理解会出现外国文学栽培品,所以受到考试的影响,导致外国文学教学侧重于外国小说的阅读,而忽视了演讲稿和科技文章等非小说作品。因此,教师无法评估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缺乏有效的引导 。在学习方面,除了对外国文学的知识面狭窄和基本了解外,教师缺乏有效的引导,导致学生不知道该读什么,不能有效地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并因厌烦而放弃主动阅读。
缺乏自主学习 。虽然现在中学生的阅读量越来越大,但由于个人兴趣和阅读环境的原因,阅读的范围仍然非常有限。在阅读时,学生通常会选择故事吸引人、结构简单的作品,如爱情故事、武术和网络游戏,可能无法达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教育目标中对于阅读的理解和鉴赏部分对于高中学生阅读素养要求。
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过去在初中和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没有强调外国文学,所以熟悉外国文学的机会很少,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其次,应试教育导致学生更加务实,再加上阅读时间缺少和教学压力过大导致他们较少阅读外国文学。此外,高中阶段缺乏空闲时间,无法激励学生阅读外国文学。最后,高中的语文教学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而学生也无法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这些因素都妨碍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影响了他们对外语文学的学习。
二、审美素养下优化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作用
1.启发学生审美感知
审美感受是美育教育的基础知识,缺乏审美感受,学生就无法在美感、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中间互动交流。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美学家帕克曾经说过“感觉是通向审美观念相关经验的大门,审美观念相关经验是全部审美观念结构特征的关键基础”。因此,在讲解外国文学史时,教师必须充分地重视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最先,教师要把握住机会,激发学生的美感,让他们深入文本,发现文字、图像、图片和艺术的美。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文字和句子,使他们能够理解语言的美,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情境教学也可以用来让学生感受到美,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让学生对所教内容感兴趣,使他们与文本产生共鸣。同时,刺激了学生的审美感觉,提高了他们的审美素质。以表演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情境的主要表现为角色扮演,让学员感知文本,感受文本中人物的言语和心理状态。
2.开拓学生审美想象
想象以艺术美为基础,开启审美的大门,给学生大量的审美感受和体验。一般来说,高中学生想象力非常丰富。假如老师在课堂上给予恰当的正确引导和激励,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能力,就能积极扩展逻辑思维,提升审美想象力。老师可以利用下列方法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审美想象能力。
首先,配合多媒体并用适当的描述手法表现人物,如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让学生在脑海中描绘人物,把审美想象力带到文本之外。
其次,根据外国文学的艺术构造,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她们去联想,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角别里科夫,他对现实生活感到烦闷和恐惧,试图创造一个可靠的套子,以便与外部世界保持距离。在这一点上,让学生想象为什么里科夫一直想为自己制作一个可靠的套子。
第三,教师给学生想象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写作训练。例如,一个词,一个句子或一个故事的开头,然后继续写。在《项链》的结尾,莫泊桑在小说的结尾处使用了留白,可以让学生填补空白,让他们的想象力尽情发挥。
3.深化学生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就是指对审美主体所感受的事物的审美特点的理性分析,理解其深层内涵,体验其美感的本质心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简单阅读文章内容,随后剖析作者的深层含义来培养审美理解力。培养学生审美理解能力最经常使用的办法是“比较教学法”。东西方文学作品因为环境、文化传统、民族心理意识和审美标准具有一定的差异,通常具备不同的风格和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应用平行比较法,在中国文学的大背景下,掌握外国文学的认知价值和审美价值,在相互比较的过程中求同存异,推进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三、结语
审美素养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审美经验的过程。在普通高中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先要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培养學生的审美想象力。次之,要推进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的审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单凌.高中语文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难点与教学策略探析[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4):99-100.DOI:10.16789/ j.cnki.1671-752x.2015.04.034.
[2]张璇.外国文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3,31(04):116-118.DOI:10.14152/j.cnki. 1673-7016.2013.04.027.
[3]唐霞,水仲文.高中语文外国文学教学的历史与现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75-78.DOI:10.19493/j. cnki.issn1673-8004.2006.0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