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教学的深度内涵
——例谈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的转型

2022-07-06 12:12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成才 2022年12期
关键词:北极语篇教师应

■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朱 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课标》)的正式颁布,标志着新时代小学英语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迈向了新的起点,开启了新的征程。在以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立足课堂教学,聚焦核心素养,探索英语教学走向深处的路径与方法。通过回归与反思,叩问教学的育人本质;通过破茧与创新,重构教学的深度内涵。

一、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小学英语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依然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语言碎

学生的语言输出仅仅局限于本课的词汇、语法、句型等核心知识,很多教师没有关注到语篇,更忽视了语篇所承载的语篇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思想情感等丰富内涵。

2.活动散

教学活动的设计有的教师只关注到了活动本身的目的,没有关注到每个活动之间应有的层次性和逻辑性。

3.情景分

部分教师没有关注到单元的大情景、课时的小情景、活动的微情景,导致教学情景的创设都是为不关联的活动而服务,教学情境的创设缺乏统整性和关联性。

4.意义浅

有的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只关注语言知识的夯实、技能的提升,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仅仅采取的是贴标签、喊口号,很少关注到学生在语言的学习中、知识的建构中、活动的完成中、问题的解决中是否对语篇主题有所理解、有所体会、有所感悟,是否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着差异,教师们必须要进行学习、实践与探索,小学英语教学需要走向深处。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转型

1.转变教学理念

《义务教育课标》指出:英语课程要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在教学理念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将聚焦知识与技能转变为聚焦学科育人和素养培养。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将基于课本转变为基于生活、将基于词句转变为基于语篇、将基于课时转变为基于单元。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应将关注语言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关注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结构的建构、真实问题的解决、认知体系的建立、价值观念的形成、关键能力的养成。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英语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用英语学。

2.转变教学方式

基于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碎”“散”“分”“浅”等问题,教师可通过“挖”“整”“串”“聚”等一系列教学方式来达到“融”的效果。

(1)挖主题。教师应深入分析语篇内容,知晓表层意义,理解里层意义,领悟深层意义,提炼主题意义,创设主题语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主题的教学活动。(2)整内容。教师应将同一主题的内容“瞻前顾后”地将学生已学的、正学的、要学的有机地整合为一个整体,这样既可以形成语篇,体现出课程的育人价值,又可以解决语言碎片化的问题。(3)串情境。情境的创设应围绕主题语境,“化零为整”“化个为串”的将相互关联、富有逻辑、凸显主题的小情景整合在一个大情景、大任务、大观念中。(4)聚目标。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核心素养培养的手段和媒介,但不是唯一目标、终极目标。教师应引导学生“化学为用”“化知为行”。因为语言特有的文化属性决定了语言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丰富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能力,更应是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为参与社会和进入社会做好准备。教师具体的做法为:

第一,走出去。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本页、本课,还应关注学段、学期、单元,实施整体式教学。关注学段,做好幼小、小初衔接。关注学期,整合相关话题。关注单元,建立知识联系。实施整体式教学,应“向前望,向后看”,通整教材,系统整合,实现语言的纵向联系。

下面,以Join in五下第2单元Life in the Arctic为例。Join In教材三年级侧重与学生个人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四年级主要围绕学校生活展开;五年级继续延伸了生活话题,谈论家庭、爱好,梦想等;六年级则为学生展现一个更为立体的世界。本单元围绕主题Life in the Arctic这一主线展开,可将学生已有相关话题经验融入到主题学习中来。例如:在四年级已学过话题“Seasons”中关于气候特点的相关知识,为了解北极环境奠定了基础;话题“Animals”中的相关句型为复述北极熊捕食过程构建了语言支架;三年级谈论的“feelings”话题,为体会Nicola在北极生活的情感变化提供了帮助;已初步掌握了五年级“Party”单元中的一般将来时为本单元学习的另一种表达形式will...做好了铺垫。而本单元关于北极熊濒危的拓展也为六年级“Animals in danger”单元以及初中有关保护动物的话题学习打下了伏笔。

通过这样“前望后看”,将学段、学期、单元之间的割裂变成了在“Life in the Arctic”主题下的融合,为学生表达对北极的整体认知提供了帮助。

第二,高起来。

在教材分析时,关注学科育人,实施主题式教学。深入分析各语篇的内容,梳理单元与各语篇教学之间的关系,提炼出本单元的主题和各语篇的子主题。根据提炼的主题、子主题,优化整合,解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单元课时。然后全面分析学情,找出学生的已知点、空白点和发展点,确定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基于目标和学情,合理制定出评价活动和评价指标。实施主题式教学,树立大的教学观,有助于实现学科育人、立德树人的课程目标。

然后,还是以Life in the Arctic单元为例,本单元一共九个部分。第一部分学习北极概况;第二部分学习介绍北极的重点句子;第三部分学习北极熊捕食的歌谣;第四到第八部分是关于Nicola’s holiday的故事及相关练习;第九部分是一般将来时的学习。基于这些教学内容,可以提炼出“人与自然”的主题范畴,涉及“自然生态”主题群中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绿色生活的理念和行为”子主题内容。依据主题和教学内容,确定了3个子主题:①了解北极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②热爱北极动物并善待他们。③体会北极人文生活与自然相互依存。本单元划分为四个课时:第一课时Part1、2,侧重于by watching、by reading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北极的自然概况。第二课时Part 3,侧重于by singing、by acting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认识北极相关的动物。第三课时Part 4,5,6,7,8,侧重于picture story reading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北极的人文生活。第四课时综合运用拓展课,侧重于by speaking、by acting的学习方法,在English speech活动中,引导学生从环境、动物、人文三个维度介绍所学的北极知识;在English salon活动中,引导学生能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讲解查找到的南极信息;在English party中,引导学生创编主题为Life in the Arctic的情景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北极、了解北极、探究北极。

学生通过不同课时探究北极的不同维度,找到每个课时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并联,从而形成了对北极不同维度的整体认知(见图1)。

图1

第三,活起来。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培养,实施问题化教学。在教学的不同环节,通过不同类型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升思维品质。在学习理解环节中,教师可通过一些以“what”“when”“who”“where”等理解性问题帮助学生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语篇的相关信息。在应用实践环节中,可通过一些以“why”“how”等分析性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应用所学语言。在创新迁移环节中,可通过一些以“if”“how”等拓展性问题,帮助学生进行推理与论证、判断与评价、想象与创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life in the Arctic单元第三课时的故事教学为例。故事讲述的是Nicola到北极爷爷奶奶家的假期生活情况,从满怀期待到深感单调无聊,再到兴趣盎然,Nicola体验到了北极特有的人文生活。在学习理解环节,一开课,老师设计了“Read and guess”的教学活动,通过问题“Boys and girls,what questions do you have about the story?”引导学生根据故事题目和单元主题,进行读前提问。学生们的问题有很多,例如:Where does Nicola have a holiday?Who does Nicola have a holiday with?What does Nicola see/do during her holiday?How is Nicola’s holiday?...这些问题唤醒了学生对度假的已知和经验、大大激发了阅读的兴趣,激活了思维。接着又设计了“Read,discuss and answer”的活动。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整体阅读,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并找出答案。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借用思维导图在板书上进行故事内容和故事结构的梳理。学生通过听、读、看、说等多种活动,学习了相关语言,了解了故事内容。在应用实践环节,学生借助板书复述完故事后,老师通过提问“How does Nicola feel in the Arctic?”“Why does Nicola say‘Yes,very boring.’in the end?”帮助学生梳理出故事的情感线“First she is happy.Then she is unhappy.At last she is very happy.”,进一步理解故事,体会人物情感,了解北极的人文生活。在迁移创新环节,根据故事结尾Can I come again next year?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通过问题“If you were Nicola,what would you do in the Arctic next year?”启发学生进行故事创编。

问题式教学的课堂(见图2),学生的思维由低阶走向高阶,改变了以教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在学生的学、重在学生的思、重在学生的说。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课堂也就活力四射了。

图2

第四,立起来。

在分析文本时,教师应关注层次化教学,引导学生接触和学习不同类型的语篇,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语篇形式,把握不同语篇的特定结构、文本特征和表达方式。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还有助于使用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

以life in the Arctic单元第一课时的语篇教学为例。经过深入分析,发现语篇的第1-4句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Arctic?Where is the Arctic?Look,the Arctic is here.It’s at the North Pole of our earth.描述的是北极的地理位置(location)。第5句It is very,very cold in the Arctic.描述的是北极的气候(climate)。第6-9句 Go to the Arctic,and you will see a white world.There is ice everywhere.The sea is clean and blue.The sky is also very,very blue.描述的是北极的环境(environment)。第10句The Arctic is very beautiful.描述的是作者对北极的评价(evaluation)。在学习理解环节中,利用文本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在应用实践环节中,依托文本结构,引导学生复述文本;在迁移创新环节中,运用文本结构,整合所学语言创编文本。语篇的学习,提炼了文本的结构,也就抓住了教学的主线,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会说、能说、想说、巧说。

第五,用起来。

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应关注情境生活化。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就是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英语学习的应用价值和隐含着的文化精神。学生只有建立起价值观、情感和人生态度,才能实现真正的学习,才能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持久兴趣。

以life in the Arctic单元第二课时的歌谣教学为例。这是一首韵律感强、节奏欢快的有关北极熊捕食北极兔的歌谣。在迁移创新环节中,老师播放了其他北极动物捕食的视频,同时还出示了一幅有关北极动物的食物链,引导学生进行创编歌谣。视频和食物链的呈现,既可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科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北极动物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深深体会到了用英语进行学习的乐趣与价值。

猜你喜欢
北极语篇教师应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北极有个“放屁湖”
北极兔乖乖,唱起歌来
北极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