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懿楠,王新雷, 冯 海
(1.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2.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唐山 06329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其目的是通过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使课程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而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成为协同育人的重要载体,不仅能够发挥协同育人作用,而且能够有力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实效性。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的管理者,是开展学生工作的中心力量,发挥重要的育人功能。[2]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下,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在面对社会带来的矛盾与冲突、机遇与挑战时,能够辨别是非曲直,以健康的心态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代大学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自我意识与个体独特性明显,理想信念模糊,独立思考能力欠缺,易受到不良思潮的影响,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思想引领、教育引导。辅导员要坚持底线思维,通过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思想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思政育人主阵地,把握育人主动权。[3]
无论是贯彻“三全育人”,还是充分发挥课程、科研、文化等各方面工作育人功能,都必须坚定围绕思政育人中心环节。辅导员要与专业课教师积极沟通,推动“课程思政”深化改革,结合学生专业学习背景,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
为研究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影响因素及现状,笔者以河北省不同高校的6位优秀辅导员为案例,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进行访谈;借助访谈处理软件Nvivo.12进行编码,通过分类和提炼主题,从6份不同的访谈材料中提炼出14个节点,详见表1。
表1 访谈文本的自由节点
笔者对14个节点进行认真分析,修改名称、合并或重组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最终将以上节点归纳为两类,分别是态度和能力。态度指辅导员具备的个人特质以及辅导员应具备的品格,主要包括:以身作则、关爱学生、了解学生等,主要反映教师的育人初心;能力包含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遵循学生成长的教育规律、引导学生成长的能力、专业知识的能力、学术研究的能力等,主要反映了辅导员在相关知识背景下关于教育方面的储备与技能的培养,详见表2。
表2 节点的主题提炼
通过分析发现,专业知识与育人技能方面对辅导员协同育人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引导学生的能力又更为重要。辅导员在育人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不在于教授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格,才会在社会中发挥人生价值。
笔者确定了质量、价值、交流和满意度4个影响辅导员协同育人能力的影响因素后,最终形成了调查模型。调查对象为来自河北省不同高校的大学生,回收问卷230份,其中有效问卷198份,问卷采用SPSS.25工具,进行抽样和分层方式分析样本,详见表3。
表3 研究对象分布 单位:人
为保证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KOM系数在0.8以上,可以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sig值小于0.01,显著性正相关,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2.3.1 高校辅导员在协同育人作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调查显示,70%以上的学生曾和辅导员有过深度交流的经历,并敞开心扉。这说明高校辅导员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能够对学生进行关注和引导,帮助学生开展理想信念塑造、学业指导和实践指导等多方面的教育工作,因此,辅导员在协同育人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课程学习、人生规划、实习与就业三方面内容交流最多,占总得分的78%,表明学生不仅关注自己平时的课业表现,更期望通过辅导员的建议对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以上数据也给辅导员提供了今后与学生交流的侧重点。
2.3.2 92%的学生对辅导员持满意态度
调查显示,92%的学生对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工作持满意态度,说明了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比较认可。高校学生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既有对学生的管理,又有对学生的教育,更有对学生的导向,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监护人,在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相处过程中,42%的学生更喜欢平易近人、具有亲和力的辅导员,说明学生对辅导员的期待更多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有责任心、有亲和力、善于沟通等特质成为了学生对辅导员素养期待的主要方面,辅导员不仅要在言传上教育学生,更要在身教中体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
2.3.3 80%的学生受益于与辅导员的深度交流
调查显示,56%的学生集中于每半个月与辅导员见面一次,大一、大二的学生与辅导员见面的频次高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学生与辅导员交流形式多样,班会、课堂、谈心谈话等方式占总得分的91.2%,表明采用以上3种形式与辅导员见面最多,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更倾向于在班会上与辅导员交谈,因此,辅导员应增加班会召开的次数,但数据表明,采用谈心谈话的沟通方式比班会的沟通方式更有效。80%的学生表示与辅导员有过至少一次的深度交流,并且在交谈过程中受益匪浅,以至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所收获。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学业道路上的前辈、人生方向上的引路人,多重角色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赖,也更容易听从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在协同育人过程中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通过模型分析,性别对质量不明显相关,与辅导员交流的频率和学生受益程度呈正相关,每半个月与辅导员交谈一次、每月与辅导员交谈一次相比于从未交谈的学生,受益程度分别为13.321倍和30.451倍;辅导员参加班级活动的次数和学生满意度呈正相关,学生对偶尔参加班级活动的辅导员的满意度是从未参加班级活动的辅导员的满意度的4.3倍,由此得出,参加班级活动是增强学生对辅导员满意度的主要途径之一。满意度与学生受益程度呈明显相关,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满意程度越高,学生受益程度越大。数据显示:对辅导员工作满意程度偏高的学生比对辅导员工作满意程度偏低的学生受益程度提高了3.62倍。但部分数据也表明高校辅导员在协同育人过程中与专业教师之间的对接和合作仍存在较为明显的“脱钩”现象。学生与辅导员交流的频率、学生对辅导员参加班级活动的满意度详见表4。
表4 方程中的变量
2.4.1 缺乏协同机制
调查显示,87%的高校辅导员工作集中于学生的日常管理、价值引领等内容,仅有10%的辅导员会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探讨学生成长导向,因此在具体育人过程中,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缺乏长期有效的交流。由于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职责权限的差异,导致54%的学生对教育主体的定位认识不清,认为辅导员与专业教师没有必然的联系,如何形成两者之间的合力,各高校仍在努力,根据访谈可知,虽然部分高校在协同育人方面制定了顶层设计,但一直未执行,89%的高校缺乏有效的机制指导协同育人工作顺利开展。
2.4.2 缺乏协同意识
随着“0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部分学生来自于独生子女家庭,自控力差、心理素质不高等特点日益突出,80%的辅导员反映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孩子的心理特点,辅导员工作越来越难开展,希望多方形成合力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但目前育人队伍尚未形成协同意识,难以调动其他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专业教师通过日常教学开展育人工作,由于专业教师承担了较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课堂之外几乎不再与学生联系;另外,专业教师受专业背景的限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不熟悉,因此专业教师在沟通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独特性,忽视了对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规范等方面的引导和交流。
基于高校辅导员协同育人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思政背景下对价值引领的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协同育人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育人模式。
在对学生的期待调研中,辅导员对学生的人生导向、价值引领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辅导员的责任心、工作激情、学术水平以及生活态度是学生对辅导员素质期待的4项关键内容,提升辅导员的感知质量,同样也能够提升学生对辅导员的满意度,构建“大融合”格局。
“大融合”格局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高校辅导员主要承担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教学任务,这些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主渠道,挖掘教材内容,提炼价值素养。二是学校应建立辅导员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辅导员育人水平以及育人能力,帮助辅导员从被动育人转为主动育人,从而建立起一支肩负“课程思政”育人教师队伍,完成“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高校课程育人体系[4]。
新时代下,伴随着科技发展和观念的更新,“00”后学生个性鲜明,兴趣多样,根据访谈得知,“人人都是自媒体”成为了一种客观存在,在这种影响下,使辅导员育人工作开展难度大、效率低,无数突显的矛盾成为了辅导员更加严峻的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应做到:一是学校应建立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协同配合模式。比如:学校可以推行专业教师担任“导师”制度,解决学生入校后的迷茫,自主学习力不足等问题,将学生动态及时反馈给辅导员。二是辅导员应建立与学生间的协同配合模式。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三是专业课教师应建立线上与线下协同教育教学模式。线下以教学为主,线上以教学为辅助的协同模式,线上课程更多地引入榜样典型、专业故事、实践视频等教学资源内容。[5]
沟通是理解和信任的基础,辅导员应该与学生达成沟通共识,促使辅导员必须耐心为学生讲解,才能保证在构建全员育人过程中不产生师生矛盾,顺利推进课程思政顺利进行。
一是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沟通交互。新媒体技术为师生双向无障碍沟通提供了巨大的平台,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双方达到“面对面”的交流,既消除了师生拘谨的关系,又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二是改进沟通理念,保持平等关系。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时,勿戴“有色眼镜”进行评判,应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理解与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特点。[6]三是恰当运用沟通方式与技巧。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辅导员要适当借助心理学的知识,促进与学生间的沟通。多观察、多倾听,用和善的眼光、柔和的语言与学生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让学生愿意向其袒露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