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联盟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以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为例

2022-07-06 06:38:18
剑桥学院高等教育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赫哲族李子经济

陈 平

(哈尔滨剑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69)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一直是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经历了一次次的战略变迁之后,政府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制定的政策越来越具有针对性。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地理位置,所以在制定政策时需要深入了解其特点。 本文以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为例,分析了如何在当前我国受疫情影响,经济环境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可以说,在四排赫哲族乡的现有经济发展战略中,总的发展定位是非常正确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执行该战略,通过建立虚拟联盟进行饮食文化的推广来带动地方经济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 本文通过分析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的现有特点制定出适合当下经济环境中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 并希望以此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制定刺激经济增长措施提供借鉴。

一、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概况

在我国,只有3 个赫哲族乡,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就是其中之一。同时,四排赫哲族乡还是《乌苏里船歌》出生地、华夏祈福第一乡,它坐落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饶河县,与俄罗斯相隔于乌苏里江,其边境线长12 km,距县城21.5 km,区域面积52 km2,全乡辖区四排、曙光、平原、东河4 个行政村以及国营马架子林场,共554 户1 595 人,其中,赫哲族109 户201 人。耕地面积0.39 万hm2,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特色种养殖业以黑蜂、生猪、鱼和中草药种植为主。四排赫哲族乡政府驻地的四排村,是赫哲族的聚居村。四排村名,是由清末民初饶河县长泰区第四牌的“四牌”演化而来。民族经济昔日以渔猎为主,四排乡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坚持“产业强乡、旅游富民”的发展理念,全乡经济已经实现从单一的渔猎生产到种植、养殖、旅游等多渠道增收方式的转变。旅游业是四排新兴的朝阳产业和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和其他产业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带动了餐饮、商服、手工艺品制作等业发展。

由原字号销售到深加工增值,是四排赫哲族乡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方向。渔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渔业新型发展之路,不断扩大规模,为民族经济,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奠定基础。

可以看出,四排赫哲族乡实施“一区三带”即打造以四排村旅游区为中心,以沿江网箱养鱼及鱼产品加工带、平原村绿色水稻种植带、东河村绿色果蔬种植带为支点的辐射式产业结构,形成旅游、农业、渔业等多业并举的民族经济发展新格局。这一战略的制定对于四排赫哲族乡的经济发展是非常正确的。

二、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经济现状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蔓延让全球经济的走势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各地都受到了疫情的影响,甚至很多国家或地区会出现经济负增长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尤其是像四排赫哲族乡这样本身经济体量非常小又以旅游业为主的经济体,其经济的复苏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可以说,对于政府来说,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六稳”和“六保”。

宏观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众多因素中,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跃程度的因素,虽然这些市场主体所创造的单个价值比较少,但由于数量众多,所以他们也为社会提供了数量最多的就业岗位。可以说,这些实力最微弱的市场主体是真正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在2020年度,由于疫情的冲击,对这些市场主体的影响还未见底,有很多影响都是滞后的,所以政府必须做好相应的减负举措,做到“六稳”和“六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地方经济,盘活企业,保住就业。

根据对该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该乡常住人口为1868 人,劳动力人口为1 500 人,其中外出务工为400 人,占比高达26.67%。四排乡2018年GDP为3 088 万元,其中农业带来的产值为2 969 万元,服务业及其他行业带来的产值为119 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0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45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 996 元。由经济数据可见该乡经济体量较小,同时产业结构单一。2020年,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同时我国同美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我国经济下行整体压力较大,2020年6月18日,在陆家嘴论坛上,刘鹤副总理所做的书面发言中明确提出了我国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以国内循环为主。由于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门类的最大工业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因此,中国将有条件实现经济独立的内循环,不依靠国外市场,全力加强自产自销,以充分保障内需,维持正常生活与生产之需,从而使中国经济得以相对正常地运行;当然,这需要配套一揽子政策作为导向与支撑,稳妥向前。由于疫情的突发性特点,要求地方政府也要做好相应准备,比如,果蔬肉蛋不便长期保存,但即时需求量又极其巨大;同时,像周边国家如日本和韩国,果蔬几乎全部依赖中国进口,届时,这些副食品将极度紧缺。因此,除了国家层面总体统筹外,各个城市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在城市周边就近开辟生产基地,尽量缓解当地缺口,减轻国家副食品生产供应与运输的压力。需要动员和组织企业应对危机。对于中国的企业,需要立刻着手两件事:第一,当务之急也是最核心的事情,就是筛查评估自己的原材料供应,确保每一种原料都有国内供应商备份,以保证一旦国外断供,国内的原料可以及时补充;其次就是着手开发国内的客户资源,为企业的物资储备和生产经营找到新的入口与出口。第二,所有企业可根据各自的情况,提前布局考虑增加生产民生产品。因为,一旦全球疫情继续发展,国外经济全面停止,那么,全球50 多亿人口的生活物资需求都将依赖中国的供应,这方面的缺口将极其巨大,这对中国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个极其难得的大好机会。

三、解决对策

在风云变幻莫测的经济形势面前,虚拟联盟的作用凸显出来。虚拟联盟是在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支撑下,形成的不涉及到所有权的一种联盟关系。联盟成员间依靠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交互和资源的共享,在实现制定好的行业规则下,通过对某种产品或技术的知识产品的掌握来保障自身利益,通过相互合作达到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合作方式。

按照四排赫哲族乡现有的经济发展战略,旅游业将是该乡最大的经济支柱产业,然而,疫情的突发和常态化势必会影响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如何在原有战略发展规划下,继续开展经济建设,是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根据我国现有网民数量和发展速度,网络和信息所创造的价值已经不可忽略了,从最近的“李佳琦”到“薇娅”再到众多明星纷纷进入直播带货行列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在我国社会信息化建设日趋完善的同时,少数名族地区尤其是像四排赫哲乡这样本身在地理位置上并不占优势的区域在经济发展尤其是疫情常态化下的经济发展必然要考虑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红利。

(一)建立饮食文化输出虚拟联盟

建议该地区通过饮食文化输出来带动当地旅游相关行业的发展。近几年,随着《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纪录片的播出,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它和旅游业的发展是相伴相生的。越来越多的学者对饮食文化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如贺菊莲的《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贵州新农村建设》、《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与贵州加速转型发展》,韦家瑜的《桂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等文章,都是从饮食文化的资源开发为出发点进行深入研究的,其研究成果都着眼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并且强调了饮食文化开发的优势所在,即不会破坏自然环境,又促进经济发展。实际上,饮食文化并不是单纯的体现美食本身,更多的时候是需要通过饮食的表面特征体现出当地的民风、民俗甚至于地方文化及其包含的生活哲理。所以饮食文化在介绍时就不是单纯的介绍美食的制作过程,它需要从最早的原材料的种植、生产和加工就开始介绍,一直到美食的食用习惯、风俗等。和上述学者所研究的贵州及桂北地区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然而,以今天的形式要想做到饮食文化的有效输出,不仅仅要依靠上游的原材料生产和饮食企业本身的加工环节,更为重要的是将这种饮食文化有效的宣传出去。这样就必须有相应的宣传策划公司介入。同时,也可以效仿李子柒的团队构成来创建当地的虚拟联盟。

李子柒团队就是典型的通过饮食文化输出创造效益的组织。李子柒,本名李佳佳,1990年出生于四川省绵阳市,中国内地美食短视频创作者。早在2015年,李子柒就开始了短视频拍摄之旅。然而,早期的饮食小视频并没有带来大量的粉丝。虽然她的视频内容都比较有创意,但是不够吸引人。2016年,微博平台的用户数量呈井喷之势,同时,为了强调知识产权,那一年微博推出了扶持内容原创者的计划,处在爆发期的视频内容成了重中之重。为了提高淘宝网店的销量,李子柒所拍摄的小视频开始注重文化输出,和其他的美食视频相比,李子柒的美食视频有了更多的传统文化因素,同时,注意时间线的延长。

2017年时,李子柒开始组建团队。在团队的运作下,她制作的视频在美拍上点击量突破1 000 万,全网播放量8 000 万,点赞超过100 万。同年7月,李子柒成立了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她持有49%的股份,合作方是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此时的李子柒放弃了单打独斗的模式,拥有了一位网络红人最需要的专业团队和流量的支持。2018年,李子柒的原创短视频在海外运营3 个月后获得YouTube 银牌奖。同年,李子柒被国外网友亲切的成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同时拥有了超过100 万的粉丝。同年8月份,李子柒在淘宝平台上开设了天猫旗舰店,旗舰店营业了六天就突破了15 万的销售额。2019年8月,获得超级红人节“最具人气博主奖”、“年度最具商业价值红人奖”;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12月8日,关于“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话题在微博的阅读量超过8 亿;12月9日,共青团中央新浪微博号发表文章《因为李子柒,数百万外国人爱上中国》;12月14日,获得由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年度影响力人物”荣誉盛典“年度文化传播人物奖”。2020年1月1日,李子柒入选中国妇女报“2019 十大女性人物”。通过李子柒的团队所经历的过程,首先说明想做好文化输出,最佳的渠道正是网络。同时,短视频的内容设定到拍摄后期的剪辑制作,绝不是某个单独的团队可以做到尽善尽美的。尤其是对于四排赫哲族乡来说,并不是简单的饮食文化输出,而是期望通过将少数民族的特有饮食文化进行输出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食品加工业甚至于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这就需要在当地政府的有效组织下,形成由养殖业、食品加工业、旅游业、文化产业、信息服务行业等多种行业的公司共同构成的虚拟联盟来做好、做大这件事。

(二)通过多方平台,迅速积累粉丝数量,利用网络红利

目前国内直播平台、网络视频平台众多,但观看量较多的平台主要为抖音、快手等,之前人们常说北快手南抖音,快手的主要用户群体以北方人为主,而四排赫哲族乡的宣传出发点为饮食文化输出,鉴于人们的猎奇心理,为了更有效的吸引目标顾客群体,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在抖音平台申请账号。根据抖音官方平台公布的数据,抖音在2016年9月上线,到2018年初DAU 达到3 000 万,到了2019年初达到2.5 亿,2018年间DAU 增长了2.2 亿,2019年间DAU 增长1.5 亿,抖音平台DUA 数据如图1 所示。

图1 抖音平台DUA 数据

虽然2019年DAU 增长相比2018年缓慢了一些,但从今年的形式来看,有这样的增长速度是相当不错的。抖音上线3年多,DAU 从0~4 亿,增长极其迅速,之后也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DUA又称日活跃用户数。从这个数据来看,我们不得不感慨抖音的影响力和用户覆盖能力。

根据官方数据显示,热爱美食和美景视频的人群年龄段主要集中在70 后和80 后。2019年的抖音带动了旅游经济,催生了“文旅”打卡经济,让美景走红,抖音用户全年打卡6.6 亿次,遍及全世界233 个国家和地区,以大唐不夜城不倒翁视频为例,播放量超过23 亿次,可以说是典型的一人带火一座城,一些贫困县的视频也被转发3 663万次,让贫困县的美好风光走出了大山,走进了人们的心中,可以说抖音平台加速了知识、文化的传播,在抖音播放的所有知识类视频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以美食为主题的视频。这些数据都充分的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政府想要通过饮食文化的输出带动地方的经济,抖音平台是一个不二的选择。在抖音平台注册官方抖音号进行文化宣传可以实现很好的利用网络红利这一目的。

(三)精准确定视频内容,做好知识产权保护

在抖音平台上视频要想获取大量的点击量并以一定的速度进行传播,必须保证视频内容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同时符合观众的审美。而本文中强调的视频是以传播饮食文化为主要目的。而所谓的饮食文化就是要以食物为载体所产生的文化现象。所以在视频里要体现出鄂伦春民族在饮食制作的全过程。

赫哲族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一个在历史中以渔业为主的民族,由于过去赫哲族是以打鱼和狩猎为主要的生活来源的,所以这一生活习惯也体现在赫哲族的传统文化和饮食习俗中。按照传统习惯,春季、秋季和冬季是捕鱼的传统季节,而夏季,为了更好地让鱼类繁殖则是渔闲期。所以,每年的夏季,传统的赫哲族人会修理捕鱼工具,为即将到来的繁忙做好充足的准备。而从开江开始,也就是“谷雨”节气前后一直到“小满”期间的一个多月,是捕捞杂鱼的最好时机,通常都是使用网捕的方式。到了“端午节”,大概有20 天左右的时间是捕捞鲟鱼和鳇鱼的最佳时机。而“白露”之后是捕捞大马哈鱼的最佳时机。到了冬季,等到乌苏里江封江之后,人们开始进行冬捕,可以说冬捕是非常具有区域特色的捕鱼方式,热闹至极。大家普遍采用钩捕或者“用网打水淌子”,有的时候还会制作“鱼窝子”来捕鱼。狩猎对于赫哲族人来说更是一项有趣的集体活动,狩猎活动需要有推选出来的“劳德马发”来领导和组织。多数时候狩猎的团队是由十几个亲戚好友构成的。本文中的四排赫哲族是居住在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人,除鹿和细毛兽外,貂是其主要的猎取对象。在拍摄视频时,如果将这些传统的劳作习惯体现出来,介绍各种捕鱼季的捕鱼方式到狩猎的过程,以及每种鱼的生活习性,会更有利于观众对赫哲族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观众对其饮食文化的接受度。

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这一习俗沿袭至今,显示了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赫哲族人一向以杀生鱼为敬。在赫哲族人的常见饮食中,生食的方式主要是鲜鱼和肉干,熟食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炖、煎、炸、烤、炒等方式进行加工,虽然加工的方式和其他地区类似,但是制作过程区别非常大。比如在很多其他地区生食鱼以海鱼中的三文鱼为主,但是赫哲族经常将鲟鱼、鳇鱼、鲤鱼、白鱼等进行生食的加工。

可以说,赫哲族人的饮食以鱼为主,所以在拍摄视频时,也是展现的各种和鱼相关的美食构成。由于赫哲族的传统文化,导致其食用鱼时通常强调以“生为主”,将鱼的鲜美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赫哲族的“拉布特喀”、“达勒格切”、“苏日阿克”、“塔拉哈”。

将鱼宰杀后,将鱼肉小心剔出,切成细丝后,再加入当地野生的“江葱”和小辣椒,再放入醋和盐。就叫做“拉布特喀”;把新鲜的鱼肉剔出后,在切的时候注意不要切断鱼皮,把鱼肉切成薄片通过鱼皮相连,串在新鲜的柳树条上,放置到旺火上,烤至四分熟,食用的时候沾点醋和盐,就叫“达勒格切”。将去了鱼皮的冻鱼用刨刀制作成超级薄的冻鱼片,就像羊肉片一样,直接蘸醋、盐和辣椒油食用,就叫做“苏日阿克”。“塔拉哈”是赫哲族人平时经常吃的菜,也是一种烤鱼,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养殖的鱼不能用来做“塔拉哈”的原料。这些美食在食用的时候配上当地酿造的“小烧”更是绝配。

同时,建议视频的内容在确定时,不仅要体现出美食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要展现出赫哲族人的生活场景,如赫哲族人在捕鱼、狩猎乃至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生产工具尤其是妇女们手工制作的各种生活、生产用具。这些手工制品通常是由鱼皮和兽皮为原材料,有的时候也会以植物为原材料。比如,赫哲族人通常会使用桦树皮制作很多工具,比如说桦树皮制作的水桶还有碗、盆等生活常用品,心灵手巧的赫哲族妇女还会在各种生产生活工具上雕刻各种精美的图案,还有美丽的鱼皮画如图2所示,也被很多人称之为艺术瑰宝。

图2 鱼皮画

勤劳勇敢的赫哲族人同时也能歌善舞。赫哲人的传统舞蹈多模拟捕鱼、狩猎和战斗的场面。所以在做和饮食文化相关的视频时,也应展现出赫哲族的舞蹈。

最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舞蹈为萨满舞,萨满舞场景如图3 所示。“萨满”既巫师,在萨满教中指的是神和人之间的中介,即跳神之人。建国之前,赫哲族人信仰萨满教,普遍存在着图腾崇拜和灵物崇拜。他们将熊和虎视为民族的保护者,所以在猎杀和食用熊、虎后,往往会有相应的谢罪仪式。在一些特殊的节日或事件后萨满就会跳舞,有的时候是一个人跳舞,也称独舞。在开江之后和封江之前,萨满都会挑选出风和日丽的日子率领大家“跳鹿神”,东北方言也称之为“跳大神”,舞者们各显神通,场面非常热闹,充分的体现出北方少数民族的特色。

图3 萨满舞场景

在一些传统节日里,赫哲族人也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除了满汉民族庆祝的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赫哲族人也会庆祝“二月二龙抬头”、“小年祭灶神”等传统节日,在这些常见的传统节日中,赫哲族人最重视的是“春节”,过春节时,大家汇聚在一起制作“吐伙宴”面饼等特色食物,还会分发给亲邻好友。赫哲族聚居区的赫哲族还会过“乌日贡”节,即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五日。这个节日是赫哲族人用来庆祝丰收的。赫哲族的“乌日贡”节的过节仪式和赫哲族人庆祝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独特习俗也都应该记录在视频之中。

可以说,体现赫哲族传统文化的内容特别多,视频可以录制的内容也非常多,但越是如此,视频内容在选取时难度越大,相关的内容确定和视频编辑绝不是一个团队能完成的,这里再次提及到虚拟联盟的作用所在,作为一个经济总量比较小的区域来说,四排赫哲乡没有经济实力去邀请大型的文化传播公司来进行合作。相反,这一系列的饮食文化输出活动需要在政府的牵头下,形成当地的虚拟联盟,由虚拟联盟的所有成员共同来完成相应的活动。

(四)建立合理的虚拟联盟合作机制

虚拟联盟的成员并不完全依靠合同约束在一起,通常情况下,将虚拟联盟成员的共同目标利益最大化往往能起到比合同约束更好地激励作用。在本文提到的情况下,虚拟联盟成员的期望无非是通过复苏本地的旅游业,通过旅游经济带动其他行业的经济乃至就业。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们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如何避免搭便车现象,是政府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而对于那些付出较多,但回报较少的成员如何保障其基本利益也需要政府进行相应的考量并利用政府声誉进行背书。建议政府可以采用PPP 的合作模式建立虚拟联盟,由饮食文化输出主要受益者成立项目公司,其他相关单位成为项目公司的合作者或供应商,而之间的利益分配在项目公司成立起初就进行约定,同时,政府也可以利用其信誉进行项目公司入股或对项目公司的融资、销售等行为进行信用担保。这样才能保证虚拟联盟最终利益最大化。

四、结 语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一直是我国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些年,在少数民族地区,历经了“三线建设”战略、“三步走”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兴边富农”战略以及十八大之后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精准扶贫”等战略。可以说不同时期的战略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要想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不仅需要精准对标国家相关的宏观政策,更要深入研究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猜你喜欢
赫哲族李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幸福家庭(2022年2期)2022-05-14 16:26:43
一次难忘的生日
秋天
李子有多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武术研究(2020年2期)2020-04-21 10:33:34
奔跑吧!李子柒
海峡姐妹(2020年1期)2020-03-03 13:35:52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项目现状解读
人民音乐(2016年1期)2016-11-07 10: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