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玲,左欣,任艳,朱红娣
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妇产科,江苏宜兴 214200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妊娠、分娩的变化。该学科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同时其特殊性也决定临床教学的难度,一些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且教学活动不仅要尊重患者的权利,同时也需要保障实习医生的实践机会[1]。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记忆为主,配合观摩真实患者,教学质量差,学生心理压力大,难以获得真实操作机会。而医学模拟教学通过计算机模拟、模型等开展教学活动,便于学生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切实感受实践操作,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2]。该文选取2020年1—12月该院86名临床妇产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医学模拟教学的实施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于该院接受临床培训的86名妇产科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红白小球抽签结果分组。抽取白色小球实习生为对照组(n=43),男25名,女18名;年龄19~23岁,平均(21.14±1.05)岁。抽取红色小球实习生为观察组(n=43),男24名,女19名;年龄19~24岁,平均(21.32±1.06)岁。纳入标准:①均为妇产科临床实习学生;②年龄19~24岁;③均同意参与且配合该次教学研究。排除标准:①其他科室实习生;②排斥配合该次研究的实习生。比较两组实习生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取得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采取传统模式教学,由产科医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同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为学生指导,学生观摩、记录等。
观察组采取医学模拟模式教学,具体方法为:妇产科临床教学过程中应用模型模拟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多功能教学模型。开展宫腔内操作教学时选择宫体模型,为学生展示窥阴器放置和使用方法,并开展导尿管放置教学,对双合诊、三合诊等技巧开展临床教学。针对宫高测量、腹围测量、胎心听诊、四步触诊法等的教学可使用腹部触诊模型。同时还可利用模拟人模型,指导学生掌握孕妇、产妇、新生儿的生理指标监测操作,并模拟正常产程过程,包括难产、剖宫产等步骤,以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技巧。
在院内建立模拟实验室,或在医科大学内租用相关设备,使用计算机交互模拟系统,配合模型模拟教学方案。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操作过程给予展示,再通过人体模型临床化教学,确保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每个检查步骤的具体顺序和应用原理。以计算机系统模拟产程的各步骤,并根据临床实际病历为学生设置模拟病例,包括妊娠期合并症、各产程时间、产后并发症等。实际教学过程中可将产程时间等比缩减为40~50 min的视频,可借助加速、快进等功能,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组中的学生均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开展团队操作配合训练。在模拟训练过程中,教师还可不定时穿插各类异常症状,例如胎心异常、宫缩乏力、第二产程延长、胎盘早剥等,以便训练学生们的随机应变能力。
通过院内自制试卷对两组实习生理论知识进行考核,由3~4名妇产科临床医师考核两组实习生实践操作能力,予以打分。卷面及实践操作打分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实习生掌握相关知识质量越佳,相反则越差。分别于两组实习生教学前、教学后点评个人能力变化,包括病历书写能力、器械操作能力、案例分析能力,以0~10分进行评估,分数与对应能力呈正相关。向实习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对该次教学满意度进行点评,满意(81~100分)、一般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以下)3种情况,总满意率=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考核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教学质量对比[(±s),分]
表1 两组实习生教学质量对比[(±s),分]
组别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值P值94.35±3.21 82.95±3.25 16.365<0.001 95.05±2.33 82.17±2.39 25.304<0.001
教学后,观察组病历书写能力、器械操作能力、案例分析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教学前后两组学生个人能力评估[(±s),分]
表2 教学前后两组学生个人能力评估[(±s),分]
组别观察组(n=43)对照组(n=43)t值P值病历书写能力 器械操作能力 案例分析能力教学前教学后教学前教学后教学前 教学后5.25±1.03 5.37±1.08 0.527 0.599 9.19±0.22 8.05±0.24 22.961<0.001 5.33±1.05 5.40±1.09 0.303 0.762 9.22±0.31 8.11±0.34 15.820<0.001 5.41±1.01 5.52±1.06 0.493 0.624 9.30±0.37 8.05±0.35 16.094<0.001
观察组实习生对该次教学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实习生教学满意率比较[n(%)]
妇产科对临床实践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该科室的医生需具备熟练的临床诊断和操作技巧,临床实践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但由于女性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且部分检查或诊断操作无法处于直视状态,对临床医生自身的经验要求相对较高[3-4]。导致单纯从文字、图片角度开展教学,使知识极为抽象,实际上手操作时往往无法将碎片化的知识合理统筹,无法实现“知识变现”,从而引起各种操作失误问题。由此可见,临床实践教学对妇产科医生的重要性[5-6]。
但实际情况中,处于实习阶段的妇产科医生接触患者的机会较少,加之妇产科患者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家属对临床实践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很多患者均会以保护个人隐私的方式拒绝,或不配合临床教学工作,拒绝学生对病历情况进行询问,包括触诊、听诊等操作[7-8]。另外妇产科医生中有相当比例的男性学生,使患者和家属的抵触情绪更加明显,这就导致其无法接触实际患者,此时就需要通过模拟教学的方式从侧面实现实践教学目的[9-10]。
医学模拟教学工作是通过最大程度模拟真实临床环境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临床教学内容。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取模型模拟教学手段,利用现代技术下制作的高仿模型,对妇产科各类临床检查、诊断等操作技巧予以展示,并可指导学生自行完成各类操作,使其可以接触到与人体等比例制作的模型,以弥补无法接触患者的短板,将所学知识具象化[11-12]。同时可借助计算机软件的功能,建立人体三维模型,并通过模型展示孕妇妊娠阶段、分娩阶段、新生儿宫内阶段、新生儿出生阶段等不同时期的生理变化情况,更加直观地显示各种产科操作中所能遇到的问题。还可将计算机功能和模型模拟相互配合,以计算机模拟人体内部变化,再由学生对模型进行操作,期间教师可以通过随机安插各类问题的方式,对模型生理或病理状态进行改变,以测试学生的应对能力[13-14]。也可开展分组演示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小组内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配合下完成对模型的临床操作[15-16]。利用模拟教学理念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教学工作的趣味性,使各类知识更加直观,也可弥补学生无法接触实际患者的问题,以便提升临床教学工作的效率[17-19]。
该次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妇产科实习生通过开展医学模拟教学活动后,学生对教学活动的总满意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与张翠红[20]发表文章结果相一致,其研究中实验组学生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50.00%(P<0.05)。
综上所述,妇产科临床教学活动可融入医学模拟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熟练、准确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