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2022-07-06 02:28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小雁塔幼儿园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6期
关键词:民间故事乌云大风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小雁塔幼儿园 赵 曼

民间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将民间故事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符合幼儿教育的特点。本文就以“老鼠嫁女儿”教学活动为例剖析民间故事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以幼儿年龄特点为依据,强调故事的适宜性

大班幼儿勤学好问、求知欲强、喜欢动脑筋、有较强的表现欲,喜欢将学到的东西展现出来,从而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选择民间故事需要遵循语句优美、情节性强的原则,同时故事语言要简练易懂,便于幼儿进行复述。大班幼儿已经有了初步的性别意识,对“结婚、新娘、新郎”等非常好奇和敏感。“老鼠嫁女儿”是我国非常经典的民间故事,内容诙谐幽默,学习这个故事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我国传统的婚礼过程。每个民间故事都有多个版本,教师应反复筛选,选择便于幼儿理解、记忆的版本来展开教学活动。

以语言领域为切入点,注重各领域整合

民间故事主要是通过口口相传来传承,所以教师在进行民间故事教育活动的运用和开发时可以从语言领域开始,再向其他领域进行整合与渗透,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形成以民间故事为主线的教学内容。

民间故事生动形象、语言简化,如“老鼠嫁女儿”的语句“敲锣鼓、吹喇叭,老鼠的女儿要出嫁……”朗朗上口,吸引了幼儿的关注。“乌云要遮我,乌云来了我害怕。”“大风要吹我,大风来了我害怕。”简洁好记的对话便于幼儿对故事进行复述。我们还可以将幼儿表演作为故事教学的一环,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主要角色由语言能力强的幼儿扮演,其他角色则由多个幼儿一起表演,使得语言能力弱、不善于表达的幼儿也有展示的机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在语言活动“老鼠嫁女儿”结束后,我们挖掘故事的内在线索,对各个领域进行整合与渗透,形成主题活动。首先,教师将民间故事和主题活动相结合,渗透到不同领域之中,在艺术领域让幼儿学习传统的婚嫁音乐、制作花轿、创作连环画等;在科学领域让幼儿通过实验理解为什么太阳害怕乌云、乌云害怕大风、大风害怕围墙……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在社会领域让幼儿了解嫁娶的古今风俗。其次,教师将民间故事融入到幼儿的区域活动中,让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表演;在美工区制作故事中的花轿和道具,将自己再创作的民间故事用图画形式展示出来,引申到现在设计新娘的服装等;在语言区创编故事人物对话,丰富表演的内容,用表情动作表现故事人物的心理活动;在音乐区用音乐、乐器渲染嫁女儿的热闹气氛。

以“老鼠嫁女儿”为活动案例,提升幼儿能力

㈠提高幼儿语言水平

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学习、复述、表演民间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听、说、读、练有效融合,可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表达意愿,提高语言水平。

1.培养正确发音的习惯

《纲要》中指出:“语言表达能力是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要给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有机会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理解故事的思想内容及故事中词句的含义,掌握正确的发音习惯,然后复述故事、表演故事。教师将枯燥乏味的讲故事改变成动静交替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语言交际,矫正幼儿发音不到位的地方。在理解故事内容后,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或语言把一些美好的词汇表达出来,从而达到对语言学习的有效反馈。

在活动中,我利用录音的形式让幼儿欣赏“老鼠嫁女儿”的故事——优美的音乐、押韵的对话、爱女心切的鼠爸鼠妈、神气的猫咪等,让幼儿在表演中体会不同角色,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表演故事中给抬花轿的轿夫加上适合的语言”“鼠爸鼠妈见到太阳、乌云、大风、围墙应该说点什么”。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着把想法说出来——在活动中,孩子们听了故事以后想说、有话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2.丰富词汇量

民间故事通常会使用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饰手法以及常用的成语和俗语,优美丰富的语言在视、听、读的过程中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欲望。民间故事的语言词汇丰富且涵盖范围广,有描述自然现象、动植物、人的外貌等方面的名词、代词等;有具有抽象意义的形容词,例如神气、勇敢、诚实、光荣等;也有表达各种动作的动词,例如飘落、手舞足蹈等。不同的词汇有助于丰富幼儿语言经验和生活认知。“老鼠嫁女儿”结构鲜明,语言朗朗上口,我们通过讨论“神气”“遮”“堵”等词语,让幼儿凭借自己的已有认知和经验进行理解;通过夸张的表情动作,让幼儿体会“害怕”、表现“害怕”。幼儿在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

㈡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

陶行知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民间故事蕴含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通过丰富的想象对自然界进行解释,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与幼儿喜欢幻想的心理特点相符合。幼儿在表演民间故事时要不断地创编对话和情绪表达动作、制作道具等,这样能有效发展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民间故事教学中深挖可以创新的因素,根据幼儿的好奇心创设疑问情境,启发幼儿去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老鼠嫁女儿”故事中设有鼠爸爸找太阳、大风、乌云、围墙的过程和问话,我们让幼儿思考“鼠爸爸什么都不给太阳说,太阳就知道鼠爸爸找他干什么吗?”,然后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创编问话“太阳你最神气了,我把女儿嫁给你!”“乌云你最神气了,我把女儿嫁给你!”。通过思考问题——“鼠爸和鼠妈带着鼠女儿在找太阳、大风、乌云、围墙的过程中什么台词都没有,是不是可以加点什么?”,孩子们将故事中的情节“敲锣鼓,吹喇叭,老鼠的女儿上花轿,一抬抬到猫咪家”改变成“敲锣鼓,吹喇叭,老鼠的女儿上花轿,一抬抬到太阳家”。在创编、改编的过程中,幼儿的思维和想象不断活跃着。

在区域表演中,教师通过引导点燃幼儿内心深处创新思维的火花,让幼儿通过协商合作,共同制作道具、服装、背景,最后形成集体舞台剧。

㈢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民间故事充满幻想色彩,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也满足了幼儿的幻想心理。“老鼠嫁女儿”中的老鼠、太阳、乌云、大风、围墙都被赋予了人的特性,让幼儿不受定式思维的影响。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幼儿体会角色的情绪,并通过肢体动作、语言声调、表情神态进行表现,如,用不同的方式体现出太阳、乌云、大风、围墙的害怕;表现猫咪吃了鼠女儿的感觉。

在学习民间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到每一位幼儿,让不同性格的幼儿都有所成长。在“老鼠嫁女儿”的表演中,有表现力的孩子愿意演鼠爸爸、猫咪等角色;而有一个在班上从来没有大声说过话的、特别内向的孩子,她不愿意在人前表现自己,教师邀请她演鼠女儿,因为鼠女儿不需要过多的表演,只需要坐在花轿里就行,既满足了幼儿表演的欲望,又不会让幼儿感到害怕。活动结束后,这位幼儿回到家里将故事中的人物都画出来并贴在墙上,还将故事完整地讲给妈妈听。妈妈将幼儿讲故事的过程录下来并发在了班级群里,对于幼儿在学习民间故事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表示认可。

民间故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适合在大班教学活动中进行。培养幼儿对民间故事的喜爱,既可以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又增强了幼儿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教育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工作,而需要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其中家庭的配合尤为重要。幼儿将学习到的民间故事讲给家长听,家长给予支持和配合,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家长在寻找、讲述民间故事的过程中,亲子共读,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乌云大风
友谊使者讲述的民间故事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大风之夜(组诗)
魔法糖的故事(三)
乌云
变戏法的乌云(四首)
乌云忘记了
乌云和白云
看不见的大风(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