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毘山遗址2014—2015年考古发掘及周边调查简报

2022-07-06 01:38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东南文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马桥泥质遗物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

内容提要:毘山遗址是目前浙江境内最大的一处夏商遗址,2014—2015年考古人员对毘山北部的“五爿头”和南部的“小操场”进行了小范围发掘,发现了商代的土台、木桩、柱坑、灰坑等遗迹,证明这一时期遗存较为丰富,推测毘山山体周围可能存在“环壕”。通过主动性调查,基本摸清了毘山—西山一带20平方千米范围内聚落的分布、年代和演变情况。

毘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湖东街道毘山村,西邻城区,北距太湖约10千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西至龙溪港、三里桥河,北至怡和家园南部,东至大升路,南界在邱家漾一带,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主体遗存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是目前浙江境内面积最大的一处夏商遗址(图一)。

图一//毘山遗址及周边遗址分布示意图

毘山遗址发现于1957年冬,1995、2000、2004—2005、200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六次考古发掘,发掘区主要分布在毘山西部、三里桥河东岸[1]。2014年,为了进一步推动浙江地区夏商周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推进遗址公园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重启毘山遗址的考古工作。

考古人员通过对早期卫星影像的比对以及初步的调查勘探,发现毘山山体周围存在环壕的可能,而“环壕”内侧分布着较多台地。为了解“环壕”和土台的年代、性质,并为后续勘探发掘提供依据,2014年10月至2015年底,选择毘山北部的“五爿头”、毘山南部的“小操场”分别布方发掘,探方编号 2014T1、2014T2(下文简称为“T1”“T2”)[2],发掘总面积250平方米(图二)。发掘之初,为了解毘山周边地区的遗址分布情况,2013年1月、2014年8月,考古人员还重点调查了毘山至西山一带20平方千米的区域。现将此次考古发掘及周边区域调查成果简报如下(限于篇幅,主要报告商周时期遗存)。

图二// 毘山遗址2014年T1、T2位置示意图

一、毘山遗址考古发掘

(一)T1

T1位于毘山北部、铁店桥河南岸,小地名曰“五爿头”。探方规格15×11.5米,方向北偏西41°。

1.地层堆积

以T1南壁为例介绍如下(图三)。

图三//T1南壁剖面图

①A层︰深褐色土。厚0.15~0.4米。现代耕土层。

①B层︰灰黄色土。深0.15~0.4、厚0.1~0.6米。近现代垫土层。

②层︰灰褐色土。深0.4~0.75、厚0~0.7米。土质致密,包含少量烧土块。陶瓷片多青瓷、白瓷等。可辨器形有碗、罐、茶碾等。该层时代为宋代。

③层︰灰褐色土。深0.5~0.95、厚0~0.3米。土质较硬且致密,包含较多灰烬、少量烧土颗粒,出土较多陶瓷片。可辨器形有碗、四系罐、双系罐等。该层时代为宋代。

④层︰浅灰色土。深0.75~1.25、厚 0~0.35米。土质稍软,含少量炭粒、烧土颗粒,出土较多陶瓷片。可辨器形有碗、四系罐、绳纹砖等,少量商周、新石器时代遗物。堆积南高北低呈倾斜状。该层时代为唐宋时期。本层下开口H1。

⑤层︰黑褐色土。深0.75~1.4、厚0~0.55米。土质松散,包含较多炭屑、少量烧土颗粒等,出土瓷器较多。可辨器形有碗、四系罐、粉盒、绳纹砖等。该层时代为唐宋时期。本层下开口G1。

⑥层︰浅黄色土。深0.8~1.5、厚0~0.3米。土质较硬,含较多黄色土块,出土较多青瓷、釉陶器。可辨器形有碗、壶、罐等,少量商周、新石器时代遗物。该层时代为六朝时期。本层下开口H2。

⑦A层︰黄褐色土。深0.65~1.4、厚0~0.7米。土质较硬,有锈斑,炭屑、烧土颗粒较少。分布于探方南部。陶片以夹砂陶、泥质陶为主,少量原始瓷、印纹硬陶。可辨器形有锥状足鼎、盆、罐(纹饰有折线纹、“回”字纹、梯格纹)等。该层时代为周代。本层下开口H3。

⑦B层︰青灰色土。深1~1.25、厚0~0.35米。土质较致密,具有黏性。遗物较少。分布于探方西南部。该层时代为商周时期。

⑧层,分为2个亚层。

⑧A层︰青灰色斑土,上部有层状的树皮层,下部土较杂。深1.15~1.8、厚0~1.3米。较致密,有黏性。遗物较少,陶器以夹砂陶、泥质陶为主,少量硬陶。可辨器形有鼎、罐、器盖等。主要分布在探方中北部。该层时代为马桥文化。本层下发现木桩遗迹B。

⑧B层︰花斑土,以浅褐色、深灰色土块为主。深1.1~2.15米,据勘探可知厚度达2米。较致密,有黏性,堆筑性状,几无遗物。探方西南部此时期形成一个坑状或沟状。⑦层时期将其填平,后打入木桩。该层时代为马桥文化。

⑧B层下为深灰色土,含炭屑、印纹陶片等,再下为浅青灰色自然淤积土。

由堆积性状及层位关系可知,这一区域最先于淤土之上堆筑土台,即⑧B层,在靠近河岸位置埋入木桩遗迹B。之后堆筑⑧A层加高,其北部较窄,期间有埋桩加固土台(木桩遗迹A)。周代时期,土台加高加宽(⑦层),并进一步埋桩加固(木桩遗迹A)。汉六朝、唐宋时期土台上人为活动较多,留下较厚堆积。

2.遗迹

共发现商周时期遗迹4处,土台1处、木桩遗迹2组、灰坑1座。

土台 分布全方。根据勘探可知,土台西北—东南向分布,长88、宽17.8、厚约2米。商周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土台。早期主要为⑧A、⑧B层,从出土遗物看,时代属于马桥文化。晚期以⑦层为代表,时代为周代,主要沿用早期土台。

木桩遗迹A 分布于T1西北部,按照层位关系及木桩埋入深度等可以分为5个小组。桩A1~A13为第一组,G1下发现,打破⑦B、⑧A层,残长0.5~1.3米,埋入深度两侧浅中间深。A14~A23为第二组,G1下发现,打破⑦A、⑦B、⑧A层,残长0.6~1.65米,埋入深度基本一致。第一、二组方向相同,时代可能相差不远。A24—A44为第三组,方向与前两组略不同,G1下发现,打破⑦B、⑧A层,残长0.2~0.5米,埋入深度基本一致,可能在⑦B层形成后打入。A45—A57、A58—A64为第四、五组,皆G1下发现,保存较好,与2008年毘山西南部发现的唐宋时期木桩护岸保存状况相似[3],个别碳十四测年也在这一范围内(图四、附表)。

图四//T1木桩遗迹平面分布图

木桩遗迹B 呈条带状分布于T1东部,⑧A层下开口,打破⑧B层,方向北偏西50°,略有弯曲。木桩绝大多数向河道方向倾斜,桩B7横置于南侧,桩B87、B88散落于西侧。从木材的鉴定结果来看,木桩遗迹B的选材比较一致,主要为壳斗科一类,这也说明,当时护岸构筑工艺的成熟。时代应为马桥文化(图四;彩插一︰1、2)。

H3 位于T1东南部。⑦A层下开口,打破⑧A层。平面近圆形,斜直壁,近平底。填土呈浅灰色,土质略硬、致密,含少量烧土粒、灰烬,出土少量陶片,可辨器形有锥状鼎足、鸭形壶、罐、豆等(图五)。

图五//H3平、剖面图

3.遗物

商周时期遗物主要为陶片,多出于⑦、⑧层和H3,晚期地层、遗迹中有部分扰动遗物。陶器以夹砂陶、泥质陶为主,少量硬陶、原始瓷,素面为主,绳纹较多,其余多为各类拍印纹饰(图六)。可辨器形有鼎、豆、罐、盘、鸭形壶、拍、器盖、支脚、把手、网坠等。

图六//T1出土部分陶片纹饰拓片

鼎口 6件。夹砂红褐陶,颈下多饰绳纹。按口部形态可分两型。

A型 2件。侈口,宽折沿。T1⑧A︰4,圆唇,腹饰篮纹,有交错。残高5.7、宽13.7厘米(图七︰1)。T1⑧A︰5,方唇,腹饰绳纹。残高5.3、宽6.6厘米(图七︰2)。

B型 4件。平折沿,颈部以下残。H3︰1,圆唇,有领,颈部饰横绳纹。残高4.5、宽7.2厘米(图七︰3)。H3︰4,圆唇,饰横绳纹。残高3.5、宽8.8厘米(图七︰4)。

鼎足 5件。仅两类,舌状足1件,锥状足4件(彩插一︰4)。T1⑤︰3,舌状足。夹砂红褐陶。残长7厘米(图七︰7)。T1⑤︰8,锥状足。夹砂红褐陶。足跟部饰绳纹,正面有一凹窝。残长10厘米(图七︰8)。T1⑥︰6,锥状足。夹砂红褐陶。残高10.2厘米(图七︰9)。

泥质陶豆 6件。灰陶为主,盘部多缺失,喇叭状圈足(彩插一︰5)。T1④︰8,灰陶。细柄,柄上部有一圈凸棱。残高17.7厘米(图七︰11)。T1⑤︰2,黑灰陶。细柄,柄靠上部有一圈凹弦纹。残高14厘米(图七︰12)。G1︰9,灰陶。细柄。残高15.8厘米(图七︰13)。

硬陶豆 2件。H3︰3,红褐色硬陶。直口,折腹,腹较深,素面。残高4.8、宽6厘米(图七︰5)。T1⑤︰12,黄褐色硬陶。直口略敛,折腹,盘内壁有多条凹弦纹。复原口径16.4、残高3.8厘米(图七︰6)。

原始瓷豆 1件。G1︰8,灰褐色,胎为灰色,并夹杂黑点。豆盘底部有螺旋纹,局部可见黄绿色釉,喇叭状圈足较厚重。残高12.2厘米(图七︰10;彩插一︰5)。

图七//T1出土器物

陶罐 4件。T1⑥︰3,夹砂红褐陶。侈口,圆唇,卷沿,肩部略鼓,纹饰不清。残高5.6、宽5.8厘米(图八︰1)。H3︰2,夹砂灰褐陶。直口,斜肩,下残,素面。残高4.5、宽5.4厘米(图八︰2)。T1⑤︰10,泥质灰陶。直口,唇部较厚,溜肩,鼓腹,素面。残高5.5、宽6.6厘米(图八︰3)。

硬陶罐 9件。依口、颈部特征分三型。

A型 4件。侈口,高领束颈。H2︰3,紫红色胎。方唇,卷沿,束颈,下残。颈部有多条凹弦纹,内有深褐色釉层,部分掉落。残高4、宽7.1厘米(图八︰5)。G1︰5,深红色硬陶。尖圆唇,有领,下残。领内壁有数条凹弦纹。复原口径18.2、残高6厘米(图八︰6)。

B型 2件。直口。T1⑤︰9,灰色硬陶。尖唇,平沿略下凹,鼓肩,肩部饰席纹。残高3.5、宽9.9厘米(图八︰8)。T1⑥︰1,硬陶,内外红褐色,胎灰白色。口部残,有领,斜肩,饰复线菱形纹。残高3.4、宽11厘米(图八︰9)。

C型 2件。侈口,略显颈。G1︰4,红褐色硬陶,灰胎。圆唇,束颈,鼓肩,肩部有一器耳残痕。残高4、宽10.4厘米(图八︰11)。H2︰2,灰色硬陶,灰胎。尖唇,折沿,鼓肩,肩部饰云雷纹。残高3.7、宽6.8厘米(图八︰12)。

硬陶罐残片 1件。T1⑤︰18,罐底,灰色硬陶。灰胎略有气泡,平底内凹,底腹相接处有抹痕。残高3.6、宽8.7厘米(图八︰13)。另外还有部分硬陶罐的腹片,拍印席纹、“回”字纹、大方格填线纹、云雷纹、条纹等(图六)。

三足盘 1件。G1︰10,泥质灰陶。仅存盘底一部分,足外撇,横截面呈椭圆形。残高13.3厘米(图八︰15)。

鸭形壶 2件。H3︰5,灰色硬陶。口部、腹部残,仅余尾部靠前部位,饰条纹。残高2.5、长8.4厘米(图八︰14)。

陶拍 2件。T1⑤︰4,夹砂红褐陶,局部灰褐,柄部残,拍面弧凸。残高6.4厘米(图八︰10)。T1④︰6,夹砂红褐陶。柄部较长,拍面近圆形,较平。残高12.2、拍面直径约9厘米(图八︰16;彩插二︰1-a)。

器盖 2件。均为夹砂红褐陶。T1④︰7,杯状捉手,盖面大部分残缺,饰绳纹。手制痕迹明显。捉手直径5.6~5.9、残高4.7厘米(图八︰4)。T1⑧A︰6,盖面略下凹,外凸,盖面呈覆钵状。残高4.8、盖面直径5厘米(图八︰7)。

图八//T1出土陶器

支脚 1件。T1⑤︰7,夹砂红褐陶。呈角状,底残,素面。残高8.4厘米(图九︰1)。

把手 1件。H3︰8,夹砂红褐陶。羊角状把手。残长8.4厘米(图九︰2)。

网坠 1件。T1⑦B︰2,夹细砂灰褐陶。平面呈长方形,两端及侧面有凹槽。长4、宽2.4、厚2厘米(图九︰3)。

石锛 2件。T1⑤︰19,灰白色。平面呈长梯形,略显段,刃部残。残长6.9、宽5.1、厚2.3厘米(图九︰4)。T1⑤︰20,灰白色。平面呈梯形,两面较平,刃部残。残长7.3、宽5.5、厚2.3厘米(图九︰5;彩插二︰1-c)。

图九//T1出土器物

(二)T2

T2位于毘山南部、毘山路南侧,小地名曰“小操场”。方向北偏西7°。探方规格10×10米,实际发掘面积81平方米。

1.地层堆积

以T2南壁剖面为例介绍如下(图一〇)。

图一〇//T2南壁剖面图

①层︰黄褐色粉性土。厚0.15~0.55米。土质较疏松,包含近现代瓦片、瓷片、残砖等,为现代耕土层。

②层︰黄褐色粉质土。深0.15~0.55、厚0.1~0.35米。土质较致密,包含有近现代遗物,为近现代垫土层。

③层︰灰褐色土。深0.18~0.34、厚0.15~0.3米。土质较粘,稍硬,包含青花瓷片、青瓷片等。该层时代为明清时期。本层下开口M1。

④层︰灰褐色土。深0.85~1、厚0.15~0.37米。土质较硬,包含较多瓷片,可辨器形有罐、碗、盏等。少量商周时期陶片。该层时代为唐宋时期。本层下开口H4、M2、M3。

⑤层︰灰褐色土。深1.05~1.15、厚0.15~0.3米。较黏,质硬,包含较多釉陶、青瓷片,可辨器形有罐、碗等。该层时代为唐宋时期。本层下开口H5、H6、ZK1—ZK11。

⑥层︰灰褐色黏土。深1.35~1.6米。质硬、致密,水锈较多,包含较多烧土颗粒、炭粒等。夹砂陶、泥质陶为主,少量原始瓷、印纹硬陶,可辨器形有锥状足鼎、舌状足鼎、罐、豆、三足盘、器盖等。该层时代为商周时期。

因原计划进一步揭露商周遗迹,⑥层未做全面清理。据勘探可知,⑥层厚约1.2米,其下为浅青灰色自然淤积层。

2.遗迹

共清理遗迹17处,墓葬3座、灰坑3座、柱坑11个(图一一)。其中商周时期的灰坑1座、柱坑11个。

图一一//T2遗迹平面分布图

H6 位于T2西南部,西半部伸出探方外,开口于⑤层下,打破⑥层。平面近圆形,斜弧壁,底部近平。坑口直径1.26、坑底直径0.66、深0.3米。坑壁较光滑,无工具加工痕迹。填土分为2层:①层较多烧土块;②层灰褐色土,含少量烧土粒。出土有少量夹砂、泥质和硬陶片(图一二)。

图一二//H6平、剖面图

柱坑 主要分布于T2中西部,清理11个,皆开口于⑤层下,打破⑥层。ZK1—ZK7斜向排列,可能为某一房址的墙体基础。其余柱坑零散分布,没有规律。柱坑平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近直壁,平底。填土夹杂较多烧土块和颗粒,质硬密实,少有遗物(图一一;彩插一︰3)。

3.出土遗物

因发掘面积和深度有限,出土遗物较少。商周时期遗物主要出土于⑥层和H6,晚期地层、遗迹中有少量扰动遗物。陶器为主,夹砂红褐陶、泥质灰陶为主,少量原始瓷、硬陶。素面为多,纹饰以绳纹和云雷纹为主(图一三)。以T2⑥层为例,夹砂陶、泥质陶、硬陶、原始瓷比例分别为36.0%、35.7%、27.0%、1.3%。素面占59.5%,绳纹22.7%,云雷纹8.8%,其余纹饰皆在1.6%以下。陶器可辨器形有鼎、豆、盘、罐、器盖等。

图一三//T2出土陶片纹饰拓片

鼎(甗)口 3件。夹砂红褐陶。T2⑥︰3,T形唇,斜肩,肩部饰横绳纹。残高3.4、宽9.6厘米(图一四︰1)。T2⑥︰4,侈口,圆唇,小折沿,溜肩,纹饰不清。残高5.2、宽10厘米(图一四︰2)。T2⑥︰5,侈口,尖圆唇,折沿,近直腹,腹饰绳纹。残高8.6、宽10.4厘米(图一四︰3)。

鼎足 1件。T2⑥︰30,夹砂红褐陶。锥状,上粗下细,下部外撇。残长14.2厘米(图一四︰4)。

泥质陶豆 5件。灰陶。T2⑥︰26,直口,折腹,下残。残高2.5、宽6厘米(图一四︰5)。T2⑥︰28,敛口,折腹,浅盘,素面。复原口径12.6、残高2.4厘米(图一四︰14)。H6︰1,敛口,折肩,斜弧腹,细柄,喇叭状圈足,柄部有数条凹弦纹。口径12、圈足径10.8、高16.3厘米(图一四︰18;彩插二︰1—6)。豆柄2件。T2⑥︰21,细柄,有凸棱。残高8.8厘米(图一四︰13)。T2⑥︰20,细柄,有一道凸棱。残高12.4厘米(图一四︰17)。

原始瓷豆 1件。T2⑥︰8,外褐里灰。侈口,尖圆唇,小折沿,斜弧腹,内壁有黄绿色釉层,多脱落。残高4.4、宽5.2厘米(图一四︰6)。

盘 1件。T2⑥︰27,泥质灰陶。残片,侈口,尖唇,小折肩,弧腹。残高4.3、宽6.2厘米(图一四︰8)。

罐 共8件。

夹砂陶罐 2件。红褐陶。侈口,卷沿,斜肩,肩部饰横绳纹。T2⑥︰1,尖唇折沿。残高4.3、宽9.7厘米(图一四︰9)。T2⑥︰2,圆唇。残高4.6、宽8.2厘米(图一四︰10)。

泥质陶罐 2件。黑陶,残片。T2⑥︰12,鼓肩,肩部饰梯格纹和窄梯格纹。残长7.7、宽8.4厘米(图一三︰2)。T2⑥︰13,饰圈点纹、窄梯格菱形纹。残长9.9、宽6.4厘米(图一三︰3)。

硬陶罐 3件。口沿残片,侈口。T2⑥︰6,红褐色硬陶。外红里灰。方唇,直领,肩以下残。残高4.4、宽8.7厘米(图一四︰11)。T2⑥︰7,夹心,外灰里红。圆唇,折沿,有领。残高3.6、宽10.2厘米(图一四︰12)。H6︰2,浅灰胎,外饰方格纹。残高7.4、宽5.7厘米(图一四︰15)。

原始瓷罐 1件。T2⑥︰9,灰色硬陶。敛口,折肩,斜弧腹,底残。肩部多条弦纹,并有斑驳釉层。残高3.9、宽4.2厘米(图一四︰7)。

另有少量印纹硬陶罐腹片(图一三︰1、4—9)。

器盖 1件。T2⑥︰24,夹砂红褐陶。喇叭状捉手。残高4.9厘米(图一四︰16)。

图一四//T2出土器物

二、毘山遗址周边区域考古调查

毘山至西山一带复查遗址3处,新发现遗址6处、墓群2处[4](图一)。现将除毘山外各遗址的概况逐一介绍[5]。

(一)金家㘰遗址

位于湖东街道百家桥小区东南、三里桥河西岸,苕溪东路两侧。20世纪50年代发现,2004年5月进行过调查、发掘,出土较多泥质三足盘、细柄浅盘豆等遗物,因器物多瘤状、变形,推测为窑场所在。现遗址基本不存,仅在河岸绿地中采集有马桥文化硬陶罐、夹砂陶鼎,后马桥文化泥质三足盘、细柄浅盘豆,东周时期米筛纹、“回”字+X纹硬陶片,汉六朝时期瓷碗、筒瓦,宋代韩瓶等。根据2004年的考古工作日记,金家㘰遗址的范围位于原湖东村金家㘰与郭家㘰村之间,面积约5000平方米。

采集标本︰

豆柄 2014HWJJD︰1,硬陶,黑衣,紫红胎。残高5.4厘米。西周(图一六︰8)。2014HWJJD︰10,泥质灰陶。细柄,喇叭状圈足,柄上部有两道凹槽。残高17.8厘米。后马桥文化(图一六︰12)。

泥质陶罐 2014HWJJD︰7,红陶。腹片,饰“回”字+X纹。残长5.2、宽4.2厘米。战国时期(图一五︰5)。

硬陶罐 多为腹片。2014HWJJD︰3,灰色紫红胎,饰叶脉纹。残长6.6、宽5.7厘米。马桥文化(图一五︰1)。2014HWJJD︰4,灰色紫红胎,饰米筛纹。残长5.2、宽3厘米。春秋中晚期(图一五︰2)。2014HWJJD︰5,灰色,饰米筛纹。残长6.2、宽5.3厘米。春秋中晚期(图一五︰3)。2014HWJJD︰8,灰色,饰方格纹。残长7、宽6.2厘米。春秋中晚期(图一五︰6)。

三足盘 2014HWJJD︰9,泥质灰陶。仅剩足部,横截面呈椭圆形。残长8.2厘米。后马桥文化(图一六︰10)。

刻槽盆 2014HWJJD︰6,泥质红褐陶。内壁有交叉刻划纹,外饰梯格纹。残长6.8、宽5.8厘米。后马桥文化(图一五︰4)。

碗 2014HWJJD︰2,青瓷。敛口,鼓腹,底残。腹部饰有网格纹。残高5、宽9.7厘米。六朝时期(图一六︰3)。

(二)西山南遗址[6]

位于八里店镇西山村。因早年开矿,西北坡堆积已破坏,文化堆积主要分布于西山南麓,文化堆积厚约0.8米,面积近8万平方米。曾采集有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三足盘、圆锥状鼎足、红烧土块、石器毛坯及玉坠等,还出土有西周原始瓷尊、两晋谷仓罐,山顶及山脊可能存在着对应的墓葬。2014年调查采集的遗物主要在南坡,有马家浜文化牛鼻状器耳、罐或釜腹片,广富林文化鼎足,马桥文化硬陶罐,西周“回”字纹、折线纹、折线+“回”字纹硬陶罐,东周小方格纹、“米”字纹硬陶罐,汉六朝时期釉陶罐、青砖等。

1.陶豆(H10︰2)

2.陶簋(T9⑥︰5)

3.陶罐(H10︰3)

4.陶范(T15⑤︰6)

5.陶鼓风嘴(T9②︰4)

6.熔炉壁残块(T6②︰1)

采集标本︰

鼎足 2014HWXSN︰6,夹砂红褐陶。侧扁足,足尖外侧有按捏。残长5.6厘米。广富林文化(图一六︰7)。

夹砂陶罐 2014HWXSN︰7,灰陶。口部残,折沿,鼓肩,鼓腹,腹部饰钱纹。残高7.4、宽6.9厘米。汉六朝(图一五︰10)。

泥质陶罐 2014HWXSN︰9,红褐陶。腹片,饰大方格纹和叶脉纹。残高7.7、宽7厘米。春秋中期(图一五︰12)。

硬陶罐 多为腹片。2014HWXSN︰2,口部。侈口,尖唇,平折沿,沿面有多圈凹槽,斜肩。残高3.2、宽6厘米。马桥文化(图一六︰1)。2014HWXSN︰3,灰色紫红胎。饰“回”字纹,内外框平齐。残长7.6、宽6.6厘米。西周(图一五︰7)。2014HWXSN︰4,灰胎。饰折线纹和“回”字纹,“回”字内外框基本平齐。残长5.2、宽8厘米。西周(图一五︰8)。2014HWXSN︰5,红褐色。口部残,略鼓肩,肩部及以下饰小方格纹。残高4.9、宽4.4厘米。春秋晚期(图一五︰9)。2014HWXSN︰8,紫红色。饰“米”字纹。残长6、宽5.4厘米。战国(图一五︰11)。

器耳 2014HWXSN︰1,泥质红褐陶。牛鼻状耳。残长10.9、宽4.3厘米。马家浜文化(图一六︰6)。

(三)西山东遗址

2014年西山东坡的村庄迁移完毕,地表调查和勘探显示,文化堆积从山坡坡脚一直延伸至西山路西侧,面积约8万平方米,堆积最厚处3米。地表采集有马家浜文化夹砂灰褐陶片,广富林文化侧扁足鼎,马桥文化原始瓷片、条格纹陶罐,汉六朝时期瓷碗、编织纹釉陶罐、筒瓦等。

采集标本:

鼎足 2014HWXSD︰3,夹砂红褐陶。侧扁鼎足,足跟内壁有凹窝。残高8.9厘米。广富林文化(图一六︰11)。

硬陶罐 2014HWXSD︰1,深灰胎,器表红褐色,饰编织纹。残长8.1、宽7.8厘米。汉六朝(图一五︰13)。

图一五// 毘山遗址周边区域调查采集陶器标本拓片

碗 2014HWXSD︰2,白衣,未上釉。敛口,斜弧腹,平底内凹。口径14.4、底径9.6、高6.2厘米。汉六朝(图一六︰5)。

(四)小山遗址[7]

位于八里店镇小山村,现吴兴大道南侧,保存较好,文化层沿山前平地分布,堆积最厚处2.1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遗址东南部出土遗物较多,采集有良渚文化鱼鳍足鼎,马桥文化绳纹陶罐或鼎,后马桥文化三足盘、细柄浅盘豆、梯格纹陶片,西周“回”字纹硬陶罐,东周席纹硬陶罐,汉六朝时期泥质陶罐,唐宋青瓷碗等。

采集标本:

鼎 2014HWXS︰10,口部。夹砂红褐陶。侈口,尖圆唇,卷沿,束颈,鼓肩。口部至肩部饰竖绳纹,颈部有涂抹。残高5.4、宽6.1厘米。马桥文化(图一七︰2)。2014HWXS︰9,夹砂红褐陶。鱼鳍形足。残长5.6厘米。良渚文化(图一七︰5)。2014HWXS︰11,鼎或罐口。夹砂红褐陶。敞口,尖圆唇,平折沿,颈下残。残宽7.2厘米。马桥文化(图一七︰1)。

豆盘 2014HWXS︰2,泥质灰陶。盘底近平,口部残。残高2.2厘米。后马桥文化(图一七︰3)。

夹砂陶罐 2014HWXS︰4,口部。夹细砂,外红里灰。子母口,鼓肩,鼓腹,口沿内侧、腹部以上有薄釉层,下腹部饰方格纹,并有黑衣。残高12、宽10.6厘米。六朝(图一七︰7)。

泥质陶罐 2014HWXS︰1,腹片。泥质灰陶,饰席纹。残长9.6、宽6.7厘米。春秋中期(图一五︰14)。

硬陶罐 2014HWXS︰3,罐口。硬陶,紫红胎。侈口,圆唇,卷沿,有领,斜肩,下残,肩部饰折线纹、“回”字纹,“回”字纹内框较凸。残高8.6厘米。西周(图一五︰16)。2014HWXS︰7,罐底。大平底,底边外凸,与腹部相接处有明显按压痕迹,腹部饰折线纹。残高7.6、宽14.5厘米。西周(图一五︰15)。

三足盘 2014HWXS︰8,泥质灰陶。直口,方唇,平沿,腹部略鼓呈一棱线,锥状足,底残。复原口径19.8、残高11厘米。马桥文化或更晚(图一七︰8)。

碗 2014HWXS︰5,半釉。敞口,斜弧腹,平底略内凹。口径15.8、底径7、高7厘米。六朝(图一七︰4)。

图一七//小山遗址采集陶器标本

钵 2014HWXS︰6,夹砂红褐、灰褐陶。直口,平面近似椭圆形,直腹,下腹内收,呈平底,略不平。手制痕迹明显。残高4.3、宽10.6厘米。马桥文化(图一七︰6)。

(五)塌饼山遗址[8]

位于小山路西侧、吴兴大道北侧。山顶海拔14.07米,东坡、北坡多埋有宋代及近现代墓葬,文化堆积主要在北坡、南坡一带,地表采集有马家浜文化牛鼻状器耳、铲状鼎足、腰沿釜、罐、豆等,崧泽文化罐、鼎,马桥文化原始瓷豆、条格纹罐等,宋代瓷盏。遗址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含山体)。

采集标本:

鼎 2014HWTBS︰11,黑色粗泥陶。直口,圆唇,小折沿,直领,折腹,下残,颈部有多条凹弦纹,腹部下饰绳纹。残高8.8、宽10.2厘米。崧泽文化(图一八︰4)。2014HWTBS︰6,鼎足。粗泥陶,灰胎红褐色。侧面有刻划纹。残长7.5厘米。良渚文化(图一八︰5)。2014HWTBS︰8,红色粗泥陶。铲状鼎足,正面有3个按窝。残长7.5厘米。崧泽文化(图一八︰9)。

釜 2014HWTBS︰4,夹砂红褐陶。有腰檐。残高6.3、宽11.4厘米。马家浜文化(图一八︰7)。

豆 2014HWTBS︰10,无陶衣,外灰内红,泥质陶。口残,喇叭状圈足,素面。残高7.1厘米。马家浜文化(图一八︰3)。

硬陶罐 2014HWTBS︰2,罐口。灰色硬陶。敞口,尖圆唇外翻,斜领。残高4.5、宽5.9厘米。马桥文化(图一八︰1)。

盏 2014HWTBS︰7,黑釉。敞口,斜弧腹,小圈足。口径11.7、底径3.5、高5.5厘米。宋代(图一八︰2)。

器耳 2014HWTBS︰1,泥质红褐陶。牛鼻状。残高5.8、长11.9厘米。马家浜文化(图一八︰6)。

腹片 2014HWTBS︰5,泥质红褐陶。饰附加堆纹,上有按窝。残长7.6厘米。马家浜文化(图一八︰8)。

图一八//塌饼山遗址采集陶器标本

(六)窑山遗址

位于吴兴大道南侧、小山路西侧,窑山为西北—东南向长条状山体,由北至南有三个峰顶。窑山北部采集有宋代瓷片。2018年小山路东侧勘探、试掘时,曾发现零星灰坑,地层堆积多淤积相,混入少量后马桥、两周、汉六朝及宋代陶瓷片,推测文化层当在小山路及以西的窑山东坡、南坡一带(彩插二︰2)。

(七)乌山南遗址

位于乌山南麓,原乌山村所在。天然气管道填埋过程中发现有马桥文化原始瓷三足盘、陶鼎,唐宋瓷碗等遗物,因地表较多现代垃圾,难以勘探,从遗物分布情况看,遗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南部有民房占压,可能会有文化层分布。

采集标本:

鼎/罐口 2014HWWSN︰1,夹砂红褐陶。口残,颈下饰绳纹。残高4.7、宽5.4厘米。马桥文化(图一六︰2)。

三足盘 2014HWWSN︰3,灰胎,局部发黑,有少量孔隙。口腹部残缺,盘底有多道凸棱,梯形足,侧面有切削痕。盘底局部有淡青黄色釉点。残高6.9厘米。马桥文化(图一六︰9)。

碗 2014HWWSN︰4,泥质灰胎,青釉。敞口,底残,腹部呈莲瓣状。残高4.1、宽5.8厘米。宋代(图一六︰4)。

图一六// 金家㘰、西山东、西山南、乌山南遗址采集陶器标本

(八)蜀山南遗址

位于八里店镇蜀山南部。因早年开山及土地平整,坡地被削低约1米,文化层基本无存,表土下为灰褐、黄褐色山体土。地表采集有东周时期方格纹印纹陶片,汉六朝瓷碗、青砖,唐宋瓷碗等。根据地表遗物分布,推测遗址范围至少在7000平方米。

三、小结

(一)T1、T2年代分析

毘山遗址T1⑧A层出土典型马桥文化遗物,如夹砂陶鼎、锥状鼎足、舌状鼎足、硬陶罐、鸭形壶 等 。⑧ B 层 测 年 2个[9],1438BC—1374BC(60.5%,2σ)、1976BC—1868BC(63.1%,2σ),从少量出土遗物来看,⑧B层与⑧A层年代大致相近,应同属马桥文化。T1⑦B层出土器物较少,有夹砂绳纹陶鼎、席纹硬陶罐、网坠等。⑦A层出土遗物很少,出土有“回”字纹硬陶罐,中部框线较凸,应在西周早中期[10]。⑦A层下H3打破⑧A层,出土遗物与⑦A层相似。因此T1⑦B层应不早于马桥文化,不晚于西周中期,T1⑦A层当不早于西周早中期。

T2⑥层出土有马桥文化夹砂陶鼎、硬陶罐、原始瓷豆,后马桥文化[11]圈点纹、梯格纹、窄梯格菱形纹罐,细柄凸棱豆等,其被H6打破,后者出土有“回”字纹硬陶罐,内外框平齐稍粗,时代为西周中期前后。因此T2⑥层年代大致属于后马桥文化。

(二)毘山遗址聚落结构新认识

因发掘面积有限,2014—2015年发掘资料并不丰富,但还是可以获得较多信息。毘山北部“五爿头”地点的发掘证实在马桥文化时期这里就存在高台、护岸设施与河道。木桩遗迹与2004年G1中的竹篱笆有异曲同工之处。经过后期勘探可知,河道大致沿毘山山体外围环绕,很有可能具有环壕功能。河道内侧沿河分布较多高台,可能属于墙或堤一类。这一结构内部面积约43万平方米,是遗址的中心分布区,文化堆积较厚,河道外围堆积分布较为分散。晚商至周代,人们大致沿用这一聚落格局,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维护。

毘山东南“小操场”地点的发掘证实了这里存在晚商时期的建筑遗存,但建筑形式不太明确。其西南部“麻雀田”地点的堆积与其大致相近,2017—2019年在此发现了商周时期丰富的各类建筑遗存,如基槽式房址、单体沟槽、土台、大型干栏式建筑基址等,特别是后者的发现,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在同时期的南方地区也是罕见的[12]。早年采集的铜器、玉器和卜骨卜甲等也多出土于此。因此,毘山南部不仅是这一时期高等级建筑区,也是聚落整体结构上的核心。在这一区域继续开展考古工作、厘清建筑布局和演变关系,对了解毘山遗址的聚落形态与布局至关重要。

(三)关于区域文化与聚落发展的认识

毘山—西山一带位于湖州市区东郊,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各遗址的保存情况差异有别。但从现有信息来看,毘山、西山[13]无疑是这一区域非常重要的两处遗存分布区。十余处遗址基本分布在山前台地或附近的平地上,依托山势建造聚落,这也符合天目山东麓山地与平原过渡地带早期遗址的分布特征。新石器时代,围绕毘山、西山有比较丰富的遗存。夏商时期毘山是这一区域的中心聚落,西山周边聚落多中小型。进入周代,毘山遗址遗存发现较少,西山—小山—塌饼山一带比较丰富,后者应为这一时期的中心。汉六朝至唐宋时期,这里为城市边缘的郊区,但水运交通比较发达,山坡多埋有墓葬。毘山、西山基本上可以构建起太湖南部地区从马家浜文化至周代比较清晰的文化发展序列,但其间还有一定缺环,如新石器时代晚期、晚商至西周时期等。这一方面需要对中心遗址、重点遗址进行持续性的考古工作,同时也需要拓展调查区域,从更宏观的角度研究聚落形态及其历时演变,补齐缺环。

(项目负责人为刘建安;2013年调查人员有田正标、唐锦琼、黄昊德、游晓蕾、陈云、程厚敏、郭宗禄;2014—2015年调查、发掘人员有刘建安、罗汝鹏、陈云、高勤虎、刘天让;后期整理闫凯凯、刘天让、韩燕民、马金亮、张鑫涛、左国飞等。)

执 笔:闫凯凯 刘建安 罗汝鹏

附表// 毘山遗址2014年T1木桩材质检测结果一览表

续表

猜你喜欢
马桥泥质遗物
疑似地球史前遗物
疑似地球史前遗物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马桥地区找矿远景分析
抗日老兵梁焜益世纪老人遗物的鉴辨
嗜血与温情:城市伦理的重建
——卫鸦小说《万物生》解读
西班牙游乐园拒绝遗物
陶刻技法简析
万物生
3500年前的海堤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