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琰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江苏省南京市 210048
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自动生产线技术作为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研究分析智慧课堂背景下自动生产线技术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为实现自动生产线技术课程知识讲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提供思路。
自动生产线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紧密结合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关键岗位和核心技术需求,以掌握“自动生产线安装、编程、调试、参数设置”核心技术技能、加强新时代机电类学生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和追求卓越的价值取向作为课程建设方向。明确“培育教学团队—重构教学内容—重塑教学流程-重建教学评价”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重组教学团队,打造“三位一体”课程思政团队;以企业行业先进技术为标准,重构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思政浓度”,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以学生为主体,重塑教学流程,强化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落实“思政盐”融入“专业汤”;以结果为导向,重建评价方式,建立“闭路回环式”考核机制。创新实施“线上线下+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智慧课堂创新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坚持新发展理念,紧密对接高端装备制造自动化产业链,及时跟踪产业发展动向,基于自动生产线技术课程定位及学情,依托“互联网+职业教育”,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开创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相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理念。创新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133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如图1 所示,即通过1 条学习主线+3 个教学平台+3 个目标达成,将将理论学习、技能训练、价值引领高度整合。
图1 自动生产线技术课程思政133 教学模式
“1”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将学习主线和课程思政主线合二为一,以典型自动生产线的装调为学习主线,从了解自动生产线核心技术应用到自动生产线单站安装、测试、编程与调试的学习,最后实现整机联调运行,将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融入教学全过程。“3”个教学平台:即智慧职教教学平台+亚龙YL-335B 自动生产线教学设备+宇龙机电仿真教学软件,构建“线上线下+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相结合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智慧职教平台作为载体打造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互动,学生学习过程实时追踪。亚龙YL-335B 自动生产线教学设备和宇龙机电仿真教学软件,用于实现虚实结合的教学环境,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课堂,解决实际设备数量不足,打破空间和时间上的学习约束,为学生个性化设计及创新思维训练提供平台。因此,133 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以育人育才为主线依托“3”个教学载体实施教学过程,最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达成、价值引领“3”者有机融合。
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培育一支“专业教师+思政导师+企业名师”多主体教师团队。团队建设思路为:①基于“线上线下+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建设,专业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只有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信息处理技术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才能流畅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的目标。②专业教师还应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一方面通过定期培训、专题讲座以及课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提升专业教师思政水平,另一方面,发挥专业教师和思政导师1+1>2协同育人优势,聘请思政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导师,指导帮助专业教师深入挖掘思政素材,切实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③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兼职德育导师。厚植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与大企业工匠文化深度融合,实行“推出去,走进来”的交流提升制度,团队教师赴企业开展顶岗锻炼,体验企业规范和职业素养。邀请企业知名工匠来校授课,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互融互通,提升工匠精神情感感染力和理性推动力。
3.2.1 课程特点及学情分析
自动生产线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开设在第四学期,课程内容涵盖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技术,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可编程控制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气动技术、触摸屏技术和工业网络控制技术等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基础的科学思维能力。本课程主要培养自动化产线装调岗位技能及相应的职业素养,是对先修课程的所学知识的总结和综合运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是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职工”转变的重要平台,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
3.2.2 课程标准建设
基于课程特点和学情,完善课程教学标准,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目标。如表1 所示。充分考虑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坚定理想信念,励志成才,提升智慧课堂所负载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之间的平衡度,从而营造更加和谐的课堂文化氛围,做更具温度和魅力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企业精神和职业素养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表1 自动生产线课程教学目标
表2 “自动生产线技术”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3.2.3 教学内容设计
立足于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岗位需求,基于“核心技术基础应用—单站拆装与测试—单站编程与调试—全线联调”的工作过程,实施“线上线下+理实一体+虚实结合”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单元设计,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并在有效融入路径上下功夫,形成本课程的具体学习任务。设计本课程应侧重的思政点,如表1 所示。
智慧课堂背景下的自动生产线课程思政教学流程如图2 所示。根据“线上线下+理实一体+虚实结合”教学模式特点开展教学设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开发线上教学资源,制作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政相融合的精品教学微课和实操演示视频。运用方法创新指导课堂教与学,将价值引领贯穿始终。
图2 自动生产线技术课程教学流程
课前推送思政案例和预习资料,开展预习测评,结合课后作业情况进行学情分析,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如何确定合适的教学设计,第一、如何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融入实操任务实施过程中。第三、如何合理地进行课堂有差别的训练。第四、如何将课程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强调“德技并修”,营造更加和谐更具“温度”的课堂氛围。课中充分利用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开展教学互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高度整合,将知识情景与真实工作任务相结合,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职业素养,通过小组协作与竞争、实操训练与汇报、任务自评和互评等方式启发和引导学生体验企业规范、工匠精神和团队协作的内涵,在机械拆装、编程调试等任务实施过程中不断鼓励和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和情绪变化,因材施教,营造一种自信阳光、勇于攀登的课堂氛围。课后突破课堂空间限制,开展同步测试、线上答疑和个性化辅导,进行教学反思和教学诊改。
基于智慧职教课程平台重建教学评价方式,实时动态监测教学过程,实施过程化考核为主的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学生课程总成绩(100 分)=平时表现20%+过程任务考核30%+作业20%+期末考试30%,各部分均有一定比例的思政内容,课内注重学生课堂参与度、学习成果以及职业素质素养的评价,课外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业准确性和独创性的评价。通过过程化考核反馈教学质量,提供即时的学情分析,及时诊断教学实践出现的问题,对教学质量进行保障和持续改进,构成课堂教学的闭环交互。
高职智慧课堂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理想化目标任重道远,自动生产线技术作为高职机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如何提高专业教师思政能力落实协同育人理念,如何建设富含思政元素的数字化精品教学资源,如何制定适应学生差异的个性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案与策略等问题的实践研究仍是今后课程思政改革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