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是”和“所新”

2022-07-06 05:46王颖冰
客联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

王颖冰

摘 要:人类文明新形态诞生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背景下,是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最新理论成果。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丰富的内涵,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也体现了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不同于以往文明形态的全新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人民中心发展思想的有机统一,也是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相结合的文明统一体。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是中国文明和世界文明发展的必然成果,深入研究和学习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是”和“所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 “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一个全新的命题被明确提出。深入研究、解释这一理念之“所是”和“所新”,对于新阶段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乃至推进全人类的解放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是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国内层面来看,包含“五个文明”辩证统一、协调发展,从国际层面来看,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推动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方案,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创造。

(一)国内层面: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五个文明”协调发展

从国内层面看,“五个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主要内容。在资本逻辑的主导下,资本主义走出了西方现代化道路,创造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取得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过于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反而牺牲了其他文明。与之相比,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提出之时就重视物质、政治、精神、社会、生态各个文明领域之间的平衡关系,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全面超越。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百年奋斗创造出的“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崭新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保障,围绕物质文明建设,我们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贯彻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经济总量全球第二的成绩。“政治文明”是贯穿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保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保障人民享有参与国家事务的基本权利,建设具有人民性、时代性的先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贯穿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内在力量,围绕精神文明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结合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形成了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思想和文化体系,创造了独具中华特色的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是贯穿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群众基础,是提高社会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我们不断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打下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山”理论、绿色发展等一系列理念、理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全社会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风气。

(二)国际层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大趋势

就国际层面而言,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的大趋势。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智慧,也有更多的内涵,为全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而言,提供了发展的方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前提,也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描绘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美好画卷。当前人类社会仍旧处于动荡变革期,局部战争和冲突升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气候问题严峻,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等挑战不断,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人类文明的演进历史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只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和平的环境。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是以“人类共同命运”为纽带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结,超越了语言、国家、民族、血缘等因素,真正可以形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其次,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政党之间的合作,携手建设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拉美命运共同体,与中东欧国家的合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促进世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了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的方向,是人类文明形态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协和万邦”的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充分彰显了中华文明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中国智慧与担当。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目的是为了“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实现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紧密团结,加强了各国之间的合作,使发展的成果能以更多、更公平、更快速的惠及各国人民。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理念以平等为基本价值原则,力求世界各国建立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中国共产党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绝不强行推销自身的发展模式和价值理念,尊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发展的多样性,寻求利益、合作最大公约数,是对西方“强权性、冲突性文明观”的超越。再次,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观,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发展理念,保护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超越了西方强国“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发展模式。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所新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对西方文明形态的扬弃和超越,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特质,实现了人类文明向更高级、更先进的迈进,进而铸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根本”之新在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运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3]近代以来,面对国家蒙难,民族危亡的破败局面,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国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人民独立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这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华夏大地上确认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出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创造了富裕的物质条件。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因势而谋,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引领各行各业取得突破性成就,带领了14亿人口迈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提供了更富足的物质基础、更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主动的精神力量。党的百年奋斗所取得一项又一项成果表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国家愈加富强,人民愈加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愈加蓬勃发展的根本保障。

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重要理论创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创新,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已经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的阶段,从实践摸索上升到把握规律的阶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唯物史观的角度看待文明,文明是人类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文明形态的更替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不断变革为动力,新文明的产生必须要扬弃资本主义文明,才有实现的可能。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不同历史阶段的正确把握,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前提。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到实行改革开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再到进入新时代,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灵魂”之新在于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发展思想,积极弘扬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始终把人民所想、人民所愿、人民所求融入其中。党的十八以来,党和国家从“人民需要”和“发展”两个方面入手,以人民所求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所愿为目标,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战略部署。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党和国家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新征程的目标,强调“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人民来说,逐步推进共同富裕意味着更加公平,一方面,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人类文明新形态所追求的共同富裕,人民是主体,发展的成果也由全体人民共创共享;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富裕,既要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的需求,也要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人类文明新形态积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从国际层面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担当。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人类文明长久沉淀下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各国人民的共同诉求、期盼、意愿的高度概括,也是超越了国家、民族、地域的价值共识。与西方文明形态相比,一方面,西方文明形态所宣扬的普世价值,企图以单一的文明形态统一世界,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立始终坚持文明交流、文明借鉴和文明共存的原则,秉持“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文化交流理念,坚持反对“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等引发冲突的文明论,更加具有包容性,也更加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一些人类社会面临的共有问题上,企图在百年变局的动荡中获取利益,从而忽视了人类社会的全体利益。譬如,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拒绝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并把气候问题产生的根源归因于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致力于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性质”之新在于是社会主义和中华文明的统一体,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特色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全体人民接续奋斗产生的成果,他产生于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形态,既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积累,又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超越,从根本上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传统社会主义形态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目标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保证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弥补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缺陷,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进入和平发展阶段,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也出现了发展的弊端,如忽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生产效率较低,发展缺乏包容性等。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传承了传统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精华的基础上,依据中国实际国情和发展状况,进行突破和创新。比如,允许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发挥好政府的管理职能,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但归根到底,人类文明新形态是由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所创造的,是完全不同于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形态,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

人类文明新形态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土壤中,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沉淀造就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灵魂与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每个民族和国家的不同文化特色造就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明体系,中华民族从未中断的五千年文化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悠久的传统文化为我们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造就了坚实的思想防线,也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底气。中华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积累与沉淀,留下了数不清的丰硕成果,譬如,孔夫子“施行仁政”的治国理念,西周时期“敬德保民”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相处之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间大爱,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数以万计的优秀华人留下的文化精华,都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和精神滋养。人类文明新形态脱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具有完全不同于其他人類文明形态的特征和内涵,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3]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10-10

[4]田鹏颖,李雨珊.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未来指向[J].思想教育研究,2022(01):3-7

[5]邱静文,林于良.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和世界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3):32-36

[6]田鹏颖.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历史意义[J].当代中国与世界,2021(04):7-19+125

猜你喜欢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世界秩序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