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利平
摘 要:《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可以说,《红楼梦》也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人类情怀小说。因此,本文将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位小说中的重要人物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红楼梦》;人物形象
一、贾宝玉人物形象分析
贾宝玉是《红楼梦》这部作品中的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他的思想,他的性格,是在他所生活的特定生活环境中,由于较复杂的各种因素对他加以影响,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这也就如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他在自己属于自己的独有的生活环境中,去经历和遭受着属于他的一切,从而逐步形成了他自己独有的性格与思想。
他对女性的崇拜、尊重和同情是他形象中的另一种典型表现。他的爱并不仅仅只是男欢女爱,而是更某种意义上对自己周围美好而又不幸的女性的爱。贾宝玉坚持的“女清男浊”这一点,就恰恰体现在,在他看来,女性并不弱于男性,而这一点也正是他人本主义理想的体现。贾宝玉不爱那些为整天为名利奔波、四处讨好、卑躬屈膝的他眼中的庸俗之人,不爱那些满嘴之乎者也而实际上终日醉生梦死之人,他是爱那些遭受苦难的美丽的女子,对那些不幸的女子充满着同情。从客观意义上讲,他的这种初步的人本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跟他性格中的叛逆的一面是十分一致的。鲁迅曾评价贾宝玉“爱博而心劳”[1]。何谓“爱博而心劳”,可以这样去理解,贾宝玉的爱是一种博爱,是十分的广泛的,他对他人的同情并非怜悯,也并不是一种贵族对贫苦人民的施舍,而是一种同理心,是他对处于困难中的人们的一种感同身受,因为别人的快乐而获得快乐,因为别人在于的苦难而难过,因而他的这种爱是一种深刻的,是不可抹去的,是与生命相关连的。
同时,他强烈抵制封建制度为他安排的传统生活方式。在封建礼教方面,他尽量避免与士大夫交往。对封建士大夫的最高理想名利与封妻荫子,十分反感,全盘否定。他只想听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顺其自然,在大观园的女儿国里过自由的生活。但是,他受到当时所处的时代的限制,尽管他理想中的生活是追求自由,过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出路的。他想要摆脱贵族社会加在他身上那令人窒息的束缚,但与此同时他又不得不依靠贵族阶级,他本就是贵族,要摆脱贵族阶级施加在他身上的影响又谈何容易。因此,这使得他的思想、性格具有矛盾性。他的理想是对封建生活的否定,但非常朦胧,带着有强烈的虚无主义色彩。
二、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即使你没有读过《红楼梦》,但多半也知道在《红楼梦》里,有一个多愁善感的林妹妹。提到林黛玉,世人最普遍的印象,无外乎小性爱哭、说话十分刻薄、多愁善感这样的标签。似乎本是出身于书香世家的林黛玉,整天总是悲春伤秋的愁苦模样,并不是一个娴静温婉、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形象。但其实这并非真正的黛玉,这不过是大家受了影视剧中的角色的影响,对黛玉形成的刻板印象。初讀红楼梦,大部分人不喜欢林黛玉,因为她敏感多愁,有事没事总爱哭,常常让宝玉急的抓耳挠腮,又是赌咒又是发誓,不知如何是好,在现在这个时代被大家称作略微有一些“作”的女生形象。但是如果你多读几遍红楼,你就会发现黛玉这个人物的魅力之处,她虽然身体时常抱恙,但是她有着美丽的容貌,惊人的才华,毫无杂质的真诚,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感,她的这些优点总是能打动世人的心,让我们对这个寄人篱下的孤女,多几分怜惜。
但在黛玉的生活中,她不仅爱哭,其实更爱笑。黛玉在生活中并非全是终日泪流满面,与汤药度过。在花谢的时候,她会扛着锄头埋花,为我们留下“黛玉葬花”的经典场景,她会跟贾宝玉两人一起读书,秋雨之夜在窗前写诗,在春天太阳很好的时候,她会忘情作诗。黛玉在生活中,还是一位幽默大师,而戏谑都是高级幽默,并不是一般的粗话。生活中的黛玉,还是一个懂人情通世故的女孩,她虽然不管家,却知道贾府长期以来一直出多进少,长此以往,必然出大问题。林黛玉身上最难得的一点在于,她从来只做最真实的自己,不会因为他人或是其他的事情而去伪装自己。她过着真诚坦荡的生活,她伤心的时候哭,高兴的时候笑,从不掩饰自己得真是情绪和想法。她可以在闲暇之时自己一个人读读书写写诗,也可以和园子里得兄弟姐妹们一起饮酒作诗。她合群又冷漠。贾府每次举行的家宴,她从不缺席,也从来都是彬彬有礼,不会做出失了礼节的事。但是在宴席上看到大家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自己独自一人在异乡的时候,也会不禁泪流。林黛玉的风趣、幽默、真诚、才华,放飞在潇湘亭的竹林中,在大观园的池塘中,在海棠社的中秋对联中,在与贾宝玉的悲剧爱情中[2]。这般的女子,古今中外,只她一人。
三、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
薛宝钗处事圆滑、大方温和,日常深居简出扮演好自己的大家闺秀角色,但也有自己的大志:是以旧社会对女子的要求为基础的某种志向[3]。基于这种志向,她也修饰许多——为人处世大致也是修饰的一个方面。处事圆滑自不必说。薛宝钗总是能得到身边各种人的喜欢——或者总之没人说得出她哪里不好,即使她不像凤姐那样能活跃气氛,但她懂得讨好高层(元春在时帮宝玉改诗)、懂得讨好长辈(贾母、夫人在时点戏点他们喜欢的)、懂得驾驭下属和协调矛盾(劝王夫人不必为金钏儿的死伤心,也劝过丫鬟不要和主子怄气)她简朴到一种压抑自我的状态。所以其实她也算不得“有什么性格”,因为她在书中几乎是捉摸不透的。在她房间的装潢,几乎就是空空如也。所以宝玉也只能关注她戴的那个金锁,于是搞出个金玉良缘。她唯一一个自我的描写,就是宝钗扑蝶。一个人的时候她是爱玩的自己,不小心碰到了有人说悄悄话,就又成为了“为了适应社会脑子转得飞快”的“圆滑”状态,绝不让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有一点不好。所以说到处事谨慎,她不比黛玉差,但在随机应变和讨人喜欢上,她做得似乎更甚一筹。她是一个努力把自己变成“社会属性”的自己的悲剧人物。她的性格或许只有温和大方这一点是真实的,其他种种都更如同一种为了社交而形成的习惯,并非她的性格本身。
四、结语
在《红楼梦》中,除了上述人物之外,作者还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作品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因此,《红楼梦》确实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参考文献:
[1]鲁迅撰. 中国小说史略 [M]. 中国小说史略, 1998.
[2] 陆任荏. 《红楼梦》中林黛玉人物形象研究 [J]. 长江丛刊, 2018, 14): 8.
[3]卢子予. 《红楼梦》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以薛宝钗为例[C]//.Proceedings of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cial Science(ISSS 2019).2019:156.703BF590-C796-4438-808F-FBA4B9A1BD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