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讨

2022-07-05 13:04周来成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物理教学方法

周来成

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体系中的重点模块,能够起到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同时可以引领学生在探索中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并不断强化其科学素养。鉴于此,新时期的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活动,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让他们主动挖掘知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规律,并在探究中学会迁移应用,从而推动其学习能力、学习质量的稳步提升。文章以北师大版初中物理教材为例,着重分析了创新实验教学方法的相关策略。

一、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意义

(一)能夠触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想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调动其学习兴趣,触发他们的内在动机。此时,通过创新实验教学的方法,可以针对性改善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更轻松地展开探索,顺利获取物理知识,有利于促使他们端正自身态度,提升其学习热情。

(二)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升效率

在创新初中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案、优化教学流程,并将实验合理安插到不同的教学环节,使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有效调节课堂氛围,同时帮助学生挖掘知识内涵,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1]。

(三)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创新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设计实验、参与实验的机会,使他们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可在此期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高效地吸收和内化知识,继而不断强化综合

素养。

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路径

(一)自制实验器具,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实验教学中,难免会存在器材缺失的问题,此时物理教师可以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自制实验器具,一方面能够使之在动手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其探索意识,使他们在参与中挖掘各种事物的用途,将其与物理实验结合起来,继而高效地完成实验探究任务,获得丰富的体验。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一节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简易实验器具,既可以使用玻璃杯、硬纸片作为器材,然后设计“纸片托水”实验,也可以在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节的内容时,让他们将生活中的各种素材转化为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可以使用切开的塑料瓶作为容器,并分别准备清水、淡盐水和浓盐水,然后用石子、橡皮等器具作为实验探究的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乐趣,然后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实验探究活动,从中获得丰富的信息,进而不断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2]。

(二)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物理实验,教师还可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此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或者是使之对相关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进行操作研究,从而促使其高效地吸收知识,不断强化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在讲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带线的“纸杯话筒”分给两名学生,并让其中一人走出教室,到尽可能远的地方,然后走出教室的人可以小声对着“话筒”说一句话,而听的一方可以在班级中重复这句话,接着向另外一人求证。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能够听到室外的人说话吗?”学生普遍会摇头,那教师可以继续提问:“那么为什么拿了‘话筒的人可以听到呢?这是什么原理呢?如果我把纸杯上的线去除,他们还能听到彼此的话吗?”由此可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主动在原有的实验基础上进行拓展探究,即将连接纸杯的线去除,再次实验后得出结论,或是将纸杯上的线换成铁丝、胶线后继续实验。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创设生活化情境,以学生熟悉的案例吸引其注意力,再设计问题引导他们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从而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创设富有趣味的情境,可以有效落实实验教学工作,并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进而推动知识的传输,提高教学质量。

(三)鼓励小组合作,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操作的机会,以便强化其动手能力,使之在参与中吸收和内化知识,并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可将学生划分成人数均等的小组,且要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然后根据具体的授课内容设计实验导学方案,要求其通力合作,共同挖掘知识内涵。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索北师大版九年级课本中“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内容,同时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要求其根据教材中的指示设计实验方案,且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创新和优化,然后按部就班地操作,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而在学生合作探究时,教师要及时观察、旁听,一旦发现问题就要与学生沟通,提示和引导他们纠正失误,以便完善其实验流程,使之高效地获取实验成果。通过合作,学生可以体验到亲自操作实验的乐趣,并在探索中充分领悟知识内涵,形成感性认知,也可以在参与中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树立科学探究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让他们在合作中实现自我发展。

(四)重视评价反馈,完善学生的实验思路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还需重视评价反馈工作,即针对每次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展开评价,引导学生把握实验的关键环节,准确、科学地完成实验任务,同时借助评价优化其实验思路,使之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具备自主设计实验、探索知识的能力,由此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例如,学生在操作“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教师可以针对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使用的实验方法、具体的实验操作流程展开评价,如“你可以再检查一下实验方案,看看有没有遗漏的板块,或者是有没有漏掉的实验器材”,或是“你在操作实验时非常严谨,每个步骤都相当完整,我很期待你的实验结果”。由此,可以促使学生反思自我、扬长避短,辅助完善其实验的思路,提升他们操作实验的能力。此外,实验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也要进行总结性评价,但必须有的放矢,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分层点评,从而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例如,针对实验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这样评价:“相比于之前,你这次的进步很明显,已经可以独立设计实验方案了,希望你以后再接再厉,在实验过程中多联系学过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能够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失误。”而针对本就能力较强,但是比较粗心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你已经非常棒了,学过的知识和技巧全都能够记住,但是在实验中总是会因为粗心而出现失误,

这会影响你对知识的判断,所以要有意识地改正这种不好的习惯,让自己不断进步。”通过合理评价,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3]。

(五)设计课外实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根据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内容,教师还可以设计课外趣味实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操作,从而使之感受到物理学科的魅力,发现相关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以此拓展其思维空间,巩固其物理基础,并不断强化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群中分享“带电的气球”“神奇的牙签”“蜡烛吹不灭”等趣味物理实验的视频,而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进行操作,可以与家长一起,也可以独立完成,从而充分体验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并依据实验搜索相关的知识信息,探索其背后的原理,也可以据此开发一些新实验,并录制下来上传至班级群中。在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实验中,学生既能获得乐趣,又可以通过操作吸收其中蕴含的知识,有助于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激活其物理思维,使之在良好的氛围中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进而推动实验教学成效的增强。

三、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具有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的作用,也可以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对相关知识产生深刻的印象,继而科学地解决物理问题。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章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实验教学方案,并为学生提供参与实验、操作实验的机会,以便切实提升其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同时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使之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顺利提高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方玲.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策略[J].新课程,2021(45):164.

[2]夏永堂.简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创新路径[J].新课程,2021(37):22.

[3]张建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7):81,38.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物理教学方法
只因是物理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我不是教物理的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