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应孝
一、红色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现实
价值
(一)有效丰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体系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程资源是否符合教学目标要求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课程效果有重要影响。红色资源作为特殊的课程资源之一,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因此将红色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后,有利于丰富课程资源体系,是基于红色教育与核心素养教育的全新切入点,有利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创新利用。与此同时,这种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宣传红色资源背后的红色精神,将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载体,有助于大力弘扬红色精神。
(二)对学生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红色资源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这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要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将红色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加科学、正确的教学方向,还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同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在新时代发挥红色资源精神内涵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将教育与红色资源相结合,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实践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价值观念与政治认同观点,使学生可以深刻理解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
二、红色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整合红色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理解并形成了内涵丰富、种类较多、富有感染力的红色资源库,白银地区在历史发展中,也积累了当地比较有特色的红色资源,将这些丰富的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的建设水平与内涵,将红色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可以使学生在理解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资源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在整合红色文化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立足红色资源的原材料,通过深入挖掘与进一步加工,将其作为教学素材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发挥红色资源的
作用。
例如,教师可将红色资源融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将其作为教学素材的补充部分开展教学设计与实践。
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这一课时,教师可以以电影《长津湖》作为教学素材贯穿整个课堂,通过“连长伍千里带着哥哥遗物回家探亲,晚饭后收到军令紧急归队”,让学生体会“什么是责任”;通过对剧中人物梅生、雷公、平河、余从戎的责任分析,让学生总结归纳出“责任及其来源”;通过对“伍千里”的角色和责任分析,学生感知“角色与责任”的关系,进而分析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通过伍万里要加入部队,让学生感知“对自己负责”的重要性;通过长津湖战役中除七连外,其他人的付出,感知他人对自己负责,进而学会感恩,学会对他人负责。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感动中感悟,在感悟中体会,既认识了自己的责任,也增加了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除此之外,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结合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利益,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在“凝聚价值追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述革命年代的英雄故事,感悟其中的民族精神,从而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立足红色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否科学合理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设计与教学手段,将教学构思实化为教学过程,因此将红色资源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丰富并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利用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他们的学习好奇心与探索欲,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践中,立足红色资源开展创新教学需要教师在理解红色资源内容的基础上掌握其背后的深刻内涵,并将红色资源融入课堂环节中,在恰当的教学时机利用合适的教学手段,使教材内容可以与红色资源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地将红色资源传授给学生。
以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融入本地红色资源。这有利于创设教学情境,营造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的课堂氛围。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维理解课堂主题,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富有感染力的课堂导入环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红色资源融入课堂导入环节,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内涵更加丰富,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导入环节增强对革命英雄的敬佩感,感受到责任感与使命感。
以“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课的实践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展示陕甘宁红色革命根据地的照片,尤其是白银地区相关历史背景的资料,为学生播放视频和图片素材,提升学生对红色资源的亲切感,
引导学生理解革命根据地背后的红色故事,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节奏与旋律”的课堂导入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红色革命歌曲,如《保卫黄河》,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节奏的感受力,让学生体会节奏的含义,还可以通过红色歌曲的歌词让学生领略革命年代文化,清晰地认识到现在生活节奏与革命集体节奏的一致性与区别;在“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的课堂导入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红色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在“维护国家安全”的课堂导入实践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剧片段与图片素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理解国家安全对我们每个人实际生活的重要影响,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深刻理解知识点。
除此之外,教师可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学实践中,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红色资源,将三者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红色文化,并且以自己的理解弘扬优秀红色精神。靖远县是闻名陇上的西部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大县,蕴藏着丰富的党史资源。教师可将翻转课堂与红色资源相结合,为学生布置学习党史与时代故事的学习任务。例如,可以将靖远的红色故事融入课堂实践中,开展《我与革命人物那些事儿》演讲活动或者红色资源知识竞赛活动、红色校本剧活动等,以此发挥学生主体在课堂中的优势作用,促进教材理论知识与红色资源实践教学更好地结合。
(三)拓展延伸课下红色资源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融入红色资源不仅需要利用课堂教学,同样应重视课下教学实践拓展,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红色资源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懷,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红色资源场地领略蕴含的红色文化内涵,使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深刻理解红色资源的重要价值。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清明节、国庆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著名革命英雄忌日等,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与主题相关的红色资源社会实践活动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学习红色文化知识。
笔者所在的靖远县有着红色起义、渡河战役等丰富的红色资源,留下了宝贵的文史资料,成为党史中精彩的一笔。清明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组成实践活动小组,由教师带队去烈士陵园开展扫墓活动;在周末或者节假日时可以开展小组实践活动,去革命纪念馆或者博物馆参观;在时间较充裕的假期,如寒暑假或者国庆节等节日,教师可以布置“再走红军路”的选修作业。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借助学校资源开展“讲好红色故事,做好红色精神传承人”的演讲比赛、“我与革命英雄的交流”的红色资源故事竞赛、“我将红歌唱给党”红色歌曲歌唱比赛等,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征文作业,由此将红色资源由课堂延伸至课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红色历史。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融入红色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中通过多样化的红色资源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拥有更高涨的热情,并且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当然如何将红色资源更好地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仍然是教师需要深入探讨的重难点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更加高效、优质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钟冬梅.将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21(4):83-84.
[2]徐小燕.新时代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途径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6):954-955.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一般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地方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03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