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莉莉
作业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再次补充,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记忆,也能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带来很大的帮助。教师也可以在检查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全面成长。但是,如若教师布置的作业具有机械性和重复性,只会让学生增加心理负担,并对这门学科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转变自己布置作业的观念,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也
要对作业进行设计,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一、初中历史作业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一)遵循少而精的作业原则
初中阶段学习科目较之小学相比有所增加,学生的压力也会有增无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课堂的效率已经成为当代初中教学的目标。教师在布置历史作业时,要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要让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还能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师布置作业时,可以选择一些包含很多知识点或者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也能找到一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减负高效的历史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发展。
(二)遵循趣味性的作业原则
历史这门学科的时间、空间跨度很大,内容又琐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兴趣。只有让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投入学习中,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让作业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对历史知识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产生一定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热情。教师也要结合历史教材,将更多有趣的知识融入初中历史的作业中。如可以布置一个讨论的作业,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互换想法和思维,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遵循层次性的作业原则
现如今的教学大多都是采用班级授课方式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量较大,而且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再加上初中生还处在青春期阶段,思想比较独特,教师在教学和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将作业布置成层次性的作业,
让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并感受到一定的乐趣。
二、初中历史作業布置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注重作业实效
教师在布置历史作业时,一定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而不是像以往的作业一样,简单机械地重复,学生在做作业时也没有良好的情绪。所以,教师要对历史作业进行合理的设计,将传统布置作业的理念转化成让学生进行实践的理念,让学生在做作业时,不仅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还能使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在写作业的过程中对作业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完善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
例如,在《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准备几块橡皮,在橡皮上写上自己要印下来的字,并将其印在纸上,通过简单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活字印刷术的特点和所具有的优点,让学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人所具有的智慧。又如,在《改革开放》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一些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或是其他方面发生的变化,看一看这方面的相关视频,增加感性认识。为了让学生能对其有所体会,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调查类的作业,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老人进行调查,或者是通过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学生自然会将其和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调查能力,还会让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并明白自己所生活的年代有多么幸福,有多么的来之不易,从而让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可以说初中历史作业的布置方式是有很多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找到最适合学生的作业方式,改变自己布置作业的理念,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
(二)要宁精勿滥,科学设计作业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关键的,但历史学科在此阶段并没有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很多教师都会错误地认为数学、英语、语文等学科是学生最基础的学科,并且这些学科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较大,如若历史再布置了很多的课后作业,就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担,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无法达到高效的教学课堂。这种情况在我国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并不占少数。所以,历史教师不仅要结合这个问题,还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知识来找到布置作业的目的。教师在布置历史作业的过程中,要以教学内容为前提,以学生的体验和知识的运用为基础进行布置,在为学生减轻作业压力的同时,也布置了数量少、质量高的历史作业,并且教师还要保证自己所留的作业让每个阶段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能保证历史作业包含历史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加强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节课中,教师在讲解完本节课的知识点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去收集一些在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中所存在的购物凭证,像我们父母口中所说的“粮票、布票、油票”等,可以通过拍照的方式来保存这些凭证,并总结一下以往的市场经济与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有什么不同,或者说有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保障历史作业的质量,还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我国历史的发展变迁。
(三)层次作业,提高兴趣和能力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自然也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什么样的问题,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解决自身的问题,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要让作业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还要保障历史作业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从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特征、学习水平等都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需求,丰富作业的布置形式,以此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提升自身的能力。
例如,在讲述《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布置几项具有层次性的作业:第一,如若你穿越到了北京人和河姆渡人所生活的时代,你怎样在日记中描写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呢?请紧扣教材,自由发挥;第二,请你做一天的导游,为来参观北京人、河姆渡人遗址的游客来介绍当时他们的生活状况;第三,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具有什么样的作用?针对这三项作业,第一项作业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适合表达能力比较强或者写作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第二项作业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但是却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考验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和学生的即兴发挥能力。而第三项则需要根据教材,让学生自行讨论才能找到相应的答案,但第三项作业的难度也是比较低的。布置层次性的作业,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在完成过程中都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让自己参与到历史课堂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也能巩固自己的知识。
三、结语
纵观全文来讲,很多历史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都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和重复性,这不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因为缺乏针对性而为学生造成学习的负担,让学生无法对本节课的知识加深记忆,也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布置历史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并找到最适合学生的历史作业,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博大精深,从而达到减负与高效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范太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J].历史教学问题,2021(3):139-142.
[2]白秀珍.初中历史有效作业的设计[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8):216.
[3]冯鑫.新课程下初中历史学生作业类型与评价[J].赤子(中旬),2014(2):122.
[4]唐乐莲.以生为本把作业的批阅权还给学生:“作业前置自主互助批阅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尝试[J].现代教育论丛,2011(2):89-92.
[5]刘建会.新课改下初中历史作业现状及其成因探析[J]. 甘肃科技纵横,2005(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