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挟”应该改成“促狭”

2022-07-05 08:25夏松平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词形文意现代文学

夏松平

杨方《澳大利亚舅舅》有云:“曾经有个同事,在高空作业的时候,故意把二舅舅留在危险而寒冷的铁架子上悬挂着下不来,二舅舅的愤怒在高高的地方陡然增加了两倍。他下来后把那个说话总是结结巴巴、喜欢捉挟人的家伙打得从此以后再也不结巴了。”(《青年文学》2021年第9期)

笔者读后,认为其中的“捉挟”应该改成“促狭”。

揣摩文意,“喜欢捉挟人的家伙”应该是爱捉弄人的家伙。虽然文意如此,但是“捉挟”的写法值得商榷。

表示“捉弄”的意思,在文学作品里一般写成“促狭”,如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谁知那些促狭鬼起的黑心?”除此之外,还可以写成“促掐”,如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我打你个促掐的弟子孩儿,酾这么滚汤般热酒来烫我,把我的嘴唇都烫起料浆泡来。”还可以写成“促揢”,如吴稚晖《〈何典〉序》:“这书做得好极,一味七支八搭,使用尖刀促揢的挖空心思,颇有吴老丈风味。”还可以写成“促恰”,如王晔《桃花女》第三折:“(彭大云)他两个同坐着哩,不知怎么新人不死,是小姑娘死了。(周公做哭科云)桃花女,你好促恰也。”还可以写成“捉狭”,如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十回:“捉狭鬼,不是英雄,算我上你当罢。”还可以写成“捉掐”,如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二回:“你罢软的老和尚,捉掐的弼马温,面弱的沙和尚!他都在那里自在,捉弄我老猪来跄路!”

笔者认为,“促狭”“促掐”“促揢”“促恰”“捉狭”“捉掐”等是一组异形词。但是,在现代文学作品里,应该使用推荐词形。

众所周知,种种原因,有些词语不止一种写法,如“愤愤”也作“忿忿”,“日食”也作“日蚀”,“月食”也作“月蚀”,等等。这样的词就是异形词。很长时间以来,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声、韵、调完全相同)、同义(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异形词,时常困扰着我们的语言生活,使新闻出版和文字处理产生诸多不便,有时甚至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笔墨官司。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先后对异形词进行了一系列的整理,2001年12月19日发布《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整理了338 组异形词,2003年8月15日发布《第二批异形词整理表》,整理了264 组异形词,如“愤愤——忿忿”“日食——日蚀”等等,其中破折号前面的词是推荐词形,破折号后面的词是非推荐词形。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说:“我们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强调使用推荐词形。”

翻阅《现代汉语词典》和《新编汉语辞海》等权威工具书,我们只见“促狭”,而不见“促掐”“促揢”“促恰”“捉狭”“捉掐”,更不见“捉挟”。工具书对“促狭”的解释是:“①方言。尖酸刻薄,爱捉弄人。②气量小;心胸窄。”毫无疑问,作为现代文学作品,为了让汉字更好地发挥语言辅助工具的作用,作者应该自觉地以推荐词形为书写标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08 学年三年级上册《找骆驼》中原来有这样一句:“商人忿忿地说:‘别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要不,你怎么知道得这样详细。’”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2010 学年三年级上册《找骆驼》把原来的“忿忿”改成了“愤愤”。

有人说,“捉挟”是一个联绵词,可以有多种写法。笔者认为,纵然如此,在现代文学作品里,作者也应该使用推荐词形。

联绵词,旧称联绵字或连语,是一种双音节单纯词,在古代汉语词汇中占有重要地位。按照语音上的特点,可以把联绵词分为四类:双声联绵词,如“参差”;叠韵联绵词,如“窈窕”;双声兼叠韵的联绵词,如“辗转”;无双声叠韵关系的联绵词,如“狼藉”。

一般说来,联绵词中的两个字,仅仅是用来记录音节的,它们大多已突破表意文字的藩篱,成为纯粹的标音符号,只有合起来才有意义。同一个联绵词,用文字记录下来,可以有多种写法。有人做过统计:“委蛇八十三形,音同而义相迩;崔嵬十有五体,音近而义无殊。”(符定一《联绵字典·凡例》)因此,联绵词不能拆开来照字面解释,否则只能是“求之愈深,失之愈远”。如:“城中死者,无虑五六万。”(邵长蘅《阎典史传》)有的注本把“无虑”解为“不用考虑就知道”,这是错误的。在古汉语中,“无虑”是一个叠韵联绵词,是“大约”的意思,不能看作是“无”和“虑”两个词的结合体。“无虑”,又写作勿虑、摹略、莫络等。

应该指出,由于联绵词形体的多样性,势必给人理解文意增加困难,阅读时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更应该指出,认识联绵词,是让我们在阅读古文、理解词语时不要以形害义,而不是让我们在现代文学作品里,可以随意书写非推荐词形的联绵词。

《在“浅底”中翔徉》这个标题出自上海市某语文期刊的教学栏目,有人质疑其中的“翔徉”:“翔”,飞翔;“徉”不是语法单位,与“徜”结合成“徜徉”,才构成一个语素,表示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作者的本意应是以“翔徉”来表达飞翔和徜徉,殊不知这样凭空组词,难免生造之嫌。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翔徉”并非生造词,而是一个叠韵联绵词,是“徘徊;往返回旋”的意思,不能看作是“翔”和“徉”两个词的结合体。“翔徉”,亦作“翔佯”“翔羊”等。如《庄子·山木》:“徐行翔佯而归,绝学捐书。”三国魏明帝《长歌行》:“中心感时物,抚剑下前庭。翔佯于阶际,景星一何明。”《新唐书·突厥传上》:“寇西会州,围乌城,翔徉陇、渭间。”《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三军万夫,环旋翔羊愰骇之间,虏骑乘之,遂取吾之鼓旗。”胡三省注:“翔羊,犹云徜徉、徘徊也。”

显然,之所以对“翔徉”产生误解,一方面是因为阅读者没有对联绵词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写作者随意书写非推荐词形的联绵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喜欢捉挟人的家伙”中的“捉挟”应该改成“促狭”。

猜你喜欢
词形文意现代文学
高校现代文学课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英语词形变异及其语义信息
参考答案
带前置功能的词形《 в сопоставлениис 》的结构与搭配
飞行专业英语陆空通话词汇认知特点研究
勿让“排他性”判断遮蔽语文纯粹的美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语境顺应视角下的鲁迅《故乡》的翻译
书面表达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