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波
(山东省胶州市农业农村局,山东 青岛 266300)
在动物饲养过程中,养殖户的管理措施不到位以及一些外部环境因素都会导致动物出现疫病,需要有针对性的给予药物治疗,从而降低动物死亡率。其中,药物的使用,务必要安照国家相关规定实施,在规定剂量内用药,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同时还能避免细菌耐出现药性。具体治疗过程中,养殖户的安全防疫意识比较薄弱,经常实行错误的防疫治疗措施,主要体现在使用大剂量的抗菌药物。
抗生素(以前称为抗菌素)是由微生物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代谢产物,能干扰其它生活细胞的化学物质。但我们通常所说的抗生素是广义抗生素,包括合成药物(如磺胺类、喹诺酮类)(见图1)。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抗菌药物作用的耐受性,一旦产生耐药性,治疗有效性就会下降。根据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可分为获得性耐药和自然耐药。自然耐药也称天然耐药和内在抗药性,由细菌染色体产生,如 细菌对青霉素的内在抗药性。获得性耐药性是指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能够改变其代谢途径,而不会被药物本身杀死的能力。
图1
该县的畜牧业比较发达,疾病的发生率也较大,会使用大量的抗菌药物。滥用抗菌药物是指不经过兽医医嘱不按药物使用说明书随意使用抗生素的行为。抗生素药物使用后,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细菌的消灭与抑制,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但是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会导致动物体内的细菌产生抗药性,药物剂量加大到一定程度时,不再起作用,一旦出现细菌大范围感染情况,便没有其他药物可以有效治疗,降低了治疗效果。
试验对该县不同的养殖动物种类,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养牛场、养鸡场、养猪场、屠宰场区域全面进行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相关检查,然后将所收集的药品进一步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此批动物的样品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大肠杆菌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最高。并且猪场与家禽场的耐药性最高。其原因是因为猪和家禽受病原感染的可能,疾病治疗时会逐渐增加这些动物的耐药性。
调查还发现细菌耐药性还会受养殖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果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使用有耐药性的抗菌药物,即使加大药量,也无法提升治疗效果,并且大剂量抗菌药物的使用,还可能导致其他传染疾病的暴发。
3.1 滥用抗菌药物大部分养殖户对防治知识以及饲养知识比较匮乏,在对养殖场出现的疫病进行防护时,采取的方式就是将大量的抗生素掺在饮水和饲料中,动物食用后体内会堆积大量的抗生素,会使体内的病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使药物的抑菌杀菌效果较低。近年来对口蹄疫、猪圆环病毒以及大肠杆菌等传染病的预防收效甚微,就是最好的例证。
3.2 运输和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疫病的传播速度交通运输业以及经济全球化影响背景下,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国家的游客来我市旅行观光,数量剧烈增加的同时,导致病菌感染可能性增加。由于无法有效的展开人群携带病菌的彻底检查,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动物细菌病原体增加。此外,规模化养殖模式逐渐取代了原有的散养模式。部分养殖户为了提升家禽肉质品质,会将放养与圈养两种模式相结合起来,此种养殖方式会很大程度上将外部细菌带进养殖场,动物的生长过程中病菌增加,随后还有可能出现疫病的发生以及交叉感染的风险。
3.3 缺失对药物使用的监管一些地区对建立和完善药物使用监管机制不太重视,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支撑。以致于相关规章制度缺失现象严重,在此影响下,动物后期的抗药性检测结果不精准。由此,可能出现后期用药过量的现象。此外,还存在部分地区的基层防疫人员滥用抗生素药物的现象,例如针对普通疾病也实施抗生素治疗,这种不合理使用会直接导致动物体内的抗生素超标。
4.1 提高养殖人员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认知针对此项工作建立起有效的细菌耐药性检测系统。近年来,我国农业部门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非常重视,要求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各级部门建造一套健全有效的细菌耐药性检测系统。以有效规范我国养殖业对抗菌药物的科学使用。
图2 养殖场消杀
4.2 积极开展对饲养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1)对基层防疫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能够最大化实现对其专业技能的提升。进一步确保对后期抗菌药物的精准使用。
(2)全面提升养殖群体,将这个群体的整体饲养意识以及科学喂养能力,是降低抗菌药物过量使用的基本措施。相关基层领导应该日常加强对养殖户的技能培训,此外相关部门做好培训与宣传一体的工作,从社会观念出发,杜绝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发生。
近年来出现动物养殖数量全面提升。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针对疾病的防控会大量使用到药物,久而久之动物体内产生了抗药性,细菌滋生更加的难以控制。为后期兽医工作顺利开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并且当前我国各地区由于存在滥用抗生素的现象,直接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增加后果,进而降低了抗菌药物的药效,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应将重心放在宣传教育与养殖户的专业培训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