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玲 赵文清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的现代文阅读Ⅱ即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文《江上》,节选自现代著名文学家、学者冯至的历史小说《伍子胥》。这部小说虽取材于史事,但颇具现实意义,充满艺术魅力。本题命题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扣新课标和核心素养的考查方向,遵循“四层四翼”的考查要求,充分体现出守正创新的特点。
立德树人,涵泳化育
试题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宗旨,选文展现了人物在面临人生困境时的选择,彰显其面对美丑时鲜明的人生态度。结合1942~1943年的创作背景,小说能给学生以现实的启迪。
首先,选文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华民族精神的当代价值。伍子胥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复仇者形象,他身负血海深仇,一路逃奔,几经生死,狠心弃小义,最终雪大耻。他流亡期间的隐忍坚持,面对困境时的刚烈无畏,在生死关头的果决勇敢,犹如中华历史长空的一抹光辉照耀古今。选文中对伍子胥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及精神成长,进而感受其优秀的精神品质;选文中季札和渔夫的情节,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次,选文也含有传承弘扬革命文化的深意。《伍子胥》创作于抗战时期,冯至受鲁迅《故事新编》的启发,在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中注入深层寓意,小说反映了抗战时期的艰难和人民的忧虑。伍子胥被迫流亡时的心灵挣扎,更像是当时国人心灵的现实写照。选文可以引导学生去体味战争年代的苦难与人民的坚守,以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近几年高考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在贯彻立德树人宗旨时,都注重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鲜活的生活场景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让学生在文学审美的氛围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蕴,感受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从而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选材精当,特色鲜明
翻开这几年高考全国Ⅰ卷考查的文学类文本,从2019年的《理水》、2020年的《建水记(之四)》、2021年的《石门阵》到今年的《江上》,我们可以发现,选材精当与文本特色鲜明已经成为新高考Ⅰ卷现代文阅读Ⅱ的特点。小说《伍子胥》取材于历史题材,作者对历史题材进行了改编和创造。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的全知视角,多用心理描写手法表现人物的心路成长历程,展现出现代小说的创作特点,使小说呈现出鲜明的艺术特征。
《伍子胥》创作于抗战时期,以春秋时期伍子胥复仇的故事为蓝本进行创作。据史书上记载,伍子胥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助吴国成为诸侯一霸;之后,伍子胥率吴军大破楚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但冯至的《伍子胥》并没有选择采用全部故事框架,而是择其所需,用故事新编的方式进行创造改编。小说共九节,分为城父、林泽、洧滨、宛丘、昭关、江上、溧水、延陵、吴市。九节均以地名为小标题。
试题的文本选自小说第六节《江上》。这一节主要内容为:伍子胥逃出昭关,在无名渔夫帮助下渡江;为报大恩,子胥欲将宝剑赠予渔夫;渔夫拒绝,拨转船头而去。在原小说九个章节中,这部分的情节相对完整,故事流传广,文化内涵丰富,对人物和情景的细腻描画也最能体现作者的艺术表现力。高考命题组节选此部分为考试阅读文本,体现了选材精当的特点。
在史书记载中,渔夫作为义士帮伍子胥渡江后,为消除其疑虑而“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小说对此情节进行了改编,面对伍子胥以宝剑相赠的情谊,渔夫也只淡淡地回一句“这值得什么报酬呢”。这一改编使文章的主题层次更为丰富。小说着重通过别具匠心的叙事和颇有诗意的描写,展现伍子胥逃亡途中的所见所闻及心理活动,凸显了他坚韧刚毅的品质,展现了他对楚国现实的忧虑、对楚王的仇恨,并在仇恨与“柔情”之间矛盾纠结的心理。小说这种独特的叙事手法和诗化的语言赋予了文本鲜明的特点,留给了读者探究的空间。
考查规范,紧扣课标
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设置应该严格依据课程标准,以此体现出课标的权威性和对教学的引导性,表现考评的科学性。
首先,本部分题目设置体现了课标关于文学类文本考查的要求。课程标准对高考学生在阅读质量水平上的描述是“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我们先看看具体题目: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
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
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7.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人。
B.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
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
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緒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子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90D8E3CE-2707-447F-888A-3C208D158891
从阅读层面讲,第6题重点表现主人公内在情感的特点,考查考生对伍子胥情感和形象的理解,对塑造伍子胥形象艺术手法的分析理解。第7题以文中谈论季札的场景为聚合点,考查不同人物语言的深层含意、场景描写的作用及与主旨表达的关联。第8题考查学生对主人公心理活动层次的分析,引导学生鉴赏人物形象,体会用人物情绪形成小说内在张力的结构风格。第9题通过比较两种文学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进行个性化阅读,从文学效果的角度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命题符合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
其次,试题遵循“四层四翼”的考查路径,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从“四层”来看,这四道题考查学生文体知识、文化背景、字词理解等语文知识,同时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分析、鉴赏、评价等关键能力,以此体现对“审美鉴赏与创造”这一核心素养的考查。第8題要求梳理主人公随着所见所感而逐步展开的思绪变化,学生需要细读文本,结合情节,揣摩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能力才能完成任务。两道主观题涉及对历史背景知识、小说分析能力、叙事风格比较等方面的考查,体现了综合性的考查要求。第9题以史籍中渔夫形象和选文中渔夫形象的不同作为切入口来设问,可以启发学生关注不同文本对同一母题的艺术呈现,激发学生在理解文学文本时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体现了创新性的考查要求。
守正创新,稳中求变
今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试题稳中求变,体现出守正创新的特点。从守正的角度看,试题的设计坚持立德树人导向,遵循了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基础知识与能力的考查。从创新角度看,题型和分值有一定的变化,避免题型固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如,近几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Ⅱ中两道客观题一般会分别考查考生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而本次试题中,第6题对这两者进行综合命题,顺应文本特点,不做刻意区分。第7题大胆尝试从文本中一个特定场景切入,并以此发散,考查学生对场景、人物、结构、主旨的理解,题目设计新颖。再如,虽然伍子胥的故事学生较为熟悉,但主观题第9题的设置体现了新课改群文阅读的特点,从故事新编中“改编”的角度切入,需要学生探究两类文本叙事风格和艺术效果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领会不同的创作意图。本题设问方式不落窠臼,表面上看是考查人物形象,其实是引导学生着眼于题目中“文学效果”一词,从渔夫这一形象入手,考查考生在审美鉴赏方面深层次的能力水平。再次,从分值分配上讲,该题分值为18分,与去年相比增加了2分,体现了高考对考查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重视。
总结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的特点,对我们的复习备考有切实的指导意义:一是要理解命题立德树人的总方向;二是要深入领会课标精神,把握命题的脉络和精髓;三是要注重考查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在备考时,学生应将课内阅读能力灵活迁移,掌握文学类文本的基础知识体系,注重提升关键能力如理解、分析、鉴赏、评价能力,并针对题目情境的要求进行灵活的迁移和转换,培养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责编 / 严芳)90D8E3CE-2707-447F-888A-3C208D15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