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试题解析与比较

2022-07-05 22:12向彩霞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2年6期
关键词:妙手题名初学者

向彩霞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意分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结构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材料。材料开头就给出了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妙手、俗手”,并分两层展开讲解。首先,是对这三个术语的逐个解释: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二是对这三个术语之间关系的评述: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基本功练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只有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第二部分是写作引导,强调了材料的“启示意义”与“你的感悟与思考”。

第三部分是常规要求。

我们在审题时应抓住这三个术语内涵的关键:“正规、基础”“精妙、创造”和“貌似合理、通常受损”。也要抓住三者的关系“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除此之外,要关注本题第二部分的寫作引导,它需要写作者由阐释到发挥,通过联系现实,感悟思考,触类旁通,由此及彼。具体说,可以联系学习、竞技、教育、经济等方面的相似点展开,并结合具体事例厘清各方面的“本”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舍“本”的行为,从全局和长远看舍“本”行为的后果是什么,从而发掘出材料深层的现实意义。

立意参考

1.打好基础,功到自“妙”;急功近利,“俗”患无穷。(欲速则不达,只有打好基础,不急功近利,才能不留后患,水到渠成。)

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根基是一切的基础。)

3.精妙出于磨练,创造源于积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摒弃浮躁,在耐心的积累与磨练中厚积薄发。)

审题误区

考生在审题时容易出现如下问题:一是不能整体把握材料,只抓某一个关键词(如“创造”),从而偏离题意。二是忽视三者的关系,只谈重视常规、基础的重要性,不能以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正反兼顾。三是忽视材料的现实针对性和所具意义,此题针对“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这一现象,写作者一定要由此及彼,联系现实。

总之,一定要规范读题审题过程,整体把握材料,注重语境,找准关键词句,联系现实。

横向比较

今年新高考Ⅰ卷的作文题难度不大,没有任务驱动,没有身份、文体限定。材料源于生活,具有启示意义,引发思考。虽然没有设定情境,但很容易联想到类似现实场景,颇有返璞归真的味道。有很多人说今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作文题更难,在此我们略做比较。

首先,我们看下全国甲卷的原题:

全国甲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个作文题也分材料、引导、要求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材料为《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的一个情节: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该材料与今年的新高考Ⅰ卷作文题中给出的材料相比更长,涉及名著与部分文言文,容易吓住人。其实看看第二部分就了然了,该材料只是个例子,为引出后面的分析。第二部分引导分析了材料中三次给匾额题名的不同——“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既是思考角度引导,也是解读提示。这里强调了“启示”与“思考”。第三部分是常规要求,与新高考Ⅰ卷作文题一致。

可见,审题要抓住关键句“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而且要知道在“不同的艺术效果”中“独创”无疑为最高境界。

三种境界,有比较,有高下,有选择。其实在各个领域,“独创”都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此题也要求我们联系现实,由此及彼。做学问、办企业、搞建设等都是很好地发挥角度。值得注意的是,此题要写得有深度,必须分析直接套用不会创新的原因与得失,思考怎样才能做到“独创”。

立意要兼顾三者的比较,可从“学而创”的角度立意,可拟题为“学可广识,创则生辉”。

今年高考语文几套卷中,全国甲卷作文题与新高考Ⅰ卷作文题虽然在材料上有所差别,但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材料作文,结构层次清晰;引导重启示、思考与感悟;审题需要联系现实,由此及彼。

学生只要掌握审题方法,按规范读题审题,终究能“不畏浮云遮望眼”,识得作文真面目。(责编 / 胡璐)477B5136-4F05-49E9-9230-C7512FE863BC

猜你喜欢
妙手题名初学者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直抒胸臆,妙手慧心
深水浮具法在少年儿童初学蛙泳中的应用
羽毛球初学者高远球技术常见错误及应对方法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佳石选赏
初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