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作文导写及下水示范

2022-07-05 23:36李国贵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2年6期
关键词:钱伟长境界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的内容主旨意在立德树人,引导青年关注时代、关注生活,从时政大事件中挖掘出影响青年成长的因素。同时,落实核心素养基本要求,对考生的辨识能力、思维水平、思想境界等方面进行考查。写好这篇作文,需具备以下意识。

一、身份意识

背景材料紧扣时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暗示写作者的青年身份,青年要如何看待自身成长。央视推介的是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代表,旨在树立人生榜样,点燃青春激情。而任务情境“复兴中学团委组织的征文活动”也暗示读者群为青年学生。写作者和同龄人有很多共同关心的话题,要有读者意识,考虑现实针对性。

二、时代意识

背景材料第二段,展示新时代人才的精神风貌,介绍了科学家、摄影家、建筑家的观点,都不同程度涉及“选择”“创造”“未来”三个方面,意在告诉我们“如何做”的问题。其实,这几个方面具有普適性,在任何时代、任何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写作时宜结合时代特征进行阐释、丰富和完善。

三、思辨意识

任务指令明确要求,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这是事业的三个阶段,也是成长的必然过程。如果不涉及这三个关键词,则不符合题意。只涉及其中一个或两个关键词,也不全面。这篇作文里,考生一定要写进这三个方面,且三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联系的。要思考辨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既要写出统领的对象,又要写出互相之间的关联。写这三个方面不必平均着力,可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有所侧重。

这篇作文要有青年形象,体现责任与担当;要有时代气息,关注现实生活;要有思辨色彩,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

素材链接

改学物理、科学救国的钱伟长

钱伟长是我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运动家。你能想到这样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竟是一位高中时极度偏科的学生吗?

他18岁那年参加高考,以中文、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而他的物理只考了5分,化学和数学加起来只考了20分。但是他的文科天赋太突出了,知名的中文系教授杨树达认为他的文学天赋可以和外语系的钱钟书相比,著名的历史系教授陈寅恪认为,钱伟长如果学习历史一定会取得较大成就。

可是,这样一位被文史大家看好的学生却在入学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钱伟长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1931年的9月18日,这一天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而国民党却奉行不抵抗政策,认为中国战则必败,因为日本人有飞机大炮。钱伟长听到这个消息后,深受触动,毅然决定:我要学习国家用得上的知识,为国效力。

可是物理系主任并不想收这个偏科学生,钱伟长再三申请后,物理系主任才勉强同意,并提出:如果第一学年结束,他的数理化三门课不能都达到70分,就不能升学。钱伟长努力学习,废寝忘食,刻苦用功。毕业时,他成了物理系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话题拓展:选择  改变  爱国  志向

下水示范

新时代事业三境界

★ 李国贵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看了央视的人物纪录片,我思绪翻飞,穿越时空,用“人间诗话”与王先生来一次唱和。

【紧扣材料内容,交代背景;借与先贤唱和,引出下文】

第一境界:正是橙黄橘绿时

王先生认为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即人生迷茫时,登高望远,确定目标和方向。

【以诗句形式提出“选择”的话题,是为第一境界。接着和王国维先生的第一境界对照】

在这个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既要有高远的目标,也要有合适的选择。【结合时代特征,强调恰当选择的重要性】面对“橙黄”“橘绿”,我们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迷惑,容易被当下的温柔销蚀,容易被高光的事物引诱。【照应诗句,使诗句起到统领的作用】选择是事业的开始,决定着创造的潜力和未来的方向。【指出“选择是事业的开始”,让三个主题词产生关联】“10-10-10”法则告诉我们,当处于多难处境时问问自己:这个选择在10分钟后、10个月后、10年后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

面对选择时,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位青年本是历史天才,当他听到收音机里播放九一八事变的消息后决定改学物理,因为他要造出飞机大炮,振兴中国军力。他就是“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这是高尚的选择,这是伟大的取舍。我们既要向内看,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热爱的,让其成为照亮人生的光束,也要向外看,把“小我”融入“大我”,心系国家和民族,让选择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选择,除了“10-10-10”法则,还有取舍问题,钱伟长的事迹极具典型性】

第二境界:天工人巧日争新

王先生认为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孜孜以求,不怕千辛和万苦。

【以诗句形式提出“创造”的话题,是为第二境界。接着和王国维先生的第二境界对照】

勇于追求、不懈努力是必须的,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不仅追求得到,还应追求创造。创造是事业的高潮,是选择当否的验证,是美好未来的助推器。创造,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可以是立足传统,历史与现代相结合;可以是海纳百川,博采众人之长;可以是深入研究,抓住有利時机发展。

【指出“创造是事业的高潮”,让三个主题词产生关联。创造首先要创新,创造有多种方法】

在创造的路上,我们要坚定信念,不迷信、不盲从,敢于批判和质疑。伽利略坚持真理,有了著名的斜塔实验;聂利挑战教材,发现了蜜蜂发声器官;李四光颠覆贫油理论,找到了松江大油田。【三个简略的事例排比,既丰富文章内容,又增强说理气势】他们的创造是科学,更是精神。我们目前还是制造业大国,要坚定信心成为创造大国。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如果创造的脚步不停,那么太阳的光照每天都是新的。【此句和诗句照应,使结构圆合】

第三境界:风物长宜放眼量

王先生认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即下足功夫,终得成就的喜悦。

【以诗句形式提出“未来”的话题,是为第三境界。接着和王国维先生的第三境界对照】

我们用选择对焦未来,用创造成就未来,事业达到王先生说的这一步,算是成功了。但这不是事业的终点,而是事业的又一起点。未来是事业不竭发展的动力,古人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指出“未来是事业的动力”,让三个主题词产生关联】我们当进行新一轮的选择,启动更高境界的创造,去探索“未至之境”。

【对事业发展,有独到理解】

事业的延续传承,需要培养人才。你看,诸葛亮神机妙算,鞠躬尽瘁,可惜后继无人,蜀汉政权迅速衰亡。再看梁启超,既用良好的家风使子女成为国之栋梁,又提出并践行“少年中国说”。【两个事例形成对比,追求举例论证的变化】作为青年,我们是人才的主力军,更未来可期,当不负重托,追求长足发展。面向未来,我们有一颗永不满足之心。未来是无限风光,当放开眼界去打量。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百年历史,是一部用使命引领前路的百年辉煌史。走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有无穷的远方、无限的未来,我们充满期待。【结合时代,联系青年,提及背景,照应开头】

恰当选择,勇于创造,赓续未来,是事业的三种境界,也是三个阶段,有先后顺序,也互为条件。【对赓续未来,又翻出新意】选择和创造,是飞向未来的双翼,而未来又引导选择和创造。事业和学问一样,也是永无止境的。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将在未来演绎精彩。

【总结“选择”“创造”“未来”三者关系。又在“未至之境”的基础上指出“永无止境”,深化主题。全文形式上并列,但内容上递进】

总结评论

文章以三种境界来架构,层次清晰,脉络分明。王国维的三种境界的引入,可谓一箭多雕:一是具有丰富的文化韵味;二是在对照中结合时代阐发新意;三是对说理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四是以唱和形式增添审美情趣。

写作时注重不断深入的内在逻辑。三种境界,是事业的三个阶段,有前后顺序。说三者关系,既突出单个的相对独立性和重要性,又强调三者之间的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三种境界”之后,又有“未至之境”,还有“永无止境”,既深化主题,又引人深思,把“未来”写得意味深长。

(责编 / 胡璐)

猜你喜欢
钱伟长境界
钱伟长: 从“物理文盲” 到“中国牛顿”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钱伟长的两次“No”
1.49米的跨栏高手
1.49米的跨栏高手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泡”进物理专业的理科学渣
钱伟长的“无理要求”
最高境界
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