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静
明代诗人赵以相的五律《早秋偶兴》和明末清初儒僧大错和尚的六绝《山斋晚坐》,都用了反衬的辞格。所谓“反衬”,即用事物的相对关系,采用和本体相反或相对的事物,从反面衬托本体或主体事物,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所言“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早秋偶兴》的诗题意思是说因感初秋之景而寄兴。“兴”,即《毛诗》中所说的 “赋、比、兴”之“兴”。《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诗经》作为汉族文学史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毛诗》中的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绍本篇内容、意旨等。而全书第一篇《关雎》下,除有小序外,另有一篇总序,称为《诗大序》,是古代汉族诗论的第一篇专著。《毛诗》所说的“赋、比、兴”,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作诗的三种方法。“赋”,就是“直陈其事”,直接把事情说出来;“比”,就是“以此例彼”,用这件事情来比喻那一件事情;“兴”,指“见物起兴”,就是一种感发,你看到一个东西,引起你内心之中的一种感动。叶嘉莹先生说:“概括地讲,则中国诗歌原是以抒写情志为主的,情志之感动由来有二,一者由于自然界之感发,二者由于人事界之感发。至于表达此种感发方式则有三,即赋、比、兴。”所以,我们说“赋、比、兴”既是作诗方法,又是抒情方式。
一、赵以相的《早秋偶兴》
赵以相,字也溪,明代鹤庆白族诗人,鹤庆县金墩乡孝廉村人,鹤庆素有“文墨之邦”的美誉,特别是金墩甸南文化发端较早,孝廉村的赵以相、赵炜、赵煻父子三人都考取了举人,赵炜、赵煻兄弟都考取了经魁,因此民间有“父子三举人,兄弟两经元”之颂。赵以相历任湖南宁远县知县和曲州知州,鼎革后,感愤时局,隐居不仕,筑向山草亭,吟咏其中。“亭”,即其裔孙,鹤庆历史上的一代奇才赵鹤龄之翰林府第,于咸丰年间毁于火。赵以相今存诗若干首,其《早秋偶兴》如下:
无事临流水,花溪一样平。
秋随荷叶破,地触土螀鸣。
日落桥无影,风来树有声。
要知安稳处,忧乐不关情。
《早秋偶兴》是一首平起平收首句不入韵的五言律诗,“平”“鸣”“情”为平水韵的下平八庚韵部,具有“大雅铿锵、慷慨不平”,即“典雅、迷离”的声情特点。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匀称,其相对二联,谨守平仄、声调铿锵,不同凡响;“秋”对“地”,“荷叶”对“土螀”,“日落”对“风来”,“桥无影”对“树有声”,联句之中的对偶整齐和谐、相互映衬、形象立体,情致深微。
(一)《早秋偶兴》中的反衬手法
《早秋偶兴》中的颔联“秋随荷叶破,地触土螀鸣”以秋叶的颓残衰败反衬新蝉的抖擞蓬勃,衰残中更迭着兴旺,用了反衬的辞格。五代南唐词人冯延巳写过一首《鹊踏枝》词:“秋入蛮蕉风半裂,狼藉池塘,雨打疏荷折。”盛夏来临,满池的荷叶、荷花亭亭玉立于碧波之上,一阵风吹过,翩翩起舞。荷叶本来是圆满、碧绿、莹润光洁的,然后秋天来了,它们就慢慢地枯干了、残破了,也就是说秋天随着荷叶的残破到来了。荷花的凋零也是残缺、残破的,然后一片一片陆续凋落,荷花片片凋零,漂于水上,不失其一生不染、不妖的特质。春夏之际的荷花、荷叶的生命是丰盈饱满的,有一种昂扬恣肆的壮美,秋天来了,枝、叶、花枯萎,仍有一种睿智深沉的柔美。荷花、荷叶的凋落是残缺,是残破。秋天随着湖池中荷花、荷叶的逐渐衰败、残破而到来。“破”是裂开,裂开有一种声音,也有一种姿态,秋叶的豁裂是轻微的、不易察觉的,诗人却以一颗锐感的心捕捉到了,一个“破”字,不仅仅意味着衰败,更蕴含着一种参透节序轮回之后的轻叹的声音和释然的姿态。晚唐诗人李商隐说“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雨打枯荷声中弥漫着一种诗人在孤清冷寂中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而在《早秋偶兴》中,在诗人眼里,“破”是收,意味着今秋的收获;“破”是藏,意味着为来年蓄势。一个“破”字表达了一种蕴藉的、平和的、淡然的情感,荷叶破裂只不过表征了时令接续的一种自然情态。再结合下一句来看,诗人眼里的秋天也不是肃杀萧瑟的。“地触土螀鸣”的“螀”是蝉的一种,比较小,墨色,有黄绿色的斑点,秋天出来叫,蝉的幼虫要在地下生长很多年,幼虫长大后爬出地面,脱去外壳,等翅膀变硬,雄蝉才能鸣叫。所以,《史记·屈原列传》有“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之说。秋天,拱出地表的寒螀的微鸣声,在一片秋凉晚景中,让人感到生命的微弱萌动,感到新生命的孕育涌动。
(二)《早秋偶兴》中的兴发
“无事临流水,花溪一样平。秋随荷叶破,地触土螀鸣”是“赋”的写法。“无事临流水,花溪一样平。”秋高气爽中,闲来无事观临流水,溪水映照着一样平静的花影,也暗合诗人内心的宁静。洪水英认为,反衬修辞“既是一种修辞话语,又是一种审美判断,更是一种艺术隐喻,深受唐朝诗人的喜好”。因此,“秋随荷叶破,地触土螀鸣”中的反衬也是一种“比”。所以,开头四句诗既是直陈其事,也含有“比”的作法。这四句诗以秋景起兴,引起了下文中诗人禅意的联想:“日落桥无影,风来树有声。要知安稳处,忧乐不关情。”
接下来的“日落桥无影,风来树有声。要知安稳处,忧乐不关情”已经是诗人哲理性的概括总结,已臻于一种不喜不嗔的人生化境。“日落桥无影,风来树有声”可与王勃的《咏风》句“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参看。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凉风具有一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王勃所写的风着眼点在“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的“有情”二字。而赵以相诗中的风则着眼于“不关情”三字。“日落桥无影,風来树有声。”这两句看似无理:太阳落山,桥自然就没有了影子;风吹过来,树自然就会发出声响。一切本来就该这样,还用得着说吗?也正因为是本来如此的一种自然现象,却又合情合理。我们看王维的诗句“山色有无中”,到底是有?还是无?似有若无,有和无是对立统一在一起的,不必去纠结,表达的是一种风来听风,雨来看雨,花落不悲,花开不喜,顺应自然的阔达心境,照应了前面的诗句:“无事临流水,花溪一样平。秋随荷叶破,地触土螀鸣。”闲来无事观临流水,溪水映照着一样平静的花影。看到荷残不必过于悲伤,听见蝉鸣也不必过于欣喜,因为那都不过是秋天特有的景象和响动,秋景、秋声而已。这使得“秋随荷叶破,地触土螀鸣”两句在互为反衬之上得到冲淡调和,又多了一层旷达、洒脱的意味。这是诗人面对旧事物和新事物交替转换的自然规律的一种平静、尊重、达观的态度,沿袭了宋代以来以理入诗,以禅入诗的趣味。
“要知安稳处,忧乐不关情。”“不关情”是不是无情?叶嘉莹先生曾反复提到过,好的诗人要有一颗多情关怀的爱心,“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她常引辛弃疾词“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鹧鸪天·博山寺作》)来形容诗人的感情对外物的投注。所谓“不关情”,可以借用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来勘破。“晴”和“情”谐音双关,正是因为有情,有深情,才克制个人的七情六欲,不受外物影响,向外表达一种平静的尊重,从心随境转上升到境随心移,撇去浮于表面的情绪,以一种宽宥的情怀去静观、去默许、去顺应自然万物的生长、生活规律,去维持人生、自然、心灵万物的一种超然和平衡。这是诗人波澜不惊,实则思致深曲的感动和兴发,是对所处不得志的环境的超脱和淡泊。清朝词人况周颐在他的《蕙风词话》里说道:“吾观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风雨江山之外有着感动人心的一种托喻的存在。一个人要达到“忧乐不关情”的境界,是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能有一定的阅历和积淀的。秋天是果蔬成熟的季节,也象征着人一生中思想成熟的年纪,难怪刘禹锡在《秋词》中吟咏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一种豪情。平静、达观地去看待自然规律,就是对自然万物最好的尊重和珍惜,参透、顺应了自然规律,不论身处什么环境,就不会再有多少困扰了,即静观万物皆自得。旧事物的消亡,新事物的生长,我们都要平静、达观地去看待,既有“留得枯荷听雨声”的珍惜,又要有“秋随荷叶破”的淡然,在秋意飒飒中,更要有对“地触土螀鸣”的心悦。
二、大错和尚的《山斋晚坐》
大错,俗姓钱,名邦芑,字开少,江苏镇江人,明末清初诗文家和学者,曾为四川巡抚,因拒张献忠余部孙可望招降,削发为僧,从此隐居僻处,纵情山水之间,潜心以诗文自娱。永历十三年己亥冬,其隐身鸡足山,著作有《鸡足山志》《大错和尚遗集》《梅柳诗合刊》等。其诗《山斋晚坐》从范承勋修康熙《鸡足山志》录出。山斋,在鸡足山。诗如下:
好花半落苔径,山鸟乱噪繁枝。
窗外夜来风雨,老僧高卧不知。
《山斋晚坐》是一首六言绝句,全诗以景物写世事,透露出清初不平静的社会状况。尾句点出为僧不闻世事的心境。“枝”“知”为平水韵的上平四支韵部,具有“静夜幽思,伤心别离”,即“内心忧愁”的声情特点。大错和尚的诗,鸟兽花木皆入禅趣,日海雪云尽是妙谛。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清雅高洁而不失忧患之寓,融自然与人文为一体。《狮子林珠帘水记》赞其“山川之胜,林壑之美……皆我有也”。
(一)《山斋晚坐》中的反衬
《山斋晚坐》中的前三句是对老僧所处的环境的描写,第四句说的是老僧显然没有受到外界嘈杂环境的影响。诗中前面三句的事物的动态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雨来之前山中空气气压很低,使得山鸟烦躁乱鸣,并且在繁茂的花枝上跳来跳去,一大半的花瓣被摇落、踏落到了布满苔痕的小径上。夜晚的时候,窗外风摧雨挞,老僧却自在禅房高枕而卧,浑然不觉。外界环境的动荡反衬了老僧内心的安宁。虽然在诗中动与静对比的意味更强烈一些,但是以动态衬托静态,即以宾衬主,是有主宾之分的。反衬之中也包含着喻托,山雨到来前后自然界的躁动比喻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老僧高卧不知”,“高卧”既指老僧高枕而卧,又比喻老僧隐居,对世事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是以写动来突出静的,这与对照辞格是有明显的区别的。所以,这首诗整体上就是用了反衬的修辞方法,用前三句的“好花半落”“山鸟乱噪”“夜来风雨”陪衬最后一句的“老僧高卧”,突出了诗人隐逸的志趣以及“出世者智”的些许自负,有一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表达效果。全诗整体运用反衬让读者不难体会其“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
(二)《山斋晚坐》中的兴发
《早秋偶兴》兴发的是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接纳的心境。而《山斋晚坐》以反衬起兴,表达了对世事的回避。前三句诗人用自然简淡却细致入微的笔法,描绘了一系列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一个互相干扰、喧闹的自然环境跃然纸上。而第四句中,身处其中的老僧并非不知,只是说不受外界纷纷扰扰环境的影响,有一丝丝你奈我何的睥睨的意味在里边。大错和尚是一个博学之士,入山为佛,出山为儒,亦佛亦儒,同时他又是晚明的“孤臣”与“遗民”,所以他的诗歌感触良多、禅意深长,在他的《蒲村归田》诗的第一首中透露了他“寡世情”的性格与自耕自给的隐居生活的相宜。他一直为尘网所羁绊,举步隘窒,一旦归隐,就犹如“归飞翼”,在田亩之间逍遥自得。其诗云:
平生寡世情,赋性耽闲逸。
尘网一羁绊,举步成隘窒。
沈思本无味,忽忽如有失。
一朝决去就,矿然深自得。
理我荷叶衣,拂我笋皮笠。
逍遥田亩间,昂首看云色。
百物适自然,欣彼归飞翼。
庄子《达生》说:“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命之所无奈何。”说的是,通达命运真相的人,不去追求命运中无可奈何的东西,放下较劲,放下执拗,或许只有心无挂碍,才得万般自在。
《早秋偶兴》中,诗人用简净疏朗的语言将几组意象自然迭现,其中的“秋随荷叶破,地触土螀鸣”以反衬作比,是整片意脉的枢纽。全诗在景物的自然衔接中,感情自然流动,语言浅近又富于哲理,别有深意。
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南朝梁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都描述了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对外在物象的感应生发。《早秋偶兴》的“不关情”,实则是诗人历尽人世悲欢后波澜不惊的心胸和情怀。宋人沈义父在《乐府指迷》中提到“以景结情最好”,“含有余不尽之意”。《早秋偶兴》全诗虽言“不关情”,而情已在景物的次第映现中作了深婉纡曲的抒发了,诗人以情布景,景中蕴情,写出了真实的感受,千百年后再读时仍能激发读者内心的感动。
大错的山水诗不乏王摩诘遗风,深得杜子美风骨,但也增添了几许王船山的孤愤,是故卓尔堪《遗民诗》评曰:“禅师为诗,磊落孤愤,借古喻今,善于怨者,亦知言也。”其诗《山斋晚坐》通过反衬手法的运用,借用山中的景物,对比、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坚持与不受阻挠的高洁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