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故都的秋》之美

2022-07-04 18:24王瑜
青年文学家 2022年24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北国郁达夫

王瑜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名篇,多年来一直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作为一篇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文中有许多“美点”值得挖掘。笔者从文章结构、作者情趣、画面描写等角度寻美,细品经典。

面对秋天,历代文人墨客都格外钟情挥洒才情心绪,留下了大量的经典诗文。柳永在秋雨里尝到的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凄苦,杜甫在秋风中听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而现代文人郁达夫一路北上追逐秋天,他用清丽淡雅的笔触,定格了一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笔者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为例,赏析文中的四美:情趣美、悲凉美、画面美、结构美。

一、作者的情趣美

郁达夫在文章开头便说为赏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特意不远千里一路北上。此话一出,一是让读者立即感受到其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二则是初步显露了作者这份异于常人的雅趣和闲情。紧接着,文章再提到南方的秋天,只能“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则是直接将对这份情致的追求表述得淋漓尽致,直言要把秋天看饱、尝透,赏玩到十足。

怎么个十足法儿呢?他首先写到了自己总要想起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万千景色中,他却只采撷了最为素雅的芦花、稀疏残败的柳影、细碎淡远的虫唱、月色昏昏的缺月、寂寥悠长的钟声。这些景色在北平的秋光里,几乎算得上是最不起眼的陪衬,常人一般忽略而过,可作者却强调自己“总要想起”。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以我观物,则物皆著我之色彩。”郁达夫眼中的北国之秋,是乡野宁静与自然的冲淡。他看芦花柳影夜月,听虫唱和钟声,实为沉浸在超出世俗的清雅情怀中。

而这也还只停留在赏玩的表层,于是他又谈到在北平租“一椽破屋”,然后早起泡杯浓茶,躺在院子里看驯鸽飞过,数漏下的日光。如果说文章一开始还需要抽丝剥茧地体味作者的情趣与闲情,在这里郁达夫便是将其超越旁人的逸致尽情倾泻。体味十足的秋意,首先,不能短暂地驻足欣赏,需得在当地人家中租房子小住。常人旅游观光总是匆匆去留,辗转在不同的光景中,待到离去才发现不过是囫囵吞枣一般尽数看过、走过,却不曾细细品味过,始终隔了一层。所以,唯有“住”下来才能真切地贴近北平的秋天,感受其真实的韵味,才能打破这层“隔”,这是前提条件。其次,住处的选择也是有讲究的,不需要精致华美,一椽破屋足矣。何以如此?只因破屋在几十年风雨日落的光景中站立,沉淀了岁月的痕迹和历久的味道,早已是自然和本土风情的一部分,秋日的流转更是为其增色几分。晨起坐在院子里,泡一碗浓茶,苦味在嘴里散开,碧绿的天色沁润眸光,驯鸽的飞声掠过耳朵,日光渐斜,茶淡了,秋意却正浓。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谈到美感形象是“观赏者的性格和情趣的返照”,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郁达夫品得了一个十足的北国之秋,亦十足地展现了其追求淡泊、恬静、悠闲的文人情趣。

二、秋天的悲凉美

宋玉在《九辩》中云:“悲哉,秋之为气也。”千百年来,“悲秋”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悲秋”文学主题从《诗经》《楚辞》到“建安文学”,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诗,历经上千年的沉淀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悲秋”文學意识。历代文人总是将自己人生的失意惆怅表征为“草木摇落而变衰”的秋的意象,从汉武帝《秋风辞》感慨人生短暂,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表达天涯游子羁旅之痛,都是将秋的悲凉作为一种痛且哀的情绪,并沉浸其中无法自拔。而在《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却将秋天的悲凉当作一种美来感受和欣赏。这其实与大多数人的审美经验是相违和的,人们更偏爱勃发的生命鲜艳的色彩,对那些衰败孱弱的景象总是心生沉闷。对于绝大部分的人来说,要理解这种超越实用价值的悲凉美是有一定难度的。朱光潜对此有一番精辟的论述:“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为而所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因此,读者需要树立一种“无为而所为”的审美态度,才能拓宽对文本的审美空间,丰富自身的审美感受,在此基础上来细细咀嚼这篇文章,便能逐渐摒弃实用的态度,被作者眼中这种美所打动。

首先,是颜色的清淡美,郁达夫在文章中提到的芦花、柳影、夜月、碧绿的天色,以及在谈到牵牛花的颜色时,还特地发了一番言论:“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从色彩属性来看,这些景物皆是淡色,总体呈现一种寡淡的气质,缺乏生机。但从人文属性来看,“淡”是淡泊、冲淡、恬淡,这与郁达夫自持且期求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是一致的。所以,他偏爱的淡,正是一种自我的投射,他欣赏这些淡雅的景色,更是在欣赏自己。

其次,是画面的清静美,不论是虫唱、钟声、驯鸽的飞声,还是秋蝉衰微的鸣声与绵柔寂静的秋雨声,这些意象的罗列与组合在全文自然而然地构成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正像王维在《鸟鸣涧》中云:“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郁达夫于万千种声音中过滤掉种种,不仅因为他有一颗沉静的心方能听到,而且在于这些声音与之悠闲恬静的情致和陶然忘机的心境相契合。

最后,是生命的衰败美,相比北国之秋的清与静,郁达夫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力来强调与点染。除了有破屋、破壁和牵牛花底稀疏残枯的秋草,还有具体展开描写的槐树落蕊与秋蝉鸣声。提到槐树落蕊,他认为这也是“秋的点缀”,特别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踩上去只有些“细极柔软的触觉”,当扫帚扫过时也只留下了让人觉得细腻又清闲的“条纹”。先说落蕊,本就长得微小柔软,甚至都算不上一朵花,在平常里,在秋天里大约总是被人忽略的。往日它总是默默地开着,然后静静地落了,最后被扫街的一把扫过,了无存在过的痕迹。在秋日娇艳红火的落叶里,谁又能发现它卑微细小的一生呢?但郁达夫却看见了,看见了它鲜活的存在,还因为踩上去感觉到了它柔软的生命。虽然它的衰败也让作者觉得“有点儿落寞”,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生命的衰败更让人体味到生命的周期短暂,触动更深的情肠。孙绍振先生谈道:“生命的欣欣向荣,很容易得到自发的欣赏,而生命的衰败则需要超越世俗的实用价值观念。情感只有超越了实用的束缚才能有比较大的自由。生命的衰败,在世俗生活中,是负价值,但是,在艺术表现中却可能是正价值。”郁达夫直面落蕊的衰败,细细聆听秋蝉的残鸣,并将此看作一种美来欣赏与感受,既是对世俗审美的超越,也是审美疆域的扩展。而他也正是从颜色的清淡美、画面的清静美与生命的衰败美这三处入手,勾勒了一个充满悲凉美的北国之秋。

三、构图的画面美

苏轼在观王维所画《蓝田烟雨图》后题跋:“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自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便成为古典诗歌的重要美学评价标准和创作方向,郁达夫虽是留洋归来的新文学代表人物,但早期受中国古典文学浸润在旧体诗创作上也颇有造诣。因此,在他这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中,他就用清新淡雅的笔触描摹了五幅秋景图,有静有动,色彩素雅,宛若流动的巨幅山水画。

(一)破院秋光

清晨时分,秋露在门前的秋草地上摇曳,稀疏的光线填进一椽破屋,直到天光大开,云影散去。泡一杯浓茶,往院子一坐,在清香的热气中微闭着双眼,万籁有声。远远地,耳边掠过一群驯鸽飞过的声音,循声望去已经在碧色的天空中逐渐淡成白色的影子。喝一口浓茶,浓郁的苦味在嘴里肆意蔓延。朝東看去,日光一丝一丝散落在槐树叶上,最后融进墙垛那丛淡色的牵牛花里,带走了晶莹的秋露。茶味一点一点地淡了,秋意却在心中一缕一缕地浓郁起来。这幅画中,郁达夫从近处的破院着手点染,再过渡到远处的碧色天空、青天下飞过的驯鸽,使画面具有延伸感。再从旷远的天色写到细微的阳光、喇叭似的牵牛花,由粗入微,更是具有立体感。最后暗含眼前景到心中景的转变,将画面的韵味由外及里地深入。整幅画面层次分明又人景交互融合,秋味浓郁又惬意十足。

(二)落蕊秋韵

夜幕低垂,天空尽数收去了天边五彩的霞光。秋风渐渐起,躲到槐树叶中挤落了满地的落蕊。一阵风过一层落蕊,晨起,地上已然铺了厚厚一层。有人经过,轻轻地踏上去,没有秋叶那响脆的声音,只有一种极细微、极柔软的触感,不仅在脚底,更在心里。待到它被人一把扫去,只有扫帚留下的细小丝纹,就像昨夜风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于秋光里无声生长,于秋风里沉寂地消逝,秋意渐深了。这段描写从视觉感受过渡到触觉感受,让人在体味中忍不住联想起听觉的感受,仿佛听到了落蕊那柔软细腻的生命。当三种感受融汇在一起,使人仿佛亲临其境,不仅感叹于落蕊的消逝,而且感动于郁达夫这样极致细腻入微的心思和遐想。可谓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秋意缠绵,情丝悱恻。

(三)秋蝉残鸣

寒气随着晨露裹挟而来,夏末的余温慢慢淡去。秋蝉在午后的阳光下尽情嘶叫,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只是衰微的蝉声。可那声音不曾断开,一声接着一声,一层深过一层。于是,那蝉鸣穿过了树林,越过了错落的破屋矮楼,直闯进人的心里,最后贯穿整个北国之秋。在这曲秋调里,郁达夫只强调了听觉感受,并且极尽放大这种感受,“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所以,这生命最后的啼唱虽然尽数听在耳里,却充盈在心底,感慨万千,极尽悲凉之色,也为整个文章的画卷添上几分动感与一抹深沉的意味。

(四)秋雨朦胧

秋雨总是来得突然。一团乌云涌过来,天色立马黯淡几分,一阵风从林间越过,秋叶还在半空中飘落之际,雨已经绵绵地、密密地赶来了。雨后空气中夹杂着几丝凉意,都市闲人裹紧衣衫漫步在街上,遇见熟人便不觉地说起“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话来。一声长叹中,其中情愫也悠悠地隐匿到雨后的轻烟中去了。这幅秋雨蒙蒙的图画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就在这动静结合的画面下,读者读来感受最深的不是色彩,而是一种清闲、悠远,又有点儿寂寥的感觉。

(五)秋日红枣

在万物逐渐萧条之际,枣子树却是“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一株一株翠绿色的枣树,一颗一颗被秋光催红的“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枣子”,是北国之秋荒原万里仍旧红火的生命。而这抹红色在这幅素静的水墨画中,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之意,在鲜明的对比中更添画面的流动和生机,不可不谓是郁达夫的独具匠心之笔。

四、行文的结构美

首先,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开篇和结尾都将南、北国之秋进行了对比,表达了对南、北国之秋不同的感觉。这在情感上表现了对北国之秋的向往,在结构上又是对文章标题和主旨的照应。文章中间主体部分由记叙逐渐过渡到议论进行展开描写,描绘了一个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记叙部分主要由破院秋光、落蕊秋韵、秋蝉残鸣、秋雨朦胧、秋日红枣五种秋色构成,体现了清、静、悲凉的三个特点,总体呈现出一种并列结构。议论部分则是从喻理角度出发,结合中外文人墨客对“秋的歌颂与悲啼”,阐述了对秋的独特情思,并更进一步赞颂了北国之秋。在此议论的基础上,文章自然过渡到结尾部分进行总结,不仅文章情感内涵得到升华,而且在结构上达到了首尾照应,层次分明。

其次,除了结构上的回环往复,文章中还存在段落的意蕴呼应。如文章第一段写其未去北国时对故都之秋的感受和向往,第十四段写其离开北国之时对故都之秋的眷恋不舍,两段皆是直抒情感,形成呼应。又如文章中第二段、第十三段分别抓住“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后论述,也形成了照应。

最后,文章的情感线索和行文的发展也是一致的,这也是读者具有代入感,体味真切的原因之一。郁达夫行文是按照“去北国-在北国看秋-离开北国”的线索来写作的,而其情感脉络体现为向往北国之秋、沉浸北国之秋、眷恋北国之秋的发展变化,二者是一一对应的。他不是截取片段的情感,而是展开了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因此这篇文章字数虽少,却在行文脉络和情感轨迹上构成了一定的完整性。而正是因为其行文发展连贯、情感表达顺畅,读来便觉得一气呵成,回味无穷。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情趣高雅,构思精巧,意境优美,用语讲究,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值得字斟句酌,细细品味。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北国郁达夫
江南如今到北国
白桦生北国
白桦生北国
贵人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北国红豆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