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米饼

2022-07-04 12:36罗捷媚
青年文学家 2022年24期
关键词:炒米石磨米粉

罗捷媚

记忆中的老家,炒米饼是过年最不能缺少的年味。

腊月里,天气一直灰蒙蒙的,像一块老旧的抹布。有几天,天气突然放晴,大片大片的阳光洒落在院子里。父亲趁着有日头,从屋外岭岗的稻草垛里翻出几捆没被风雨侵蚀过的稻草,搬到院子晒。母亲则挑着两个箩筐去街上采购年货。父亲晒好稻草,开始淘洗母亲出门前泡下的糯米。这些新鲜的糯米是用今年自家新種的糯谷碾出来的。糯米洗干净后,父亲搬出几个大竹簸箕,把糯米放上去摊开晾干,象牙白的米粒,躺在阳光下,像一个又一个安静的孩子。

母亲从街上回来,米刚晾干,她就开始炒米。炒米时,父亲往灶膛里送稻草,稻草燃起猩红的大火,红红的火光让父亲因缺乏营养而蜡黄的脸变得红润起来。母亲神色凝重,眉头始终紧蹙,似乎镬里的每一粒米都是她的孩子似的。她将两个袖子挽得高高的,双手放在镬头里不停地揉动米粒。我穿着棉衣在一旁瑟瑟发抖,准备随时把镬铲递给母亲。母亲叫我拿开镬铲,说用手炒米,能感知镬头的温度,好控制炒米的色泽。

母亲炒的米总是金黄金黄的,拿去村口的大石磨磨粉,村里人总会啧啧称赞母亲的手巧。母亲握着手推磨盘的把手,顺时针使劲儿推,我用勺子把炒米往磨眼里倒。磨盘沙沙转动,两扇石磨间便漏下浅黄色的米粉。那时村里已有粉碎机碎炒米,可母亲总爱用石磨磨。她说慢工出细活儿,石磨磨的米粉精细,做的饼精致,一年才打一次米饼,含糊不得。

米粉磨好了,我们盼望母亲快点儿打炒米饼,以安抚肚子里蠢蠢欲动的馋虫。可母亲说:“别急,要把米粉放在布袋回笼几天再做。”我们就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翘首以待。母亲对打饼的时间保密得比保密局的绝密文件还密实。

开始打饼了,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母亲根据比例把煮好的糖和炒米粉混合在一起搓,搓到糖和粉刚好黏在一起而又不黏手即可。我和三姐负责把和好的粉装上饼印,先装半槽,压平后放上花生芝麻泡白糖肥肉的馅儿,再铺上一层和好的粉,然后用力压紧,用竹筒滚平。二姐负责用刀把多余的粉削去,大姐负责用搪瓷调羹,沾上花生油把饼面磨平、磨光滑。等我们把八个饼印全部做好磨光滑,母亲就一手一个饼印,咚咚地对敲,饼印里的造田、天地、鱼鸡、花鸟等不同图案的米饼就像调皮的孩子往外蹦,落到大镬头里。

父亲蹲在灶边,把稻草秆往灶膛里塞,等镬头冒出热气,盖上镬盖焗几分钟。铁镬焗过的炒米饼,饼里的糖和糯米完美地黏合在一起,咬在嘴里,硬中带着糯软,香喷喷的。新鲜滚烫的炒米饼出镬后,摆在一个直径有一米半的大竹筛上摊凉。全部的炒米饼打好了,母亲把它们收纳在一个白色的大布袋里,用绳子打好结挂到二梁上。大年三十晚上,母亲从二梁把饼袋取下,给我们一人分十个炒米饼,其余的用来走亲戚。

小时候,我们几姐妹经常比谁的十个炒米饼最耐吃,我是最舍不得吃的一个。我把米饼放在一个空的麦乳精罐子里收藏起来,看到姐姐她们吃,我也很想吃,就揭开罐子,炒米饼的香味袅袅飘溢而出,我用嘴巴深深地吸了口带着香甜的米饼气,过了把瘾,又悄悄把米饼放回盒子里。也许正是这样,我从小就练就了超人的自制力,自律成了我今生最大的财富。

母亲去世后,将近二十年没吃过家乡的炒米饼了。今年过年没回老家,到增城表妹家过年,在她的提议下,我们一起做炒米饼。到市场买来糯米、红糖、芝麻、花生等材料和小型打粉机、饼印等工具,就开始动手打饼,在悠长而绵延的“咚咚咚”的打饼声中,在香甜的米饼香中,我闻到了家乡年的味道。

猜你喜欢
炒米石磨米粉
石磨
沙坊米粉香
石磨:乡愁的老唱片
最是香甜炸炒米
故乡的食物
推磨
腊月里的炒米香
我给妹妹做米粉
一小包炒米花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