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逸涵
《天净沙·秋思》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章,是我国古代悲秋题材中的名篇之一。作者马致远,虽然流传至今的作品不多,但是仅凭这一篇就足以傲视文坛。作为今天的解读者,很重要的一个收获就是可从这篇悲秋作品中,探寻到我国古代文人是如何书写秋意的。
细数古代经典作品,可以发现悲秋作品非常丰富。这是有其原因的,《乐记》中說“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说的就是人的情感常常会受到外物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在写自己的内心时,能与外物达到一种高度的融合境界,那么这样的作品就有可能成为经典作品。《天净沙·秋思》就是这样一篇作品。
这一作品之所以为人所称道,就在于其中描写秋意的文字,非常精练,同时所构造出来的又是一个让人读起来感觉到秋风萧瑟、秋意扑面的场景。此曲中描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以及阳、人等物体,这些都是生活当中常见的物体,如果将它们分开,那几乎读不出有什么特别的意味,但是当这些物体融入到同一个画面当中时,意味就大不相同了。尤其是在这些物体前面所加的形容词,更是与秋意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又或者说正是这些形容词,使得秋天的这些物体变得更加具有秋意,让人读来似乎就沉浸在秋天里。
藤是枯藤,树是老树,鸦是昏鸦——既然是枯藤,那就说明已经过了生命力的时代,而老树则给人以沧桑之感,这种感觉与秋天恰好是一脉相承的,在这种静态的植物当中,又忽然出现了昏鸦这一动物,于是对秋景的描写,虽然只有六个字,却已经表现出浓浓的秋意。然而描写却不只如此,后面还有小桥、流水、人家——这里的六个字似乎没有秋意的存在,但是实际上正是这六个字,在衬托着下文的描写;古道西风瘦马,跟前面的描写一样,道是古道,风是西风,马是瘦马,古道自古多离别,西风吹面感离情,一匹瘦马伴离人——通过这样的描写,秋意已经是非常浓郁了;然而偏偏作者的描写又不仅仅停留在此,伴随着夕阳西下,一个断肠人远在天涯,这里给人营造出一个孤独、萧索的背影,浓浓的秋意让读者沉浸其中,难以走出。
然而,秋意又不仅仅停留在文字里。对于作者马致远来说,他在描写秋意的时候,自己内心实际上也是有着秋意的。年轻时的马致远一心想入仕途,然而时运不济,终于未能如愿,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无论是马致远还是其他人,都很难掩饰自身的感慨,通过自己能够驾驭的文字来描述自己的心情,也成为此时的必然选择。
秋天是怎样的季节?这其实取决于秋天里的人。对于收获者来说,秋天当然是收获的季节;然而从四季比较的角度来看,夏季的阳气最盛,而到了秋季就意味着阴气上升,所以草木凋零,人在这样的季节里,会感觉到万物肃杀。在这样的季节里,不得志者,内心的感慨很容易被激活,然后看到相应的景物之后,就会将自己内心之想,结合看到的景物而描写出来。
从《天净沙·秋思》一文来看,作者写自己心中的秋意写得非常隐晦,因为短短的28个字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写具体事物的,真正写人的只有“断肠人”三个字。然而正是这三个字,使得作者心中的秋意变得非常浓郁。由此也可以形成一个基本的逻辑认识:前面所写的枯藤老树昏鸦,之所以让人读出浓郁的秋意,其实正是因为作者心中所感受到的秋意,已经与枯藤老树昏鸦紧紧联系在一起,此时作者所看到的,其实更多地侧重于枯、老、昏,其根本原因又在于自己就是那个断肠之人!
何以断肠?是因为作者自己郁郁不得志,虽然人们将之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然而作者的志向又怎么可能只做一个曲之大家呢?对时政的不满,只能让他自己退居田园,满腔热血得不到释放,却只能在家衔杯击缶以自娱——其实心中又哪有真正的娱乐之感呢?更多的只是断肠之感!也正是因为满心悲愤,所以在秋天里看到藤、树、鸦的时候,所构建出来的只能是枯藤、老树、昏鸦的景致。这种景致与其说是自然中的景致,倒不如说是作者心中秋意的释放!
透过《天净沙·秋思》这一曲,既读到了自然中的秋景,感受到了文字中的秋意,又读出了作者马致远心中的秋意。那么作为今天的解读者,还有一点必须关注,那就是如果跨越历史的时空,又应当读出怎样的秋意呢?
对这个问题笔者的回答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与接受的角度来看,《天净沙·秋思》中所描写的秋意,既是古代一个未得志的曲作家心中的感慨,同时也是古代文人借助于文字抒发新意的一个载体。作为今天的解读者,借助于这一作品,能够站在时空的长河里遥望马致远,所要继承的正是这种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文人精神,所要开创的正是一种能够让有志者得志、有为者能为的清明空间。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读着《天净沙·秋思》,感受文字以及作者心中的秋意,最有价值的选择是从秋意中走出来,能够在回眸历史的背景之下,看到一个光明的未来。如果能够带着这样的思路去解读本文,那其纳入初中语文教材指向学生心灵成长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