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一日,小张拿着刚买的毛衣问小王:“你猜猜我这件毛衣多少钱?”小王接过毛衣看了看说:“如果你是在大商场买的,应该是300元左右,你这是地摊上的东西,最多不过100元。”小张说:“你猜得不错,是80元。可我要纠正一下你刚才话中的语病。你既然说最多100元,就不要用‘不过。什么叫‘最多不过,这两个词只要用一个就行了。”犯小王这样语病的例子还不在少数,如下例。
① 再加上人工制作费、油盐材料费、运费、餐馆场地租赁成本费均摊,最多不过10元钱,这大概也就是城里餐馆的均价了。(《人民日报》2007年7月9日)
② 秸秆发电项目也仅限于个别地区,回收辐射范围最多不过周围几个县。(《人民日报》2007年7月15日)
③ 给农民补偿的部分,最多不到5000亿。(《国际金融报》2006年3月17日)
④ 礼部考试毕竟是由地方荐送,名额有限,最多不过两万人上下。(《大地》2007年7月1日)
“最多”和“不过”都是对某一数量的心理估量,“最多”是往最高估量,“不过”是往最低估量。“最多”表示最大限度或最高程度,它要求后面跟一个具体的数目,表示所表述数量的最高限定。“不过”是一个多义词,它可以作副词,相当于“仅”,用在数量短语前,表示接近某一数量,是所表述数量的低估量,这便跟表最高限定的“最多”形成了心理估量不协调。“不过”也可以作动词,表示“不到”,即不超过、达不到,用在数词前表示这个数值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最多”和“不过”连用,造成二者的语义赘余。“最多10元”表示等于或小于10元;“不过10元”也是表示这个意思;至于“不到10元”则表示小于10元。
这样,“最多”和“不过”连用,会出现语义矛盾或语义赘余;“最多”连用“不到”,会出现语义矛盾。无论意义赘余或是矛盾,都是语言表达上的一种忌讳,所以不能说“最多不過(到)……”。至于例④不仅同时用上了“最多”和“不过”,而且后面又加上了一个表约数的“上下”。“上下”表示可能多也可能少,既表示等于也表示少于或多于,使句意所表达的数值出现严重混乱,更不可取。
《竞报》曾有一篇通讯《“汗血宝马”亮相民间》,说北京某公司从土库曼斯坦引进三匹汗血宝马,加上原来土库曼斯坦总统先后两次作为国礼赠送给我国的两匹,一共有五匹,极其稀有珍贵。其中说:“这三匹马的价格都在几百万元左右。”
这里“几”放在某个整数值前是一个表示约数的代词,“左右”放在某个数值后面是表示约数的助词。“几”后面的数必须是除个位以外的位数词,如“几十”“几百”“几千”“几万”,表示个位约数时就用“几”直接连接量词,如“几人”“几个”“几元”等。“左右”前面必须出现数词,但允许是任何具体的数量词,例如“10元左右”“32.5左右”等。
“几”和“左右”二者在语法功能上的要求,使它们不能前后照应使用,否则就会出现互不相容的语义冲突。因为“几”限定的数值范围比较大,而“左右”限定的数值范围比较小,而且比较具体。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说“几百万元左右”,只能说“几百万元”或“百万元左右”。所以上引句子的修改,只要在句中删去“几”和“左右”这两个词中的一个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