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体育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研究

2022-07-04 10:02陈育亮陈盈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课程思政思政

陈育亮 陈盈

(1.福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龙岩 364000;2.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3)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校需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并提出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再次指出,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指明了高等教育方向,落实德育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是国家兴盛,民族振兴的重要路径,当前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希望,需要加强对体育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该理念在十九大也得到了深化,以进一步促进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发展。

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开展必要性

1.1 满足体育强国要求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近年来我国体育在各大国际赛事上取得的瞩目成绩,预示着我国已经开始步入体育强国的行列。2019 年,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和任务进一步强化,对体育建设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我国需要加强对人民身体素养以及健康水平的关注,促进体育综合实力的提升,并提高体育教育的影响力。而为了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提升体育能力促进祖国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需要加强对体育人才的培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以德树人思想任务,引导学生落实“四个自信”,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保证育人的全方位性。

1.2 落实历史使命

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各个学科都需要始终坚持我国新时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但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体育教育受重视程度仍然不足。虽然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全民健身活动发展获得快速提升,但是需要意识到体育事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短板,体育事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仍然广泛存在。同时,在竞技体育中,兴奋剂、黑哨、不公平判罚等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清除。在社会中,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对人们的健康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需要社会体育人才为人们提供体育运动指导,提升全民身体素质。而在高等教育中,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和随意性,导致学生的体育锻炼难以得到保证,很多小学生近视、肥胖等问题突出。因此,高校体育作为社会主义思想和体魄塑造的重要渠道,需要坚持立德为本的理念,做好思政建设工作。借助体育课堂建设的渠道,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加强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 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国家发展、民族建设的接班人,因此高校教育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学生的人格培养离不开体育的力量,体育能够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开发智力,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的精神品质。但由于重文轻武的思想根深蒂固,使我国体育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诸多阻碍,导致学生身体锻炼的时间不足,身体素质差。而人才培养和民族复兴都需要基于教育。通过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思想,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同时,加强对体育课程的创新和发展,落实体育教育策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体育高职院校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现状分析

2.1 师生对思政意识的认知不清晰

从2019 年高职体育院校人才的培养情况来看,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教育设施的建设速度缓慢,影响了教学效果。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德育能力尤为重要,思政教育跟不上教学发展,会导致学生发展受到阻碍。体育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工作中,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学情、教学内容等,灵活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从当前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不足,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认知不强,无法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导致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间存在脱节的问题,不利于体育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体育仅是一种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训练的课程形式,不具备思想政治素养特性,因此体育学习缺乏思政目标,对学生的全面提升作用不大。

2.2 体育专业课程教育方式不完善

从当前体育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课程教育情况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两方面,分别为体育理论教学和体育技能教学。其中,体育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体育教学的相关概念、发展历程、教学种类以及各项体育赛事规则等。体育技能中则包括单项技能、综合技能以及核心力量等方面的内容。当前,体育专业课程中并没有将思政教育的内容作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及实践课程中的占比都不足,无法达到思政教育目的,导致体育思政教育工作缺乏有效的依据,无法发挥体育思政教学的作用。此外,体育学科的范围比较大,可将体育运动项目分为田径类、球类、搏击类等体育内容,每类体育项目又可以细化为不同的科目,同时还包括人体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质量参差不齐,对体育思政教学的落实不彻底。虽然部分教师在政策的指导下逐渐开始在体育教学中落实思政教育,但是教育模式生硬,生搬硬套,无法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2.3 体育教育中文化自信不足

体育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对国家的体育事业发展关注度比较高,同时作为高等专业院校,在体育信息方面的获得渠道通畅。但从我国当前体育项目的成绩来看,除了乒乓球、跳水、羽毛球、游泳等项目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之外,其他的体育项目水平与体育强国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中国足球的发展一直是体育发展的瓶颈,是我国体育发展中的诟病。从我国体育整体水平建设情况来看,世界顶级体育运动员、赛事等属于我国的,寥寥无几。学生关注的体育赛事大部分都是国外赛事,关注的体育明星也往往是国外的球员或者运动员。对国外赛事和运动员的盲目崇拜和疯狂追逐,导致学生对本土赛事和运动员的了解不足,这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缺失的表现。如果不及时对学生的这种思想进行矫正,必然会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无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优势和作用。

3 体育高职院校思政元素培养的优势

3.1 体育精神有利于建立自信

体育精神强调自信自强,只有具有非常强大的自信和竞技实力,才有勇气站到竞技场,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体育运动员需要常年从事体育锻炼,通过大量的实战和运动量,保持良好的身体素养,通过艰苦训练不断使自己强大,才能够战胜劲敌。自强与自信间是相辅相成的,在竞技场中一个自信的眼神或者一次自信的握手,都可能会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运动员的自信是在长年累月训练中逐渐积累下来的。有了强健的身体和强大的内心后,人的正气会更足,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而这份长年累月的坚持不懈、心中对胜利的渴望以及强大的内心也是党在国家建设中始终坚持的理想信念。因此,在体育运动中落实思政教育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

3.2 体育精神强调顽强拼搏

体育精神是一种顽强的拼搏精神。体育竞技运动强调永不言败、永无止境。在我国体育发展中,涌现出许多可贵的拼搏精神,乒乓精神、女排精神、奥林匹克精神等都是拼搏精神的体现。女排精神激励着我国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不仅影响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中华儿女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从这些体育精神的内核来看,始终将爱国奉献、为国争光作为核心内容,将团结作为体育拼搏的基础,并在发展中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始终保持顽强拼搏的信念。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生命和鲜血争取而来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无数国人顽强拼搏下的厚积薄发。因此,体育的顽强拼搏精神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精神,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融入顽强拼搏精神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3 体育精神强调团结、爱国

体育项目中涉及很多团体项目,在团体项目中离不开团结协作。比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各项体育运动中都需要团队间默契的合作,如果在团队中一味地强调个人主义,凸显个人优势,即使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达到良好的团队协作效果。比如,在排球比赛中,女排精神是我国体育精神的标杆,也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引领。女排精神是一个以团队合作为基础、以爱国为核心营造的精神意识。而体育精神本身与政治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体育精神不可能超越政治而存在。每个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的出征,代表的都是国家,他们在训练场上洒下的汗水是为个人而战,更是为国家而战,他们将青春献给了体育,献给了祖国,才换来了我国体育的强大。所以,体育精神与政治思想是相融的,在体育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是必要的。

4 “课程思政”视域下体育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对策

4.1 在体育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

高等体育院校开展的思政课程,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部分高校会开设一些体育选修课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选择相应的体育课程内容和项目。每个体育项目都有独特的内涵和发展历史,同时在漫长的发展阶段会诞生一些比较典型的代表人物。而体育项目的发展史以及代表人物中都可以挖掘出一些富有内涵的科学观、哲学观以及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思政元素。比如,中国体操的李宁、中国职业篮球联赛等运动员以及体育赛事等,都蕴含着爱国、拼搏和奉献的思政文化内容,教师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拓展和深入挖掘,结合学生的学情和身心发展状态等,选择合理的思政元素。在体育思政元素挖掘完成后,还需要将专项知识作为起点,加强教学组织,通过专项技术开展,加强模块建设,实现对知识的拓展和深化。在德育教育内涵的挖掘中,可以构建一条从知识到思政的教学脉络,并形成多元化的思政线条,实现从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教学体系。在丰富的思政教学素材以及明确的教育目标和方法指导下,帮助学生理清思政教学脉络,提升思政教育效率。

4.2 在高职体育专业教学中融入“抗疫”思政元素

对于高职体育专业教学中的思政元素,不仅需要从教学本身进行挖掘,还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热点等挖掘思政教育内容。近年来,全球受新冠肺炎的影响非常大,导致体育赛事顺延、停办,国内外运动员感染,甚至有人因此而失去生命。我国在抗疫战争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疫情控制能力强,各项抗疫措施的落实速度快,而且在抗疫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思政教育案例,这些案例对体育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升体育思政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体育使命感。从我国当前的体育事业发展现状来看,与美国等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客观认识当前中国体育发展水平以及与国外体育发展间的差距,并将体育教育与战“疫”思政元素有效结合,使学生看到二者间的相似性,并从我国的抗疫工作中挖掘体育教育元素,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体育自信,将缩小我国与国外的体育差距为目标。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将体育与抗疫精神结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探究抗疫体育游戏,通过趣味性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4.3 制定科学的思政教育方法

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入是全面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在教学中需要构建体育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展的教学体系,丰富思政课程理念和内容。以体育教学理念和内容为基础,促进思政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实现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引领和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育思政课程建设中,需要将思政教育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教学中,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本,拓展体育教学内容,为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助推器”,促进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落实,并实现对全员、全方位育人的辐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加强对体育教师思想政治理念的提升,强调对体育教师的思想政治培训,通过线上线下双重培训线路,为教师提供充分的学习时间和丰富的学习内容,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灵活地应用思政知识,促进思政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5 结语

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教学,需要深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思政教学内容。体育教育与思政精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在体育发展中涌现出无数的人物和事迹都可以作为思政教育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在教学中有效落实,提升学生的思政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课程思政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拼搏热血的灵动之美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Ice Hockey Requires Teamwork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真正的体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