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教师是高职教育的关键,双师素质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双师素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教职平台是提高双师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的双师素质的培养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以校企合作的平台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通过教学实践锻炼教师双师素质,通过资源共享提高双师素质,通过奖励机制刺激教师双师素质的养成。
关键词:双师教育;培养;职教集团;途径;措施:
高职培养教师是高职教育的关键,如何培养高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就成了高职教学改革的关键,怎样提高教师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是目前我们所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教师的主要内涵就是双师教育。
既能教理论又能教实践的教师叫做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是以后教育体系发展而对高职教师的基本要求,以前那种只知道读书,读死书,死读书的学究类已经不适合现在对高职教师的要求,所以把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就被提上了日程。教师既要有教书育人的本事和能力,就是要求教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要非常扎实,又要有又要有专业职业技能,是指教师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就是要求不仅要会还要会干。双师素质既要求教师理论联系实际,又要求教师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只有高尚的教师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高职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不但需要具备基本的教学素质,还要具备职业能力。
二.双师素质的培养困难重重。
教师的理论知识一般都很扎实,如何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就成了關键,提高实践能力就需要去企业去实习,由于教师动手能力不是很强,企业可能会有顾虑,不太愿意接收教师的实习。而去企业参观,又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所以企业也会很抵触。同时企业也不愿意增加企业成本去培训教师,因为教师不会在企业工作很长时间。而教师普遍不太喜欢劳动,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屑于做劳动类的工作,所以双师素质教育存在着一定困难。有的企业还会担心有意外的发生,害怕教师由于不熟练,动手能力差,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那样企业就负有赔偿责任,所以也不愿意接收教师实习顶岗。鉴于以上几种原因导致教师顶岗实践困难重重。
三.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要依靠职教平台。
学校和企业联合,成立职教集团,可以形成产教一体化,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的整合资源,学校为企业提供教育资源,和一些技术上的支持,企业为学校提供一些实践和工作的机会,已达到双方的共赢。
1. 教师的双师素质要在实践中培养,可以使用学徒制。
职教平台可以有效的为双师素质提供实践的机会,建立校企的学徒制,让教师到企业去当学徒,并且采取轮换制度,使所有教师都得到锻炼。
首先,在学校选择一部分教师,以年轻教师和新分配的教师为主,到企业去给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当学徒,跟着老师傅干活,了解生产流程,丰富自己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其次,教师到企业去当学徒,通过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了解和学习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学习企业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特长,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技术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案。同时可以了解每个岗位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掌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回到学校后,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对专业的要求,进行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教学,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企业工作。
2.锻炼教师的专业双师素质,离不开校企平台。
专业知识的教学是高职学校的主要任务,教师通过在企业的实践,了解企业的需求,
根据企业需要提升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并重,同时对企业的技术难题进行研究解决,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在一些校企共建项目中,让教师担任一些技术类的工种,发挥专业特长,为企业作出一些技术上的贡献。
3.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需要教育资源共享。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根本目标,职业能力培养离不开实践,要想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就必须理论联系实践,学校可以通过以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目的和企业合建实验室,然后让教师和学生参加试验研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建立一些课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和教师在业余时间进行实习,让学生也提前体验工作氛围,有利于学生毕业后能更快的融入到工作中去。也可以邀请企业的工程师,技术骨干等,到学校来给学生上课,和教师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提高教学质量。
4.激励机制是培养教师双师素质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应该制定奖励机制,在教师轮换在企业工作的时候,如果作出贡献或者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同时也可以把双师素质的成果做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指标。同时也要把教师的实践能力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只有依托职教平台才能更好的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且具有高尚品德的教师队伍,进而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高职生。
结束语: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教职平台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也是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
参考文献
[1]刘见. "三师素质+双师结构"搭建成长平台-海南省工业学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 高中生:职教创客,2016,0(4):38-39.
[2]吴杨伟.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双师”队伍建设的定位、问题与路径研究[J]. 职教论坛,2020,36(8):99-103.
[3]秦芬. 高职“双师双能”师资建设体系的跨界协同与路径选择[J]. 职教论坛,2017(23):9-12,39.
[4]杨巧玉,梁钧,朱婧玮,等. 创新“三延伸一整合”教学模式,发展中职教学特色——兰州理工中等专业学校示范校建设典型案例[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1):49-53.
作者简介:竺琳,女,1986年3月,本科/学士,助教,工作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本文系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级一般项目《高职院校教师基本素养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系研究》(GZY201918-YB)研究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