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联营”让撂荒地变“希望田”

2022-07-04 00:59尹璇
党员生活·下 2022年6期
关键词:低保户连片荒地

尹璇

仲夏时节,监利市红城乡复兴村的虾稻田里绿浪翻滚,一株株秧苗生机勃发、长势喜人。而在不远处的另一块田地里,挖掘机、推土机正在田间穿梭,新翻整的农田整齐划一,不断向远处延伸。

“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望天收’的荒田,高低不平、杂草丛生。”复兴村党支部书记潘新建向记者介绍,去年开始,村里对撂荒田进行了连片开发,统一流转给合作社,让昔日“沉睡”的荒田焕发生机。

监利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靠洪湖,南临洞庭湖,九曲长江穿境而过,这沃野千里的鱼米之乡也成为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县。“近年来,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龄化严重,亟待发展机械化、集约化的规模农业,解放劳动力,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助力监利变粮食产量大县为粮食产业强县。”监利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土地使用权碎片化,成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拦路虎”。

“早年分完良田,村里还有1000余亩因道路不通、水利设施不足而常年淹水的洼地。这些荒田分配到户,平均每户一亩几分田,面积小、分布散、成本高,遇上水涝,忙活一年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只能狠心抛荒。”村里大片耕地撂荒,村“两委”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推动撂荒田复耕复种成了村里的“头等大事”。

2021年夏天,村支书带着“两委”班子行动起来,逐片摸清荒地底数,走村入户征求群众意见,电话询问在外务工村民的建议。将分散的荒田“收回来”,集体整改成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再统一发包,原承包户每年可获得土地流转分红。若选择个人耕种,可以跟在外务工的村户进行田块置换,在交通便利、水旱无忧的土地继续耕种。

红城乡党委统筹协调,出动大量机械人力,修整田块、开挖沟渠、改善水利设施。2021年9月25日,复兴村完成了第一批撂荒地成方连片,一家一户的“巴掌地”改造成集中的300亩“规模田”,300余户村民当起了“甩手掌柜”。

由“散”变“聚”的土地谁来种?在监利市农业农村局和红城乡党委的支持下,复兴村同太马育秧基地签订了租赁合同,在改造后的田地上开展虾稻共作。

“在家门口收虾子,一个月工资4500元,一年干3个月就有上万元收入,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今年62岁的潘经洪是复兴村的低保户,经村里介绍,现在每天在村里引进的嘉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务工,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散田变整田,小田变大田,让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潘新建介绍,现在全村已集中流转940亩荒地,引进3家市场主体和种植大户,带动65名低保户、脱贫户实现家门口就业,为本地400户农户增加收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余万元。

“我们将复兴村的发展模式称作为‘订单联营模式’,‘订单’就是根据市场主体和市场的需要来种植农产品,‘联营’就是整合分散农田,统一建设,成片发包进行规模化生产。该模式解决了农田资源浪费的问题,有效提升土地产值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打开‘村集体+农户+企业’三方分配稳收益的新格局。”监利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总结完善,在全市推广,以该模式为抓手,讓荒地变成乡村振兴的“希望田”。◆

猜你喜欢
低保户连片荒地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及生长发育现状研究
春的嫁衣谁裁剪
挑剔的花种子
美国“低保户”约翰逊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
“抓阄”评低保,荒唐!
民政局低保户信息档案整理信息化分析
浅谈荒地造林技术
一颗残缺的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