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以产业建圈强链理念变革产业发展方式,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带动力和发展竞争力。制造业是立城之本、兴市之要,如何面对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在建圈强链理念指导下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既是任务使命,也是责任担当。
聚焦优势锻造长板 围绕长板补齐短板
国家赋予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历史使命,需要成都在常规服务自身、带动周边的城市基础功能上,增加更多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城市特色功能,在产业上,形成高水平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体系的竞争性、特色性支撑。聚焦优势产业推进建圈强链,以长板效应服务国家战略,彰显城市特色。
聚焦优势锻造长板。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优势产业领域,发挥、巩固、提升已有的产业优势、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锻造技术长板、规模长板、体系长板,增强产业竞争力。力争打造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标志性产业链,部分环节形成领跑优势,争取赢得参与全球要素配置,把控全球产业分工的主动权。
围绕长板补齐短板。以产业链为核心、以链主企业为中心,梳理分析消费电子、汽车整车等重点产品的上下配套、供需关系,开展关键环节、重大项目、核心部件的补链强链延链攻坚,推进关键产品、关键装备、关键工艺的国产化替代,以需求侧导向倒逼供给侧改革。争取每年引育补链项目300个,重点补齐产业链空白薄弱及头部企业核心供应链环节,提升链环相扣、集群高效的产业链系统能力。
选好链主形成引领 围绕链主构建生态
选好链主形成引领。成都市经信局会同市投促局、市科技局等市级部门,与区(市)县、产业联盟、行业专家一道,专业梳理产业链条,前瞻研判产业趋势,选出具有产业链整合力、供应链掌控力、创新链溢出力的既有链主企业和拟引育链主企业。目前,共梳理既有链主企业38家、拟培育链主企业21家、拟招引链主企业29家。
围绕链主构建生态。按“一链一策”、“一企一案”,推动链主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和稳定配套联合体,支持更多企业嵌入本地产业生态,提高汽车、消费电子等重点产品本地化配套率,打造以链主企业为中心、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体系,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目前,围绕链主企业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已梳理关键配套企业137家。
落实“六个一”机制 系统推进建圈强链
科学编制发展规划。邀请行业顶级专家作为产业首席科学家,邀请赛迪研究院等国家高端智库参与规划编制,研判产业趋势、对接国家战略、找准发展方向、明确工作重点,以高水平规划指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集成电路等产业规划已完成意见征求,近期将报链长审定。轨道交通等产业规划正征求市级部门及区(市)县意见。
专业绘制产业图谱。按照“八个清”的最新要求,牵头绘制“4图5表”的产业图谱体系,包括1个产业链总图谱,1个产业链全景图,1个产业发展路径图,1个产业布局图,1个人才清单,1个产业基金清单,1个重要平台清单,1个关键技术需求清单,1个招商目标企业清单,并将在前期产业图谱绘制的基础上动态更新。
精准梳理企业名录。聚焦产业图谱的关键环节,找出行业前十企业,了解企业战略规划、布局动态、投资计划和影响其投资的核心要素,分析招引可能性,每个环节确定可能引进的3-5家企业,发挥链主带动作用以商招商,链接产业基金资本招商,统筹城市资源市场招商,梳理精准的企业目录,制定精准的招引方案,指导精准招商。1-4月,全市引進先进制造业链主和链属企业投资重大项目和高能级项目90个,总投资1809亿元。
科学制定专项政策。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针对产业发展特点、成都发展重点、企业诉求焦点,制定专项政策。目前,各专项政策已完成起草,集成电路等专项政策拟上市政府常务会,新型显示等专项政策已经链长审阅上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已报链长研究,高端软件等专项政策正公开征求意见。
培育发展创新平台。目前,已梳理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新型研发机构8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及其分支机构42个,市级认定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172个,专业小试中试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41个。同时,积极引导链主企业牵头建设共享型技术平台,使平台成为技术攻关的主阵地、公共服务的供给地。
精心策划品牌会展。将办好品牌会展作为扩大企业影响力、聚集行业高端资源、促进技术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与国家部委、行业联盟、国际会展策划机构进行对接,制定展会计划。成功举办第十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签约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9个,累计投资121亿元。世界新型显示大会等正加紧细化会议方案,力争办出影响、办出实效。
持续抓好建圈强链 推动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贯彻《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为引领,落实好“发展彰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具体要求,推动建圈强链走深走实。
深研产业发展方向。深化产业建圈强链理念,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深入研判产业技术动向、市场变化等前沿趋势,国家振作工业经济运行、稳增长稳投资等政策趋势,聚焦优势锻长板,提升关键核心环节竞争能力,增强行业比较优势和部分环节绝对优势。
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健全制造业供应链服务体系,以供应链推动产业链重构、价值链提升。推进关键产品、关键装备、关键工艺国产化替代,增强产业链韧性。建立成都都市圈企业供需对接平台,开展“主配”牵手行动,推动供应链多元化。建立重点企业、重要产品供应链风险监测体系,完善预警处置机制,全力保障供应链稳定。
构建产业发展生态。聚焦产业生态建圈,提高产业能级,加速“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集聚共生,创新技术、信息、能源、服务等要素供给,以生态优势支撑产业体系能力。
推行智能化生产方式。推广数字孪生、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智慧化管理、协同化制造、绿色化制造、安全化管控,建设300个以上聚能协同的“平台工厂”、高效绿色的“智能工厂”、灵活敏捷的“柔性工厂”、轻量共享的“云端工厂”,支持建设全球“灯塔工厂”。
打响成都智造品牌。围绕“卡脖子”技术产品、大国重器产品等,以创新驱动打造高端品牌,以质量提升壮大传统品牌,以市场导向培育新锐品牌,推出200个左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具有全球美誉度、竞争力强的“成都智造”品牌产品。
推动企业做优做强。大力培育领航企业,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持续壮大中小企业群体,力争培育千亿以上企业3家,百亿级企业2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遴选100家左右具有核心竞争力、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的成都制造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