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贵州理工学院图书馆 黄毅丹
信息素养是对信息资源的识别、获取、管理以及应用能力,是当今社会衡量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只有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能在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因此各大高校已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作为重要课题。目前“三全育人”重要理念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本文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引,积极探讨新时期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新思路新方法,希望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作用,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更好地服务专业学科、打造更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有效提升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水平,积极促进高校高素质、综合型、创新型大学生人才培养。
信息素养概念最先由美国的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他将信息素养解释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能”,此概念提出后很快得到广泛传播和使用。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将信息素养概念进一步概括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有效地查寻、评价和使用所需要的信息。”此后,各国学者均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拓展信息素养内涵和外延。与国外相比,国内信息素养研究相对较晚,且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方面。
(一)基本发展情况。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我国首先在高校大力提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20世纪80至90年代,教育部先后3次下发文件积极推广和规范文献检索课程,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进入21世纪,为更好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创新型、综合型人才需要,更好提升大学生获取信息、识别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教育部2015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指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2018年又针对高校下发意见,明确要求加强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系列文件的出台,均为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了重要政策性指导意见,为全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普及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同时,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以及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入推进,特别是“三全育人”理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尽快提升信息素养教育水平的紧迫性。当前信息素养教育做得比较好且自成体系的主要集中在部分重点高校,其中部分老师如清华大学的花芳、武汉大学的黄如花、中国科技大学的罗昭锋以及四川师范大学的周建芳等已成为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带头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未来发展方向。国务院在2017年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把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作为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从此,“三全育人”重要论述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准则,同时也成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手段。“三全育人”理念要求高校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时,既要注重综合能力又要注重创新能力,同时对大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点要放在“全”字上,落脚在信息素养教育上就是要开展全面的信息素养能力的教育。在未来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工作上,“三全育人”理念将始终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要求未来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既要重“全”、又要重“新”,要在注重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以及全方位配合开展教书育人的同时,更注重理念、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切实增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国内多数普通高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在信息素养教育上相对滞后,究其原因,主要存在起步较晚、重视不够、资金紧张、师资不足、经验欠缺等问题。为更好提升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能力和水平,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值得关注并亟待解决。
(一)缺乏统筹协调,教学培育机制不健全。多数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是以图书馆为主体,多种形式开展。一方面是以宣传馆藏信息资源为主的常规读者培训,如:新生入馆教育、数据库培训、论文写作及考试等专题培训、制作电子资源使用手册等;另一方面是开展文献检索或信息素养教学课程。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在信息素养教育上缺少统筹的教育管理机制和统一的教学培养规划,图书馆与教务部门、二级学院缺乏沟通、协调不力,即便图书馆员开始在二级学院开展文献检索或信息素养教学,却发现各二级学院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各不相同、没有统一安排和协调,给教学带来了一定困扰。对于信息素养培育过程中的问题缺乏指导性解决路径,缺乏末端评价体系,培养目标模糊,难以客观评价培养效果。容易造成学生开课普及率不够、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全校信息素养教育成效不理想等问题。
(二)缺乏创新突破,与学科教育联系不紧密。目前多数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仍以传统、短期、非连贯性的专题培训为主,对提升学生综合信息素养能力来说系统性、创新性和教学深度都不够。在开设文献检索及信息素养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安排未列入学校总体教学规划,与专业学科教学没有真正做到交流融合,没有充分发挥辅助性学科的作用。二是教学形式仍采取教师主导型的传统授课模式,教学内容创新性欠缺、授课方式灵活性不够,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处境,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这与信息素养教育培育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的初衷不相符。
(三)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团队水平亟待提高。信息素养教学教师自身应具备较强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综合素养,其中充足的信息知识储备和极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基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必备的技能。然而在多数高校,参与信息素养教学的教师团队基本上是图书馆员,在教学中均存在信息能力不足、教学经验缺乏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素养教学要求,馆员信息素质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因师资紧缺不能满足上课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信息素养能力的教育指包括信息的反思性发现、对信息如何产生和评价的理解、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并合理参与学习团体交流研讨的综合能力,是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点发展方向。各高校应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引下,注重制度创新、理念创新和方法创新,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统筹规划、科学引领和资源建设。
(一)加强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积极推进全员育人。图书馆员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对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高校应着重打造一支专业的高素质信息素养教学团队,为信息素养教育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首先,校图书馆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首要职能部门,应积极主动加强与教务、科研、教学等部门沟通协调,同时加强与数据库供应商交流合作,争取学校领导、相关部门以及外界的支持,推动内外合作,构建以图书馆馆员教师为主体、学院专业教师协同配合,外部讲师积极参与的全方位合作教学机制。其次,要着力打造专业教学团队,图书馆应组建信息素养教学教研室,吸收不同学科背景馆员充实到教学团队中,要在加强系统培训和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为馆员提供和创造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让教学团队信息素养能力得到快速提升,进而不断提高信息素养整体教学水平。最后,应尽可能补充充足的师资人员从事专职教学,确保专职教师做好专职教学,更好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发挥人才培养的主导作用。
(二)加强统筹规划,建立健全教育教学机制,积极推进全过程育人。以“三全育人”重要论述为思想引领,高校图书馆应积极贯彻执行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有关于信息素养教育的文件精神,真正做到以健全的教育机制全过程指导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在具体实施中,由于各高校政策支持、贯彻执行、资源配置、师资水平等多方面存在很大区别,因此会出现缺乏统筹协调、科学指导、有效评估等问题。在还没有全国统一的信息素养教育实施标准的情况下,各高校应认识到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职责,应积极提供科学指导和政策保障,尽快构建科学合理、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意见,努力探索实践,符合本校实情的信息素养教育长效机制和运行体系,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高质量、高效率开展。
(三)加强科学引领,构建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全方位多维度育人。在信息素养教学实践中,各高校应结合大学不同阶段、多维度多方位考虑问题,系统构建完善的信息素养教育评估体系,细化评估指标,以评促教,切实解决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学生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首先是分年级、分层次、有针对、有侧重地开展教学。大学学习不同阶段有不同重点,应更加强调学习能力培养。大一新生从高中到大学有一个过渡过程,这个阶段重点是要加强信息意识启蒙和道德规范教育,教会学生用正确的信息观去面对海量资源,并尽快了解图书馆和学会利用图书馆资源。大二、大三学生开始深入专业学习,应更多接触学术数据库的搜索和利用,熟练掌握与专业相关文献资源的获取、识别、管理和利用方法,为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提升打下扎实基础。大四学生面临毕业、考研和找工作等多种需求,应注重信息综合利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要引导学生更好搜集信息、筛选信息和正确利用信息,为踏入社会和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其次是与各学科专业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充分融合教学。教学过程中,要让信息素养教育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在把课堂教学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为毕业论文写作、工程实训等教学活动提供信息指导服务的同时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掌握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技巧,切实提升信息查询、信息分析、信息辨别,以及创新应用等能力。同时,配套建立学生信息素养效果指标考核系统,以考核促效果,提升学生信息化综合素养,适应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
(四)加强资源建设,搭建良好的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在信息技术驱动下,信息资源越丰富,高质量信息资源的获取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高校,为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提供资源保障,各高校都在不断加强电子资源建设、构建资源服务平台。但因经费问题,有的高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因资金紧缺,导致电子资源建设水平不能很好地匹配教学科研发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师和学生对电子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因此,高校应加大倾斜力度,系统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通过构建日趋完善、丰富的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搜索、查阅、下载体验服务。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类信息爆炸式增长,对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领域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因此,信息素养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面对新环境新要求,高校图书馆只要坚持以“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理念为指导,依靠资源优势,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和创新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内容和模式,必将对提升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起到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