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目光和一把凿子

2022-07-03 14:19余秋雨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凿子文化史远征

秦王朝为中国文化打下了一个底盘,汉王朝为中国文化树立了一个框架,除此之外,还有一副目光。现在,我们就要对视那副目光了。

任何杰出人士都有自己的目光,有的目光还相当锐利和深刻。但是,有没有一副目光,成了整个民族数千年的共同目光?这几乎没有可能,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有一副,那就是司马迁的目光。

司马迁的著作《史记》成了以后全部“二十四史”的“母本”,他的目光也成了几千年间所有历史学家目光的“母本”,代代延续。正是这代代延续的目光,使全部历史获得了比较近似的精神价值归向,进入了上下相通的文化传承系统。这便使复杂的历史更“中国”,也更“文化”了。

司马迁让所有的中国人成了“历史中人”。他使历朝历代所有的王侯将相、游侠商贾、文人墨客在做每一件大事的时候,都会想到悬在他们身后的那支巨大史笔。

汉王朝拥有司马迁,又残害了司马迁。结果,在浩荡历史面前,汉王朝既因他而骄傲,又因他而羞愧。这个人给了中国人一副长久的目光,而我们的目光却不敢在他身上停留太久。他的忍受,让我们难以忍受。

不管秦始皇做了多少大好事,“焚书坑儒”是一件永远翻不了案的大坏事。同样,不管汉武帝做了多少大好事,残害司马迁也是一件永远翻不了案的大坏事。

说了司马迁,还是要回到他的时代,那个让汉民族和汉文化都认祖归宗、扬眉吐气的时代。

汉武帝又在做好事了。为了借助外力一起对付匈奴,他希望中国与域外沟通。这是一个军事、政治课题,但说到底,还是文化课题。他派出的使者张骞,担负的任务很多,但历史承认,最终还是文化使者。

在史书上,他派张骞“通西域”这件事,被称为“凿通西域”。这个“凿”字非常形象,好像是用一把凿子,一点点地去开凿原先阻挡在路上的一座座石山。工程很艰难,速度并不快,但决心很大,目标明确。

请注意,是“凿通”,而不是“打通”。用的是凿子,而不是大刀长矛。本来,汉武帝是很能打仗的,他手下也有一大批名垂史册的将军,但他平常用兵,只是为了扫除边防的战祸。对于他所不了解的西域,他放下了刀剑拿起了凿子。这种和平主义的思路,带来了和平主义的结果。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他一凿子、一凿子凿通的,是丝绸之路。

汉武帝有能力远征他国而不远征,这使他与世界上其他帝国的君主划出了明显的界线。

只要稍稍了解世界史的朋友都知道,早在汉武帝之前,亚洲、欧洲、非洲的那些帝国,都已经一次次打得昏天黑地。远征已经成為一个帝国、一个帝王的最高荣誉所在。远征的目的,是要打败另一个帝国,俘虏它的臣民,消灭它的文化。这种事,汉武帝不做,后来的皇帝也不做。正是这种传统,验证了中国文化的一大本性,那就是“非侵略本性”。

战争,很可能是在破坏文化,而凿通,却一定有利于文化。因为文化的本义就是“凿通”。

文本解读

一副目光串起悠悠文化史,一把凿子凿出绵绵丝绸路,余秋雨由微入宏,展现出独特的文化史观。其实文化的发展素来遵循此种发展模式——“文化大能”们以自己的智慧、实践成为先行者,甚至开创者。“大能”们智慧的高度、实践的程度则决定了文化发展的起点的高度,司马迁以自己的深邃、大胆创新开辟了数千年的中华文化通道,成为后世瞻仰的史学巨擘;汉武帝则以主动、前瞻,成为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史的耀眼源头。司马迁和汉武帝的存在,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是幸运的。

运用示例

任何文化的伟大发展都与实实在在的传承密切相关,很难想象,一种不与自身传统对接的文化作为,可以获得世界性的影响并留存在历史记忆之中。中国的“二十四史”饮誉世界,其中原因非在于他,在于它们皆以《史记》为“母本”,皆以司马迁的“目光”为“母本”,以此形成了比较近似的精神价值归向,进而使得复杂的历史更“中国”,也更“文化”了。今天中国作为文化大国,发展文化自然是有底气的,但是人们应清醒地看到,中国发展的理念和想法尚未获得世界普遍的认同和理解,促进中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江苏省盐城市大冈中学 一苇

(编辑:王冠婷)

猜你喜欢
凿子文化史远征
新的远征
远征
第12个凿子
第12个凿子
第12个凿子
新文化史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凸显价值:文化史教学的应然追求
长征三号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再出发——“西方新文化史与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日常生活史与社会文化史——“新文化史”观照下的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