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类电视节目《考古公开课》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2022-07-03 09:05任秋璇
文化产业 2022年18期
关键词:模态公开课考古

任秋璇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人类的交际活动不再由单一模态构成,而是由多种模态协同进行。例如,人与人进行交谈时不仅仅依靠语言,副语言(表情、动作等)也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系统功能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将人类运用多种符号系统或同一符号的变体进行交际互动的行为视为多模态语篇,各种符号或符号变体在语篇中协同作用,在特定的语境中构建意义。

节目语篇的设计构成

《考古公开课》作为文博类节目,运用多种符号构建出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模态语篇。作为“语篇”必定有作者,Kress指出“设计者”根据多模态符号(文字、色彩、文体)的复杂信息,选择它们意义的潜力来吸引访问者,对访问者来说,“信息是选择的过程,经他们转换成为知识”。因此,《考古公开课》这一语篇的“设计者”即电视节目制作组,设计者通过运用多种符号作为其表达的“语言”来调动观众感官以实现交际。

《考古公开课》为央视在2019年推出的大型考古文博历史类电视栏目,节目框架基本上呈现为“主持人开场+嘉宾讲述+多方互动(主持人、嘉宾以及观众)+结尾”,节目运用了多种符号作为其“血肉”填补框架,形成完整语篇。节目中的符号调动了视觉与听觉两大感官,可以将其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非语言符号包括人物符号、音乐符号、音响符号、服装道具符号、文物符号以及场景符号。

《考古公开课》这一语篇结构当中的语言符号体现为多种形式,包括单人独白、多人对话交谈与旁白解说。单人独白以讲解知识为目的,具有针对性地传授知识,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考古的“第一现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去感受考古工作中的困难与惊喜。多人对话交谈以主持人与嘉宾的交谈为主,这两位节目中心人物通过一问一答,突出节目主题,同时也是推动节目进程的一种关键方式;还有主持人、嘉宾与现场观众进行现场互动,例如,在20200712这一期节目当中的趣味答题环节以及20200426这一期中的现场实验互动环节都达到了“寓教于乐”的节目目的,令人印象深刻。以上形式避免了单一语言形式给观众带来的听觉疲劳,巧妙地通过多种语言符号形式进行协同,实现了叙事目的。

考古是一项非常严谨、专业的工作,节目组需要输出给观众的一个重要的节目特性就是专业性。观众通过查阅资料可以了解到,栏目主持人为1956年出生的陈志峰,他主持的节目曾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社教节目一等奖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播音学研究会“第十二届优秀播音与主持作品”一等奖,并于2001年荣获第五届金话筒金奖,由他的个人经历、年龄身份和专业造诣就能看出栏目组对自己的定位。同时,节目组邀请的嘉宾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毓灵、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等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博专家以及文化学者,这些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分享考古经历和专业考古知识的过程中无疑能让观众感受到专业性、权威性,他们的个人专业资质足以作为“讲师”甚至是“教授”去给观众讲授一门公开课,节目组所设计的人物符号充分体现了专业这一特性,搭建起了一个国家级权威考古知识普及平台,与节目名称《考古公开课》相呼应。

文字符号在节目中除了体现在字幕上,另一种形式是作为节目的注解而存在,例如,在20201227期节目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老师在介绍“车”这个字时提出了《舆服志》一书,屏幕左下角则立刻对《舆服志》中的“舆”和“服”做出了解释。节目观众的年龄和职业跨度都非常大,不一定都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加之考古文博类节目当中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和古文较多,作为公开普及知识的节目,《考古公开课》非常明智地利用文字符号进行信息的补充阐释,实现了与观众的交际互动,降低了知识普及的难度。

除了文字符号以外,节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视频图表符号,基本上在每一期节目当中都有对主持人和嘉宾语言做出补充说明的动态视频或者是静态图表,这一符号一方面避免了主持人和嘉宾讲述画面的单一,丰富了观众感官,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还将观众带入考古现场,让观众“身临其境,心临其境”,观看考古工作的真实画面,感受考古工作当中的困难与艰辛;另一方面则起到了重要的补充解释说明作用,让观众更容易理解主持人或嘉宾所讲解的内容,从而形成完整的叙事效果。例如,在《汉家陵阙——海昏侯墓》这一期节目中,嘉宾对墓地布局的介绍很难靠单一的语言描述清楚,观众在进行想象时也存在困难,而节目组利用一张主墓的布局图,让观众一瞬间豁然开朗,达到了补充信息的作用。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符号,还有音乐符号、音响符号、服装道具符号、文物符号以及场景符号等多种符号协同叙事。这几种符号都在节目中有所体现。《考古公开课》这档栏目从主题曲到配乐都是我国民族乐器演奏的中国风乐曲,尤其是《礼乐天地》这一期节目,开头便播放了一段古乐让观众畅谈感受,进而引出这期节目的文物——曾侯乙编钟,构建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音响符号与音乐符号不同,排除语言以及音乐以外的其他声音都称之为音响。在20211026期节目中讲述鸦片战争爆发时,背景音响加入了战争中的炮响,这种音响有助于建构战场的真实感。主持人陈志峰的衣着颜色大气稳重,其服装多带有祥云等中国传统图案,象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以上几种符号就如语篇当中的字、词、句以及段落,具有帮助作者表情达意的功能,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是需要探究的重点。

语篇内部的符号关系

通过对“主持人开场+嘉宾讲述+多方互动(主持人、嘉宾以及观众)+结尾”的语篇结构进行分析,可见支撑其节目的主导符号为语言符号,以上四个环节均需要单人独白或话语轮换去推动节目的进程,特别是节目以嘉宾讲述为核心结构,这一结构主要通过嘉宾口述来进行。

与此同时,节目当中的其他符号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济大学教授张德禄认为符号之间还需区分互补关系和非互补关系。互补关系是指当语言符号不能做到完全叙事时,其他符号需要进行补充语意,除此之外都为非互补关系。互补关系还存在几种形式,分别是强化(突出主次和扩充)与非强化。强化关系在《考古公开课》这一档栏目中曾多處体现。在20191103期节目中,嘉宾刘志岩主任讲述了水下考古工作初期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即岷江非常长,很难确定考古地点,在使用语言符号的同时嵌入了展示岷江滔滔江水奔腾的画面,充分突出了语言符号所表达的意义。《礼乐天地》这一期嘉宾通过最后讲解中的肢体与表情表现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肯定和颂扬,这种肢体表情则成为次,语言符号则成为主。在《古墓疑云》这一期节目中,嘉宾介绍墓主形象时,画面呈现了考古专业所复原的墓主3D胸像,这是语言无法呈现的内容,属于扩充部分。CB1C51C2-AF4C-4777-B4F7-36A3BE12D894

非强化关系要求至少有两种符号同时存在,还可细分为协调、联合、交叉三种类型。电视节目是视听艺术,因此必须同时出现视觉和听觉两种符号系统,这两种系统相互协调构成动态的电视节目,符合协调关系。联合则是指同一符号系统当中的不同符号相互联合,例如《三星堆祭祀坑猜想》这期节目的内容提要中除了用语言塑造悬念以外,配乐也充满了紧张和悬疑的气氛,二者呈现联合关系来表情达意。在《海昏侯墓》这期节目中,嘉宾介绍了搬运主棺的过程,棺木移动需要整个套取,在套取过程中主棺与定制的框架产生了缝隙影响了搬运,嘉宾巧妙地通过一个实验讲授了他们如何运用聚氨酯发泡材料解决了该问题,嘉宾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动作与其语言就形成了交叉的关系,二者相互穿插只为同一目标叙事。

《考古公开课》中也存在“非互补关系”。“非互补关系”是指一种符号的存在对另一种符号在表情达意层面不起协同作用,共有交叠和内包两种形式。节目中大量存在的文字符号——字幕就是典型案例,因为字幕所表达的意义与主持人或嘉宾所阐述的语言符号相一致,不存在构建新意义的作用,仅为观众提供了便利,这种关系就是交叠。

内包关系简言之就是一种模态对另外一种模态没有意义上的新贡献,只是使另一模态具体化,分为局部整体和抽象具体两种。例如,在20211229期节目中,嘉宾提及唐睿宗李旦为上官婉儿建墓并雕刻墓志铭,这时镜头转向墓志铭的真实图片细节,这是对嘉宾介绍内容的配合展示,并没有构建出新的信息,仅为介绍内容的具象化。

按照张德禄提出的多模态话语的关系框架对《考古公开课》的符号关系进行细致分析,不难发现种种符号之间具有补充、突出、解释、强调、扩充等多种作用。电视节目中的各种符号协作共同搭建完整语篇,倘若整个节目没有人物符号、文字符号、视频图表符号、音乐符号、音响符号、服装道具符号以及场景符号的辅助,这档节目势必只会成为只有语言符号支撑的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失去观赏性和趣味性。两个事物单独效果的叠加不及二者共存或合作的状态,即“一加一大于二”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源于多个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

《考古公开课》以语言符号为主,其他符号为辅,这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形成了协同效应,它们共同为《考古公开课》这一语篇服务,动态协同形成有机整体进而提供更多的信息,节目才能呈现出更为深刻的教育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成为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语篇意义表达的桥梁——隐喻转喻

从宏观社会符号学对形式层面的语篇构成和语篇内部关系进行解析,央视官网公开将《考古公开课》定位为介绍考古知识,讲述历史故事,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普及平台。栏目如何塑造自身传播文化自信的公开课的节目定位?我们需要从修辞学领域的隐喻和转喻的微观视角去进一步探究意义层是如何被成功建构和传播的,这里“隐喻”和“转喻”成为设计者与观众沟通的重要手段。

节目组为达成交际互动,对所需符号进行了挑选和设计。隐喻是通过人能够较为容易认知的具体事物来映射较为抽象的目标域的手法。抓住“考古”和“公开课”两个关键词,通过下表来看《考古公开课》20200927期节目当中的隐喻。

节目通过“隐喻”的方式用具象化的文物来映射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我国文物的悠久历史和精湛技艺,体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民俗民风的独特风貌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智慧。此外,节目使学员以网络视频课程的形式进入节目画面中,拉近了与屏幕前观众的距离,使其更有代入感。最为巧妙的是,多种符号的选用使节目呈现出“课堂”的形式,与节目名称相互呼应,最终形成意义层。

William Dezheng Feng提出,“部分—整体”转喻是图像表征现实的基本特征。转喻的源域与目标域属同类别事物,以小喻大为其主要特征。例如,节目中邀请到的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博专家以及文化学者等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而是千千万万为中国考古事业奋斗努力的考古工作者;节目中的所有学员转喻的是电视屏幕前对我国考古事业和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众多观众。节目充分利用“隐喻”和“转喻”来向观众表达深层且抽象的意义,达到了交际互动的目的。

多模态理论在我国的众多学科领域都有所应用。本文通过多模态话语理论对《考古公开课》这一节目进行了形式层和意义层的分析,究其根本就是“用什么说”和“怎么说”的问题,这也是节目的传播策略。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不可忽视,还需要通过主流媒体下足功夫,精心打造,唤起每一位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与自信。

参考文献

[1]冯文雅.习近平谈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Z/OL].(2015-06-25)[2022-05-30].http://www.xinhuanet. com//politics/2015-06/25/c_127949618.htm.

[2]李妙晴.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中国的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

[3]梁妍钰,王志鹏.浅析協同效应的理论模型与应用拓展[J].大学化学,2017,32(02):89-97.

[4]William Dezheng Feng.Metonymy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towards a social semiotic framework of visual metonymy[J].Visual Communication,2017(04):441-466.CB1C51C2-AF4C-4777-B4F7-36A3BE12D894

猜你喜欢
模态公开课考古
“考古”测一测
周末加油站(Ⅵ)
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
考古学家
多模态话语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前景探析
模态可精确化方向的含糊性研究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基于滑动拟合阶次和统计方法的模态阻尼比辨识技术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