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歌唱活动的“趣”味性研究

2022-07-03 13:54夏丽东
早期教育(美术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鸭小班歌唱

夏丽东

幼儿唱歌活动包括幼儿对音乐知识、唱歌技巧、识谱能力的学习和运用,包含对幼儿音乐感受、欣赏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唱歌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作思维的发展,同时又能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陶冶情操。在幼儿歌唱活动中,枯燥的模仿练习虽然也能让幼儿学會歌曲,但影响了幼儿对旋律的感受、歌词的理解、情绪的体验,削弱了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我们也经常听到教师们交流:“活动结束了,歌曲也唱了好多遍,孩子们怎么还是不会唱,歌词也记不完整呢?”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倘若善于将歌唱活动寓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之中,将会使幼儿充分享受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的不断推进,我们不断加强园本课程审议,更加理解歌唱活动已不再是过去追求“成品”的灌输,而是主张通过各种艺术形式的整合,使幼儿内在的情感得以表现和发展。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让幼儿体验表现和创造的快乐。我在小班歌唱活动中进行了实践与尝试,不但减轻了教师教授与幼儿学习的负担,提高了在有限活动时间内的教学效益,而且还使平淡枯燥的歌唱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

一、知“趣”——肢体动作,鼓励幼儿形象感知乐句

小班幼儿处于动作思维阶段,他们的学习和认知都离不开自身的动作,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也具有动作思维的特点。要想让小班幼儿在歌唱活动中集中注意力,就要鼓励他们大胆用肢体创编各种与活动相结合的动作,用动作感知和表现人物、事物及其内心情感和外显行为,使歌唱活动更加富有参与性和趣味性。

(一)用落点表现分句

幼儿在感受歌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动作来提示幼儿掌握旋律,鼓励幼儿自行创编动作理解歌词内容,还可以让幼儿与同伴一起用动作来表演,以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如在“蓬蓬头”活动中,洗澡是幼儿的已有经验,于是我引导幼儿双手高举做“蓬蓬头”动作,一小节晃动1次,双手在胸前做“肥皂泡”动作,一小节转动1次。唱到洗呀洗呀洗时,幼儿双手握拳模仿手握沐浴球的动作,在脖颈、前胸、腿部、后背等部位随乐有节奏地做出洗澡动作,一小节3次。每个小节动作落点清晰,不拖泥带水。接着,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两两结伴进行游戏,在唱到“洗”字时做出相应的洗澡动作,歌唱活动也就更加有趣了。

(二)用体态感受歌词

在歌唱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我首先出示实物蝌蚪,让幼儿观察蝌蚪的外形特点,鼓励幼儿对歌词“小小蝌蚪游游游,圆圆脑袋黑黝黝,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转圈游”进行动作创编,接着对幼儿的动作创编及时给予表扬。孩子们有的像是在自由游,有的用双手在身体两侧前后摆动游,有的摇晃着脑袋表示蝌蚪的脑袋,有的在小屁股后面伸出一根食指表示蝌蚪的小尾巴……孩子们随着钢琴伴奏一边倾听教师范唱一边做动作,有助于形成音乐与动作联合反应的定势,促进自主把握音乐和动作的积极性。

由于小班幼儿对音乐活动来说是相对陌生的,他们在感知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较重的负担,因此创编的动作要尽可能简单,让小班幼儿可以轻松自如地跟随音乐和教师进行表演。

二、引“趣”——巧编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歌曲情节

故事是幼儿最易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在音乐活动中,故事能激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随乐表演的动作,支持幼儿形象感知音乐的结构和要素。在歌唱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歌词内容和音乐风格,转化出相应的故事情节。

(一)编配故事的技巧

在歌唱活动“小兔和狼”中,我出示兔子手偶并讲述小兔和狼的故事,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内容:“几只小兔到树林里啊 ?”“小兔是怎么去树林的呢?”“小兔是怎么发现大灰狼来的?”小班幼儿的回答往往不够完整,我提醒他们尽量用故事中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幼儿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理解并记忆歌词的过程。最后我问孩子们:“谁能把小兔和狼的故事讲一讲?”他们尝试讲述故事的内容恰恰就是需要掌握的歌词内容:一只小兔跳跳跳,跳跳跳跳跳跳,一只小兔跳跳跳呀跳到树林里,听呀听,看呀看,听呀听,看呀看,大灰狼来了。

(二)变通故事的设计

在歌唱活动“小鸭洗澡”中,我在幼儿倾听“爱洗澡的小鸭”的故事基础上,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整理歌曲线索,如:“小鸭跳到哪里洗澡的?”“小鸭洗了身体的哪些地方?洗得干净吗?”幼儿和我一起听着钢琴旋律,有节奏地讲述着故事:“小鸭洗澡小鸭洗澡,跳到小河里,洗洗脑袋洗洗尾巴,洗得真干净,呷呷呷!”在幼儿已经学会歌曲后,我继续引导幼儿想一想:“小鸭除了洗脑袋和尾巴,还可以洗哪里呢?”幼儿将想出的洗澡部位加入歌曲中,丰富了歌曲内容,使演唱更加有趣。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歌词,教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还可以配上活动背景展板和图片。值得注意的是,在将歌词改编成有趣的故事情节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情节是关键任务,气氛、趣味的渲染不应做得过分,以免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

三、增“趣”——运用图谱,促使幼儿直观记忆歌词

艺术是形象语言。于是,基于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我设计了图谱,将歌词变成视觉艺术符号来解决幼儿记忆歌曲结构和歌词内容的困难。

(一)形象性——将抽象的歌词转化为图像形式

在歌唱活动“小宝宝睡着了”中,歌词基本上都是星星睡了,虫儿睡了……重复的歌词内容虽然便于幼儿记忆,但是其中出现的小鸟、月亮、白云和小宝宝等角色较多,幼儿在演唱时总是出现顺序错误,唱完星星睡了就不知道后面是谁睡了。于是,我将歌曲中出现的角色形象都用图片来表示,和幼儿一起排序:星星、月亮、白云、虫儿、小鸟、小宝宝等,幼儿看着图谱演唱就不会将角色先后顺序唱错。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让幼儿想想还有谁睡了?我把他们想出来的动植物用简笔画的形式及时表现出来,排列在白板上,让幼儿听着钢琴伴奏演唱自己创编的新歌曲。幼儿的参与性高了,活动气氛活了,充分体验到了图谱运用带来的乐趣。20DB8CE4-8CE8-4828-9152-0FA6FED2C8D9

《数一数》是一首很有趣的歌曲,歌词是一首绕口令:山上一只虎、林中一只鹿、草里一只兔、路边一头猪、洞里一只鼠,数一数,一二三四五,虎鹿兔猪鼠。我将歌词绘制成五幅图片,幼儿通过直观的图片了解到动物生活的不同地点,熟练掌握了歌词内容。由于歌词内容呈并列形式存在,无逻辑关系,所以幼儿可以任意调换图片顺序。歌唱图谱的运用给幼儿带来无穷的新鲜感,特别是《数一数》最后一句因为可以不停调换顺序而产生的挑战性与诙谐感,更是让幼儿在歌唱活动中体验到一份惊喜。

(二)多样性——将创编的歌词设计为游戏图谱

在“小青蛙躲猫猫”歌唱活动中,我根据歌词“小青蛙要和妈妈躲猫猫,躲进了一个洞,小青蛙不知道它是什么洞”的相关内容设计了游戏图谱,更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我在鸭子、河马、鲤鱼的大嘴巴里划开一条线,将小青蛙分别藏在大嘴巴里,幼儿观察隐藏式的游戏图谱,通过露出的小青蛙局部图来推理和猜测小青蛙先后藏在了哪些动物的嘴巴洞洞里。幼儿在感知不同嘴巴洞洞的奇妙过程中玩唱歌曲,极大激发了参与歌唱活动的积极性。

四、享“趣”——道具介入,帮助幼儿享受演唱情趣

针对小班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喜欢模仿事物形象和动态的特点,我根据歌曲的内容为幼儿提供了相关的操作材料和道具,帮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更好地理解歌曲和掌握歌曲内容。

(一)标志的出现

在组织教授新歌《开车歌》的时候,我首先出示了一个圈表示方向盘,帮助幼儿掌握了汽车喇叭响声的两种节奏型,解决了歌曲中的重点问题。接着,我发给幼儿每人一个圈,邀请他们和我一起开汽车。在开车过程中,我分别出示红、绿灯并有节奏地念歌词内容:看见红灯不能走,看见绿灯快快走。幼儿根据我出示的信号灯做出正确的动作反应。活动中出现的方向盘、信号灯等标志物巧妙地帮助幼儿记忆了歌词。他们手握方向盘,边唱歌曲边开车,在开车过程中还能注意不碰撞到同伴,真是一群文明的小司机。

(二)卡片的介入

我将歌曲《说话》中小河、小雨、小鸡、小鸭等四个角色制作成卡片,我随意出示卡片,幼儿根据卡片上的角色分别用不同的象声词来表现四个角色说话的声音:小河说话哗啦哗啦,小雨说话滴答滴答……在熟悉说话声音的基础上,幼儿学习用接唱的方法演唱歌曲,我唱前一句,幼儿接后一句或是交换演唱任务。当幼儿学会了歌曲后,我又出示新的卡片,让幼儿尝试演唱,使教学保持新鲜感。

(三)食物的品尝

在“谁饿了”歌唱活动中,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看图片替换角色内容,将小狗替换成小鸡,食物也由肉骨头替换成小虫子。在幼儿演唱结束后,我出示了一袋“虫子软糖”,幼儿情绪高涨,沉浸在小鸡宝宝的角色中并品尝了“虫子软糖”,该道具的出现使活动掀起了一个高潮。

五、创“趣”——游戏贯穿,支持幼儿体验快乐情绪

游戏是幼儿极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将游戏贯穿在小班幼儿歌唱活动的始终,既可以满足幼儿情感的需要,又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充满欢笑的音乐活动中快乐成长。

(一)扮演游戏角色,在开始处进入的游戏

在“小老鼠找朋友”歌曲活动中,我扮演一只住在一楼很孤单、没有朋友的老鼠。我一边唱歌一边找朋友:一楼住着小老鼠,真的很孤单,想出去找朋友,來来来,好朋友。我和找到的新朋友一起边唱歌边乘电梯再到二楼找更多的老鼠朋友,我们就这样唱着歌一直找到四楼。接着,我突然用有点粗的声音唱:四楼住着一只老猫,真的肚子饿,想要吃小老鼠。扮演老猫的配班教师悄悄出现并发出猫的叫声,乘机捕捉小老鼠。小老鼠们迅速跑回安全的家(座位)躲好。创设游戏情境、扮演游戏角色的活动形式贯穿歌唱活动的始终,让幼儿感受到歌唱活动并不是枯燥地听教师教授,学习新歌也不是一遍遍的练唱,而是可以在游戏中轻松学习的。

(二)创设游戏情境,在中间处进入的游戏

在歌唱活动“小蝌蚪找妈妈”中,为了避免幼儿学唱的枯燥,我尝试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中加入游戏。幼儿唱完歌曲后,由配班教师扮演“大白鹅”出现,我和幼儿一起询问:“你是我们的妈妈吗?”“大白鹅”说不是的。接着,幼儿又在池塘里边唱歌边寻找妈妈,配班教师分别扮演“乌龟”“青蛙”与幼儿进行互动……幼儿在创设的游戏情境中快乐地学习歌曲,真正把自己当作是故事中的角色。

(三)挑战游戏高潮,在结束处进入的游戏

在“小青蛙躲猫猫”歌唱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青蛙躲大洞的游戏环节,并告孩子们:“小青蛙要躲进一个大洞里,和妈妈捉迷藏。”我将气球伞放置在活动室后方位置,气球伞代表一个大洞,幼儿站在气球伞周边,双手抓紧伞边歌唱,歌曲结束后幼儿躲进气球伞下静止不动。配班教师戴着蛇的胸饰出现,掀开气球伞,小朋友们迅速跑回座位坐好。游戏后我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看到蛇就跑回座位呢?”原来青蛙的天敌是蛇。幼儿在歌唱活动中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刺激和挑战。

随着教育实践和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评估标准对教学质量的具体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学习发展特点来改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歌唱活动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在一个歌唱活动中允许多种教学策略的同时运用,以肢体动作、游戏情境、故事讲述、歌词朗诵、演唱图谱、自制道具、难点前置等形式来拓展幼儿的学习渠道,调动幼儿学习唱歌的主动性,寻找出幼儿记忆歌词的捷径,解决记忆歌词的困难,使幼儿徜徉在音乐的殿堂中,获得快乐的感受和心灵的撞击。20DB8CE4-8CE8-4828-9152-0FA6FED2C8D9

猜你喜欢
小鸭小班歌唱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智救小鸭
小鸭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护理专业英语小班教学探讨
五只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