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危险分层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社区管理依从性、血压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2-07-02 02:39苗锦华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15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3期
关键词:依从性分层血压

苗锦华(天津市河北区王串场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150)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由于长时间患病,对患者生理、心理均有极为不良的影响[1]。多数高血压患者以居家药物持续治疗为主,而如何确保患者居家期间药物治疗效果极为重要。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所获得的效果并不理想,患者配合度较差。社区护理管理有利于加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效果,确保患者配合治疗,改善自身不良行为等[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基于危险分层的护理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社区管理依从性、血压控制及预防并发症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取统计学随机抽签分组的形式,从2020年6月-2021年8月社区中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计筛选纳入320例。研究组160例,男性为85例,女性为75例,年龄(63.26±2.15)岁,病程(4.82±2.21)年;对照组160例,男性为90例,女性为70例,年龄(63.25±2.09)岁,病程(4.76±2.18)年;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研究数据具有对比性特征,此次临床医学研究工作已经获得我院相关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管理指南》[3]中相关诊断标准;②病程超过12个月;③具备基础文字知识;④认知功能正常;⑤家属知情并陪同。

1.2.2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高血压;②长时间卧床,无行动能力;③患有恶性肿瘤;④有其他重症合并症[4];⑤存在心理或精神方面疾病;⑥存在视听功能障碍。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160例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做好患者病历电子档案建立工作,定期发放指导手册与资料等,随时做好患者上门咨询接待工作。

研究组160例采取危险分层护理管理模式:(1)电子档案建立与危险分层:建立社区医疗慢性病电子管理系统,系统内部收集患者相关基本信息,包括治疗方案、患病情况以及家庭遗传疾病情况等,并综合患者临床相关资料,进行病情危险分层处理,分为低危、中危以及高危;(2)在危险分层基础上实施护理管理措施:①低危:每月上门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询问患者病情稳定情况、用药情况,做好基础疾病知识指导,组建社区高血压患者交流群,定期发送指导视频,并监督每位患者血压自我监测的回复情况;②中危:半个月上门一次随访,监测患者血压、体重指标变化,调整患者用药情况,强调按时规律服药、监测血压的重要性,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一对一指导,并在交流群中定期做好特殊事项注意提醒;观察患者饮食、摄盐量、运动、体重、作息等情况,做好各项健康行为指导与监督;③高危:每周上门随访一次,对各项指标进行监测检查,一旦出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为患者及家属制作居家健康指导视频、资料等,并提供一对一微信服务,进行健康知识指导以及心理专业辅导,指定专人每日监督患者饮食、运动、作息以及用药情况,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及时进行调整治疗护理方案。

1.4 观察项目 ①于患者接受管理前后进行定期血压监测;②对患者接受管理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及时进行记录;③经过文献循证分析、专家咨询等流程后,制作社区管理依从性调查问卷,共包括5个调查维度,分数增加则表示依从性程度增加[5];④以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量表为基础,进行自我管理行为评估,共包括调查项目5项,0-10分,自我管理行为改善则分值增加[6]。

1.5 统计学方法 此次临床医学研究工作主要使用版本为SPSS20.1的数据处理软件,相关计量资料采取(±s)的表示形式,以t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基于危险分层的护理管理模式前后血压控制效果对比 表1数据中显示,研究组管理后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管理前血压控制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

表1 两组管理前后血压控制效果情况调查表(±s,mmHg)

表1 两组管理前后血压控制效果情况调查表(±s,mmHg)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研究组 160 147.32±8.41 124.51±7.52 97.11±7.32 79.81±6.26对照组 160 148.28±8.33 135.24±7.32 97.21±7.21 87.48±6.48 t 1.026 12.933 0.123 10.768 P 0.306 0.000 0.902 0.000

2.2 两组管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对比 表2数据中显示,研究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管理前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

表2 两组管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情况调查表(±s,分)

表2 两组管理前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情况调查表(±s,分)

组别 n 食盐摄取 医患交流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研究组 160 6.05±0.62 9.02±0.62 7.12±1.21 9.15±0.82对照组 160 6.12±0.51 7.05±1.02 7.05±1.01 7.56±1.57 t 1.103 20.876 0.562 11.355 P 0.271 0.000 0.575 0.000

续表2

2.3 两组管理后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表3数据中显示,研究组管理后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管理后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调查表[n(%)]

3 讨论

高血压慢性病的持续发展可能导致患者发生高残疾率、复发率甚至死亡率,其原因不仅与血压有关,还主要由患者自身的风险因素决定。研究证实,血脂异常、吸烟、肥胖、高血糖和其他常见的高血压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如果采用营养干预、行为疗法和其他积极干预,可以更好地降低风险因素水平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如体重管理,特别是对肥胖者的体重管理,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从而产生更满意的预防效果。而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均为居家药物治疗,居家期间缺乏专业性指导,对疾病知识掌握缺乏等因素导致其无法按时规律用药,存在饮食、运动、体重控制不良等情况,同样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7]。近些年临床不断强调为患者提供适当社区护理管理的重要性,而基础护理管理并不理想。

基于危险分层护理是根据高血压患者不同需求、不同血压危险层级指导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基于危险分层护理合理部署医护人力资源和工作责任分工,同时调动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性,更好地配合高血压管理工作[8]。社区护士实施慢性病风险分层管理可提高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控制血压平稳,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压患者住院率。本研究结果,研究组管理后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几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危险分层基础上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预防并发症具有积极价值。分析原因,危险分层护理管理模式首先对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其当前危险状况,并制定不同的护理管理措施,借助医疗系统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为患者提供上门随访,面对面提供健康知识宣教,对患者用药、饮食、运动、体重等方面进行专业性科学指导,尤其是针对高危患者,采取专人负责方式,确保患者每日正确用药,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及时给予干预措施[9-10]。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管理后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改善患者社区配合度以及自我行为方面价值较高。分析原因,危险分层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对实施方案更为优化,护理管理方案更符合患者需求,患者接受程度提高,以微信群等方式不断加深双方沟通与信任,患者配合度增加,对于用药效果也产生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基于危险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可加强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提升社区管理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并减少并发症出现,临床价值突出。

猜你喜欢
依从性分层血压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有趣的分层现象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雨林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