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方案及指标体系研究

2022-07-02 23:45张嘉琦张淑婷朱心怡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3期

张嘉琦 张淑婷 朱心怡

摘要:积极响应国家明确提出的加快生态文明的改革体制,顺应当代环境发展潮流,降低传统工业建筑物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生态污染与破坏。建设文明中国,推进绿色发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也曾提出了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治理行业污染问题,淘汰落后城市产能,加快新旧动能的转化,培育出新型绿色产业,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我国早在2018年期间就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这也是加快京津冀周边、长三角地区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而做出的政策,提出创新、协调、绿色额、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也是希望我国在发展过程中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中长期路线。

关键词:绿色环保建筑;发展方案;指标体系研究

一、引言

习近平主席曾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背景与原因,首当其冲是由于城市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增长,并且很多企业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粗放式的低效能与低能效,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和两低企业越来越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与能源资源紧张。2021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了《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导则中强调,不仅对于绿色建造一系列的术语进行了标准规范,同时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标准要求,其中更明确指出: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建造,节约生态环境资源,立志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排放,提高建筑工程品质为前提,以达到大幅推动建筑业高质量低污染的发展。

二、绿色环保建筑产业的整体发展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也是世界上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而建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损耗几乎占到了我国社会能源消耗的40%这是一个相当大的量。此外除了能源消耗,建筑生产过程中还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这类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在社会中人们对绿色建筑、智慧建筑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当前的绿色建筑、智慧建造的呼声,以及政策的要求,行业中不少具有前瞻性的企业纷纷响应号召并迅速布局工程项目智慧建造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立足于建造业,以科技创新为创导,融合多年建筑基因工程。着力于解决建筑与高速度发展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企业建造建筑工程提供高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智慧建造解决方案。

三、推进既有建筑的绿色化改造,鼓励综合改造同步实施

相对于新建建筑,我国大量的既有建筑存在环境品质差、节能水平低、抗震水平低、配套设施缺乏等系列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发展逐步由增量扩张进入存量优化阶段,由追求发展速度和规模转变为更多地追求质量和效益,对量大面广的既有建筑进行绿色化改造将成为推动绿色建筑向纵深发展的双轮驱动之一,也是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的必然要求。对老旧小区进行同步式综合性改造可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扰民,将改造效益最大化,极大提升城乡建筑的整体面貌和性能水平。

《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首先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落实北方地区的清洁取暖要求,持续推进用户侧建筑能效提升改造。在夏热冬冷地区要满足居民采暖的迫切需求,积极开展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因地制宜采用清洁高效取暖方式,提高用能效率和室内舒适度。尽快修订国家标准《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51141,更新绿色化改造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低碳节能水平,鼓励既有建筑改造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意见》从我国老旧小区改造的现状出发,,鼓励既有绿色建筑化改造“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加固等同步实施”,形成多点工作的合理效应。

四、加强对绿色建筑的政策支持,推动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

随着绿色建筑的控制性要求被纳入工程建设全文强制规范体系,绿色建筑将由试点推广和局部地区、部分建筑类型强制推广进入全面普及的规模化发展阶段,建设规模将迅速扩大。按照人民群众对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的需求重新构建了绿色建筑指标,更加注重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效果、真实感受和综合减排,绿色建筑进入提质增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水平将逐步提高。为适应绿色建筑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意见》特别提出要“加强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等财政支持,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开展绿色建筑与绿色金融协同发展示范城市建設,支持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加大对绿色建筑项目的融资与支持力度,拓展融资渠道和方式,设计覆盖建设、运营、销售等过程的创新性产品。在合理可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在试点采取财政补贴补助、税收减免、加计扣除、容积率奖励、贷款贴息等优惠方式,调动建设单位和各级业主采购绿色建筑产品、应用绿色建筑技术的积极性。

五、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5.1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版和2014年版《标准》促进了绿色建筑的理念推广与实践发展。国家和地方的多项措施使我国绿色建筑由推荐性、引领性、示范性向强制性方向转变。但是绿色建筑实效问题逐渐显露,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累计超过1万个,但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项目相对较少仅占标识项目总量的7%左右。随着近几年部分地方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的开展其比例变得更加低。可见相当数量的建筑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评价后并没有继续开展绿色建筑运行评价。

5.2新时代对绿色建筑发展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出了新要求。十九大报告同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推进绿色发展进行了明确阐述。发展绿色建筑,是响应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绿色建筑的发展应顺应建筑科技新理念、新技术发展,构建新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契合绿色建筑高质量、智能化建筑的新要求。

5.3《2019标准》的重要内容

1)新的指标体系: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

2)扩展了绿色建筑内涵:以“四节一环保”为基本约束同时将高新建筑技术和理念融入绿色建筑要求中,同时设置技术要求,进一步引导绿色生活、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拓展绿色建筑内涵。

3)更新了绿色建筑术语:将绿色建筑术语更新为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4)重设了绿色建筑评价时间节点。

5)增加了绿色建筑“基本级”。

6)增强了评价的可操作性。

7)分层级设置绿色建筑星级性能要求。

8)提升了绿色建筑性能。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报.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方式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

[2]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介绍

作者简介:

张嘉琦,2002,山东青岛人,现就读于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张淑婷,2001,浙江嘉兴人,现就读于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朱心怡,2002,山东枣庄人,现就读于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