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英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就必须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达成这一目标后,可以整体优化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得数学教学实践工作长效推进中产生最大化的教学效益。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投入更多的教学精力,探讨研究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显现教学特色,让小学生深刻领悟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其学科成绩进步明显,综合性学习能力得到好的锻炼,个性化发展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逻辑思维与抽象思维更活跃,能够熟练掌握多项知识技能,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活动中,积累知识经验,进而走向成熟,有机会突破自我,最终作为高素质人才更好地融入社会。数学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下足功夫,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变换着教学形式,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加深所有学生的知识印象,使学生真正地爱上学习。新时期的数学教育因此迎来全新的发展,也将走向更大的成功。
1、注重联系生活,开展数学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学科,抽象知识的理解记忆并非易事,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本就存在一定的畏惧感,这种感觉很难利用常规教学手段消除干净。按新课标的要求,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必须做到以生为本,充分体现“生活化”。所以,教师就必须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入课堂,在数学问题的思考中灵活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1]。学生兴趣十足,成为了数学课堂的真正主人,学习效果会变得十分理想。比如,在教学线段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前准备好一些物品,将吸管、纸巾盒、钢笔、筷子等带入课堂,通过看一看和摸一摸,随即思考问题:“手上的物品分别有什么特点?”,教师紧接着引出“线段”概念,展开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即可达到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并不断提升小学生生活化学习意识的教学目的。再如,讲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两位数的加减法》时,课堂要布置相关性练习,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练习。课后,要让学生用100元去买不同的东西,在实际的购物中运用“两位数加减法”知识,充分感受实践乐趣,实现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双向发展。
2、加强教学引导,引发学生思考
数学教师应激发小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好教学引导工作,一边深挖学生的内在潜能,一边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2]。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营造出学生所期待的课堂氛围,引出一些简单有趣的数学问题,为数学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使他们产生求知欲望、探究兴趣,并积累下丰富的知识经验。比如,笔者在教学“长短”相关知识点时,就让班级的学生从文具盒中随便拿出两支笔,比一比哪一支笔更长,哪一支笔更短,通过观察与比较更好地理解长短的概念。这种教学方式相当直接,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学习质量随之提高,学习效果非常理想,学习兴趣愈发高涨,对于接下来的课堂活动更感兴趣,数学教学的进度加快,育人计划的贯彻落实能够收获意外惊喜。
3、创设有效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情境教学法的课堂应用优势极大,对于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价值。首先,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以提问教学的方式引导班级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让学生针对不同问题给出的关键条件做出总结,努力探寻正确答案,渐渐脱离教师的引导,更快适应自主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创设动态情境,巧用多媒体技术提升教学互动性,通过引入课外知识补充教材内容,让学生学会观察,进行大胆地想象,做好动手操作以及综合实践的充足准备,结束课程学习后,更为积极的完成作业任务。比如说,在讲授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课知识点时,笔者直接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了不同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辨认轴对称图形,然后观看图形变换的过程,快速形成空间想象能力。紧接着,继续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视频的循环播放,通过展示风车、火车、旋转木马运动的情况,提问学生:“请问,视频中的几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相似的运动现象吗?”,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图形的旋转和平移。最后,可以开展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剪出对称图案,同桌之间学会分享,保持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在今后的学习发展中尽显主体优势和主体创造力。
4、引入数学游戏,活跃学生思维
数学游戏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和引导性特征,充分融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大有助益,能够大大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的活跃度[3]。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认识物体和图形》课程内容时,笔者就开展了“瞎子猜物”主题游戏活动,邀请全班同学积极参与。要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物体共同放入一个大箱子中,学生依次来摸,摸到物体后要准确描述它的形状特征。如果描述的不准确,则受到一些小惩罚,如果描述的非常准确,可以获得一些小奖励。课堂氛围充分活跃起来,学生加入数学游戏,快乐的学习数学知识,最后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评价,评价每个人的课堂表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及“缺点”,及时将他们的闪光点放大,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十足,更短时间内可以实现综合性学习能力的整体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不够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很难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益,并呈现出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创新方式方法、授课手段、互动形式等,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们在无形中养成良好习惯。小学阶段,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活动,才能熟练掌握多项知识技能,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究充满信心,在教师的正向引导下,快速提升成绩水平,学科成绩的进步会越来越明显。数学教师要继续探索有效教学路径,使小学生更快适应小学生活,进而在初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充分发挥主体优势,并获得更大的成功。
參考文献
[1]蔡燕妮.有效课堂 重在兴趣——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探究[J].时代教育:下旬,2021(04):98-99.
[2]吴丽雅.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43):93-94.
[3]王宇.探究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J].空中美语,2021(0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