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昌志, 谭 绚, 龙 金*, 龙 俊, 唐卫平
(1.松桃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站,贵州 松桃 554100;2.松桃县种子站, 贵州 松桃554100)
松桃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梵净山东麓,与湖南湘西、重庆秀山接壤,西、南连贵州省印江县、江口县、铜仁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08°36′~109°24′,北纬27°50′~28°30′。全年平均气温16.5℃,气温最高的7月份日均气温达27.3℃,气温最低的1月份日均气温为4.3℃。全年总积温5 800℃,年活动积温为5 138.9℃,无霜期263~279 d。年降水量1 300~1 400 mm,相对湿度81%,平均年雨日为183 d。水稻是松桃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为1.6 万hm2,在海拔280~900 m 处均有水稻种植,而盘石镇稻区是松桃县优质稻米基地,兆优390在该基地种植达3年以上,品种产量与农艺经济性状优势已不明显,引进与兆优390相比更适宜在当地种植的新品种已迫在眉睫。为引进适宜松桃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2021年引进了荃优华占、晶两优1237、宜优2108、兆优5455、竹稻、中浙优H7、兆优国泰、双优505 等8 个品种进行筛选试验,为松桃县水稻生产提供品种保障。
试验地设在松桃县盘石镇代董村,田块面积1 534.1 m2,海拔800 m,阳光充足,冬闲田地,土壤类型为黄沙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
水稻品种为荃优华占、晶两优1237、宜优2108、兆优5455、竹稻、中浙优H7、兆优国泰、双优505,以当地常年种植品种兆优390 为对照品种。参试品种均购自于市场。
试验采取大区对比,不设重复,各品种设1 个处理,小区长20 m,宽3 m,面积60 m2。按株行距20 cm×33 cm,10 000 窝/667m2;各小区10 行,90 窝/行,2 粒/窝谷秧。区间走道0.5 m,试验区四周设保护行,小区距保护行0.5 m。
选择另一湿润的冬闲田育秧,2021年4月15日进行田块翻犁及苗床培肥,育苗用地100 m2,施人粪尿200 kg,45%复合肥10 kg。3犁3耙后,耙平分箱。4月17日播种,小拱棚无纺布覆盖。4月27日出苗。5月30日将田全部翻犁,施牛粪2 000 kg/667m2。6月7日进行第2 次翻犁、移栽,施45% 复合肥45 kg/667m2作基肥。6月14日追施分蘖肥,尿素10 kg/667m2拌入除草剂撒施。7月10日和8月5日分别对水稻均匀喷施10%吡虫啉30 g/667m2+5%阿维菌素50 g/667m2+水60 kg/667m2以防治虫害。8月20日均匀喷施10%井岗霉素30 g/667m2+75%三环唑50 g/667m2+水60 kg/667m2防治纹枯病和叶稻瘟。7月20日追施尿素10 kg/667m2作穗粒肥。田间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9月26日进行收割。10月5日调查经济性状、测产,测产时各处理取1 kg 稻谷晒干称重,计算折干率。栽培期间观察水稻生育期。
试验期间调查各参试品种的生育期及主要病虫害的发病率;各品种取10窝,对参试品种进行室内经济性状考察,考察指标有株高、穗长、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收获时测定各小区产量,并取1 kg 稻谷晒干,折算干重产量。
从表1 可知,参试水稻品种的播种期、出苗期、移栽期均一致,全生育期为150~152 d,所有参试品种全生育期相差1~2 d,其中泰优390、中浙优H7、兆优5455 的生育期最短,为150 d;宜优2108始穗期最长,且开始最早,8月14日开始,8月20日结束,历时6 d;晶两优1237 始穗期最短,且开始最晚,8月18日开始,8月22日结束,历时4 d;其他参试品种双优505、兆优国泰、中浙优H7等始穗期均自8月15日开始,除竹稻8月22日结束外,其他均为8月20日结束;兆优5455、泰优390 成熟期最早,均为9月28日,其次是荃优华占,为9月29日,其余品种宜优2108、晶两优1237、竹稻等成熟期均为9月30日。
表1 参试水稻品种的生育期
由表2 可知,不同水稻品种的株高为85.5~105.8 cm,其中宜优2108 最长,为105.8 cm,兆优5455 次之,为102.8 cm,兆优国泰第三,为101.0 cm,中浙优H7 最矮,为85.5 cm;穗长为19.6~24.4 cm,其中双优505 最长,为24.4 cm,荃优华占次之,为23.9 cm,晶两优1237 第三,为23.2 cm,竹稻最短,为19.6 cm;有效穗数为11.4 万~18.6 万穗/667m2,其中荃优华占最大,为18.6 万穗/667m2,晶两优1237 次之,为17.8万穗/667m2,双优505 第三,为16.8 万穗/667m2,竹稻最小,为11.4 万穗/667m2;穗粒数为122.3~146.9 粒/穗,其中晶两优1237最大,为146.9 粒/穗,兆优5455 次之,为146.5 粒/穗,兆优国泰第三,为145.8 粒/穗,竹稻最低,为122.3 粒/穗;穗实粒数为102.3~131.3 粒/穗,其中对照品种泰优390最大,为131.3 粒/穗,晶两优1237 次之,为129.6粒,荃优华占第三,为127.5粒,竹稻最小,为102.3 粒;结实率为83.64%~92.66%,泰优390 最大,为92.66%,宜优2108 次之,为88.81%,荃优华占第三,为88.79%,竹稻最低,为83.64%;千粒重为23.5 g~28.3 g,兆优国泰千粒重最大,为28.3 g,双优505 次之,为28.1 g,兆优5455第三,为27.2 g,竹稻最低,为23.5 g。
表2 参试水稻品种的经济性状
将各品种水稻晒干后,获得各品种水稻的折干率为82%,由表3 可知,参试水稻对照品种泰优390产量为474.93 kg/667m2,排第六;参试水稻品种晶两优1237 产量最高,为565.17 kg/667m2,与对照相比增产19.00%;兆优国泰次之,为552.41 kg/667m2,与对照相比增产16.31%;荃优华占产量排名第三,为536.00 kg/667m2,与对照相比增产12.86%;中浙优H7 产量排名第四,为529.62 kg/667m2,与对照相比增产11.52%;双优505 产量排名第五,为488.60 kg/667m2,与对照相比增产2.88%;兆优5455、宜优2108、竹稻产量分别为464.90 kg/667m2、453.90 kg/667m2、292.61 kg/667m2,与对照相比分别减产2.11%、4.43%、38.39%,产量排名分别为第七、第八、第九。
表3 参试水稻品种的产量
在苗床期与大田期,所有品种均未发生发现稻瘟病及纹枯病,稻曲病发病率为0%~100%,其中晶两优1237、竹稻发病率最高,为100%,宜优2108 次之,为40%,再次是中浙优H7,为35.3%,其余品种双优505、荃优华占、兆优5455 分别为25.5%、20.8%、6.5%,兆优国泰和泰优390未发病。
试验表明,9 个参试品种生育期为150~152 d,晶两优1237 产量最高,为565.17 kg/667m2,与对照品种泰优390 相比增产19.00%;兆优国泰次之,为552.41 kg/667m2,与对照相比增产16.31%;荃优华占第三,为536.00 kg/667m2,与对照相比增产12.86%;中浙优H7 产量排名第四,为529.62 kg/667m2,与对照相比增产11.52%;晶两优1237,荃优华占,中浙优H7,兆优国泰4 个水稻品种产量明显高于中浙优H7、双优505、兆优5455 等5 个品种,可作为一季晚稻种植品种在海拔800 m 的区域进一步试验和推广示范。但在生产种植中晶两优1237、荃优华占、中浙优H7 有稻曲病发生,应注意稻曲病病害防治,以保证水稻产量品质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