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昆明医科大学 徐卫琼 刘二平 马瑞 董玲莉(通讯作者)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该纲要提出,要“把 ‘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因此,高校资助工作受到广泛关注。资助育人作为高校 “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是高校育人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新时代,高校资助工作要将资助与育人紧密融合,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帮扶,还应在资助工作中开展思想引领、能力提升、学业发展等有助于对学生个人成长的系列措施,实施发展性资助育人,将资助政策精细化、动态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资助育人精准化。
为了更好开展医学院校精准资助育人工作,创新育人的方式,提升医学院校资助育人质量。本文以某医科大学为调查对象,对部分学生采取不记名方式进行了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和分析当前医学院校精准资助育人现状,提出合理化措施和建议。本次调查自行设计问卷,线上调查,共发放问卷1868份,共回收1868份问卷,有效问卷1868份,有效率为100%。
本次共调查1868名本科生,其中男生556人(29.76%), 女生1312人(70.24%);大一年级217人(11.62%),大二年级839人(44.91%),大三年级711人(38.06%), 大四年级101人(5.41%);农村1516人(81.16%),城镇352人(18.84%);医学类1517人(81.21%),非医学类351人(18.79%);中共党员93人(4.98%),团员1555人(83.24%);独生子女343人(18.36%),非独生子女1525人(91.46%);汉族1420人(76.02%),少数民族448人(23.98%);年度综合素质班级排名前20%有579人(31%),20%~50%的700人(37.47%),50%~ 80%的443人(23.72%),后20%的146人(7.82%);家庭经济特殊困难547人(29.28%),家庭情况困难417人(22.32%),家庭情况一般困难550人(29.44),家庭情况不困难354人(18.95%)。
(一)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的知晓情况。对资助政策的知晓情况问卷调查显示:59.15%的学生是通过学校寄送给新生的《资助政策简介》而知晓;16.43%通过学校、学院开展的讲座、班会而知晓;11.56%通过学校宣传栏、展板而知晓;通过同学、亲友转告的占6.96%; 5.89%是通过网络、电视、广播。以上可以反映出,学校的资助政策宣传比较到位,大部分同学能从学校层面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
(二)资助工作认定开展情况。调查中,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这一选项,87.31%的选择“家庭成员残疾或患病,劳动力不足”;77.57%的选择“家庭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学生人数”;选择“意外变故(意外事故、重大自然灾害)”的占76.39%;64.61%的选择“家庭负债情况”。调查中,对于“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过程中最可靠的信息是什么?”这一选项,61.3%的选择“学生提交的申请材料”;20.5%的选择“校园一卡通的消费信息”; 18.2%的选择“班级评议小组的民主评议结果”。这说明班级评议小组的工作还需要做得更加细致。
(三)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是目前大部分高校资助工作面临的难题。实际工作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一些学生对自己是否属于建档立卡户、低保户等特殊群体并不知晓,只有国家或省级资助中心系统、资助系统发布建档立卡数据时,学生才知道自己属于建档立卡或是低保户;另一方面,对于新生,在入学第一个月完成认定,辅导员、班主任、班委还未完全深入了解同学,可能导致认定工作不精准。调查发现,对于“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过程中最主要的困难?”这一选项,14.45%的选择“部分学生提供假的经济困难证明材料”;40.2%的选择“认定方法缺乏科学性、认定过程缺乏监督”;24.14%的选择“部分学生性格内向、自尊心强,不愿提出申请”;21.2%的选择“班级评议小组在民主评议过程中主观性强”。由此可见,学生对于认定方法的科学性,认定过程的监督认知程度不够。对“学校对受助学生除经济帮助是否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健康?”这一选项,60.12%的选择“一般关注”,26.61%的选择“非常关注”,13.28%的选择“不关注”。
调查中,针对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的了解情况, 48.61%的选择“除经济帮助外,学校有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其他帮扶措施”;38.33%的选择“除经济帮助外,学校有提供其他措施,但是措施少、针对性弱”; 13.06%的选择“除经济帮扶外,学校没有提供其他措施”。针对“学校应该怎样拓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途径”这一选项,调查显示,34.1%的选择“举办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拓展或是知识技能的培训”; 31.3%的选择“提供学生工作岗位或老师助理等锻炼平台”;14.4%的选择“学校应组织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交流会”;12.7%的选择“举办展现自强精神、培养自信心的活动比赛”;7.39%的选择“应开展励志讲座”。对于“学校是否组织开展诚信感恩教育活动?”这一选项,60.22%的选择“偶尔开展”;34.05%的选择“经常开展”;有5.73%的选择“从未开展”。综上,反映出学校资助工作的帮扶措施宣传力度仍不够。
(四)资助工作后期的监督和管理情况。对“学校对受助学生是否进行后期的跟踪管理?”这一选项, 32.28%的选择“学校对受助学生有后期的跟踪管理”; 46.04%的选择“不知道”;21.68%选择“没有”。由此可见,学生对于资助工作后期的监管工作知晓度不高,学校应加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面对“受资助后,学生综合素质是否有提升?”这一选项,55.14%的认为 “受助后,综合素质(专业知识、沟通交往能力等)提高不明显”;仅有35.17%认为有显著提高。对于 “除经济帮助外,学校还应该提供资助措施”这一选项:75.64%的选择“锻炼机会”;72.32%的选择“精神关怀”;68.63%的选择“心理辅导”;67.93%的选择 “就业指导”;63.7%的选择“学业指导”。针对当前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66.54%的选择“以物质帮助为主,缺少精神关怀”;61.56%的认为“资助育人活动缺乏针对性、持续性”;57.92%的认为“资助育人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佳”。在“学校精准资助工作最应在哪个方面改进?”这一选项,38.28%的选择“树立全面发展的资助理念,重视学生全面发展”;28.37%的选择“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过程中要公正公开”; 18.74%的选择“资助过程中注重保护受助学生的个人隐私”;14.61%的选择“加强资助政策宣传,提高政策知晓度和认可度”。以上数据表明,学校应进一步制订好发展性资助育人的措施,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心和关注。
(一)加大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1.多渠道多方位宣传资助政策。可以通过学校或学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关于国家资助政策、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绿色通道办理等相关的政策。针对新生,在开学录取通知中,放入相关的国家资助政策、绿色通道办理方式及流程等宣传册,提前让学生了解政策,做到入学“零负担”。开学后,通过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召开新生资助政策宣讲会,让更多学生了解资助政策。2.成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宣讲团。宣讲团的成员从学校资助宣传大使、优秀学生干部中遴选成员,每年评优评先、新生入学、学期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等工作开展过程中,资助政策宣讲团的成员们要面向全校开展宣讲,宣讲内容可以是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施办法、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施办法、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国家以及学校各类奖助学金的评选要求和规定等相关规定。通过宣讲,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家政策,做到暖心育人。
(二)加强精准识别,保障学生基本发展。1.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学校的相关文件要求,以信息化建设和数据分析为基础,综合采用学生上交材料、班级评议、学院审核等方式,针对学生上交的材料,各班级认真审核。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精准确定资助对象资助等次,确保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2.精准资助,不断提高资助资金发放的规范化和精准度。学校资助体系以学校统一的国家助学贷款、励志奖学金、奖助学金等为主,以其他资助项目为辅。通过构建“奖、助、贷、勤、补”等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资助体系,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群体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开展分类、分档精准资助。通过各类别的奖助学金,给予学生经济帮扶,同时也引导学生积极作为、奋发向上,努力实现个性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发展。
(三)精准帮扶,助力学生成长成才。1.秉承育人和助人相结合的方式,改变资助方式,由“输血”转为“造血”的发展性资助。除了经济方面的帮扶和关心,更注重对学生思想、心灵方面的指引,帮助学生树立独立、诚实、感恩等方面的价值观。构建“资助为先、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资助工作理念,从学生的思想、心理、生活、学业和综合能力五个方面出发,从入学到毕业,根据学生每一阶段的成长规律,通过学业辅导、公益实践、生涯发展等方式,向学生开展诚信、感恩、责任、励志教育。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个人发展能力的提升。一是整合资源,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各类培训,助力学生成长进步。调查中,34.1%的同学认为“举办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素质拓展或是知识技能的培训”可以拓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的途径。可以邀请专家们通过开展专业技能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提升、科技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升、就业能力提升等综合能力培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鼓励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岗位锻炼。勤工助学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校级岗位不能满足勤工助学的需求,各学院可以通过开辟管理型、技术型劳务类和公益类的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困难学生既获得劳动报酬,又提升组织管理、组织协调能力。在组织开展勤工助学的活动中,融入感恩等文化,可以提升资助工作的内涵,让勤工助学成为一种爱的精神传承。三是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院可以开展心理团体辅导、谈心谈话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心理资助工作的力度。四是坚持开展朋辈教育。通过树立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的方式进行自强自立宣传,为同学树立身边的榜样,如大学生“自强之星”“资助宣传大使”的选评;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能力。2.精准育人,全面培养,促进学生持续健康成长。把握资助育人的导向,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奉献爱心,树立受助学生崇高的责任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一方面,作为医学生,发挥本专业的特长,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控烟日、禁毒日、艾滋病日等世界公共卫生日,引导受到资助的学生通过积极开展或参与健康宣教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锤炼自我、增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将感恩意识升华为实际行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另一方面,通过基层社会实践等形式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充分了解基层状况。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开展关注“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特岗教师计划”和“大学生村官计划”等基层就业群体等活动,让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四)建立完备的资助监督体系,加强资助育人监督体系的构建。1.建立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权益保护、监督制度,切实保障资助育人工作。从学校层面,根据国家政策制定详细的学校资助认定体系,应建立健全资助工作监管机制,除学校纪委监审处,成立专门的资助工作监管监督小组,加强资助工作后期的监督。学院层面,通过日常生活学习观察对比、家庭调查走访、大数据分析、班级民主评议等方法手段,共同对认定结果实施监督,支持群众对弄虚作假的情况进行举报,建立公开公正的监督制度。同时,对于资助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公示,强化问责机制,保障认定过程和评助学金等各环节的真实性。2.重视对资助结果等信息的反馈。每学期及时了解通过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学生和受助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心理等方面变化,对每个学期的资助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估。可以根据学生受助前后的改变,通过问卷、观察等方法,对比分析出资助作用是否发挥到最大,以期达到最优效果。